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8)
- 2023(14309)
- 2022(12469)
- 2021(11633)
- 2020(9857)
- 2019(22483)
- 2018(22441)
- 2017(42705)
- 2016(23657)
- 2015(26333)
- 2014(25921)
- 2013(25752)
- 2012(23605)
- 2011(21185)
- 2010(20716)
- 2009(18772)
- 2008(18012)
- 2007(15486)
- 2006(13433)
- 2005(11345)
- 学科
- 济(88620)
- 经济(88528)
- 管理(66398)
- 业(60522)
- 企(49140)
- 企业(49140)
- 方法(41244)
- 数学(35838)
- 数学方法(35450)
- 农(25758)
- 学(23081)
- 中国(21725)
- 财(21509)
- 地方(21105)
- 环境(20600)
- 业经(19700)
- 农业(17450)
- 贸(16503)
- 贸易(16497)
- 易(15953)
- 和(15053)
- 划(14752)
- 技术(14216)
- 制(14169)
- 理论(14045)
- 务(13687)
- 财务(13626)
- 财务管理(13608)
- 企业财务(12826)
- 银(11509)
- 机构
- 大学(326399)
- 学院(325580)
- 管理(128738)
- 济(121338)
- 经济(118605)
- 理学(112734)
- 理学院(111394)
- 研究(110198)
- 管理学(109302)
- 管理学院(108752)
- 中国(79415)
- 科学(74659)
- 京(70365)
- 农(62911)
- 业大(57131)
- 所(56208)
- 财(52559)
- 研究所(52270)
- 中心(50449)
- 农业(49803)
- 江(46645)
- 北京(43959)
- 范(43556)
- 财经(43218)
- 师范(43023)
- 院(40560)
- 州(39866)
- 经(39338)
- 经济学(35255)
- 师范大学(34934)
- 基金
- 项目(237867)
- 科学(184173)
- 基金(171034)
- 研究(166111)
- 家(152558)
- 国家(151307)
- 科学基金(128123)
- 社会(102984)
- 社会科(97388)
- 社会科学(97358)
- 省(93824)
- 基金项目(92870)
- 自然(87147)
- 自然科(84969)
- 自然科学(84942)
- 自然科学基金(83392)
- 划(79852)
- 教育(74941)
- 资助(69420)
- 编号(66822)
- 重点(53520)
- 成果(51946)
- 发(50715)
- 部(50661)
- 创(49146)
- 科研(46296)
- 计划(45896)
- 创新(45868)
- 课题(45672)
- 大学(43050)
- 期刊
- 济(128419)
- 经济(128419)
- 研究(87748)
- 学报(61942)
- 中国(59054)
- 农(56025)
- 科学(53953)
- 大学(44932)
- 管理(42904)
- 学学(42697)
- 农业(38743)
- 财(38355)
- 教育(32151)
- 技术(25534)
- 融(23119)
- 金融(23119)
- 业经(22617)
- 业(20097)
- 经济研究(19778)
- 财经(19532)
- 资源(18303)
- 科技(18150)
- 图书(17731)
- 版(17293)
- 问题(17292)
- 业大(17024)
- 经(16493)
- 林业(15187)
- 理论(15071)
- 技术经济(14419)
共检索到456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正举 刘金平
以采石废弃地地质环境调查资料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基础,从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和周围环境敏感程度两方面构建采石废弃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以GIS作为系统运行平台,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模型、距离衰减法则、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等方法,测算采石废弃地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周围环境敏感程度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并通过构造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矩阵对其进行分级。以徐州市铜山区实例分析表明,铜山区采石废弃地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柳泉镇、茅村、利国镇;铜山区北部采石废弃地比铜山区南部更需要治理,研究成果可为政府科学地进行采石废弃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筛选急需生态环境治理的采石废弃地提供一种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蒋正举 刘金平 杨贺 马莉
以物-场模型为基础,将采石废弃地生态环境影响理解为采石废弃地生态环境破坏、周围影响对象以及生态环境影响场三要素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系统效应或功能,进而将采石废弃地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定义为采石废弃地生态环境破坏与周围环境敏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借鉴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构建了包含采石废弃地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环境敏感要素敏感程度以及距离系数的采石废弃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对采石废弃地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最后,以徐州市辖区采石废弃地为例,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以期为管理决策部门进行采石废弃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安排采石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提供依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南郊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年来,学校秉承"恒之一字足以破天下万难"的信念,积极践行阳光教育理念。铜山实小人始终坚信教育是美好的,教育就应该如同阳光,给人温暖、给人启迪、给人以智慧、给生命以力量。坚持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用
关键词:
教育理念 水广场 学习教育 慧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创办于1929年的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以优美的校园环境、规范化的常规管理、卓有成效的特色教育赢得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赞誉。学校曾被授予"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绿色学校"、"苏教版小语教材实验基地"、"徐州市十佳文化校园"、"徐州市文明单位"、"徐州市模范学校"、"徐州市课改先进集体"、"徐州市读书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近年来,学校先后提出"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写好人生每一笔"的办学理念,"写字修身,立德做人"、"立字"先"立人"的育人目标,"张书法之弓,集古今风韵"的文化追求,从一所薄弱学校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辉 胡建锋 陈浮
本文结合江苏省徐州市铜山采煤塌陷地开发利用实际,分析了当前采煤塌陷地赋能新能源建设的主要困境,提出了探索多元化合作、挖掘协同潜力、完备制度保障等政策建议,以期提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水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缪羽鹏 马晓冬
