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3)
- 2023(3919)
- 2022(3266)
- 2021(2866)
- 2020(2494)
- 2019(5440)
- 2018(5240)
- 2017(9285)
- 2016(5242)
- 2015(5984)
- 2014(5784)
- 2013(5965)
- 2012(5679)
- 2011(5271)
- 2010(5251)
- 2009(4747)
- 2008(4622)
- 2007(4328)
- 2006(3864)
- 2005(3610)
- 学科
- 济(20668)
- 经济(20646)
- 业(17312)
- 管理(16378)
- 企(14406)
- 企业(14406)
- 技术(11229)
- 方法(10345)
- 数学(9114)
- 数学方法(9014)
- 学(8477)
- 技术管理(6177)
- 中国(5221)
- 农(5194)
- 财(4369)
- 业经(4129)
- 农业(3889)
- 贸(3777)
- 贸易(3776)
- 易(3702)
- 制(3399)
- 理论(3217)
- 环境(3207)
- 水产(3117)
- 及其(3038)
- 害(2843)
- 融(2826)
- 金融(2825)
- 产业(2757)
- 银(2697)
- 机构
- 大学(85054)
- 学院(83017)
- 研究(36526)
- 济(30331)
- 经济(29599)
- 科学(27631)
- 农(26867)
- 管理(26339)
- 中国(24488)
- 理学(22547)
- 理学院(22193)
- 农业(22101)
- 所(21873)
- 管理学(21531)
- 管理学院(21420)
- 研究所(20384)
- 业大(19665)
- 京(19301)
- 中心(15756)
- 省(14327)
- 江(14038)
- 技术(13933)
- 农业大学(13825)
- 室(13620)
- 院(13272)
- 业(12897)
- 实验(12542)
- 实验室(12032)
- 北京(11844)
- 科学院(11832)
- 基金
- 项目(61388)
- 科学(45842)
- 基金(43520)
- 家(42634)
- 国家(42349)
- 研究(35927)
- 科学基金(33530)
- 省(25191)
- 自然(24888)
- 自然科(24324)
- 自然科学(24302)
- 自然科学基金(23886)
- 划(22242)
- 基金项目(22210)
- 社会(21063)
- 社会科(20017)
- 社会科学(20011)
- 资助(18989)
- 教育(16464)
- 计划(15730)
- 科技(15438)
- 重点(15116)
- 创(13664)
- 发(13568)
- 创新(13048)
- 业(13043)
- 部(12941)
- 科研(12636)
- 编号(12054)
- 专项(11735)
共检索到126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宣宪 高华 王三英 郑文竹
采用通用引物PCR(UPPCR)、PCR RFLP、PCR SSCP技术 ,研究快速鉴别鱼病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结果发现 ,采用细菌 16SrRNA基因保守区特异性引物 ,以嗜水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菌、鳗弧菌、柱状曲挠杆菌、乙型链球菌、荧光假单胞菌等部分常见鱼病病原菌为对象 ,可以建立一种UPPCR技术。该技术能在保证实验条件不变的基础上 ,检出上述所有细菌 ,并还可检出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等非鱼病病原菌。并且认为 ,该法与SSCP配合即采用UPPCR SSCP技术能较好地鉴别被检菌而用于鱼病病原菌的快速诊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苇 李宝聚 王万立 郝永娟 石延霞
筛选到应用于多主棒孢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CIR5/CIF5,并建立了土壤中多主棒孢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引物CIR5/CIF5能够从多主棒孢基因组DNA中特异性扩增出一条259 bp的片段,常规PCR检测中灵敏度可达10 fg/μL。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模拟带菌土壤中的带菌量,结果证明该技术对土壤中多主棒孢的检测下限为1个孢子/g土壤,可以快速、准确地定量土壤中病原菌的孢子数目,为栽培前土壤中病原菌的监测预报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多主棒孢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土壤检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晨 王秀华 黄倢
根据目前水产上常见病原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的毒力相关基因,选择具有特异性的鳗弧菌调控毒力蛋白表达的toxR(Positiv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基因、嗜水气单胞菌中重要的编码气溶素(Aero-lysin)基因aerA、迟缓爱德华氏菌中编码分泌系统装置蛋白的基因evpA,分别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可同时特异性地检测3种菌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测试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际样品检测证明,此多重PCR体系具有良好的可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丽娜 姜文学 杨丽萍 牛钟相 高淑霞
本研究比较了家兔皮肤真菌通用引物PCR检测方法与培养鉴定方法的敏感性,探讨了通用引物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其在皮肤真菌诊断中的意义。根据皮肤真菌特异性rDNA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对已知分离株及不同微生物进行特异性检测,应用该引物对40份兔患部病料进行PCR检测并克隆测序;同时,采用培养鉴定对40份病料进行表型分析。PCR检测结果显示,家兔四种常见病原性皮肤真菌可扩增出400~500 bp之间的条带,其它微生物和兔体细胞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特异性;33份临床病料检测为阳性,扩增条带均为460 bp,经测序为须癣毛癣菌。培养法的阳性为26份,检测结果与前者一致。与传统的培养鉴定方法相比,本研究...
