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5)
- 2023(7028)
- 2022(5797)
- 2021(5668)
- 2020(4659)
- 2019(10615)
- 2018(10308)
- 2017(19054)
- 2016(10182)
- 2015(11597)
- 2014(10693)
- 2013(10743)
- 2012(10351)
- 2011(9390)
- 2010(9106)
- 2009(8502)
- 2008(8339)
- 2007(7179)
- 2006(6334)
- 2005(5681)
- 学科
- 济(45433)
- 经济(45400)
- 业(27942)
- 管理(27441)
- 企(21325)
- 企业(21325)
- 方法(18390)
- 数学(16729)
- 数学方法(16624)
- 中国(15817)
- 农(13662)
- 技术(12326)
- 贸(11141)
- 贸易(11132)
- 地方(10983)
- 易(10932)
- 技术管理(9301)
- 业经(9253)
- 农业(9075)
- 学(8741)
- 财(8647)
- 制(8471)
- 环境(7681)
- 银(7563)
- 银行(7546)
- 行(7382)
- 融(7341)
- 金融(7340)
- 出(6173)
- 发(6058)
- 机构
- 大学(142265)
- 学院(140928)
- 济(69438)
- 经济(68473)
- 研究(57485)
- 管理(52382)
- 理学(44991)
- 中国(44737)
- 理学院(44432)
- 管理学(43818)
- 管理学院(43546)
- 科学(33913)
- 京(30484)
- 所(29294)
- 财(28417)
- 研究所(27033)
- 农(26255)
- 中心(25083)
- 经济学(23105)
- 财经(22640)
- 业大(21387)
- 经(20922)
- 江(20918)
- 院(20833)
- 经济学院(20830)
- 农业(20566)
- 北京(19372)
- 科学院(18438)
- 范(18123)
- 师范(17988)
- 基金
- 项目(98386)
- 科学(78291)
- 基金(73121)
- 研究(71254)
- 家(65000)
- 国家(64521)
- 科学基金(54596)
- 社会(48416)
- 社会科(46012)
- 社会科学(45999)
- 省(39233)
- 基金项目(38328)
- 自然(33561)
- 自然科(32825)
- 自然科学(32813)
- 自然科学基金(32256)
- 划(31116)
- 教育(30699)
- 资助(29562)
- 编号(25290)
- 创(23176)
- 重点(22702)
- 发(22697)
- 部(22654)
- 创新(22173)
- 中国(21537)
- 国家社会(21397)
- 成果(20211)
- 教育部(19259)
- 发展(18900)
共检索到218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锋尖 周向宇 甘露
在湖北省十堰市龙泉寺旅游区采集到一株小蘑菇属Micropsalliota真菌,经鉴定为Micropsalliota lateritia Heinem.,为中国新记录种.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子实体小,紫褐色,表面覆盖丛毛状小鳞片;菌褶离生,不等长;菌柄圆柱形,紫红色,菌环膜质,易脱落;孢子椭圆形,无萌发孔,5.25.8×3.53.8μm;缘囊体棍棒状或近头状,侧囊体缺;菌盖皮层菌丝有色素.小蘑菇属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其新分布点的发现,对小蘑菇属的系统分类与演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标本存放于汉江师范学院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建瑞 刘宇 图力古尔
在山东省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中发现2个中国小菇属新记录种,即角凸小菇和叶生小菇,二者的缘生囊状体都具有刺状的疣突。通过形态学研究,详尽描述二者的形态特征、显微结构以及与相近种的区别,并提供线条图。研究标本存放在鲁东大学菌物标本馆。
关键词:
角凸小菇 叶生小菇 形态学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锋尖 潘坤 江爱明
在形态学研究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基础上,报道了采自湖北省的粉褶菌属一个中国新记录种——石墨粉褶菌Entoloma graphitipes.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子实体灰褐色,菌盖光滑或中心稍粗糙;菌褶短延生至深延生;菌柄光滑;孢子8.2~9.7×7.1~8.1μm(平均9.0×7.6μm),多角形,近等径.根据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描述和绘图,并与相近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石墨粉褶菌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而且对粉褶菌属的系统分类与演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标本存放于汉江师范学院真菌标本室(HMHNU).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旭萌 李杨坤 梁俊峰 伍建榕
报道了中国发现的红菇属2个新记录种辛德红菇(Russula thindii K.Das&S.L.Miller)和甜汁红菇(Russula sapinea Sarnari Boll.).对采自我国的这2个记录种标本进行宏观和微观形态研究,并对其重要显微特征进行绘图.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探讨其属内分类位置.
