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8)
2023(9161)
2022(7566)
2021(7290)
2020(6130)
2019(14363)
2018(13723)
2017(25138)
2016(13906)
2015(14944)
2014(15149)
2013(14816)
2012(13508)
2011(12106)
2010(12395)
2009(11925)
2008(12326)
2007(10751)
2006(9669)
2005(9375)
作者
(38055)
(31791)
(31481)
(30243)
(20577)
(15149)
(14516)
(12133)
(11879)
(11609)
(10842)
(10759)
(10506)
(10305)
(10075)
(9617)
(9396)
(9214)
(9210)
(9060)
(7943)
(7748)
(7697)
(7395)
(7390)
(7121)
(7097)
(6987)
(6425)
(6278)
学科
(70601)
企业(70601)
(66403)
管理(57182)
(56263)
经济(56161)
(25521)
方法(23584)
业经(20476)
(19284)
财务(19263)
财务管理(19239)
企业财务(18370)
(16213)
数学(15693)
数学方法(15482)
中国(14543)
技术(14474)
理论(13826)
(12783)
(12620)
(12439)
企业经济(12153)
(11808)
体制(11395)
经营(10805)
技术管理(10279)
(10099)
(9922)
(9839)
机构
大学(191199)
学院(190736)
(80833)
经济(79290)
管理(75112)
研究(66720)
理学(63281)
理学院(62525)
管理学(61689)
管理学院(61242)
中国(53794)
(43915)
(41156)
科学(37071)
(33798)
财经(32946)
(30990)
研究所(29946)
(29933)
中心(29827)
北京(26618)
(26317)
(24493)
财经大学(24404)
经济学(24358)
师范(24287)
(24127)
(24107)
业大(23150)
商学(22577)
基金
项目(117179)
科学(94152)
研究(87493)
基金(87017)
(75439)
国家(74696)
科学基金(65222)
社会(56842)
社会科(53827)
社会科学(53813)
基金项目(44803)
(44346)
自然(41647)
教育(41166)
自然科(40780)
自然科学(40768)
自然科学基金(40130)
(37660)
资助(35144)
编号(34314)
成果(29348)
(26799)
重点(26586)
(26374)
(25358)
(25168)
创新(24475)
课题(24113)
国家社会(23974)
(23899)
期刊
(96433)
经济(96433)
研究(64094)
中国(45404)
(40548)
管理(36116)
学报(27079)
科学(26722)
教育(25962)
(22708)
大学(21434)
(21321)
金融(21321)
学学(19550)
技术(18614)
财经(17730)
经济研究(15862)
(15405)
农业(14728)
业经(13956)
(11852)
财会(11851)
问题(11130)
会计(11114)
(11003)
国际(10986)
技术经济(10933)
世界(10320)
现代(9665)
经济管理(9560)
共检索到316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项安波  
中国国企改革40年历程,奉行实用主义改革逻辑、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等原则,在没有现成模式和成熟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走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机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基本实现了从"五龙治水"到统一监管的转变,开始从"管企业"转向"管资本";国有企业在政企关系、规模与实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制度框架。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是由于渐进式的国企改革路径保证了没有出现颠覆性失误,重视推进改革的动力机制,较好地兼顾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企业实践、理论研究和政策指导交互促进。但国资国企在提升效率和促进公平两个方面,仍亟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我们需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和十九大报告要求,适应新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经济和政策环境,适应竞争政策崛起与国际规则对国企公平参与竞争的要求,重启新一轮实质性、有力度的国企改革。这包括:提升改革目标,突出改革重点,聚焦主攻方向,坚持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构建重视可持续投资收益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促进混改的战略性展开与深入推进,推进改革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与匹配,改进国企改革推进方式、推动改革方案落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印  鲁桐  
自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国有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企业利润率不断提高,进入世界500强的国企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质疑者认为国企利润主要来自行业垄断,进入世界500强是并购重组使然,如果去除这些因素,国企真正的实力要大打折扣。我们认为,市场对国有企业利润的较高要求反映出市场对国企的较高期望。从国企本身来说,过去几十年发展中积累的沉疴宿疾,也需要集中整治,使企业外部治理结构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兴旺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资国企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但就目前推进改革的态势而言,其进展还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对35年来国企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分析,透视了当前国资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外国企改革经验与启示,研究提出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党印  鲁桐  
新一轮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关系到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也关系到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布局。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国企改革的多项文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国企改革的总体思路,深改组2014年通过了央企薪酬改革方案,2015年确立党要管国企的原则。2015年8月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龙  
