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2)
- 2023(6216)
- 2022(5103)
- 2021(4992)
- 2020(4084)
- 2019(9313)
- 2018(8992)
- 2017(16711)
- 2016(8667)
- 2015(9920)
- 2014(8938)
- 2013(8896)
- 2012(8340)
- 2011(7815)
- 2010(7567)
- 2009(7109)
- 2008(7075)
- 2007(6104)
- 2006(5303)
- 2005(4849)
- 学科
- 济(37632)
- 经济(37601)
- 管理(25097)
- 业(24014)
- 企(19736)
- 企业(19736)
- 方法(16038)
- 数学(14471)
- 中国(14425)
- 数学方法(14371)
- 技术(11617)
- 贸(11599)
- 贸易(11591)
- 易(11453)
- 技术管理(9167)
- 农(8914)
- 制(7550)
- 财(7463)
- 业经(7399)
- 学(7268)
- 银(7198)
- 银行(7180)
- 行(7031)
- 融(6617)
- 金融(6616)
- 环境(5957)
- 出(5843)
- 关系(5733)
- 农业(5555)
- 发(5336)
- 机构
- 大学(124398)
- 学院(121405)
- 济(61875)
- 经济(60933)
- 研究(49821)
- 管理(44693)
- 中国(39370)
- 理学(38391)
- 理学院(37939)
- 管理学(37466)
- 管理学院(37225)
- 科学(28156)
- 京(27025)
- 财(25441)
- 所(25114)
- 研究所(23151)
- 经济学(21159)
- 中心(20939)
- 财经(20531)
- 农(19778)
- 经(19080)
- 经济学院(19026)
- 院(18167)
- 北京(17813)
- 业大(16574)
- 江(15921)
- 科学院(15675)
- 农业(15574)
- 财经大学(15529)
- 范(14536)
- 基金
- 项目(83223)
- 科学(66733)
- 基金(63449)
- 研究(59810)
- 家(57057)
- 国家(56670)
- 科学基金(47723)
- 社会(41519)
- 社会科(39624)
- 社会科学(39617)
- 基金项目(32525)
- 省(29216)
- 自然(29145)
- 自然科(28575)
- 自然科学(28566)
- 自然科学基金(28119)
- 教育(25916)
- 资助(25863)
- 划(25639)
- 创(20382)
- 编号(20362)
- 部(19720)
- 中国(19571)
- 创新(19536)
- 国家社会(19375)
- 重点(19111)
- 发(18486)
- 教育部(17083)
- 成果(16799)
- 科研(15881)
共检索到187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建瑞 刘宇 图力古尔
在山东省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中发现2个中国小菇属新记录种,即角凸小菇和叶生小菇,二者的缘生囊状体都具有刺状的疣突。通过形态学研究,详尽描述二者的形态特征、显微结构以及与相近种的区别,并提供线条图。研究标本存放在鲁东大学菌物标本馆。
关键词:
角凸小菇 叶生小菇 形态学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锋尖 周向宇 甘露
在湖北省十堰市龙泉寺旅游区采集到一株小蘑菇属Micropsalliota真菌,经鉴定为Micropsalliota lateritia Heinem.,为中国新记录种.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子实体小,紫褐色,表面覆盖丛毛状小鳞片;菌褶离生,不等长;菌柄圆柱形,紫红色,菌环膜质,易脱落;孢子椭圆形,无萌发孔,5.25.8×3.53.8μm;缘囊体棍棒状或近头状,侧囊体缺;菌盖皮层菌丝有色素.小蘑菇属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其新分布点的发现,对小蘑菇属的系统分类与演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标本存放于汉江师范学院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彬 姜旭萌 宋杰 梁俊峰
对2个采自中国西南的红菇属中国新记录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绘图,并基于ITS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综合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这两个种鉴定为近喜马拉雅山红菇(Russula indohimalayana)和拟克姆霍孜红菇(R.pseudokrombholzii).近喜马拉雅山红菇主要特征:菌盖黄绿色,边缘具有条纹,菌褶直生或略弯生,无小菌褶,担孢子宽椭圆形.拟克姆霍孜红菇的主要特征:菌盖红色至紫红色,边缘有明显的条纹,菌褶弯生或略离生,有小菌褶,菌柄白色至灰白色,担孢子宽椭圆形,表面有较高的疣突.
