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4)
2023(16645)
2022(14111)
2021(13250)
2020(11381)
2019(26267)
2018(25985)
2017(49237)
2016(26668)
2015(30679)
2014(30507)
2013(30146)
2012(27740)
2011(25087)
2010(24874)
2009(23312)
2008(23040)
2007(20551)
2006(17540)
2005(15898)
作者
(76124)
(64091)
(63823)
(60866)
(40604)
(30537)
(29128)
(24983)
(24248)
(22674)
(21741)
(21624)
(20325)
(20206)
(19996)
(19904)
(19162)
(18885)
(18590)
(18315)
(15924)
(15586)
(15521)
(14561)
(14361)
(14344)
(14169)
(14029)
(12941)
(12677)
学科
(111926)
经济(111776)
管理(80165)
(73765)
(60962)
企业(60962)
方法(54427)
数学(48576)
数学方法(48047)
(31729)
中国(30931)
(28998)
(24885)
业经(23116)
(21844)
贸易(21836)
(21460)
(21298)
(19810)
财务(19744)
财务管理(19693)
企业财务(18702)
(18635)
农业(18603)
银行(18598)
地方(18232)
(18076)
金融(18068)
(17725)
(17703)
机构
大学(385966)
学院(382275)
(162858)
经济(159690)
管理(148058)
研究(128623)
理学(127757)
理学院(126422)
管理学(124167)
管理学院(123472)
中国(100049)
(81093)
(77105)
科学(76146)
(63944)
(61964)
财经(61440)
中心(60439)
研究所(57889)
(56354)
(55884)
业大(55336)
经济学(51411)
北京(50963)
农业(48820)
(47936)
师范(47414)
(46536)
经济学院(46474)
财经大学(45709)
基金
项目(256897)
科学(203537)
基金(189808)
研究(186965)
(165309)
国家(164022)
科学基金(141194)
社会(120606)
社会科(114505)
社会科学(114479)
基金项目(99143)
(97842)
自然(90726)
自然科(88680)
自然科学(88652)
自然科学基金(87096)
教育(86987)
(83310)
资助(79035)
编号(74732)
成果(61574)
(58563)
重点(57800)
(53728)
(53102)
课题(51603)
国家社会(51216)
教育部(50642)
创新(49874)
科研(49723)
期刊
(171412)
经济(171412)
研究(111183)
中国(75292)
(61712)
学报(59390)
(55118)
科学(54550)
管理(53750)
大学(45700)
学学(42980)
教育(38429)
农业(37286)
(35694)
金融(35694)
技术(33895)
财经(30906)
经济研究(28718)
(26482)
业经(26301)
问题(22790)
统计(21143)
(20508)
(20272)
技术经济(18763)
(18659)
(18321)
理论(18232)
世界(17649)
图书(17435)
共检索到565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文凯  樊蓉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进入体制内工作对工资水平的影响程度,并考察了其群体异质性和方法稳健性。研究发现,控制其他因素后,中国体制内外的工资溢价不明显;但是体制内工资溢价仍然存在于受教育水平较低以及农村户籍劳动者中。分地区比较发现,东部和西部的工资溢价不显著,中部地区的工资溢价仍然存在。工资分解方法也证明了体制内外个人禀赋是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工作单位性质不同无法解释工资差异。使用面板数据分位数估计发现,只有较低收入等级的群体存在体制溢价。这些分析表明,当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文凯  樊蓉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进入体制内工作对工资水平的影响程度,并考察了其群体异质性和方法稳健性。研究发现,控制其他因素后,中国体制内外的工资溢价不明显;但是体制内工资溢价仍然存在于受教育水平较低以及农村户籍劳动者中。分地区比较发现,东部和西部的工资溢价不显著,中部地区的工资溢价仍然存在。工资分解方法也证明了体制内外个人禀赋是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工作单位性质不同无法解释工资差异。使用面板数据分位数估计发现,只有较低收入等级的群体存在体制溢价。这些分析表明,当今体制内工作的收入优势已在总体上得到了削弱,享受这一溢价的劳动群体规模缩小,只体现在中低收入的消费者身上。这也说明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得到改善,市场化得到进一步推进。同时,我们也发现一定程度的隐性福利仍然存在于体制内部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小靓  田相辉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有效处理集聚经济识别与估计过程中的内生性问题,检验集聚经济与工资溢价之间的内在联系。实证结果发现,核心变量市场潜能与城市职工平均工资显著正相关,表明劳动力在市场潜能更高的城市会获得更高的能力,或者说市场潜能更高的城市有能力支付给劳动力更高的工资,从而揭示了生产要素纷纷流向大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的主要原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权家敏  强永昌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工资溢价的影响如何?基于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和行业进口数据,文章实证检验进口渗透率对制造业企业工资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我国非出口企业的工资溢价,对出口企业工资的影响小于非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贸易自由化提高了低出口密集度企业的工资,降低了高出口密集度企业的工资,这与高出口密集度企业中的加工出口企业高度相关,并得到进一步检验的支持。在稳健性检验中,最终产品关税减免的贸易自由化同样提高了非出口企业工资,但是更多地增加了高出口密集度企业的工资。这些发现对于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盛卫燕  胡秋阳  
