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0)
2023(2468)
2022(1951)
2021(1926)
2020(1639)
2019(3566)
2018(3557)
2017(6411)
2016(3688)
2015(4008)
2014(3934)
2013(3855)
2012(3497)
2011(3050)
2010(2979)
2009(2599)
2008(2659)
2007(2219)
2006(1828)
2005(1639)
作者
(11678)
(9915)
(9693)
(9164)
(6066)
(4884)
(4297)
(3809)
(3740)
(3467)
(3364)
(3222)
(3131)
(3091)
(3063)
(3061)
(2980)
(2905)
(2823)
(2753)
(2663)
(2509)
(2399)
(2298)
(2219)
(2190)
(2137)
(2128)
(2123)
(2121)
学科
(12276)
经济(12269)
管理(8483)
(6958)
方法(6038)
数学(5649)
数学方法(5480)
(4989)
企业(4989)
(3833)
(3406)
(3394)
中国(3365)
地方(2818)
业经(2414)
(2277)
农业(2243)
(2088)
(2037)
贸易(2034)
环境(2001)
(1991)
(1872)
(1734)
银行(1721)
理论(1695)
(1687)
(1677)
金融(1677)
财务(1667)
机构
学院(48390)
大学(47749)
研究(18107)
(15633)
经济(15259)
科学(14506)
管理(14316)
(14051)
中国(12791)
理学(12147)
理学院(11967)
管理学(11504)
管理学院(11427)
农业(11346)
业大(10829)
(10373)
(10076)
研究所(9628)
中心(8086)
(7521)
(7418)
农业大学(7355)
(7300)
技术(6779)
(6757)
(6458)
科学院(6442)
(6342)
北京(6294)
(6252)
基金
项目(35021)
科学(25661)
基金(24407)
(23187)
国家(23040)
研究(21210)
科学基金(18495)
(14678)
自然(13618)
自然科(13273)
自然科学(13266)
自然科学基金(13007)
基金项目(12666)
(12361)
社会(11978)
社会科(11385)
社会科学(11380)
资助(10268)
教育(9567)
计划(8521)
科技(8266)
重点(8179)
编号(7811)
(7760)
科研(7268)
(7221)
创新(6887)
(6759)
专项(6370)
(6324)
期刊
(16604)
经济(16604)
学报(14693)
(12821)
研究(11546)
科学(10503)
大学(10454)
中国(10328)
学学(10091)
农业(8807)
(6375)
管理(5913)
(5644)
业大(4616)
技术(4361)
教育(4190)
(4019)
农业大学(3817)
科技(3276)
自然(3158)
(3138)
金融(3138)
财经(2899)
林业(2772)
资源(2712)
业经(2677)
经济研究(2633)
中国农业(2627)
自然科(2623)
自然科学(2623)
共检索到72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国蓉  李剑君  国亮  程光旭  
根据Box-B 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了甘草饮片中甘草酸超声提取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以甘草酸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考察了浸泡时间、超声时间和液固比对甘草酸超声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酸超声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151.3 m in,超声时间48.8 m in,液固比10.2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甘草酸提取率为21.06%。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娟  范云鹏  王梦琳  赵翰飞  李彬  胡元亮  袁菊  王德云  
为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甘草次酸脂质体,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大豆磷脂与甘草次酸质量比(脂药比)、大豆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膜材比)和水浴温度3个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经过Design-Expert 7.0软件分析数据,得到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脂药比为9∶1,膜材比为2.5∶1,水浴温度为31℃。在最佳制备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包封率实测值为(83.46±0.55)%,与包封率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仅为0.47%。结论:Box-Behnken Design结合响应曲面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对甘草次酸脂质体工艺进行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添  楼一层  张浩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Box-Behnken模型,优化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料(g)液(mL)比(1∶10,1∶20,1∶30,1∶40,1∶50,1∶60)、乙醇体积分数(40%,50%,60%,70%,80%,90%)、提取时间(10,20,30,40,50,60min)为考察因素,迷迭香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曲面法分析,确定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最优提取工艺。