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88)
- 2023(5901)
- 2022(4807)
- 2021(4218)
- 2020(3481)
- 2019(7601)
- 2018(7126)
- 2017(12994)
- 2016(7230)
- 2015(7580)
- 2014(7173)
- 2013(6994)
- 2012(6208)
- 2011(5583)
- 2010(5219)
- 2009(4787)
- 2008(4522)
- 2007(3744)
- 2006(3181)
- 2005(2523)
- 学科
- 济(25834)
- 经济(25804)
- 管理(20923)
- 业(20300)
- 企(15642)
- 企业(15642)
- 方法(13144)
- 数学(12052)
- 数学方法(11976)
- 农(7837)
- 财(7329)
- 贸(7079)
- 贸易(7079)
- 易(6932)
- 学(6616)
- 中国(6455)
- 业经(5857)
- 农业(5568)
- 环境(4941)
- 技术(4912)
- 务(4750)
- 财务(4748)
- 财务管理(4743)
- 企业财务(4532)
- 划(4226)
- 制(4111)
- 产业(3952)
- 银(3894)
- 银行(3844)
- 地方(3804)
- 机构
- 大学(102523)
- 学院(102151)
- 济(40272)
- 经济(39676)
- 管理(38101)
- 研究(36156)
- 理学(34525)
- 理学院(34111)
- 管理学(33425)
- 管理学院(33277)
- 农(29259)
- 科学(26399)
- 中国(24942)
- 农业(23766)
- 业大(23374)
- 京(20478)
- 所(19741)
- 研究所(18758)
- 农业大学(16345)
- 中心(16068)
- 财(15850)
- 江(13769)
- 财经(13620)
- 院(12832)
- 经(12585)
- 经济学(12583)
- 室(12434)
- 业(12392)
- 省(12340)
- 科学院(12170)
- 基金
- 项目(80367)
- 科学(62088)
- 基金(59752)
- 家(56529)
- 国家(56085)
- 研究(48884)
- 科学基金(46589)
- 自然(33403)
- 自然科(32710)
- 自然科学(32689)
- 基金项目(32464)
- 社会(32371)
- 自然科学基金(32159)
- 省(31818)
- 社会科(30811)
- 社会科学(30802)
- 划(27584)
- 资助(23507)
- 教育(22004)
- 重点(18616)
- 计划(18356)
- 创(17344)
- 部(16952)
- 编号(16858)
- 科技(16735)
- 发(16727)
- 科研(16539)
- 创新(16289)
- 业(16283)
- 农(14384)
共检索到132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赵改 杨慧 王安建 杨丰菊 魏书信
以双孢蘑菇品种W-192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3个采收期(根据菌盖直径和生长期分别记菌盖直径2~3,3~4,4~5 cm为采收期Ⅰ、Ⅱ、Ⅲ)双孢蘑菇的含水量、开伞率、褐变度、呼吸强度、总多酚、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丙二醛7个指标在低温贮藏(4±1)℃期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采收期Ⅰ和Ⅲ相比,采收期Ⅱ的双孢蘑菇延后3 d左右才出现呼吸高峰,丙二醛含量始终较低,含水量在贮藏前期较高,白度值在贮藏后期保持较好,开伞率在贮藏后期低于其他2组,体现出更好的耐贮藏性。对于低温贮藏的双孢蘑菇W-192,应在采收期Ⅱ采收;对即将上市的蘑菇可在采收期Ⅲ采收。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采收期 生理特性 贮藏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丽娟 王赵改 杨慧 张乐 王晓敏 史冠莹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乳酸钙溶液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并引入真空促渗技术,为双孢蘑菇采后减损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并为优化双孢蘑菇贮藏条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4607’双孢蘑菇品种为试材,研究乳酸钙溶液浓度(0.016、0.032、0.048和0.064 mol·L-1)、真空度(0.01、0.03、0.05、0.07和0.09 MPa)、处理时间(0.5、1、2、3和5 min)等单因素对低温贮藏(2±1)℃双孢蘑菇白度的影响;同时对处理条件进行正交优化,运用色差仪和CO2分析仪等设备,分析最佳处理条件下的双孢蘑菇在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及品质变化。【结果】在单因素条件下,筛选出合适的...
