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
2023(771)
2022(707)
2021(700)
2020(613)
2019(1342)
2018(1294)
2017(2440)
2016(1369)
2015(1539)
2014(1420)
2013(1381)
2012(1200)
2011(1018)
2010(1167)
2009(1061)
2008(1210)
2007(1044)
2006(814)
2005(743)
作者
(4885)
(4058)
(4029)
(3790)
(2632)
(1980)
(1751)
(1569)
(1449)
(1446)
(1435)
(1401)
(1361)
(1359)
(1326)
(1255)
(1218)
(1199)
(1142)
(1107)
(1092)
(1073)
(1054)
(986)
(932)
(926)
(911)
(909)
(901)
(858)
学科
(4515)
经济(4514)
管理(3174)
(2606)
(2272)
企业(2272)
方法(2244)
(2075)
数学(2058)
数学方法(1973)
(1527)
(1117)
(1103)
(1093)
贸易(1092)
(1077)
业经(1056)
(909)
地方(883)
法令(846)
(835)
(823)
财务(822)
财务管理(821)
理法(794)
管理法(794)
中国(762)
体制(732)
企业财务(695)
理论(654)
机构
学院(18469)
大学(18431)
研究(7467)
(6446)
科学(5847)
(5368)
农业(5254)
经济(5229)
中国(5207)
管理(5173)
业大(4746)
(4688)
研究所(4304)
理学(4235)
(4188)
理学院(4181)
管理学(3939)
管理学院(3917)
(3364)
农业大学(3309)
中心(3083)
(3062)
(3054)
(2938)
技术(2795)
实验(2747)
(2717)
北京(2670)
科学院(2641)
实验室(2640)
基金
项目(13033)
科学(8883)
基金(8723)
(8705)
国家(8647)
研究(7340)
科学基金(6454)
(5507)
自然(4974)
自然科(4859)
自然科学(4857)
自然科学基金(4753)
(4595)
基金项目(4364)
资助(4018)
社会(3758)
社会科(3549)
社会科学(3548)
科技(3383)
计划(3349)
教育(3308)
重点(3133)
科研(2737)
(2646)
编号(2603)
(2595)
专项(2555)
(2536)
(2522)
创新(2496)
期刊
学报(6669)
(5766)
(5285)
经济(5285)
大学(4587)
学学(4462)
中国(4231)
科学(4228)
农业(4045)
研究(3929)
(2512)
(2429)
业大(2324)
管理(2131)
农业大学(1833)
(1638)
技术(1598)
林业(1558)
教育(1328)
统计(1276)
中国农业(1249)
(1237)
金融(1237)
自然(1154)
科技(1151)
(1096)
图书(1094)
自然科(1059)
自然科学(1059)
决策(1037)
共检索到28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邦展  徐锡忠  
由我校陆作楣副教授主持研究的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经1989年通过省科委主持鉴定和几年推广应用,对促进棉花统一供种和提高棉花产量及品质,已取得了显著效果,正在全国推广。根据初步统计,江苏省1991年有7市13个产棉县应用自交混繁法分别建成“泗棉2号、盐棉48、苏棉3号、中棉所12、中棉所16、太仓87-2、丰抗88-1”等主要种植品种的保种圃,生产了原种25万公斤,原种一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荷琴  冯自力  李志芳  师勇强  赵丽红  李彩红  刘义杰  王玲飞  
【目的】已知引起植物萎蔫病的轮枝菌有5个"种",本研究旨在澄清在中国引起棉花黄萎病的轮枝菌的"种"类。【方法】从中国12个省84个县分离获得310个轮枝菌菌株,采用生物学性状观察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种"的鉴定。【结果】298株均产生黑色微菌核和轮枝状分生孢子梗,为典型的大丽轮枝菌,另有12个菌株培养性状较为特殊(不产生微菌核,出现黑色菌丝或厚壁孢子),经温度敏感试验、PCR特异扩增及ITS序列进一步鉴定,2株被确定为变黑轮枝菌,其它10株被确定为大丽轮枝菌,没有出现黑白轮枝菌。【结论】在中国三大棉区,棉花黄萎病主要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但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均分离到1株变黑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显  王校栓  万艳霞  赵俊莉  史立强  
选用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海、陆、野姊妹系杂交后代 596为母本 ,早熟丰产品系 79- 366为父本 ,通过杂交输入远缘种质 ,改变遗传背景结合南繁加代 ,连年自交于 1990年选育出了具有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多抗 (抗病、抗旱、抗棉铃虫、烂铃轻 )易管理诸优良性状在较高的水平上协调统一融为一体的优系 4 92 ,该系 1992~ 1993年参加了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省区试生产试验。霜前皮棉每hm2 产量分别较对照中棉 12号增产 1 76%和 1 0 9%均居首位 ,为我国第一个通过海、陆、野种间杂交育成的新品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鑫  聂磊  朱一丹  陈本银  戴秋高  唐建新  张振南  
本研究应用系统论“整分合”原理,把棉花繁育推广体系分解为保种和繁殖推广两个子系统。形成“统一贮藏、自交,保种与分片繁殖推广相结合”的上下衔接、高速运转的良繁新技术体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谭砚文  潘苏  奥克兰  谢风杰  
本文介绍了印度棉花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印度棉花产品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印度棉花产业支持政策及贸易政策,探讨了印度棉花的对外贸易趋势。笔者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印度棉花的国际贸易仍然呈现出净进口与净出口相互交替的局面,但鉴于地理优势及成本优势,印度棉花将成为中国未来主要的供货源之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谭砚文  李崇光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之一,1995-1999年五年间其平均年产量为376.7万t,占世界同期年均产量的20.1%,仅次于中国(中国同期年均产量为438万t,占世界同期年均产量的23.35%),而且美国棉花的出口量也一直处于世界的第一位,自1990年至1999年美国平均年出口量为157万 t,占世界各国同期年均总出口量的26.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征彬  张金发  冯纯大  周斌  
