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5)
- 2023(9279)
- 2022(8358)
- 2021(7968)
- 2020(6613)
- 2019(15590)
- 2018(15621)
- 2017(30059)
- 2016(16568)
- 2015(18742)
- 2014(18630)
- 2013(18462)
- 2012(16864)
- 2011(15079)
- 2010(14780)
- 2009(13277)
- 2008(12669)
- 2007(10734)
- 2006(9139)
- 2005(7742)
- 学科
- 济(61637)
- 经济(61572)
- 管理(45285)
- 业(42553)
- 企(36016)
- 企业(36016)
- 方法(31191)
- 数学(27034)
- 数学方法(26735)
- 学(16509)
- 贸(16257)
- 贸易(16252)
- 易(15907)
- 农(15819)
- 中国(15164)
- 财(14361)
- 业经(13528)
- 地方(12857)
- 理论(10869)
- 和(10740)
- 农业(10477)
- 技术(10186)
- 环境(10118)
- 出(9934)
- 务(9557)
- 财务(9499)
- 财务管理(9485)
- 制(9314)
- 企业财务(8934)
- 教育(8867)
- 机构
- 大学(231733)
- 学院(229062)
- 管理(93209)
- 济(84902)
- 经济(82947)
- 理学(81977)
- 理学院(81068)
- 管理学(79529)
- 管理学院(79139)
- 研究(75940)
- 中国(53575)
- 科学(51193)
- 京(49460)
- 农(39099)
- 所(38503)
- 业大(37686)
- 财(36519)
- 研究所(35779)
- 中心(33745)
- 江(31949)
- 农业(31089)
- 北京(30788)
- 范(30622)
- 财经(30388)
- 师范(30252)
- 院(28310)
- 经(27736)
- 州(26104)
- 技术(25286)
- 师范大学(24628)
- 基金
- 项目(167522)
- 科学(130449)
- 基金(120999)
- 研究(119552)
- 家(106590)
- 国家(105739)
- 科学基金(90212)
- 社会(72479)
- 社会科(68584)
- 社会科学(68564)
- 省(65521)
- 基金项目(65124)
- 自然(61385)
- 自然科(59934)
- 自然科学(59920)
- 自然科学基金(58826)
- 划(55769)
- 教育(54409)
- 资助(50430)
- 编号(48722)
- 成果(38726)
- 重点(37478)
- 部(36369)
- 发(35282)
- 创(34604)
- 课题(33186)
- 科研(32867)
- 创新(32236)
- 计划(31489)
- 大学(30897)
共检索到317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敏 张宇 方静
应用AB-PAS染色法及JD-801形态学图像分析系统,对重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davidi Sauvage)消化道黏液细胞进行了分型研究。结果显示:重口裂腹鱼消化道黏液细胞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其中,口咽腔和食道黏液细胞以Ⅱ型为主;前肠以Ⅰ型为主;中肠以Ⅲ型、Ⅳ型为主;后肠以Ⅱ型为主。结果表明,黏液细胞分布密度与各段消化道功能密切相关。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永波 陈国华 王珺 骆剑 黄宗文 尹绍武
采用阿立新蓝过碘酸雪夫试剂染色法,研究了波纹唇鱼消化道黏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规律。波纹唇鱼黏液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分布,不同部位黏液细胞密度和类型均有差异。在靠近消化腔的部位分布Ⅱ型黏液细胞;在黏膜层基部多分布Ⅲ型和Ⅳ型黏液细胞。口咽腔、舌和食道部位主要分布Ⅱ型和Ⅳ型黏液细胞;小肠和直肠黏膜层顶部主要分布Ⅱ型和Ⅳ型黏液细胞,基部主要为Ⅲ型和Ⅳ型黏液细胞。
关键词:
波纹唇鱼 消化道 黏液细胞 类型与分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业 杨瑞斌 杨学芬 王卫民 魏开建 樊启学
利用组织学切片及AB-PAS染色技术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仔稚鱼(1~45d)消化道各段黏液细胞的发育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鳅消化道发育过程中先后出现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4种类型的黏液细胞。消化道黏液细胞最早在3d的口腔、食道和7d的消化道中有分布。10d前黏液细胞数量较少,15d开始黏液细胞分布广泛,随着仔稚鱼发育,黏液细胞的类型逐渐由幼稚型的Ⅰ型和Ⅱ型为主转变为成熟型的Ⅲ型和Ⅳ型细胞占主导。根据仔稚鱼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育和分布规律,推测3~10d为消化道发育的敏感期,20d左右消化道功能发育逐渐完善。建议根据泥鳅消化功能的发育过程采用不同的饵料...