【结果】夏枯草中迷迭香酸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g)液(mL)比1∶28,乙醇体积分数74%,提取时间55min,在该工艺参数条件下,迷迭香酸提取率达0.52%,与预测值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楠  高广瑞  魏景芳  李冬杰  刘颖  薛志忠  
采用不同的萃取剂从甘草的根、茎、叶、草药和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中萃取甘草酸。结果表明,选择含氨0.5%、浓度为10%的乙醇溶液作为萃取剂,萃取得到的甘草酸粗品含量均高于50%乙醇萃取的萃取含量,检测出在优选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中所含的甘草酸铵的含量高于其他材料,其中通过细胞悬浮培养,获得的甘草酸铵含量最高可达160.81 mg/g。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房文红  周常  孙贝贝  李国烈  杨先乐  李新苍  胡琳琳  
将黄芩苷(baicalin,BL)和甘草酸(glycyrrhizin,GZ)口灌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探讨其对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在体内的代谢和肝微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YP1A、CYP3A活性的影响。异育银鲫连续7 d分别口灌黄芩苷(100 mg/kg)和甘草酸(100 mg/kg),以口灌玉米油作为对照。末次给药24 h后每组随机取10尾腹腔注射恩诺沙星(10 mg/kg),采用单个动物连续采血,HPLC测定血浆恩诺沙星和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cipmfloxacin,CIP)浓度,分析药动学及其参数;同时每组选取6尾检测肝微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丛向明  牛丽  白喜云  武彩红  孙耀贵  贺俊平  白元生  李宏全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钾体外抗MDV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以鸡胚成纤维细胞为MDV增殖模型,利用MTT比色法、噬斑减少法通过抗病毒试验、病毒复制抑制试验、直接灭活试验来评价甘草酸二钾的抗病毒效果;并通过细胞凋亡试验解释其抗病毒机制。【结果】抗病毒试验结果表明,在安全浓度范围内,甘草酸二钾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MDV的活性,其EC50为(893.5±36.99)μg·mL-1,SI>3.36,最大抑制率达94.4%;在病毒复制抑制试验中,甘草酸二钾可以抑制病毒复制的整个过程;病毒直接灭活试验表明甘草酸二钾可直接杀灭病毒粒子且不呈时间依赖性;细胞凋亡试验结果显示甘草酸二钾能够诱导感染MDV的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凡溪  刘腾飞  耿智霞  蒋凡  余祖功  
【目的】探索恩诺沙星联合脂多糖粗提液(lipopolysaccharide crude extract,LPS)诱导鸡肝损伤中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并研究复方甘草酸单胺粉(compound ammonium glycyrrhizin soluble powder,CAG)护肝及免疫调节作用和机理。【方法】104羽海蓝蛋鸡随机分为空白组(I),模型组(II),CAG预防组(III)、CAG治疗高、低剂量(IV、V)组,除I组外,各组连续3 d灌服恩诺沙星(100 mg.kg-1,1次/天),于第3次灌药时腹注LPS(4 mL.kg-1)诱发肝损伤,III组建模前3 d以40 mg.L-1混饮CAG,...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凡溪  刘腾飞  耿智霞  蒋凡  余祖功  
104羽海蓝蛋鸡随机分为空白组(Ⅰ)、模型组(Ⅱ)、复方甘草酸单铵可溶性粉(CAG)预防组(Ⅲ)、CAG治疗高剂量组(Ⅳ)和CAG治疗低剂量组(Ⅴ),除Ⅰ组外,各组连续灌服恩诺沙星100 mg.kg-1,1次.d-1,第3天灌药同时腹腔注射脂多糖粗提液(LPS)4 mL.kg-1以建模。Ⅲ组在灌服恩诺沙星前3 d混合饮用CAG 40 mg.L-1至建模止;Ⅳ、Ⅴ组腹腔注射LPS同时分别灌服22.5和7.5 mg.kg-1CAG,2次.d-1,重复3 d。各组均在腹腔注射LPS后分别于6、24和48 h采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试验结果如下:Ⅱ组鸡血清ALT、AST、γ-GT...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莹莹  赵岩  唐国胜  郭帅  韩玲玲  李学军  张志东  杨鹤  刘双利  张连学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淫羊藿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乙醇用量、超声提取时间、液(mL)固(g)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岭脊分析确定的淫羊藿苷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8%、超声提取时间23min、液(mL)固(g)比32∶1,该条件下淫羊藿苷的提取率可达到0.661%,与理论值0.663%十分接近。【结论】确定了淫羊藿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具有耗时短、提取率高、能量消耗少且工艺稳定可靠等优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龚健  韩永斌  顾振新  