关键词:
家兔 皮肤真菌 通用引物 培养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芮池 程有普 柴阿丽 石延霞 谢学文 帕提古丽 李宝聚
【目的】针对生产中危害严重的3种蔬菜土传病原菌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建立三重PCR(triplex PCR)检测体系,为蔬菜土传真菌病害的早期诊断和鉴定提供技术与方法。【方法】筛选3种病原菌特异性引物组合,通过设定不同的PCR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循环次数以及延伸时间,探索影响三重PCR扩增的因素,建立蔬菜土传病原菌三重PCR检测体系,并对体系灵敏度进行检测。为了验证建立体系的稳定性,选择2×Taq Master PCR Mix(北京博迈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TaKaRa Taq酶(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个不同公司的试剂,分别利用C1000 Touch~(TM)型(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与Aeris~(TM)型(新加坡艺思高科技有限公司)热循环仪进行三重PCR反应,比较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对田间采集的35份病害样本和149份土壤样本,分别进行三重PCR和病原菌分离检测,以确定所建立得三重PCR检测体系的适用性。【结果】三重PCR反应体系中引物对AsAPH2B/AsPyF、FOF1/FOR1、VActF/VActR可分别扩增出瓜果腐霉、尖镰孢、大丽轮枝菌长度为163、328和530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反应体系(25μL):0.12μmol·L~(-1) AsAPH2B/AsPyF,0.16μmol·L~(-1) FOF1/FOR1,0.24μmol·L~(-1) VActF/VActR,2×Taq Master PCR Mix 12.5μL,退火温度为60.8℃,35个循环。该体系对病原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0~(-1) ng·μL~(-1),对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尖镰孢和瓜果腐霉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5、10~6个孢子/g土壤和10~(-2) mg菌丝/g土壤。分别采用2×Taq Master PCR Mix和TaKaRa Taq酶,利用C1000 Touch~(TM)型和Aeris~(TM)型热循环仪进行三重PCR,扩增结果一致,说明三重PCR体系检测稳定性好。对田间采集的病害和土壤样本进行检测,25份病害样本和71份土壤样本中检测出带菌,三重PCR检测与病原菌分离培养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瓜果腐霉、尖镰孢、大丽轮枝菌三重PCR检测体系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田间病株及其根围土壤中的瓜果腐霉、尖镰孢、大丽轮枝菌,为蔬菜土传病害的早期预防和流行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祝璟琳 王国良 金珊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浙江省养殖大黄鱼(Pseudnosciaena crocea)弧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本研究选择针对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胶原酶基因,哈维氏弧菌的部分ToxR基因的特异性,优化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多重PCR产物的测序鉴定与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建立了一种检测致病性弧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的条带分析判断,可以在一个PCR管中同时成功地检测这3种病原细菌,含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和副溶血弧菌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小慧 张星耀 严东辉
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EF1-728F/EF1-986R对4种杨树溃疡病病原菌株和环境样本的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和转录延伸因子EF-1α基因序列分别进行普通和多重PCR检测,再进行测序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55.6℃,各引物终浓度为0.2μmol·L-1,可以成功地扩增出菌株和环境样本的目的条带,并通过测序比对鉴定出多种来自培养和环境病害组织中的溃疡病病菌,多重PCR能够检测到1ng的基因组DNA。研究结果将为建立溃疡病病原多重PCR鉴定技术和以环境溃疡病病害样本为直接检测鉴定对象的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后波 潘金培
弧菌病(vibriosis)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养殖真鲷(Pagrus major)中经常发生的主要细菌性疾病,该病的暴发性流行给整个真鲷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明确其病原菌是最小弧菌(Vibrio mimicus)基础上,对该菌的致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已经证明真鲷弧菌病真正的致病因子是最小弧菌在致病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外毒素,这种毒素是单一多肽,不具备典型的细菌毒素的A、B亚基结构,不耐热,具有溶血性、细胞毒性和动物致死性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该外毒素性质独特,是最小弧菌产生的一类新的毒力因子,作者将这种毒素命名为Vm - Pm毒素。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朵 谢学文 柴阿丽 石延霞 李宝聚
