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2)
- 2023(5622)
- 2022(4750)
- 2021(4201)
- 2020(3667)
- 2019(8379)
- 2018(7932)
- 2017(14555)
- 2016(8012)
- 2015(8661)
- 2014(8554)
- 2013(8672)
- 2012(8118)
- 2011(7303)
- 2010(7192)
- 2009(6622)
- 2008(6851)
- 2007(6190)
- 2006(5392)
- 2005(4788)
- 学科
- 济(28994)
- 经济(28955)
- 管理(25691)
- 业(24184)
- 企(20017)
- 企业(20017)
- 方法(13527)
- 财(12308)
- 数学(11856)
- 数学方法(11652)
- 务(8773)
- 财务(8750)
- 财务管理(8725)
- 企业财务(8335)
- 农(8201)
- 学(8191)
- 中国(7832)
- 制(6926)
- 业经(6120)
- 银(5866)
- 银行(5823)
- 贸(5805)
- 贸易(5802)
- 易(5672)
- 农业(5627)
- 行(5425)
- 融(5354)
- 金融(5353)
- 划(4700)
- 理论(4584)
- 机构
- 大学(115536)
- 学院(113880)
- 济(43836)
- 研究(43579)
- 经济(42851)
- 管理(38889)
- 理学(33459)
- 中国(33299)
- 理学院(33053)
- 管理学(32176)
- 管理学院(32016)
- 科学(29555)
- 农(27819)
- 京(25023)
- 所(24293)
- 财(23030)
- 农业(22326)
- 研究所(22054)
- 业大(21183)
- 中心(19831)
- 江(18024)
- 财经(17787)
- 经(16266)
- 院(15872)
- 北京(15779)
- 省(15541)
- 经济学(14153)
- 州(14141)
- 农业大学(14103)
- 财经大学(13521)
- 基金
- 项目(79762)
- 科学(61087)
- 基金(58594)
- 家(55145)
- 国家(54743)
- 研究(50743)
- 科学基金(44963)
- 自然(31905)
- 社会(31697)
- 自然科(31238)
- 自然科学(31224)
- 自然科学基金(30690)
- 省(30580)
- 基金项目(30205)
- 社会科(30092)
- 社会科学(30085)
- 划(27078)
- 资助(25091)
- 教育(23330)
- 重点(19117)
- 编号(18171)
- 部(17594)
- 计划(17529)
- 发(16460)
- 科研(16274)
- 创(16249)
- 科技(15585)
- 创新(15426)
- 成果(15093)
- 业(14903)
共检索到176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华 贾朝爽 张舒敏
为明确用于贮藏的维纳斯黄金苹果果实最佳采收期和最适贮藏温度。研究了3次采收期结合(-1.5±0.5),(0±0.5),(3±0.5)℃3个精准贮藏温度对维纳斯黄金苹果冷藏后20℃货架期果实品质和防褐变保鲜的效应。结果表明,采收期Ⅰ(相对早采)结合-1.5℃(相对低温)贮藏能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低、口感和风味较差,货架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果皮、果心和果肉褐变;采收期Ⅲ(相对晚采)结合3℃(相对高温)贮藏至1月20日,果实SSC高、口感和风味好,但贮藏至3月20日+20℃平衡24 h和货架放置7 d,果肉发绵并严重褐变。结果还表明,与-1.5,3.0℃相比,0℃维持了贮藏后期果实较高的硬度、SSC、可滴定酸(TA)和抗坏血酸含量,并更好地保持了果实叶绿素荧光活力,延缓了果实衰老。对于同一贮藏温度来说,采收期Ⅱ果实的TA和抗坏血酸含量高于采收期Ⅰ、Ⅲ。采收期Ⅱ、Ⅲ结合0,3℃能保持中短期贮藏的维纳斯黄金苹果较好的商品性和内在品质。对于中长期贮藏的维纳斯黄金苹果来说,采收期Ⅱ结合0℃精准温度贮藏,既能有效抑制果实褐变、减缓果实软化衰老,又能维持货架期果实较好的风味和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丽梅 关军锋 孙玉龙
以南水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即采收期Ⅰ(8月17日,盛花期后131 d)、采收期Ⅱ(8月25日,盛花期后139 d)和采收期Ⅲ(9月1日,盛花期后146 d)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Ⅰ的果实单果重最低,种子变黑指数较小,硬度下降最快,可滴定酸含量较高,固酸比较低,食用品质欠佳;采收期Ⅱ和采收期Ⅲ的果实因采收期推迟使单果重和种子变黑指数增大,硬度虽然变小,但变化平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减少,固酸比增大,但采收期Ⅱ果实由于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大于采收期Ⅲ,因此更有利于果实贮藏品质的保持。综合考虑,认为采收期Ⅱ即盛花期后139 d为石家庄地区南水梨的适宜采收期。
关键词:
采收期 南水梨 贮藏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赵改 杨慧 王安建 杨丰菊 魏书信
以双孢蘑菇品种W-192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3个采收期(根据菌盖直径和生长期分别记菌盖直径2~3,3~4,4~5 cm为采收期Ⅰ、Ⅱ、Ⅲ)双孢蘑菇的含水量、开伞率、褐变度、呼吸强度、总多酚、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丙二醛7个指标在低温贮藏(4±1)℃期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采收期Ⅰ和Ⅲ相比,采收期Ⅱ的双孢蘑菇延后3 d左右才出现呼吸高峰,丙二醛含量始终较低,含水量在贮藏前期较高,白度值在贮藏后期保持较好,开伞率在贮藏后期低于其他2组,体现出更好的耐贮藏性。对于低温贮藏的双孢蘑菇W-192,应在采收期Ⅱ采收;对即将上市的蘑菇可在采收期Ⅲ采收。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采收期 生理特性 贮藏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润光 田呈瑞 张有林