城市边缘区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是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农村居民点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本文以徐州市铜山区为例,利用2009、2014年遥感解译数据,运用ArcGIS等软件定量研究了铜山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形状、空间布局及动态变化方面的特征,并进行了综合区划。研究表明:(1)铜山区农村居民点规模呈现明显的低值空间集聚,空间分异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2)农村居民点形状方面,研究发现东南部地区居民点的连接度大于西北部地区,呈现蔓延分布的状态。(3)铜山农村居民点空间整体离散,局部方面呈现"东疏西密"的分布特征。(4)铜山区农村居民点整体处于较快变化当中,并且存在着较大空间差异性。(5)以乡镇级行政单元将铜山区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低密度团簇状一极速变化区、高密度小团块状一快速变化区、低密度大团块状一较快变化、高密度点状一缓慢变化区。并提出相应的产业布局和用地调控的方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甄雨 马晓冬 孙昕哲
城郊地域是乡村多功能发展典型区域,文章选取典型的城郊乡村地域——徐州市铜山区的319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揭示2009—2019年研究区乡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生态保育和生活保障等4类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功能间交互变化,总结功能演化类型,探究城郊乡村发展路径,以期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从村域层面看,城郊乡村地域多功能演化的数量结构分异性与空间格局的集聚性并存;(2)根据乡村地域功能间的相关性与交互性演化过程,功能间交互演化的总体关系与局部关系存在一致性,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可将其归纳为5种功能演化类型;(3)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路径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特征,可划分为功能融合发展、主导功能引领发展、双功能协调推进发展和多功能综合发展等4种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砚梅 佘璐
当今土地资源紧张,需开发闲置土地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工业废弃地自身价值的开发和生态环境恢复是重要课题。用生物改善土壤,合理利用原场地材料有利于对场地改造设计和环境的修复;研究历史文化价值是否被破坏、环境是否被修复可用于比较和评价各个案例的优与劣;工业遗产修复利用进一步发展应该沿着追求生态化、数据化、合理化的方向。
关键词:
景观 工业废弃地 环境修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卢广超 许建新 薛立 杨振意 吴彩琼 邵怡若
在湖北省黄石市铁山景区的采石场废弃地设置种植槽、挡土墙和飘台3个固定样地,研究了植被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人工措施2年后,各样地的植被覆盖度达100%,各样地植物的高生长速率明显要快于地径生长速率;各样地的植物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多存在显著差异;根据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植物地径年平均生长量与蒸腾速率呈正相关,与初始荧光呈负相关,年平均高生长量与胞间CO2浓度呈正相关,与初始荧光呈负相关;种植槽的夹竹桃的光合效率较高,插田泡的实际光量子效率高,二者的地径和高生长较快,可以成为种植槽的优选树种;挡土墙和飘台的大叶女贞和小叶女贞的光合效率较高,地径和高生长较快,可以成为挡土墙和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锦辉 顾贤光 张一兵 李硕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通过对徐州市三个单位社区的社区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分别从各个社区内公共空间及设施的设置情况,主要干道上的夜间照度、道路状况进行分析。结含老年人特征对社区环境的需求,针对三个单位社区的社区环境提出相关的建议性改造策略。并主要从整备社区道路、改善铺面材质、加强夜间照度、增设公共空间、美化社区环境这五个方面进行落实完善,满足了老年人对社区良好环境的需求。
关键词:
单位社区 社区环境 老年人特征 改造策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江国逊 沈山 汪鹏
空心化村庄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是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矛盾激化与问题积淀。对废弃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缓解人地矛盾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邳州市空心化村庄为例,在对空心化村庄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空心化村庄整治模式采取对应的废弃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测算出邳州市可调整建设用地指标近1/5。
关键词:
空心化村庄 废弃地 邳州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江国逊 陈旭东 石亚飞
空心化村庄是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是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矛盾激化与问题积淀。其废弃地整理是协调人地关系、缓解人地矛盾的有效手段。该文以邳州市空心化村庄为例,在对空心化村庄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空心化村庄整治模式采取对应的废弃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测算出邳州市可调整建设用地指标近1/5。
关键词:
空心化村庄 废弃地 潜力研究 邳州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邵怡若 许建新 薛立 杨振意 吴彩琼 卢广超
以黄石市黄荆山的采石场废弃地为研究对象,在种植槽、挡土墙和飘台设置3个固定样地,测定其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个样地的土壤容重显著增大,毛管空隙度、非毛管空气度、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均减小。各样地土壤pH减小或稳定,有机质、全N、全P、碱解N、有效P、有效K的含量增加,全K的含量减小,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增大,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挡土墙和飘台的增大,而在种植槽减小。2013年飘台的有机质、氮、有效磷含量,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大于种植槽和挡土墙。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秦永东 欧向军 甄峰
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1991-2005年徐州市区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990年代以来,徐州市区人居环境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和改善,并据此就徐州市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人居环境的措施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