【目的】明确引起甘肃省白菜死棵病的病原菌种类,并建立该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为白菜死棵病的预防及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采自甘肃省的白菜死棵病菌分离、纯化培养,观察菌落形态,初步明确其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为准确鉴定,从分离菌株中选取部分菌株利用通用引物rDNA-ITS和TEF-1α(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1-alpha)进行PCR扩增、测序,采用MEGA 7.0中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用特异性引物对F-RS/R-RS进行融合群鉴定;采用叶面喷雾和茎基部灌根法对20个白菜品种进行致病力测定。根据立枯丝核菌rDNA-ITS基因保守区域序列,运用Primer 5.0设计1对特异性检测引物,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 PCR)检测该病原菌的方法。利用立枯丝核菌融合群(anastomosis groups,AGs)AG3—AG11、双核丝核菌AG-A(binulceate Rhizoctonia AG-A)、水稻纹枯病菌(R. solani AG-1-IA)、镰孢菌(Fusarium spp.)、腐霉菌(Pythium spp.)等常见病原菌的菌丝DNA进行常规PCR和real-time PCR检测,对特异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进行评价。利用该体系对人工接种不同天数和田间采集的白菜病株及其根际土壤进行检测。【结果】共分离得到86株立枯丝核菌,经常规PCR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大多数菌株属于立枯丝核菌融合群AG-2-1(68/86),少数为AG-1-IB(18/86);选取50个代表菌株进行ITS和TEF-1α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AG-2-1和AG-1-IB分别与相应融合群参考序列聚在一支,且亲缘关系置信度为100%;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两个融合群代表菌株对20个白菜品种的茎基部均可致病,AG-2-1对金娃娃、小皇宝叶部无致病力,且AG-1-IB的致病力稍强于AG-2-1。设计的引物特异性强,常规PCR检测结果表明仅白菜死棵病菌有扩增条带。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引物F-RS/R-RS特异性强,对白菜上立枯丝核菌有唯一的产物吸收峰,对其余对照菌株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常规PCR检测的灵敏度为8.41×105 copies/μL,real-time PCR的灵敏度可达到8.41×103 copies/μL,提高了2个数量级。以携带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构建的real-time PCR标准曲线循环阈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熔解曲线的吸收峰单一,相关系数为0.9983,扩增效率为91%。该方法能成功检测出田间采集的白菜病株及根际土壤中的立枯丝核菌,对人工接种后不同发病天数的盆栽白菜进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接种后第5天植株及土壤带菌量最大。【结论】通过对白菜死棵病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力测定,明确了甘肃省白菜死棵病是由立枯丝核菌AG-2-1和AG-1-IB两个融合群侵染所致。建立的real-time PCR测定立枯丝核菌的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实现植株和土壤的带菌检测及监测,可为病害早期预警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宝俊 李志岗 郭明霞 徐玉梅 王建明
采用自行设计的、能对镰刀菌18srDNA进行特异性扩增的1对引物,利用PCR-RFLP对尖孢镰刀菌以不同方式侵染的植株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应用PCR-RFLP检测程序可检测出处于侵染初期和潜育期的枯萎病菌,说明PCR-RFLP能够快速、灵敏、准确地对枯萎病进行早期诊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艳华 黄钧 胡大胜 施金谷 彭民毅 彭亚
以常规方法从患典型红底板病黄沙鳖的心脏、肝脏和腹水等处分离到5株病原菌,API 20NE、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和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PCR检测病原菌的6种毒力基因。结果表明,5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与Aeromonas hydrophila QDC01菌株的亲源关系最近。6种毒力基因的阳性率,hly、Aer和Act为100%,ahal、Alt和ahp为80%;毒力基因型共3种,在5株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为hly+Aer+Alt+Act+ahal+ahp+3株,hly+Aer+Alt-Act+ahal+ahp-1株,hly+Aer...