以转基因Bt 抗虫棉为供体亲本,以一组高产、抗病或抗虫品种( 系) 为母本杂交培育了一批抗虫杂交新材料,结果证明以无蜜腺棉与Bt 转基因品系杂交获得的杂交种在产量、品质和抗虫性方面表现最好,是一种理想的抗虫新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存敬  李延增  李之树  刘素恩  
通过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间及不同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与不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品系 )间的杂交组合配置 ,分析了不同类别抗棉铃虫杂交种与新棉 99B的比较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杂交种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中 ,霜前皮棉产量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 ,霜前子棉产量次之 ,衣分、铃重、株高具有明显杂种优势 ,单株果枝数次之 ,子指不具优势 ,单株结铃数具有负优势。抗虫性、抗病性的杂种优势与杂交种类别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洋  何心尧  马红波  吴泳历  杨佑明  
针对棉花组织总RNA难以提取、不同组织的提取方法难以统一的问题,借鉴Jaakola等的越橘果实总RNA提取方法(即CTAB-PVP法),对棉花组织总RNA的提取效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得到的棉花纤维、胚珠、叶片、胚根、花瓣、下胚轴和花药各组织的RNA完整性好,其D260/D280比值为1.7~2.0,产率30~180μg/g(鲜质量);用开花后15 d纤维的RNA为材料进行反转录,再利用RT-PCR和3′RACE技术进行克隆,各获得1个大小为542和712 bp的cDNA克隆,经序列分析鉴定,这2个片段分别编码棉花微管结合蛋白和微丝结合蛋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燕树锋  许蒙蒙  祝水金  郭新海  铁双贵  
为鉴定epsps-G6基因成功导入棉花基因组并分析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的拷贝数和遗传特性,以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8个转epsps-G6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株系(G6-1、G6-4、G6-5、G6-7、G6-11、G6-19、G6-20、G6-25)为材料,通过Southern点杂交、双酶切和单酶切的Southern杂交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源epsps-G6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上,且其中4个转化株系含有单拷贝插入的epsps-G6基因。选用其中3个单拷贝插入、自交纯合且草甘膦抗性强的株系G6-1、G6-5、G6-19,分别与转基因遗传背景材料(中棉所49)和陆地棉标准系(TM-1)进行正反交,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转基因株系均符合3∶1的孟德尔分离规律,不受细胞质效应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发  吴征彬  郭介华  刘金兰  孙济中  
用3个抗螨海岛棉与6个感螨陆地棉亲本配制36个F_1代组合,根据螨害级别进行了双列杂交分析。试验中抗螨性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占主导地位,亲本的抗螨水平与配合力效应十分吻合,3个海岛棉螨害轻,它们的配合力效应负值较大,陆地棉中以当地品种鄂荆1号的配合力最小。36个组合中抗×抗和感×抗表现抗,而感×感仍表现感,其中仅12个组合(主要为陆地棉×海岛棉)具有显著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在本试验中,抗螨性的遗传符合加性一显性模型,以加性变异为主,广义、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88和0.74,估计出一组显性抗螨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宝生  韩泽林  耿军义  刘素恩  崔瑞敏  王兆晓  刘存敬  张香云  
通过混选法构建"目标性状育种基因库"来对陆地棉与海岛棉、瑟伯氏棉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改良,通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目前获得类型丰富的远杂改良材料493份,其中获得高衣分材料18份,抗黄萎病材料4份,优质中长绒材料4份。2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稳定品系有望参加品比试验或作为育种亲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栋   杨于杰   耿彪   景盼盼   苏献存   武林锐   渠云芳   黄晋玲  
为探究盐胁迫对棉花生理机制的影响,以耐盐碱棉花中J0710为对照,对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课题组培育的2个棉花远缘杂交新种质HL2、A_2H幼苗进行为期15 d的盐溶液处理(浓度为200 mmol/L),分析参试材料的相对株高、相对根长及相对成活率,计算盐害指数;并结合不同处理时间(0,5,12,24,48 h)的幼苗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对参试材料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15 d后,对3个材料幼苗生长的伤害程度由弱到强依次为中J071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莉  段维军  李国英  杨之为  
采用致病性测定、营养亲和群测定及PCR特异性扩增3种方法,对新疆棉区采集的35个棉花黄萎病菌代表性菌系进行致病型鉴定。结果表明,新疆棉花黄萎病菌存在强、中、弱3种不同的致病类型,其中以中等致病类型居多。利用营养亲和群方法将新疆棉花黄萎病菌分为2个亲和群,其中1个亲和群中的所有菌系均与标准落叶型菌系相亲和,另1个亲和群中的所有菌系均与标准非落叶型菌系相亲和。利用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特异引物进行PCR特异性扩增,有3个菌系扩增出550bp的落叶型黄萎病菌特异性片段。用营养亲和群及PCR特异性扩增均进一步证实目前新疆存在落叶型黄萎病菌菌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