关键词:
泥鳅 仔稚鱼 黏液细胞 消化道 发育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鑫炜 骆剑 李伟萍 陈国华
利用组织学切片及AB-PAS组化染色技术对点带石斑鱼0~28日龄仔稚鱼消化道(口咽腔、食道、胃、肠)不同类型黏液细胞的发生与发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点带石斑鱼黏液细胞分成Ⅰ~Ⅳ共4种着色类型和囊状、梨状、杯状3种形态类型。结果表明,点带石斑鱼黏液细胞最早出现在3日龄仔鱼的口咽腔部位。12日龄之前的黏液细胞数量较少,且主要以Ⅱ型为主,形态上主要为囊状细胞。12~15日龄黏液细胞的数量出现急剧增长,其空间分布模式也随之基本形成。之后日龄的样本中,黏液细胞以Ⅲ、Ⅳ型为主,而I、Ⅱ型黏液细胞所占比例较低。口咽腔、食道的黏液细胞以囊状、梨状为主,胃、肠黏液细胞早期为囊状,随后梨状细胞逐渐增多,最终以杯状细...
关键词:
点带石斑鱼 仔稚鱼 消化道 黏液细胞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永波 张杰 李向民
应用AB-PAS染色法对工厂化养殖条件下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豹纹鳃棘鲈粘液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分布,不同部位的粘液细胞密度和类型均有差异,豹纹鳃棘鲈消化道粘液细胞可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其中,食道粘液细胞以Ⅲ型为主,胃以Ⅰ型为主,幽门盲囊和肠以Ⅲ型为主,直肠以Ⅲ型和Ⅳ型为主;胃部粘液细胞分布密度最大,达(111.37±21.74)cell·mm~(-2),极显著高于消化道其它部分,直肠、幽门盲囊、肠的粘液细胞分布密度分别为(35.09±8.74)、(30.23±5.37)、(28.00±4.67)...
关键词:
豹纹鳃棘鲈 消化道 粘液细胞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伟妮 林旋 林树根 王赛群
采用阿利新兰—过碘酸雪夫氏反应(AB-PAS)染色法和不同pH(1.0、2.5、3.1)的AB染色法,对褐牙鲆进行显微观察,发现褐牙鲆食管、胃、幽门垂和肠道均有粘液细胞分布.根据AB-PAS染色结果将褐牙鲆粘液细胞分成Ⅰ-Ⅳ4种类型:Ⅰ型呈红色,AB呈阴性反应,PAS呈阳性反应,含中性粘多糖;Ⅱ型呈蓝色,AB呈阳性反应,PAS呈阴性反应,含酸性粘多糖;Ⅲ型呈紫红色,AB和PAS均呈阳性反应,主要含有PAS呈阳性反应的中性粘多糖,同时含有少量AB呈阳性反应的酸性粘多糖;Ⅳ型呈蓝紫色,AB和PAS均呈阳性反应,主要含有AB呈阳性反应的酸性粘多糖,同时含有少量PAS呈阳性反应的中性粘多糖.AB(pH...
关键词:
褐牙鲆 消化道 粘液细胞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彦花 区又君 李加儿 温久福 周慧
利用石蜡切片、HE和阿利新兰-高碘酸雪夫-试剂[AB-PAS (Alician blue and periodic acid Schiff reagent AB, pH 2.5)]染色技术,研究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和黏液细胞的分布特征。黄唇鱼食道粗而短,胃呈"卜"形,分为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胃与肠的连接处有8条幽门盲囊,肠道在体腔内迂回2个曲折。光镜下观察到消化管管壁由外至内依次为外膜、肌肉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食道肌肉层很厚,黏膜层很薄,未见黏液细胞分布。胃部肌肉层和黏膜层均很厚,黏膜固有层分布胃腺,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幽门盲囊管腔很大,但肌肉层很薄。肠道肌肉层较厚,黏膜皱褶较细长,黏膜上皮细胞间可见圆形的黏液细胞。肝脏内弥散分布胰腺组织,肝小叶内可见大量糖原空泡。AB-PAS染色检测到胃部分布为红色的Ⅰ型黏液细胞;幽门盲囊黏膜上皮分布大量蓝色的黏液细胞,为Ⅱ型黏液细胞;前肠、中肠和后肠检测到大量Ⅱ型黏液细胞,并有少量Ⅰ型黏液细胞。黄唇鱼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以及黏液细胞分布特征体现了食性与结构功能相协调的特点。
关键词:
黄唇鱼 消化系统 黏液细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宁 任素莲 宋微波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光镜水平上研究了文蛤消化道粘液细胞的类型、分布与组化特性。H.E染色法显示,粘液细胞主要存在于消化道上皮组织中,仅唇瓣结缔组织中发现有少量的粘液细胞。ABPAS染色法显示:文蛤消化道粘液细胞主要分为4种类型,I型:呈红色,AB阴性,PAS阳性,含有中性粘液物质;II型:呈蓝色,AB阳性,PAS阴性,含有酸性粘液物质;III型:AB和PAS均呈阳性,但PAS阳性较强,两种粘液物质均含有,但中性粘液物质含量多;IV型:AB和PAS均呈阳性,但AB阳性较强,两种粘液物质均含有,但酸性粘液物质含量多。不同部位粘液细胞的类型、数量不同。唇瓣粘液细胞的数量较少,食道含有大量...