新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为深入分析长期备受关注的技能溢价问题提供了有利契机。本文首次选取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视角,分析了个体能力特征对我国技能溢价的影响。基于CFPS2010-2016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认知能力可以显著提高劳动收入,但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并不稳定且不显著;非认知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低技能劳动收入,还可以显著提升技能溢价水平;经控制选择性偏差与内生性问题,并进行各类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而就非认知能力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发现非认知能力可通过职业选择偏好效应影响技能溢价,社会资本效应并不显著。以上发现和认识,对贯彻全面素质教育理念及协调各类劳动技能积累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莫旋  刘杰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工会对职工工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加入选择性偏误项的OLS回归存在7.2%的工会"工资溢价",且内资企业高于外资企业,中西部企业高于东部企业;运用BLinder-Oaxaca方法对工资差异的分解显示,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部分占比,内资企业高于外资企业,东部企业与中西部企业无明显差异;基于"活跃工会"分析进一步证实,无论是全样本还是分样本,"活跃工会"企业平均工资明显高于其他企业,表明我国企业存在明显的工会"工资溢价"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巫绪芬  刘银凤  雷鸣  
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A股市场存在股权溢价且呈现高波动性。并采用行为金融学理论从投资主体、市场、制度三方面分析了我国股权溢价及其高波动性的原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枫  吴纯杰  
文章利用2000-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对中国省会与非省会城市之间的工资溢价效应进行研究。借助OLS基准模型发现,具有相似特征的工人,在省会城市工作获得的工资比在非省会城市平均高出14%。运用Mundlak-Cham-berlain随机效应模型,控制城市的生活成本,上述省会城市的工资溢价至少减少至7%,因此省会城市的工资溢价部分体现为对较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回报。余下的工资溢价随着模型加入通勤时间而消失,这一结果和城市经济学空间均衡理论的预测相一致,并确定了省会城市聚集经济效应的存在。考虑到我国近年来工资收入差距的扩大,文章将研究扩展到工资分位数的研究,处于较高工资区间的工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青川  
笔者基于2012年雇员雇主匹配数据,以工会企业中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克服异方差的加权最小二乘法、克服选择性偏差的逆米尔斯比率加权最小二乘法,回归估计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的工资方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Blinder-Oaxaca分解,系统研究了工会会员效应下的工资溢价问题。研究发现,虽然工会身份对工资没有产生显著性差异影响,但工会通过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严格执法手段保护了雇员的劳动收入,提高了会员的谈判能力,解决了局部劳动力市场失灵,并减少了会员性别工资歧视的程度。在此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学斌  陆家骝  
文章对Campbell和Cochrane的习惯形成模型进行修正,使用HJ方差界检验中国的股权溢价之谜,并比较CRRA模型和修正模型的定价能力。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与CRRA模型相比,文章采用的模型有更强的定价能力。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哈巍  吴红斌  余韧哲  
基于北京市城六区二手房的重复截面数据,本文估计了重点小学对应的学区房相对于非学区房的溢价。混合OLS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房屋特征、楼盘特征、行政区划和区位指数等特征的情况下,市重点和区重点学区房分别比非学区房的出售价格高出18.4%和5.4%。这种"以房择校"式的就近入学只是将择校费转移到了学区房的价格上,而且可能加剧不同社会阶层在空间上的"居住群分效应"。打破这一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的均衡,缩小不同学校在质量上的差距。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保国  
实证研究表明,显著影响新股发行溢价的因素包括承销商和发行人的择时因素、市盈率水平、发行规模和发行政策的变化。新股上市首日大盘涨跌幅、中签率等因素对于新股发行溢价的影响并不明显。承销商和发行人的发行择时能力主要体现在未来30个交易日内股票市场的总体走势的判断上。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昕  
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劳动力市场竞争理论分析,利用CFPS数据和ESR模型探讨了教育对劳动者非正规就业和工资收入的影响,评估了教育对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工资差异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年限越长的劳动者非正规就业的可能性越低;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收入和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正规就业者,教育扩大了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的工资差异;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都在本科阶段达到最高,本科教育在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劳动力市场上均具有生产功能和信号功能。此研究对于全面认识非正规就业、深化教育改革和构建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智超  许争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来源之一,而且相比中国股票市场,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存在较强的参与约束,这影响了投资者对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的对冲。针对这一背景,在Boons、Roon和szymanowska(2013)的基础上,采用实证资产定价的范式对中国股票市场上是否存在大宗商品风险溢价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主板市场上的一些行业存在大宗商品风险溢价;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上存在大宗商品风险溢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玉香  莫旋  唐成千  
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2014),实证分析流动人口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研究发现:工会能显著提升流动人口的收入,但工会的"收入溢价"效应具有异质性,城城流动人口高于乡城流动人口、签订合同者高于未签订合同者,个体私营企业的表现要优于国有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分位数水平的上升,流动人口工会的收入效应呈倒"U"型,对中等收入者的作用最大,其次是低收入者,对高收入者的作用最小;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自选择问题,发现我国流动人口仍存在明显的工会"收入溢价"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