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37)
2023(20947)
2022(17515)
2021(16148)
2020(13466)
2019(30746)
2018(30920)
2017(58715)
2016(32262)
2015(36217)
2014(36610)
2013(35912)
2012(33351)
2011(30186)
2010(30726)
2009(28234)
2008(27387)
2007(24440)
2006(21961)
2005(20008)
作者
(94673)
(78521)
(77821)
(74394)
(50206)
(37575)
(35424)
(30642)
(30097)
(28364)
(26711)
(26602)
(25492)
(25294)
(24332)
(24252)
(23368)
(22777)
(22659)
(22458)
(20012)
(19543)
(19221)
(18093)
(17676)
(17549)
(17477)
(17288)
(15920)
(15541)
学科
(144615)
经济(144468)
管理(88763)
(81874)
(66497)
企业(66497)
方法(55131)
数学(47263)
数学方法(46472)
中国(40403)
(37175)
地方(34559)
(32378)
业经(32333)
(29201)
(26027)
农业(24840)
理论(23487)
(22674)
贸易(22655)
环境(22507)
(21986)
银行(21926)
(21840)
(21491)
金融(21482)
(21138)
(21120)
技术(20404)
(19046)
机构
大学(455983)
学院(454417)
(184888)
经济(180774)
管理(172232)
研究(162832)
理学(146847)
理学院(145106)
管理学(142193)
管理学院(141369)
中国(122828)
科学(100534)
(100139)
(83965)
(83511)
(76896)
研究所(75585)
中心(72610)
(70554)
业大(67754)
财经(65485)
北京(64111)
(62851)
师范(62189)
农业(59743)
(59576)
(59149)
(56640)
经济学(55387)
技术(50104)
基金
项目(301234)
科学(235642)
研究(220451)
基金(215402)
(188452)
国家(186878)
科学基金(159131)
社会(137610)
社会科(130227)
社会科学(130191)
(119184)
基金项目(112757)
自然(102618)
教育(101701)
自然科(100232)
自然科学(100208)
(100065)
自然科学基金(98349)
编号(90223)
资助(89474)
成果(74533)
重点(68079)
(67572)
(65187)
课题(64208)
(61990)
创新(57890)
科研(56826)
国家社会(56220)
教育部(55563)
期刊
(216468)
经济(216468)
研究(140854)
中国(100501)
学报(73395)
(70668)
管理(67908)
科学(67494)
(63558)
教育(58430)
大学(55529)
学学(51714)
农业(48243)
技术(43190)
(42516)
金融(42516)
业经(34991)
经济研究(34878)
财经(32000)
问题(27891)
(27659)
(25865)
图书(25482)
技术经济(23340)
统计(22037)
科技(21784)
(21092)
(20748)
理论(20504)
现代(20497)
共检索到706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宇  王建军  
传统重化工业生产体系在低碳经济的环境成本内部化要求下难以维系。本文指出,以产业低碳化和低碳产业化为核心的重化工业低碳化导向是平衡重化工业阶段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保护关系的基础,提出了后发工业化国家利用后发优势进行新型重化工业产业升级的"协同模式"。基于此,本文选取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重化工业体系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重化工业和低碳产业作为子系统,通过建立新型重化工业体系协同度模型,揭示了重化工业和低碳产业各自的有序度和存在的协同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新型重化工业体系"三区联动"的发展模式和相应的政府引导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周克坚  张淼  王晓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森  
辽宁区域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态势将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加剧的势头,如何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协同发展,是现时发展背景下值得深思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视角,深入剖析了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以增长极培育增长轴,增长轴辐射成为增长面,增长面进一步联结成为增长网,通过积聚与扩散作用实现沿海与内陆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靖宇  王元  周宜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编者按: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自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以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为加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研究,2012年7月1日渤海大学专门成立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该研究院成立的近一年来,产生了大量有政策参考价值的科研成果,本刊现编选其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乐  李庆满  戴万亮  
本文对辽宁沿海六市的重点产业集群分布格局、骨干企业、主要产品等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乐  李庆满  戴万亮  
本文对辽宁沿海六市的重点产业集群分布格局、骨干企业、主要产品等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乐  李庆满  戴万亮  
本文对辽宁沿海六市的重点产业集群分布格局、骨干企业、主要产品等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周克坚  付世军  赵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柳天恩  王素梅  周彬  
美国东北沿海产业联动有四种典型模式,即在18世纪形成的以波士顿为核心的极核带动模式、在19世纪形成的以波士顿和纽约为双核的双轮驱动模式、在20世纪形成的以波士华交通带为主轴的轴带合作模式和当前形成的以城市群协作为特征的网络协同模式。四种模式在时间上先后继起,空间上从小到大,体现出由点到线、以线带面逐步拓展特征。通过借鉴美国经验,可以有效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产业联动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超  王孟  刘丽娜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规划实施5年来,催生了大量的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缺乏协调发展。通过对各产业集聚区的实地走访调查,分析产业园区个体分布与整体空间协调、个体与整体定位协调、个体之间定位协调等方面问题,提出应当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组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董延涌  
辽宁是东北地区惟一临海的省份,是重要的出海口。随着中国乃至世界区域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形势迫切要求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区域须加强协作、整合,尽快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为此,必须立足辽宁,依托环渤海,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小龙   狄乾斌  
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促进辽宁发展、东北振兴、东北亚区域合作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论文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6—202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改进引力模型探讨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联系结构及引力格局,结合威尔逊模型对城市高质量辐射范围测算。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同时呈现“以大连为高地,黄海翼、渤海翼两大低谷连绵区”的空间分布格局。(2)各维度指标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和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动能转换和共享发展呈大连一核引领的空间分异,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呈渤海翼领先发展的空间分异,开放发展和深化改革呈黄海翼领先发展空间分异特征。(3)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复杂,但仍需进一步创新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升城市空间联系等级。(4)辽宁沿海经济带呈现出对外辐射型、对外依赖型、辐射依赖相当型3类城市空间联系结构;并将经济带划分为“一核引领、两翼协同、多点支撑”的引力格局;大连是唯一的对外辐射型城市,空间辐射范围也呈对外扩张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靖宇  宋玉婷  张正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俊芳  
2006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五点一线"战略基础上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已经由东北区域走向全国,并依托东北亚走向世界,这必将给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提供难逢的历史机遇。辽宁沿海没有长三角、珠三角实力雄厚的民间经济基础和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