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
- 2023(787)
- 2022(646)
- 2021(521)
- 2020(401)
- 2019(884)
- 2018(778)
- 2017(1480)
- 2016(747)
- 2015(818)
- 2014(774)
- 2013(689)
- 2012(603)
- 2011(556)
- 2010(527)
- 2009(447)
- 2008(421)
- 2007(335)
- 2006(332)
- 2005(255)
- 学科
- 济(3913)
- 经济(3913)
- 业(2800)
- 管理(2546)
- 企(2135)
- 企业(2135)
- 方法(2094)
- 数学(1930)
- 数学方法(1926)
- 技术(1366)
- 业经(1159)
- 农(1035)
- 技术管理(987)
- 教育(894)
- 中国(848)
- 产业(833)
- 农业(733)
- 环境(693)
- 信息(690)
- 发(686)
- 理论(673)
- 总论(657)
- 信息产业(652)
- 划(604)
- 贸(587)
- 贸易(587)
- 易(572)
- 地方(529)
- 财(525)
- 发展(498)
- 机构
- 学院(11164)
- 大学(11041)
- 济(5699)
- 经济(5641)
- 管理(4652)
- 理学(4187)
- 理学院(4153)
- 管理学(4106)
- 管理学院(4084)
- 研究(3362)
- 中国(2197)
- 经济学(2022)
- 京(2005)
- 经济学院(1877)
- 财(1857)
- 科学(1797)
- 农(1753)
- 业大(1698)
- 财经(1656)
- 江(1642)
- 经济管理(1613)
- 经(1537)
- 所(1464)
- 中心(1441)
- 范(1408)
- 师范(1400)
- 农业(1381)
- 研究所(1369)
- 财经大学(1273)
- 院(1240)
共检索到14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山栋明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星 李向前 金陶胜
会计数据要素属于新型生产要素,加速会计数据要素的开发、流通和利用,对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从理解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内涵出发,探讨数智化时代会计数据要素的重要地位及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系统阐述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即通过自身发挥作用以及与其他生产要素融合发挥作用两种方式,逐渐渗透至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环节,提升各环节生产效率,进而催生新质劳动资料、创造新质劳动对象、培育新质劳动力,从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然后,根据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从企业、行业和国家层面探索会计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最后,从推动高质量的会计数据要素供给、打破会计数据要素流通体制机制障碍以及加强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此打通会计数据要素在质量、合规、流通及应用等层面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中缘 郑煌杰
新质生产力注重以创新驱动发展,用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已然成为数字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核心驱动力。数据要素与新质生产力具有深度耦合与相互塑造之关联,前者通过自身特性与其他生产要素融合,发挥出乘数效应,并作用于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环节,催生新质劳动资料、孕育新质劳动对象、培育新质劳动力,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然而,当前数据要素面临着规则不完善、市场不成熟、监管不到位、安全不足够之现实障碍,难以充分发挥出其赋能效应。鉴此,亟需在法治框架下,健全数据要素确权、定价、交易规则,确保数据合法流通与利用;推进数据要素基础设施发展,构建全国性数据交易市场;革新传统市场规制法,加强数据要素市场监督建设;构建数据控制者义务体系,优化数据流通利用保障机制,以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基础制度,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永琦 林凰锋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水平的质变跃迁,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鉴于数据要素在数字经济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开辟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举措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数据要素和新质生产力的内在统一性为基础,探讨了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从理论逻辑看,数据要素不仅能够直接赋能生产力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还能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催生的众多新业态和新模式,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从现实挑战看,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存在数据要素价值难以充分释放、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健全以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滞后等问题。最后,从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数据要素倍增效应等视角提出了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夏方舟 张松培
以土地要素为切入点,立足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内涵,剖析和刻画土地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基本路径,为切实提升土地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效果提供参考。提高劳动者“新素质”、创新劳动资料组合“新模式”、培育产业“新业态”、推动“新技术”革命性升级、全面深化改革“新动能”分别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基础条件、核心支撑、关键动力、重要保障。土地要素通过满足新型空间诉求、平衡不同质态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技术革新突破、提升适应治理水平的作用机理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利用土地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包括“吸引可达、流动支持、创造配置”“传统迭代、新型支撑、平衡协调”“精准供应、融合利用、五链协同”“知识支撑、创新网络、技术引导”“适应保障、刚弹统筹、短板弥补”等。未来,应当以土地要素为关键抓手,充分优化利用土地要素激发劳动者“新素质”、支撑劳动资料组合“新模式”、发展产业“新业态”、推动“新技术”革命性升级、深化土地要素制度改革赋予“新动能”。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土地要素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澎 雷宏振 许世杰
在党和国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转折点上,职业教育应立足时代使命,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等视域澄明“要素优化”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关键支点的价值旨归,厘清其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挑战困阻——育人和服务适应性不足导致的“供需失配”问题是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堵点。锚定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纾解进路:以内部各要素系统性改革创新驱动整体适应性提升,进而有效服务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等全领域创新,使创新驱动成为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基点。最终以职业教育、产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良性循环和融通聚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人才 要素 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健 张颖 王丹
新质生产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保障。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农村发展呈现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及劳动者智能化等特征,实现农村传统生产方式、交易流通方式和融资方式的革新,促进传统农村经济从低技术、高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向高质量、低消耗、高效益的绿色发展方式转变。当前,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还存在传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滞后、缺乏有效保障机制等障碍性因素。应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生产力三要素跃迁升级,全面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步伐;以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型生产关系,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寅