关键词:
黄沙鳖 红底板病 嗜水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樊景凤 梁玉波 宋立超 王斌 臧红梅 李文哲
以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菌副溶血弧菌为抗原,免疫兔获得高免血清,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凡纳滨对虾红体病病原菌副溶血弧菌的ELISA技术。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和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06CFU·mL-1和1∶2000;病原菌检测灵敏度为每孔104CFU;抗血清与其它细菌标准菌株的交叉反应结果均呈阴性;阻断实验中的阻断率达75.88%;交叉反应和阻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将该方法标准化后检测了30份人工感染后的凡纳滨对虾和健康凡纳滨对虾,阳性检测率分别为93.3%和13.3%,表明该技术不仅能够检测已发病的凡纳滨对虾,而且能够检测带菌的凡纳滨对虾,这对于水产养殖业中疾病的早期诊断有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爽 张宁 陈发棣 沈其荣
夏季草坪斑枯病是由子囊菌纲巨座壳科真菌Magnaporthe poae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引起的一种草坪病害。对来源不同的24个Magnaporthe及其近缘种属Gaeumannomyces菌株的ITS1-5.8S-ITS2测序序列进行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M.poae及其近缘种属真菌可分为A和B 2个群:A群由M.oryzae和Pyricularia oryzae菌种组成并形成2个分支,二者亲缘关系较近,且具有侵染寄主植物根部和地上部分的能力。B群由M.salvinii、M.poae、M.rhizophila、G.incrustans和G.graminis种内的2个变种(G.gram...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蒙骜 陈兴江 林叶春 商胜华
针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开发快速、高效的病原菌检测方法是必要的。环式等温扩增(LAMP)是一种在等温条件下快速完成靶标基因扩增的新方法。将青枯病菌贵州分离株FQY4基因组序列(NCBI号:CP004013)与其他已发表菌株序列比对分析,确定编码鞭毛蛋白的fliC基因的保守区域可被选作检测靶标。根据LAMP原理以及靶标序列的特点,设计了一组由6条引物组成的环式等温扩增反应体系。结果表明:61℃条件下孵育45min,可完成对青枯病病原菌单菌落和带菌烟草叶片的检测,结果判定可以通过颜色变化被肉眼直接识别,也可以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通过这种新方法,可以实现对青枯病菌菌落的快速鉴别,还可以用于对田间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晶晶 高晓建 张晓君 马丽娜 阎斌伦 白雪松 赵佳铭 毕可然 秦蕾
本研究检测了分离自发病大菱鲆、半滑舌鳎及鲤鱼的22株病原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建立了病原鳗弧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PCR方法检测8个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结果显示,22株病原鳗弧菌均可扩增出6个基因(emp A、vah1、vah4、fla A、rtx A和ton B)目的条带,未扩增出vir A和ang M基因;针对vah4和rtx A设计引物进行双重PCR扩增,同一PCR反应体系可扩增出两条目的条带,灵敏度为2.4×103 CFU/ml,对照菌无任何扩增条带;以vah4设计引物进行LAMP扩增,病原鳗弧菌可扩增出阶梯状条带,呈现阳性反应,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多重PCR检测四种食源性病原弧菌
双重PCR技术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和黑胫病菌方法的建立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体病原肠杆菌PCR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病原性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双重PCr与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基于lolB基因的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病原霍乱弧菌方法的建立
基于gyrB基因的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检测病原灿烂弧菌
菜豆萎蔫病菌的PCR检测技术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黄淮地区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的病原菌
PCR技术在水产养殖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中国马铃薯疮痂病菌快速PCR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