关键词:
文蛤 消化道 粘液细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学琴 徐有明 林汉 王昆喜 张佳颖 董敏 张莲花
樟脑樟油是重要的林化产品之一,广泛用于化工和医药行业。油细胞在部分双子叶植物组织中存在,是一种特化的分泌细胞,多呈散生状分布于这类植物各组织中,是芳香油、油脂产生的主要场所(Richter,1981;Fahn,1982;初庆刚等,1998;Mastroberti et al.,2008;Crivellaro et al.,2013)。黏液细胞是一种异形细胞,属于分泌组织之一,是黏质产生、贮存的重要部位(Fahn,1982;Crivellaro et al.,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凤杰 曾令清 葛胜东 李秀明 黄小铭 张耀光
量化分析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在正常摄食节律下摄食前(S0d)、摄食后64 h(S0d-64h)、饥饿16d(S16d)、饥饿32 d(S32d)以及饥饿后首次恢复摄食64 h(S16d-64h,S32d-64h)肠道各类型黏液细胞的反应特征。结果发现,摄食后肠道各部位黏液细胞总数均有一定程度减少,其中前肠减少最为显著(P<0.05);中肠和后肠II型黏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中肠的III型黏液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肠腔中黏液增多,黏液细胞呈空泡结构。S16d组和S16d-64h组前肠和中肠的I型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III...
关键词:
南方鲇 饥饿 恢复摄食 肠道 黏液细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磊 张洪海 马建章
为了解紫貂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类型和局部分布的特点,选取5只健康成年紫貂,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法对其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种内分泌细胞在紫貂的消化道中均可检出;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胃腺和肠腺上皮细胞间,以胃黏膜和小肠前段细胞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大肠各段仅检测到5-HT-IR细胞,食管无内分泌细胞检出;细胞形态多样,贲门腺区、胃底腺区、回肠、盲肠和直肠的内分泌细胞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幽门腺区、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的内分泌细胞多呈楔形;在所测细胞中,5-HT-IR细胞广泛分布于胃肠道各段,其余6种细胞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紫貂消化道的大多数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型...
关键词: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紫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施志仪 陈晓武 顾一峰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体质量约0.5 kg,活体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牙鲆消化道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牙鲆消化道和高等脊椎动物类似,分为口咽腔、食道、胃、胃盲囊和肠。肠也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胃和前肠是消化吸收主要的部位,胃盲囊和前肠结构和功能非常类似。Serotonnin细胞和P Substance细胞在牙鲆胃前部的黏膜中零星分布,在胃体中较多见,平均每104μm2胃体黏膜上皮约各有2.2和2.0个阳性细胞。而Gastrin细胞分布在胃盲囊和前肠中,平均每104μm2黏膜上皮分别有0.98个和0.71个...
关键词:
牙鲆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宜艳 孙虎山 孙修勤 李光友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AB-PAS染色,对人工养殖的1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壳长35~40 mm)进行显微观察,发现海湾扇贝唇瓣、口唇、胃、肠、直肠、晶杆囊和肝脏中均有粘液细胞分布,其中,内唇瓣的内表皮和外唇瓣的外表皮粘液细胞数量较多,其中Ⅱ型(AB-PAS染色呈蓝色)最多,Ⅳ型(蓝紫色)次之,Ⅲ型(紫红色)较少,Ⅰ型(红色)极少;内唇瓣的外表皮和外唇瓣的内表皮粘液细胞仅在每一横褶的皱褶处集中分布,多为Ⅱ型,另有少量Ⅳ型。口唇粘液细胞较多,排列比较紧密,Ⅱ型最多,ⅣJ型次之。胃粘液细胞数量很少,均为Ⅱ型。肠粘液细胞(Ⅱ型)较多,在肠上皮细胞较薄的区域分布密集。直肠粘...
关键词:
海湾扇贝 消化系统 粘液细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明 刘月焕 陈明勇 韩春华 林健
【目的】检测鸡、鸽和虎体内的流感病毒受体的类型和分布,以期解释3种动物对禽流感病毒易感性差异的机制。【方法】使用地高辛标记的外源性凝集素染色方法检测这些动物的喉头、气管、肺脏和肠道(直肠)的上皮细胞表面SAα2,6Gal和SAα2,3Gal连接键的类型。【结果】SPF鸡的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的SAα2,3Gal和少量的SAα2,6Gal;肺房上皮细胞表面只有SAα2,3Gal;而直肠黏膜上皮中SAα2,6Gal和SAα2,3Gal都没有表达。成年鸽的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只有SAα2,6Gal,而没有SAα2,3Gal;而下呼吸道中SAα2,6Gal和SAα2,3Gal都没有;直肠...
关键词:
流感病毒受体 唾液酸 鸡 鸽 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辉 杨月静 向梦斌 叶华 郑曙明 王晓清
为了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将180尾齐口裂腹鱼平均分成6组(4、24和48 h对照组;4、24和48 h感染组)。对照组腹腔注射0.2 mL0.65%的无菌生理盐水,感染组腹腔注射0.2 mL 2.5×107CFU/mL的嗜水气单胞菌液。分别测定4、24和48 h对照组和感染组齐口裂腹鱼各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对肾脏、肝脏和肌肉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胆固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