【目的】石榴采后易出现果皮褐变、籽粒劣变、软化腐烂等问题,导致贮期短,贮后质量差,商品价值降低。优选石榴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研究保鲜剂对石榴采后生理、贮藏品质及贮期病害的影响,为石榴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净皮甜’石榴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复合保鲜剂组分比例,通过生理变化和感官鉴评确定最佳配方。用复合保鲜剂涂膜处理石榴,于温度(1.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以未经保鲜剂处理的石榴作对照。贮期测定各处理果实呼吸速率、相对电导率、果实硬度,果皮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籽粒可溶性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苏红 申亮 毕诗杰 张晓梅 郭芮 刘红英
为了延长红鳍东方鲀鱼块的货架期,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原理设计柠檬酸、百里酚和海藻酸钠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实验,建立以菌落总数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并通过pH、汁液流失率、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菌落总数及优势腐败菌假单胞菌等指标测定,对最佳配比的复合生物保鲜剂的保鲜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冰温下,柠檬酸、百里酚、海藻酸钠的最优配比分别为0.68%、1.45%、1.94%,贮藏30 d时菌落总数为最低值5.50 lg (CFU/g),并且3种保鲜剂两两间均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经验证,该复合生物保鲜剂可以显著抑制微生物的增长,有效降低贮藏过程中的TVB-N含量、TBA含量,显著减缓了鱼块的腐败变质发生,货架期较对照组的15 d延长至30 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丽梅 陈凤敏 关军锋 及华 冯云霄 孙玉龙 龚新明
研究了贮前预冷对不套袋和套袋(外灰内黑、外黄内白双层纸袋)黄冠梨贮藏品质和果皮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黄冠梨果皮褐变明显重于不套袋果实,并以套外黄内白袋的果实褐变严重。预冷对黄冠梨可溶性固形物(TSS)没有显著影响,但加快硬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并减轻果皮褐变的发生率,特别是对减轻套外黄内白袋果褐变效果非常明显。相关分析表明,预冷主要通过影响不套袋果实果皮酚含量,套外灰内黑袋果实果皮POD活性和套外黄内白袋果实果皮PPO活性来调控果皮褐变的。
关键词:
预冷 黄冠梨 贮藏品质 褐变 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彩娥 李婷婷 范龚健 陈榕 吴海霞
【目的】探讨保鲜剂在银杏果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银杏果主栽品种大佛指为试材,分别采用二氯异氰尿酸钠熏蒸、G型二氧化氯片剂、FK葡萄保鲜片剂以及噻苯咪唑悬浮剂处理银杏果,研究其在4℃冷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相关营养和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采用噻苯咪唑悬浮剂浸泡处理银杏果,可有效抑制贮藏期间银杏果呼吸强度及MDA含量的升高,保持较低的细胞膜透性;贮藏末期,经噻苯咪唑处理的银杏果POD活性和CAT活性较高,分别为1970.3 U.g-1,826.2 U.g-1;噻苯咪唑处理可延缓银杏果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的生成,保持淀粉含量在较高的水平,贮藏末期淀粉含量为21.39%;噻苯咪唑溶液浸泡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冬冰 吴荣书 蔡秀丹
为了延长丽江雪桃的贮藏期,提升产品价值,丽江雪桃采收后分别用不同浓度1-MCP处理,然后置于(0±0.5)℃冷库中贮藏。结果表明:1-MCP处理对贮藏期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1000nL·L-1的处理抑制了果实的呼吸作用,与对照相比大幅度降低了果实呼吸高峰峰值,在相同贮藏时间PPO和POD活性也显著降低(P<0.05)。1000nL·L-1的1-MCP处理能有效地抑制果肉褐变,延长果实贮藏时间。
关键词:
1-MCP 桃果实 低温贮藏 防褐保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金花 王杰 陈文烜 宋丽丽
【目的】水蜜桃采收后易后熟和衰老,贮藏期和货架期短。本研究为寻求安全有效的水蜜桃贮藏保鲜方式,并探究其保鲜机理。【方法】以"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研究氮气预处理结合自发气调(MAP)复合保鲜处理对果实低温贮藏及货架期间营养品质、活性氧代谢及能量水平的影响。果实经100%N2处理6 h后,用厚度0.02 mm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所有果实均置于(1±1)℃相对湿度85%~90%保鲜库中,贮藏30天后,从薄膜袋取出,置于(25±1)℃下模拟货架期。测定低温贮藏及货架期间水蜜桃果实腐烂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Vc)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阴离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丽 庄帅 罗涛 李鸣泽 洪惠 谭雨青 罗永康
