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3)
- 2023(5221)
- 2022(4361)
- 2021(3703)
- 2020(2988)
- 2019(6627)
- 2018(6619)
- 2017(12637)
- 2016(7208)
- 2015(8045)
- 2014(8126)
- 2013(8076)
- 2012(7500)
- 2011(6868)
- 2010(6859)
- 2009(6212)
- 2008(6077)
- 2007(5606)
- 2006(4902)
- 2005(4681)
- 学科
- 管理(30185)
- 济(25749)
- 经济(25685)
- 业(22097)
- 企(19686)
- 企业(19686)
- 环境(11391)
- 制(11029)
- 财(10665)
- 方法(8800)
- 体(7654)
- 数学(7429)
- 数学方法(7358)
- 划(7348)
- 学(6920)
- 业经(6848)
- 中国(6829)
- 体制(6722)
- 农(6639)
- 务(6533)
- 财务(6514)
- 财务管理(6497)
- 企业财务(6189)
- 银(5753)
- 银行(5737)
- 行(5458)
- 融(5387)
- 金融(5385)
- 和(5160)
- 规划(5114)
- 机构
- 大学(105317)
- 学院(104634)
- 济(43845)
- 经济(42941)
- 管理(38567)
- 研究(36039)
- 理学(32793)
- 理学院(32465)
- 管理学(31978)
- 管理学院(31788)
- 中国(27335)
- 财(23845)
- 京(21442)
- 科学(21329)
- 农(18474)
- 所(18063)
- 财经(17988)
- 江(16700)
- 中心(16306)
- 经(16194)
- 业大(16140)
- 研究所(16092)
- 农业(14262)
- 经济学(14063)
- 财经大学(13319)
- 院(13162)
- 北京(13107)
- 经济学院(12592)
- 州(12520)
- 省(12402)
- 基金
- 项目(70178)
- 科学(55439)
- 基金(51940)
- 研究(50646)
- 家(45491)
- 国家(45168)
- 科学基金(38779)
- 社会(33320)
- 社会科(31652)
- 社会科学(31648)
- 省(28179)
- 基金项目(27400)
- 自然(24846)
- 自然科(24219)
- 自然科学(24211)
- 自然科学基金(23774)
- 划(23163)
- 教育(22972)
- 资助(20441)
- 制(19492)
- 编号(19061)
- 重点(16256)
- 成果(15929)
- 部(15886)
- 发(15059)
- 创(15013)
- 创新(14285)
- 国家社会(14209)
- 课题(13884)
- 教育部(13744)
共检索到160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涵
以油茶壳为原料,采用碳酸钾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浸渍比和保温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活性炭的得率不断下降,吸附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活化温度升高有利于中孔结构的发达.在较佳的实验条件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033.2 m2·g-1,总孔容积、微孔容积和中孔容积分别为0.662、0.500、0.162 cm3·g-1.
关键词:
油茶壳 活性炭 碳酸钾 活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丽 刘石彩 杨华
以废弃的松子壳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松子壳活性炭,系统研究了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用量等关键工艺因素对活性炭产品性能的影响,分析其对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松子壳活性炭最佳工艺条件为:炭化温度为500℃、活化温度为860℃、活化时间为90 min、水蒸气流量为2.5 m L/min,此时松子壳活性炭得率为26.08%,碘吸附值为1 33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300 mg/g。松子壳活性炭孔径主要集中在3 nm左右,其平均孔径为2.396 nm,BET比表面积
关键词:
松子壳 活性炭 炭化 水蒸气活化 孔结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成纪予 叶兴乾
以杨梅Myrica rubra核为原料制备活性炭,采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杨梅核活性炭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950℃,活化时间1.5h,水蒸气用量6mL.g-1。在该条件下,杨梅核活性炭的得率为34.2%,碘吸附值达1167.2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达132.0mg.g-1。活化温度对杨梅核活性炭的得率和吸附能力都有显著影响(P<0.05);活化时间只对得率有显著影响(P三氯甲烷>苯>氨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燕丹 陈卫群 黄彪
以低浸渍比的KMnO4为活化剂高效活化红麻秆芯,制备了大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发达的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活化剂与原料的浸渍比、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碘和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成本和高性能红麻秆芯活性炭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浸渍比2%、活化温度800℃和活化时间120 min;该条件下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总孔容、平均孔径分别为985.36 m2.g-1、0.54 cm3.g-1和1.09 nm.通过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FT-IR、FE-SEM、EDX等手段对红麻秆芯活性炭的孔结构特征、表面官能团、显微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KMnO4活化法有望成为一种低成本、高效和环境友...