关键词:
红菇属 新记录种 形态学 系统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郭勇 鲜灵
采自四川的一种蘑菇(AGCDH111),幼时为灰白色,成熟后浅棕色,担子上着生1个和2个孢子;ITS-PCR、ITS-RFLP、ITS4和ITS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蘑菇的ITS-PCR和ITS-RFLP指纹图谱与双孢蘑菇As2796相同,与双孢蘑菇AS2796的ITS4&5序列同源性为99.09%,鉴定该蘑菇为双孢蘑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多 梁俊峰 周光益 文涛
记述了中国乳菇属真菌的1个新记录种:紫色乳菇Lactarius purpureus R.Heim ex R.Heim,标本采自中国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小坑林场。该种的鉴别特征是菌盖表面具橙褐色同心环样轮纹和大量紧贴盖表的橙褐色小鳞片,担孢子圆形至宽椭圆形,具黑色脊纹或疣点;侧生囊状体近纺锤状至近柱锥状,顶部尖锐或呈小泡;褶缘囊状体纺锤状;盖表菌丝平伏排列。
关键词:
红菇目 红菇科 紫色乳菇 新记录 中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彬 姜旭萌 宋杰 梁俊峰
对2个采自中国西南的红菇属中国新记录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绘图,并基于ITS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综合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这两个种鉴定为近喜马拉雅山红菇(Russula indohimalayana)和拟克姆霍孜红菇(R.pseudokrombholzii).近喜马拉雅山红菇主要特征:菌盖黄绿色,边缘具有条纹,菌褶直生或略弯生,无小菌褶,担孢子宽椭圆形.拟克姆霍孜红菇的主要特征:菌盖红色至紫红色,边缘有明显的条纹,菌褶弯生或略离生,有小菌褶,菌柄白色至灰白色,担孢子宽椭圆形,表面有较高的疣突.
关键词:
红菇属 形态 系统发育 新记录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俊峰 周玲玲 仲崇禄 陈羽 陈珍 张勇
报道了中国环柄菇属的一个新记录种——库勒环柄菇(Lepiota kuehneriana Locq.).该种的鉴别特征:担孢子宽纺缍形,顶部钝圆;褶缘囊状体纺缍形或近葫芦形,盖表鳞片栅状排列,末端细胞近圆柱形,锁状联合存在.该种被置于环柄菇组.