关键词:
红菇属 形态 系统发育 新记录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姜旭萌 李杨坤 梁俊峰 伍建榕
报道了中国发现的红菇属2个新记录种辛德红菇(Russula thindii K.Das&S.L.Miller)和甜汁红菇(Russula sapinea Sarnari Boll.).对采自我国的这2个记录种标本进行宏观和微观形态研究,并对其重要显微特征进行绘图.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探讨其属内分类位置.
关键词:
红菇属 新记录种 形态学 系统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多 梁俊峰 周光益 文涛
记述了中国乳菇属真菌的1个新记录种:紫色乳菇Lactarius purpureus R.Heim ex R.Heim,标本采自中国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小坑林场。该种的鉴别特征是菌盖表面具橙褐色同心环样轮纹和大量紧贴盖表的橙褐色小鳞片,担孢子圆形至宽椭圆形,具黑色脊纹或疣点;侧生囊状体近纺锤状至近柱锥状,顶部尖锐或呈小泡;褶缘囊状体纺锤状;盖表菌丝平伏排列。
关键词:
红菇目 红菇科 紫色乳菇 新记录 中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俊峰 周玲玲 仲崇禄 陈羽 陈珍 张勇
报道了中国环柄菇属的一个新记录种——库勒环柄菇(Lepiota kuehneriana Locq.).该种的鉴别特征:担孢子宽纺缍形,顶部钝圆;褶缘囊状体纺缍形或近葫芦形,盖表鳞片栅状排列,末端细胞近圆柱形,锁状联合存在.该种被置于环柄菇组.
关键词:
库勒环柄菇 新记录种 中国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锋尖 潘坤 江爱明
在形态学研究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基础上,报道了采自湖北省的粉褶菌属一个中国新记录种——石墨粉褶菌Entoloma graphitipes.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子实体灰褐色,菌盖光滑或中心稍粗糙;菌褶短延生至深延生;菌柄光滑;孢子8.2~9.7×7.1~8.1μm(平均9.0×7.6μm),多角形,近等径.根据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描述和绘图,并与相近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石墨粉褶菌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而且对粉褶菌属的系统分类与演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标本存放于汉江师范学院真菌标本室(HMHNU).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玲玲 梁俊峰 史东平 周光益
记述了中国环柄菇属真菌的1个新记录种:暗黄褐环柄菇Lepiota forquignonii Quél,标本采自中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该种的鉴别特征是担孢子侧面观椭圆形,褶缘囊状体宽棒状或近梨形,盖表鳞片呈栅状排列,末端细胞近圆柱状或窄棒状。该种被置于卵孢环柄菇组。
关键词:
暗黄褐环柄菇 新记录 中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海艳 王振吉 王云月 张陶 孙广宇 张中义
报道中国柱盘孢属1个新种和2个新记录种,新种为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上的君子兰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Cliviae,新记录种为山漆树Rhus punjabensis上的悬沟子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Rubi和小漆树toxiCodendRon delavayi的漆树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toxiCodendRi。对此3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图解和讨论。研究标本保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真菌标本室(hmuabo)。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娜 谢辉 徐春玲 陈淳 蔚应俊 黄德超
20 0 0年至 2 0 0 3年期间 ,对我国部分地区的花卉线虫进行了调查。根据形态特征 ,从花卉根部及根际土壤 (介质 )分离鉴定出矮化属的 2个中国新记录种 :马舒德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mashhoodiSiddiqi&Basir,195 9和钩形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aduncusdeGuiran ,196 7。
关键词:
线虫 矮化属 新记录 中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立 胡红英 康宁 席欧彦