综观我国国企出现的种种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产权主体约束机制,如对国资监管强调纵向分级管理,而对国企横向的分类管理和监督重视不够。实践中,在国企产权尚不清晰的情况下,强调用非国有企业模式来改革国企,"一个处方治百病"的模糊认识实质上混淆了国企的性质,客观上增加了改革难度,扩大了改革的交易成本。因此,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核心,是产权结构安排和产权监督的补位。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敏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阐明了新一轮企业改革的总体方向、基本思路和重要任务,虽然着墨不多,但体现了我国企业改革的连续性以及当期要改革的着眼点和突破点,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新一轮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思路。目前从媒体报道来看,许多省市纷纷推出了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以国资管理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为重点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一些中央和地方的大型国企也推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设计方案。应当说,新一轮企业改革已跃然纸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丽丽  王辰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新一轮国企改革迎难而上。发展混合所有制、并购重组、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等多项改革试点体现了国家宏观上推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微观上继续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大力推进国企"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改革思路。此轮改革将催生一轮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对商业银行提出了重大挑战。本文旨在剖析新一轮国企改革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与创新带来的影响和机遇,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商政  
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央企并购重组、国有资本改革等多项改革试点体现了国家宏观的经济布局调整与微观经济举措。此轮改革将催生出新一轮的不良资产处置和市场化投资机会,这也将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旨剖析新一轮国企改革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机遇、和风险,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平新乔  
新一轮国企改革是产业内打破垄断、引入多元竞争主体、改变定价过程与定价行为的改革,是产权改革和价格改革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结合。应遵循公权与私权分离、公益性与商业性分离、网络与接口分离的三大原则。改革后的国资与国企的目标格局是国企承担公益性的经济活动,具体由公有的、全民所有的事业单位去承担,而商业性活动按市场方式以公司制的方式经营。国资是经济的主导,它控制公权经济,控制公益性事业单位,也可以控制部分民企的股权。政府放开经营性商业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定价,对公益性服务的收费实施价格管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商政  
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央企并购重组、国有资本改革等多项改革试点体现了国家宏观的经济布局调整与微观经济举措。此轮改革将催生出新一轮的不良资产处置和市场化投资机会,这也将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旨剖析新一轮国企改革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机遇、和风险,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项安波  
1.提升改革目标。鉴于国有资本"全民所有"的基本属性,国企改革必须超越本位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与竞争政策提升整体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一致起来。因此,国企改革需要适应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效率和国家经济竞争力为目标,以提升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构建国民共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中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本刊采编中心  
国有企业改革是贯穿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之一。当前,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拓未来。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可大致分为"放权让利,破冰探索""制度创新,脱困攻坚""国资监管,结构调整""分类推进,全面深化"四个时期,分别对应了不同形势下的改革任务,体现了不同时期改革发展的不同特点和路径,构成了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实践的主线。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义奇  
40年的国企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放权让利阶段,从改革初期一直到1992年前后;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抓大放小"并行阶段,从1993年到2003年前后;三是大型央企快速发展阶段,从2003年至现在。国企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统领下,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渐进推动的,一批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崛起,已经证实国企改革的成效。但是,经济效率和活力问题,并没有得到切实改善。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娜  庄玲玲  
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是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上海城投和重庆城投由于业务板块的特殊性,实际具有公益类国有企业和商业类国有企业的双重特点,这类特殊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方向和公司治理的模式更加复杂。这类特殊国有企业的改革,应根据其主业性质,合理确定其分类推进改革、分类促进发展、分类实施监管、分类定责考核的路径,从股权结构调整、董事会构成、专业委员会和监事会的构成等方面完善其分类治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