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本质,结合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内在特征和价值能力,对新质生产力赋能会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运行机理与逻辑框架展开系统研究。技术生产力、要素生产力、融合生产力、协作生产力、开放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会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良性的重塑运行能力构建了强大的科技创新体系,促使会计数字化转型的要素系统、技术系统、场景系统变革升级。新质生产力赋能会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及运行机理奠定了会计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框架,该逻辑框架以数据要素为底座、数字技术为广义会计场景提供数字化能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会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也使得会计面临着由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而引发的机遇与责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严 杨玉文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论的关键路径,对于助力边疆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绿色金融作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厘清绿色金融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互构关系的基础上,梳理边疆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及转化途径。基于对现有成功案例的研究,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为途径,以绿色金融为工具,遵循“生态资源资产化-生态资产资本化-生态资本可交易化”的演化路径构建边疆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并据此从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路和优化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促进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丽锦 胡晓明 王文华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质态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自身携带的创新属性和质优特征与制造业价值转型在新发展理念思想引领、价值创造模式跃迁目标、科技创新动力驱动和因地制宜发展节奏上保持了天然的价值契合性。新质生产力基于技术与要素的融合,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组织结构动态调整、生产服务体系智能化转变和产品生态市场化提升四个方面形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价值转型的作用机制。因此,基于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价值转型的紧密联系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语境,文章提出了聚焦产业高端、激发创新活力、保障发展基础、活跃人力资本四项赋能制造业价值转型策略路径。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 价值转型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孔琳 柳欣雨 高庆朝
2024年全国外贸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探讨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逐年递增,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分析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可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能增强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基础发达和市场环境良好的省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经济基础欠发达和市场环境欠佳省份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强化创新驱动和产业协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市场环境等对策建议,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和外贸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东 高一乘
从数据资源化到数据资产化的跨越既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数据资产化为数据流通拓宽了渠道,通过明晰数据产权边界和降低数据交易成本的方式优化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数据资产既具有资产的普遍性,也具有数据要素的特殊性,重新明确企业数据资产的定义是实现数据价值的应有之义。“创设-控制-交易”三重维度分别是指通过数据登记、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等方式创设数据产权,通过政策拟制“动态控制”降低企业数据交易成本,通过优化数据收益分配制度促进企业数据流通正向循环。三重维度弥合不同领域内数据规则之间的鸿沟,确保数据政策的一致性,继而破除数据交易的桎梏,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兰兰
新质生产力是以AI技术、生物技术等为基础,以创新、科技、知识等为动力,以新经济、新产业、新商业为载体的生产力形态。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战场,不仅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还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培养新人才、创建新机制。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赋能新质生产力能力不足、自身结构与新质生产力需要不适应、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等挑战。为此,要确立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新定位,建立以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育人新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相协调,建构深度参与全球教育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弦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其基本内涵是立足于劳动过程及其诸要素的组合创新。数据要素驱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构成生产力发展的4.0阶段,数据要素具有放大叠加、依附倍增、复合通用、动态精准、累积溢出效应、规模报酬递增、马歇尔外部性等质性特征,已经融入劳动过程诸要素和新质生产力全要素,能够滋养新型劳动者、催生新型劳动资料、孕育新型劳动对象、赋能全要素的优化组合。加快培育并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综合施策、协同发力,以培育新型数字劳动力、激活数据生产力、优化数据权利束、建立数据要素指标体系为着力点,形成联动层、技术层、指标层、治理层的优化组合。在未来,还需要科学统筹新与旧、数与实、破与立、质与量、内与外的基本关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形成旧质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梯次发展、有序跃迁的良性发展格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继晔 付炜炜
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数据生产要素通过创新全面赋能其他生产要素。随着数据生产要素的引入,生产力三要素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演变,传统生产力跃变为新质生产力,而数据价值的应用是区分新旧生产力的关键。数据要素价值化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所要面临的技术创新、要素配置和产业转型等难题提供了突破口。本文立足于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力三要素改变这一基本事实,以“数据集—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资本”的数据全生命周期为基础,从数据价值实现的视角出发,构建“价值形成—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共享”的数据价值化理论框架。围绕数据价值化这一进程,本文构建了包含“技术—人才—产业”三个层面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厘清数据要素价值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和实践路径。本文从交叉学科视角出发,针对数据确权、数据资产入表、估值、交易和数据资产证券化等关键问题,对完善中国数据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和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