关键词:
红麻秆芯 KMnO4 活性炭 孔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晓凤 于志明 宿可 黄志义
为探索废弃刨花板的再利用方式,以杨木刨花板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浸渍比和施胶量为参数研究活化工艺对所得活性炭吸附性能和活化得率的影响,并对试验范围内较优试验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吸附性能进行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N2吸附测试。结果表明:浸渍比是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木质活性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活化温度1 000℃、活化时间40 min、浸渍比1∶3、施胶量6%的条件下,活性炭样品的BET比表面积为2 459.708 m2/g、碘吸附值为2.047 g/g、活化得率为58.3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尧 刘志佳 陈瑶 何林韩 高建民
【目的】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竹箨探索一种高效除砷活性炭材料。【方法】以竹箨为原材料,以微波加热为热源,利用高温热解自活化技术在不同的活化温度和时间下制备竹箨活性炭,通过表征竹箨活性炭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石墨化程度、表面元素和官能团,揭示活化时间和温度等对其微观结构的影响,探讨竹箨活性炭的砷吸附性能,比较不同制备方法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砷吸附容量的差异。【结果】活化温度1 050℃、活化时间30 min时,竹箨活性炭孔隙结构排列整齐致密,比表面积达到1 251.7 m~2/g,孔容为0.697 cm~3/g,微孔比表面积比率和微孔孔容比率分别为60.9%和64.0%,平均孔径为0.448 nm,主要由微孔和少量介孔组成,孔径远大于砷酸根离子(AsO_4~(3-))和亚砷酸分子(H_3AsO_3)的空间构型尺寸,有利于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反映石墨化程度的R值为1.340,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对As(Ⅲ)的最大吸附量为3.87 mg/g,对As(Ⅴ)的最大吸附量为3.17 mg/g。对比文献中不同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砷吸附容量,竹箨活性炭表现出一定优势。【结论】适当提高活化温度、延长活化时间有利于表面微孔的形成,从而提高砷吸附容量;但过高的活化温度和过长的活化时间会导致孔隙结构坍塌,减小比表面积和微孔比率,降低砷吸附容量。本研究为高效治理水体砷污染活性炭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单环保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除砷性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封萍 王欢 梅磊 张登峰 易明 王梦霞 朱学帅
为加深学生对碳排放、碳中和在化学工程与能源利用领域的理解,设计了一个完全基于生物质资源的活性炭制备与吸附性能探究综合性实验。以生物质热解液替代常规化学品(如磷酸、氢氧化钾或氯化锌等)作为活化剂,以玉米芯或核桃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渍时间对活性炭吸附量影响不大,浸渍比对玉米芯基活性炭吸附量影响较大。玉米芯基活性炭和核桃壳基活性炭分别在浸渍比1∶12和1∶8时吸附量最大,对应的亚甲基蓝吸附量分别达8.67 mg/g和14.53 mg/g。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液 活性炭 吸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锦锋 黄彪 陈翠霞 林冠锋 陈学榕 陈燕丹 谭非 吴耿烽
以甘蔗渣为原料,以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机械力化学方法制备具有较好吸附性能的活性炭,探讨工艺条件对活性炭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渍比为1:1、活化温度为660℃、活化时间为120min、球磨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活性炭样品的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比表面积分别为1178.92mg·g-1、270mg·g-1和1541.165m2·g-1。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 氯化锌 甘蔗渣 活性炭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树娜 方振华 朱刚 霍燕燕 刘振 赵春宝
将以核桃壳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该实验涵盖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吸附性能测试等知识点;重点考察了活化剂种类、活化剂KOH与炭化料质量比及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能力的影响。该实验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培养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核桃壳 活性炭 实验教学 吸附能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房丹丹 吕春茂 孟宪军 张炜佳 邓晓雨
为研究榛子壳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和活性炭表征,以农林果壳废弃物榛子壳作为原料,采用磷酸浸渍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活性炭制备工艺中磷酸质量分数、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料液比等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磷酸质量分数为48.5%、活化温度为494℃、活化时间为117min、料液比为1∶2条件下,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1029mg·g-1。采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仪等方法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进行表征,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到1364.00m2·g-1,平均孔径为3.17nm,总孔容为1.08cm3·g-1,表明榛子...