选取红甘蓝色素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3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红甘蓝色素提取产量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解逆矩阵分析表明:在提取温度为43.6℃,提取时间37.9 m in,料液比1∶21.3时,红甘蓝色素提取产量最高,最大提取产量预测值为8.957 mg.g-1,与实测值相符。利用优化工艺参数提取红甘蓝色素时,具有最大的提取产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新华  郑彩霞  张风侠  李鹏  
以石油醚为溶剂索氏提取,薄层层析定性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分析测试甘草种子、根中角鲨烯。辅助气相色谱/质谱进一步验证角鲨烯的存在。结果表明:甘草种子、甘草根中存在角鲨烯,但含量较低。本试验中建立的HPLC测定角鲨烯方法是可行的,确定的色谱条件为:C18柱,流动相V(乙腈)∶V(甲醇)为60∶40、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2mL/min、柱温为30℃。可以考虑将角鲨烯做为甘草中一种新的具有高开发利用价值的物质予以深层次开发利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波  张鸣  卢爱民  徐江艳  梁剑茹  周立祥  徐峙晖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偶氮染料,运用响应曲面法研究生物制备黄钾铁矾在草酸的协同作用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过程。[方法]通过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酸亚铁生成黄钾铁矾,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在XPA-7型光化学反应仪中进行甲基橙光催化降解,二次回归方程用于拟合试验数据和过程优化。[结果]甲基橙能有效地在紫外光照射下被黄钾铁矾/草酸体系催化降解,反应25 min降解率可达100%,并提出了可能的降解机制。[结论]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最佳反应参数是:黄钾铁矾装载量0.2 g·L-1,草酸浓度3 mmol·L-1,p H值为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军  王敏  宋旭辉  于智峰  郑慧  李小艳  
测定了苦荞麸皮总黄酮的含量,并采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 ehnken模式,对苦荞麸皮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苦荞麸皮总黄酮含量为60.1 g/kg;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加热时间120 s,乙醇体积分数86%,料液比1∶5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58.1 g/kg,提取率达96.6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丹  李晓敏  何静  雷建都  
以白木香叶为原料,利用乙醇水溶液浸提法,用芦丁为对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测定提取液在51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来检测白木香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白木香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白木香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白木香叶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以饱和吸附量、吸附率和解吸率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D101、AB-8和S-8 3种极性不同的大孔吸附树脂对白木香叶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效果,得到了分离纯化效果最佳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波1  张鸣2  卢爱民1  徐江艳1  梁剑茹2  周立祥2  徐峙晖1?  
本文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生物法制备黄钾铁矾/草酸体系在紫外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过程。花状黄钾铁矾通过A.f-LX5细胞悬浮液氧化FeSO4得到并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甲基橙能有效地在紫外光照射下被黄钾铁矾/草酸体系催化降解,并提出了可能的降解机制。二次回归方程用于拟合实验数据并进行过程优化。黄钾铁矾装载量0.2 g/L、草酸浓度3 mmol/L及pH值为4是二次回归模型预测的最优条件且被实验证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