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1)
- 2023(7088)
- 2022(5707)
- 2021(5205)
- 2020(4162)
- 2019(9336)
- 2018(9527)
- 2017(17169)
- 2016(9457)
- 2015(10077)
- 2014(10237)
- 2013(9888)
- 2012(8940)
- 2011(8234)
- 2010(8633)
- 2009(8453)
- 2008(8508)
- 2007(7706)
- 2006(7128)
- 2005(6337)
- 学科
- 济(35827)
- 经济(35751)
- 业(30080)
- 管理(29191)
- 农(23411)
- 企(21907)
- 企业(21907)
- 制(16263)
- 农业(15527)
- 业经(14013)
- 财(12706)
- 体(11375)
- 中国(11155)
- 方法(9682)
- 体制(9478)
- 银(8422)
- 银行(8417)
- 行(8091)
- 数学(8066)
- 数学方法(7972)
- 融(7862)
- 金融(7859)
- 地方(7385)
- 发(7133)
- 度(6964)
- 制度(6962)
- 农业经济(6821)
- 务(6588)
- 财务(6570)
- 财务管理(6547)
- 机构
- 学院(132387)
- 大学(130904)
- 济(55891)
- 经济(54585)
- 管理(48590)
- 研究(45923)
- 理学(40798)
- 理学院(40393)
- 管理学(39831)
- 管理学院(39560)
- 中国(36331)
- 财(31142)
- 京(26879)
- 科学(24489)
- 农(24107)
- 财经(22727)
- 所(22097)
- 江(21707)
- 中心(21352)
- 经(20447)
- 研究所(19301)
- 范(17974)
- 业大(17879)
- 师范(17843)
- 经济学(17523)
- 农业(17322)
- 北京(16903)
- 州(16668)
- 财经大学(16559)
- 院(16317)
- 基金
- 项目(83246)
- 研究(66358)
- 科学(66295)
- 基金(60042)
- 家(50904)
- 国家(50364)
- 社会(44173)
- 科学基金(43528)
- 社会科(41572)
- 社会科学(41567)
- 省(33342)
- 基金项目(31313)
- 教育(30482)
- 编号(27549)
- 划(26851)
- 自然(24700)
- 自然科(24075)
- 自然科学(24069)
- 成果(24066)
- 自然科学基金(23642)
- 制(23299)
- 资助(22947)
- 课题(19819)
- 部(19101)
- 重点(18709)
- 国家社会(18557)
- 发(18418)
- 性(18273)
- 创(17589)
- 教育部(16924)
共检索到216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壮钊
明代中后期以来,里甲制度逐渐式微。不过由于政府仍利用里甲来作为户籍身份的标识以及催征钱粮的依托,所以里甲的名目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进入民国,村制的推行为里甲的废除提供了制度基础。各地在废除里甲的同时改办村粮,由村来负责税粮的催征与管理。村粮制的实施,有利于村财政制度的建立与运行。里甲的废除与村粮制的推行,体现了现代地方行政制度建立之一面。
关键词:
里甲 赋役 山西 村制 村粮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忆红
民国初年州县财政改革及建设是西式民主政治实践这一特定情境下发生的罕有之个案。它以州县议会与行政厅的分权制衡为运行基础,以县有财产管理处为财政总汇之处,建立起财权独立、财政监督、财务三联单、财务公开、财务预算等运行机制,力求使州县财政民主化、公开化、合理化,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理念和实践。1914年民主政治受挫以及州县财力与事权不相匹配,导致现代财政制度运行的基石崩塌,州县财政的现代转型归于失败。此后州县财政徒具运行机制上的现代形式,缺乏财权制衡的现代内涵。现代财政从来就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它离不开政治民主。
关键词:
州县议会 财政改革 现代财政 湖南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爱萍
清初进取云贵与平定吴三桂之乱皆取道湘西辰沅地区,由湖广滇黔驿道与沅水及其支流进入云贵前线,军需物资的供给和转运给湘黔通道沿线州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摊派至州县的军需负担转化为里甲差役,官方在解决军需负担和调整里甲赋役的过程中,以固定粮额均摊于各里甲之中,照粮当差。麻阳县令黄志璋采取不拆碎粮多盛甲、允许民间自行合户的政策,民间根据粮额标准,具有了灵活重组户籍的空间,具体体现为地方大族内部的析户分甲与粮少不能自立小户、帮户的合户占甲行为。在某些情形下,宗族也采取了不同房支之间联合立户的策略。这一番里甲赋役调整,对基层乡村社会的人群组织与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清初 湘西 麻阳 赋役 里甲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衍德
元代农村基层组织与赋役制度陈衍德笔者在参与《中国赋役制度史》①一书的撰写时,注意到元代农村基层组织与赋役制度的关系问题,但限于该书的体例和篇幅,无法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探讨。元代农村的基层组织是社,社的编制以自然村为基础。在中国封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婷
民国初年,各商会组织在原有的商事评议处、理案处等基础上,统一设置商事公断处,作为商事纠纷调解的重要机构。与此同时,还制定了《商事公断章程》,作为商事公断的基本规则,在调解商事纠纷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当时对于这一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定位,来自司法界和商会内部的意见实际上并不尽相同,近代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历史经验,对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多元的经济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借鉴和范例。
关键词:
商事公断章程 商事公断处 调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建录