关键词:
榛子壳 活性炭 碘吸附值 表征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开金 林冠烽 孙康 陈涵 陈志强 官新宇
以磷酸浸渍杉木屑,并在低温下进行预处理,制备活性炭.探讨了预处理温度、活化温度、浸渍比、保温时间和磷酸浓度等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有利于磷酸在木质原料内部的渗透,促进磷酸的活化作用,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活化温度、保温时间和磷酸浓度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浸渍比的增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2吸附等温线分析表明,活化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其比表面积和孔容积的提高.在较佳的实验条件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1628.7 m2.g-1和0.894、0.699 cm3.g-1.
关键词:
活性炭 磷酸 低温 预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湘洲
研究利用棉秆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探讨制备过程中诸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利用棉秆以磷酸为活化剂,可制得性能优良的活性炭产品;所得活性炭产品得率为34%,活性炭对亚甲基兰脱色力为292.7mg·g-1,碘吸附值898.2mg·g-1,所制备的活性炭对Cr(Ⅵ)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关键词:
棉秆 活性炭 磷酸 活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冠烽
以竹节为原料,采用磷酸法制备醋酸乙烯载体活性炭.探讨了温度、浸渍比和硝酸改性对载体活性炭的表观密度、醋酸吸附量和醋酸锌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其孔结构和表面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浸渍比的升高,载体活性炭的醋酸吸附量、比表面积、微孔容积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醋酸锌吸附量则呈相反趋势;硝酸改性有助于表观密度和醋酸锌吸附量的提高;N2吸附等温线表明,竹节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和大孔结构;Boehm滴定和TG-MS分析表明,载体活性炭具有羧酸根和酚羟基表面官能团.在较优的工艺条件下制得载体活性炭的醋酸吸附量、醋酸锌吸附量、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527.5 mg·g-1,70 g.L-1,999...
关键词:
活性炭 竹节 醋酸乙烯 载体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翠霞 林冠烽 陈国荣 蔡政汉 杨旋 黄彪
以菌糠为原料,在机械力化学技术前处理条件下,采用磷酸化学一步炭活化法制备高吸附性能的粉末活性炭.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活性炭得率及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选取浸渍比、球磨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4种因素,采用L_9(3~4)正交设计试验,初步筛选较优性能的活性炭制备工艺.采用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扫描电镜表征活性炭的孔结构和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当预处理球磨时间为30 min,浸渍比为2.0,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60 min时,得到的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962.94 mg·g~(-1),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50.0 mg·g~(-1),焦糖脱色率为144.63%,得率为36.20%.
关键词:
菌糠 活性炭 磷酸 吸附性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胜 刘子雷 陈薇 李湘洲
通过测定生产栲胶后马占相思树皮废弃物中半纤维素,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含量,认定其可作为林产化工产品的原料。对废弃物酸水解所需的条件做了考察,采用磷酸活化法用废弃物制备了活性炭。结果显示硫酸浓度为12%,水解2 h还原糖得率最高。对废弃物热解制得的活性炭进行亚甲蓝吸附实验,结果发现吸附力较差,推测认为与极性基团增多产生屏蔽效应有关。研究结果为栲胶厂马占相思树皮废弃物的深度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马占相思树皮 废弃物 酸水解 活性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