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94)
- 2023(4946)
- 2022(4220)
- 2021(3878)
- 2020(3087)
- 2019(6963)
- 2018(6667)
- 2017(13178)
- 2016(7342)
- 2015(8119)
- 2014(8119)
- 2013(7897)
- 2012(7541)
- 2011(6745)
- 2010(7186)
- 2009(6613)
- 2008(6504)
- 2007(6191)
- 2006(5667)
- 2005(5206)
- 学科
- 济(26786)
- 经济(26756)
- 管理(22253)
- 业(20845)
- 企(15645)
- 企业(15645)
- 中国(10806)
- 农(10459)
- 方法(8763)
- 财(8204)
- 策(7985)
- 数学(7841)
- 数学方法(7678)
- 农业(6836)
- 业经(6692)
- 地方(6523)
- 制(6436)
- 贸(6232)
- 贸易(6228)
- 易(6100)
- 及其(5941)
- 政策(5715)
- 税(5079)
- 方针(5066)
- 银(5029)
- 银行(5018)
- 述(4968)
- 阐(4968)
- 阐述(4968)
- 税收(4903)
- 机构
- 学院(101711)
- 大学(98987)
- 济(46054)
- 经济(45002)
- 管理(38935)
- 研究(37608)
- 理学(32405)
- 理学院(32086)
- 管理学(31633)
- 管理学院(31429)
- 中国(28991)
- 财(22873)
- 京(20990)
- 科学(20610)
- 所(18852)
- 江(17607)
- 中心(17185)
- 研究所(16675)
- 财经(16662)
- 农(16395)
- 经(15105)
- 院(13921)
- 北京(13605)
- 经济学(13594)
- 范(13455)
- 州(13375)
- 师范(13345)
- 业大(13326)
- 农业(12691)
- 省(12684)
- 基金
- 项目(62784)
- 科学(49949)
- 研究(49395)
- 基金(44640)
- 家(38348)
- 国家(37999)
- 科学基金(32379)
- 社会(31009)
- 社会科(29375)
- 社会科学(29371)
- 省(24514)
- 教育(22911)
- 基金项目(22251)
- 划(20935)
- 编号(20817)
- 自然(19796)
- 自然科(19332)
- 自然科学(19323)
- 自然科学基金(18981)
- 资助(18842)
- 成果(17973)
- 课题(15313)
- 发(14719)
- 部(14460)
- 重点(14385)
- 策(13190)
- 性(13149)
- 创(13015)
- 国家社会(12573)
- 年(12422)
共检索到169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同宁
进入工业化过程的重化工业阶段后 ,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下降 ,而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劳动力供给高峰期 ,就业压力十分沉重。今后应把扩大就业作为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的优先目标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教育与人力资源适度超前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关联产业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缓解就业压力
关键词:
重化工业阶段 就业 对策措施 工业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近年来,我国进入新一轮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新一轮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特征表现为:重化工业发展受市场供需机制调节的作用日益显著,具有较鲜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生 陈长缨 张一 张哲人
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带动需求高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增长过快,既加大了现阶段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也增加了可能转嫁后代的显性或隐性资源环境的补偿代价。是需求拉动而不是生产率改善提高了上游产业在资源和原材料等领域的定价地位,增强了资源型企业向下游产业转嫁成本的能力。各种新矛盾的交织延缓了能源、资源生产体系的改革速度,直接影响到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因此,应加快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向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全成本补偿体系,把经济激励导向引导到有利于研发和创新、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上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锦
如果把2002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仅仅看成是宏观经济指标的回升,那就大大低估了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变化。对一个依然处在快速增长期的经济来说,结构变化往往比总量变化更重要。结构变化的引人瞩目之处,是出现了一批新的高增长的主导产业。理解这些产业的特征和增长机制,对理解某些新的宏观经济现象有着特殊意义。本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这个阶段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特征,对此不宜简单套用历史经验来解释。相应地,政府在产业发展和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也应有必要调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力 张楠 周革非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企业转制、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必将继续推动资本品工业的高增长。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重型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着力避免和克服工业化进程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突出问题和弊端,必须要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新型重化工业的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和打造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体系和工业基础。
关键词:
重工业化 产业政策 创新策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斌 金培振 沈裕谋
在重化工业化阶段难以逾越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消除其引致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基于两化融合的内涵构建了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质量改进的技术创新模型,利用2002~2010年中国各省市工业面板数据,着重探讨了重化工业化、两化融合与工业环境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较高的重化工业化水平有助于工业化与信息化更好的匹配与融合。(2)两化融合水平的提升能有效抑制重化工业化引致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从而改善区域工业环境治理绩效。(3)国有企业有着更强的污染控制和碳减排能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在降低污染的同时也会导致碳排放微弱上升,而煤炭消费占比、能源强度等因素不利于工业环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的重工业增长速度大幅度加快,其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应提高。观察到这种趋势,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一个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许多地区也把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作为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工作重点,并相应地在地区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中体现出来。由于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昌黎
当前,我国工业化已进入重化工业迅速发展的新阶段。重化工业迅速发展是工业化发展规律推动的自律性发展,具有市场经济主导等特点。对重化工业迅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该正确认识,这是继续推动重化工业发展和实现工业化的关键。面临亚太特别是东亚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新局面,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以科技进步和转变增长方式为中心,迅速提高重化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重化工业 新阶段 国际竞争力 紧迫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燕斌 马永堂 李明甫 张峰 张庚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国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