关键词:
库勒环柄菇 新记录种 中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君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曾被视为垃圾的咖啡渣,眼下却成了沪上白领的新宠——用回收的咖啡渣经过加工后制成特殊菌棒,就能实现在办公桌上种蘑菇。菌棒集环保和安全食品概念于一身,还有个好听又时髦的英文名字:MuMu CoCo,是由"Mushroom(蘑菇)"和"Coffeeground(咖啡渣)"这两个英文单词组成的。自己种自己吃这根小小的菌棒诞生于一家叫作"欣耕工坊"的上海公益组织,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玲玲 梁俊峰 史东平 周光益
记述了中国环柄菇属真菌的1个新记录种:暗黄褐环柄菇Lepiota forquignonii Quél,标本采自中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该种的鉴别特征是担孢子侧面观椭圆形,褶缘囊状体宽棒状或近梨形,盖表鳞片呈栅状排列,末端细胞近圆柱状或窄棒状。该种被置于卵孢环柄菇组。
关键词:
暗黄褐环柄菇 新记录 中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良 谭建民 倪国裕 姜明兰
根据花菇形成的气象指标,采用湖北省30个气象台站的1961~1980年有关气象要素的平均值,对全省花菇形成的气候条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31°N线附近为优质花菇生产最适宜气候带;鄂东北及江汉平原北部的京山、荆门等县市秋季花菇形成的气候条件明显优于春季,鄂西北地区春季花菇形成的气候条件比秋季优越。选取花菇形成的主要气候要素及花菇等级等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把湖北省划分为4个花菇气候区域。
关键词:
花菇形成 气候 适宜区域 湖北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远辉 侯志江 徐中志
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pH值和不同培养基对紫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中可溶性淀粉对紫红蘑菇的菌丝生长最有利,其次为蔗糖。氮源中牛肉膏最好,其次为蛋白胨;经温度梯度试验得出紫红蘑菇菌丝生长温度为5~35℃,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紫红蘑菇最适宜的pH值为9.8,较其它食用菌差异很大。其最适宜的培养基为小麦培养基。
关键词:
紫红蘑菇 菌丝 生长条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刘勇 赵小青 王一 王泽生
对采自四川和西藏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和蘑菇(A.campestris)9个野生菌株,以及双孢蘑菇5个栽培菌株为材料,进行了ITS-RFLP分析。结果表明,ITS-PCR条带约为750 bp,5种限制性内切酶(MspⅠ、HinfⅠ、HaeⅡ、AulⅠ、TaqⅠ)的ITS-RFLP分析结果为,只有4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HaeⅡ、AulⅠ、TaqⅠ)产生多态性条带,但完全能将双孢蘑菇和蘑菇区分的限制性内切酶为TaqⅠ;对5种限制性内切酶的ITS-RFLP分析数据进行聚类结果为,在相似系数为0.615水平以下分为2个类群,并将双孢蘑菇和蘑菇区分开;在相似系数为0.9...
关键词:
野生 双孢蘑菇 蘑菇 ITS RFL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丽娟 王赵改 杨慧 张乐 王晓敏 史冠莹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乳酸钙溶液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并引入真空促渗技术,为双孢蘑菇采后减损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并为优化双孢蘑菇贮藏条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4607’双孢蘑菇品种为试材,研究乳酸钙溶液浓度(0.016、0.032、0.048和0.064 mol·L-1)、真空度(0.01、0.03、0.05、0.07和0.09 MPa)、处理时间(0.5、1、2、3和5 min)等单因素对低温贮藏(2±1)℃双孢蘑菇白度的影响;同时对处理条件进行正交优化,运用色差仪和CO2分析仪等设备,分析最佳处理条件下的双孢蘑菇在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及品质变化。【结果】在单因素条件下,筛选出合适的...
关键词:
双孢蘑菇 乳酸钙 真空渗透 贮藏 品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海潞 胡兴成 李帆 江玉姬 林明佑 陈艺晖 陈炳智
【目的】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AEW)对采后双孢蘑菇贮藏效果的影响,旨在为食用菌保鲜提供参考。【方法】对SAEW处理前后的双孢蘑菇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菇体的褐变度、质量损失率、硬度、营养及抗氧化相关指标,探讨SAEW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无菌水处理的对照(CK)相比,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能维持较低的褐变度、质量损失率;贮藏10 d, SAEW组的褐变度为33.18,CK组则高达54.16,CK组为SAEW组的1.63倍。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营养物质流失少。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还能保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抗坏血酸(As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类黄酮含量,维持菇体的抗氧化能力,避免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过度积累;贮藏10 d, SAEW组双孢蘑菇的CAT活性、T-SOD活性、AsA含量、GSH含量、类黄酮含量分别为CK组的1.30、1.07、1.07、1.05、1.20倍,H2O2、O-2浓度分别较CK组下降了1.18、0.01μmol·g-1。【结论】SAEW可延缓双孢蘑菇品质劣变,延长货架期。
关键词:
微酸性电解水 双孢蘑菇 贮藏品质 抗氧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