针对鱼肉在贮藏过程中容易腐败的问题,采用干制的方法,将鱼片放置在干燥箱中,于50℃分别干燥0、44和87min,制备对照、脱水6%和12%组,将不同脱水程度的草鱼肉装入聚乙烯袋中贮藏于4℃,以感官评分、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三氯乙酸TCA-可溶性肽、三磷酸腺苷ATP关联物、K值、生物胺及菌群结构为指标,对不同脱水程度生鲜调理草鱼肉贮藏品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脱水6%时,鱼肉在贮藏末期(第13天)TVB-N质量分数和TCA-可溶性肽质量摩尔浓度均低于另外2组,质地和总体可接受度评分以及次黄嘌呤核苷HxR质量摩尔浓度在贮藏末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腐胺和尸胺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脱水12%时,鱼肉的质地、总体可接受度评分以及HxR质量摩尔浓度在贮藏末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腐胺质量分数低于对照组;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对照组的优势腐败菌为希瓦氏菌Shewanella,而脱水6%和12%组的优势腐败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综上,脱水6%组能使草鱼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品质,一定程度的干燥脱水有助于延缓草鱼肉的腐败变质。
关键词:
生鲜调理草鱼肉 干制 理化品质 菌群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峥
蒜苔贮藏保鲜技术,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北京市蔬菜公司及有关菜站协作,根据蒜苔采后生理特性,经过6年系统探索和10年商业化生产考验,研究成功并达到国际水平的获奖成果。应用本项技术,蒜苔可保鲜7—10个月,商品率达90%左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曦 张润光 韩军岐 张有林
【目的】核桃鲜果在贮藏期间易出现青皮褐变腐烂,果仁哈败、发霉、失水等问题,鲜食期很短,生产中常采用干制保藏。研究气体成分对核桃鲜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为延长核桃鲜果供应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方法】以主栽品种‘香铃’为试验材料,采用气流法测定脱青皮核桃鲜果和带青皮核桃鲜果呼吸强度,研究核桃鲜果呼吸类型。分别采用塑料袋抽真空贮藏、塑料袋限气贮藏、试验箱气调贮藏和自然裸放等4种贮藏方法,于温度(1±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贮期测定各贮藏核桃鲜果果仁水分含量、还原糖含量、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脂氧合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脂质氧化终产物丙二醛含量和...
关键词:
核桃鲜果 气调贮藏 采后生理 品质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诸永志 王静 王道营 沙琴 徐为民 汪志君
本实验采用50、100和150mg/kg三种浓度的4-己基间苯二酚(4-HR)溶液浸泡鲜切牛蒡15min,于1℃贮存,考察鲜切牛蒡褐变情况及相关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100mg/kg4-HR较好地延缓了鲜切牛蒡的褐变,降低了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抑制了丙二醛(MDA)和总酚(TP)含量的上升,具有较好的抑制褐变、保持品质的作用。
关键词:
4-己基间苯二酚 鲜切牛蒡 褐变 品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宫元娟 张建鹏 张研 宁晓峰
为提高寒富苹果贮藏过程中的品质,设计了寒富苹果的自然冷源保鲜库,优化分析寒富苹果的保鲜环境参数。以影响寒富苹果自然冷源保鲜的环境因素冷源开口面积、紫外灯照射时间和相对湿度为试验因素,以寒富苹果的糖酸比和硬度为试验指标,采用Design响应面法设计三元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进行寒富苹果的贮藏保鲜多因素组合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及因素的贡献率分析,运用rstool函数命令和Design-expert对建立的寒富苹果品质的储藏环境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寒富苹果在自然冷源保鲜库的良好贮藏保鲜环境参数为:冷源开口面积为0.34m~2、紫外灯照射时间为15min、相对湿度为...
关键词:
寒富苹果 保鲜 自然冷源 糖酸比 硬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有林 张润光 孙刚 陈婷
【目的】研究伽师瓜采后生理和贮期病害,探讨贮藏保鲜技术。【方法】以新疆伽师瓜为试材,研究采后呼吸类型和贮期主要病害,探讨贮藏温度、pH、噻苯咪唑(TBZ)熏蒸、壳聚糖涂膜对伽师瓜贮期品质和主要病害黑斑病的影响,测定TBZ和壳聚糖处理后伽师瓜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果胶酶(PE)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伽师瓜为呼吸跃变型果实,贮期病害黑斑病病原菌为丛梗孢科(Moniliaceae)青霉属(Penicillium LK,ex Fries)鲜绿青霉(P.viridicatum Westling),TBZ熏蒸和壳聚糖涂膜对PPO、POD、PE酶活性和病原菌抑制作用...
关键词:
伽师瓜 采后生理 贮藏病害 保鲜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