1909年俄国探险家П·К科兹洛夫从我国内蒙古黑水城掘走大批西夏文献,现藏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这批西夏文献除大量佛经外,还包括字典、辞书、类书、法律文献以及译自汉文的兵书、类书等。它们极大地丰富了西夏研究资料,拓展了西夏研究领域,为西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邱风
垄断者能利用边际定价规则侵占消费者剩余 ,导致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且产品质量供给不足 ,创新乏力 ,但进入威胁改善了垄断者的市场行为。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不同 ,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的定价更高 ,质量供给更低 ,缺乏创新激励 ,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本文对存在进入威胁的垄断和我国行政性行业垄断进行比较分析 ,并提出解决垄断问题的对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书光
民国初年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复杂生态带来了思想文化的激烈论争和价值观念的重新估量。德育课程的设置总是内在地受制于当时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其背后的文化异动与价值变迁,修身教科书的编写在德目内容、题材来源及文言文的叙述样式中保留着较为浓厚的传统文化情结,修身教学的实践指向则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许多相应的学术探究。反思民国初年中小学德育课程、教科书编写乃至具体德育教学方式的深层变革,不仅有助于把握当时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发展脉络,而且对理性地审视当代中国德育改革路向不无启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守军
春秋时期的赋役思想东北财经大学张守军春秋时期(前770-前476)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奴隶制的井田制开始瓦解,出现了新的封建上地占有关系。一些占有大量土地(包括私田和井田)的贵族和平民开始把土地租给奴隶耕种,收取地租,从而出现了新的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思渊 曹烟冬
孔飞力将政治参与机制以及财政需求与地方社会的关系视作解释中国现代国家起源的核心议题。从这一视角观察近代江南地方政治进程,可以发现经世学曾经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及赋役制度的核心观念。清末部分地方士绅也努力将经世学传统与西学的思想资源予以整合,从而形成新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议程。民国初年,嘉兴士绅金蓉镜争取田赋减免的行动,以及他为此提出的种种论说,正显示了这种努力。尽管他的努力最终失败,但显示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一个潜藏的思想脉络。经世学传统之下的政治伦理对于民国初年的江南地方政治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但与此同时,新的政治议程中,地方士绅正逐渐被摈除在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永成
比较明代"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两次赋役改革发现,它们都是为解决财政危机而推行的,在改革时期、改革内容和趋势上存在一定渊源,但在改革途径、改革动机、改革结果和影响方面却存在差异。意识形态在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共同信念影响改革。鉴于此,在推行或分析正式制度改革的同时,要注重非正式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有助于理解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或锁定。
关键词:
明清 赋役改革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际平
东晋南朝的赋役制度,史学界已有许多论著、论文作了深入的研究,但因这一时期史事纷繁,有关资料又很不足,所以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究。本文拟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一、田租 东晋初年的田租制度仍西晋之旧,“凡民丁课田,夫五十亩,收租四斛”,“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其诸边郡或三分之二,远者三分之一。……远夷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斗,极远者输算钱,人二十八文”。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日举
自前凉张骏于东晋咸和二年(327年)置高昌郡开始,至北凉残余势力沮渠安周承平十八年(460年)为柔然所灭,高昌一直是凉州(或沙州)的一个属郡,在一百三十四年间高昌郡历经前秦、后凉、西凉、北凉等割据政权的交替统治。在这些割据政权交替统治下,高昌地区人民受尽苛捐杂役搜刮之苫,史籍中就有“赋役繁重”、“赋繁役重”的说法。但是,关于此一时期高昌郡的赋役制,史籍却完全失载。吐鲁番出土的言及北凉时期赋役的文书,可说是仅有的宝贵资料了。本文试图据有关的十七件文书,就高昌郡的赋役制略作考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娄向哲
本文拟对民初时期即1912年—1928年期间,中国对日贸易中的贸易条件及相关问题进行一点探讨。 (一) 国际上通谓的贸易条件(net barter ferms of trade,即净换贷贸易条件)与进出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克明
民国初年广东处于历史大变动时代,盛炽的赌风既影响新生军政府的声誉,也不利于恢复社会秩序,还威胁着新生政权的巩固,军政府成立后,便发布命令以"军法从事"禁赌。军政府的禁赌,反映出民国初年国家与地方政府社会关系变化的某些共同特征,同时也表现出广东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但是,年轻的革命党人缺乏执政的经验,军法手段打击赌博,过于严厉,引起了社会的不满,一定程度上,使自己的政权丧失了更多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
军政府 赌博 禁赌 广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