【目的】通过传统形态分类结合DNA条形码方法对重要天敌昆虫安卵蜂属(Anteris)进行分类研究,查明安卵蜂属在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的资源情况,扩增其在NCBI的分子数据,为后续研究安卵蜂属的快速准确鉴定以及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整理2021—2023年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通过网扫和黄盘诱集获得的缘腹细蜂科标本,在数码体视显微镜下进行形态特征观察,挑选出安卵蜂属物种,在传统形态鉴定的基础上,利用无损伤提取法提取物种基因组DNA,用通用引物扩增COI序列和28S rDNA序列,将其序列作为物种的DNA条形码,并与NCBI网站上其他缘腹细蜂科物种COI序列分析比对,分析其碱基组成并计算其遗传距离;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一个中国新记录属——安卵蜂属Anteris及两个中国新记录种——拟安卵蜂Anteris simulans、塞式安卵蜂Anteris szelényii,提供新记录属、种形态描述及形态特征图,获得两个新记录种的COI和28S rDNA序列,其中拟安卵蜂的种内遗传距离在0.000~0.003,拟安卵蜂与塞式安卵蜂、Anteris bilineata的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92和0.019,均大于拟安卵蜂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0.003),拟安卵蜂与Anteris bilineata亲缘关系更近。【结论】本研究新发现的拟安卵蜂与塞式安卵蜂,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及世界缘腹细蜂的资源数据,对缘腹细蜂科类群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立 胡红英 康宁 席欧彦
【目的】通过传统形态分类结合DNA条形码方法对重要天敌昆虫安卵蜂属(Anteris)进行分类研究,查明安卵蜂属在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的资源情况,扩增其在NCBI的分子数据,为后续安卵蜂属的快速准确鉴定以及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整理2021—2023年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通过网扫和黄盘诱集获得的缘腹细蜂科标本,在数码体视显微镜下进行形态特征观察,挑选出安卵蜂属物种,在传统形态鉴定的基础上,利用无损伤提取法提取物种基因组DNA,用通用引物扩增COI序列和28S rDNA序列,将其序列作为物种的DNA条形码,并与NCBI网站上其他缘腹细蜂科物种COI序列分析比对,分析其碱基组成并计算其遗传距离;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一个中国新记录属——安卵蜂属(Anteris)及两个中国新记录种——拟安卵蜂(Anterissimulans)、塞式安卵蜂(A.szelényii),提供新记录属、种形态描述及形态特征图,获得两个新记录种的COI和28S rDNA序列,其中拟安卵蜂的种内遗传距离约0.000~0.003,拟安卵蜂与塞式安卵蜂、A.bilineata的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92和0.019,均大于拟安卵蜂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0.003),拟安卵蜂与A.bilineata亲缘关系更近。【结论】本研究新发现的拟安卵蜂与塞式安卵蜂,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及世界缘腹细蜂的资源数据,对缘腹细蜂科类群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宁旭兰 乔凯凯 肖顺 石朝慧 梁彩霞 薛清 刘国坤
从福建省福州市的芦苇和芒果树的根系土壤各分离到一种巴兹尔线虫属群体.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明确了芦苇根系的线虫群体为畸形巴兹尔线虫[Basiria aberrans(Thorne, 1949) Siddiqi, 1963],芒果树根系的线虫群体为纤细巴兹尔线虫[B.gracilis(Thorne, 1949) Siddiqi, 1963],均属于我国新记录种.基于巴兹尔线虫的18S区和28S D2-D3区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巴兹尔属线虫为多系进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玲玲 梁俊峰 仲崇禄 史东平 陈羽
记述了中国白环蘑属真菌的1个新记录种:娇柔白环蘑Leucoagaricus tener (P.D.Orton) Bon,标本采自中国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该种的鉴别特征是菌盖表面具暗灰褐色的鳞片,担孢子椭圆形,菌褶缘囊状体近柱状、窄棒状或纺缍状,盖表栅状排列,菌丝末端细胞无明显分化、圆柱状。
关键词:
娇柔白环蘑 新记录 中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宝凯 余长军 李海蛟
本文报道了中国纤孔菌属两个新记录种,分别为芮克纤孔菌Inonotus rickii (Pat.) D.A.Reid和杨生纤孔菌Inonotus plorans (Pat.) Bondartsev & Singer。芮克纤孔菌采于海南省保亭县热带植物园,生长在橡胶树上,杨生纤孔菌Inonotus plorans发现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生长在杨树上,本文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这两个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