关键词:
双孢蘑菇 乳酸钙 真空渗透 贮藏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丽梅 关军锋 孙玉龙
以南水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即采收期Ⅰ(8月17日,盛花期后131 d)、采收期Ⅱ(8月25日,盛花期后139 d)和采收期Ⅲ(9月1日,盛花期后146 d)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Ⅰ的果实单果重最低,种子变黑指数较小,硬度下降最快,可滴定酸含量较高,固酸比较低,食用品质欠佳;采收期Ⅱ和采收期Ⅲ的果实因采收期推迟使单果重和种子变黑指数增大,硬度虽然变小,但变化平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减少,固酸比增大,但采收期Ⅱ果实由于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大于采收期Ⅲ,因此更有利于果实贮藏品质的保持。综合考虑,认为采收期Ⅱ即盛花期后139 d为石家庄地区南水梨的适宜采收期。
关键词:
采收期 南水梨 贮藏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文建 单楠 杨芹 方勇 赵立艳 安辛欣 马宁 刘音宏 辛志宏 胡秋辉
【目的】通过制备一种含纳米Ag、纳米TiO2和凹凸棒土的纳米包装聚乙烯(PE)包装薄膜,研究双孢蘑菇在4℃下贮藏10 d期间,纳米包装材料对其感官品质、生理指标和营养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跟踪检测贮藏过程中双孢蘑菇的失重率、白度、相对电导率、多酚氧化酶活性、丙二醛、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分析纳米包装材料和普通聚乙烯材料对双孢蘑菇感官品质、生理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普通聚乙烯包装材料相比,添加纳米粒子的包装材料能够较好地抑制双孢蘑菇发生失水萎蔫和褐变现象,使其保持贮藏前洁白色的感官品质。贮藏10 d后,纳米包装材料处理组双孢蘑菇的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多酚氧化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宇轩 倪文荣 刘正一 吕尊富 崔鹏 庞林江 陆国权
旨在明确愈伤处理对贮藏期甘薯品质影响,为甘薯高质量贮藏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2种鲜食型甘薯心香与烟薯25分别进行贮藏,在不同的贮藏期(0,7,15,30,60,90 d)分别取样,在贮藏期设置不同程度的模拟损伤,分别为对照、高温愈伤、浅层损伤后愈伤、深层损伤后愈伤。愈伤条件为相对湿度85%,室温35℃的培养箱中愈伤48 h,随后测定接种软腐病病原菌后的发病病斑直径,表皮防御酶活性(PPO、POD、PAL),薯块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延长,甘薯块根接种软腐病病菌后病斑直径增大。经过愈伤处理的甘薯较普通环境贮藏的甘薯具有更强的软腐病抗性。贮藏至90 d, 2个品种薯块受到浅层损伤愈伤后处理的病斑扩散直径仅为对照处理的74.6%,71.1%。贮藏前期0~30 d各处理防御酶活性均保持较高水平。贮藏后期90 d 2个品种损伤处理愈伤后防御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贮藏期60 d 2个品种块根受到损伤愈伤后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贮藏期甘薯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后经过愈伤处理可以显著提升甘薯表皮的防御酶活性,降低感染软腐病后病菌扩散速度,提高甘薯的软腐病抗性。损伤程度对甘薯愈伤效果存在影响,受到浅层损伤愈伤后在防御酶活性及贮藏品质方面均优于受到深层损伤后愈伤的甘薯。
关键词:
甘薯 贮藏期 损伤 贮藏品质 软腐病抗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华 贾朝爽 张舒敏
为明确用于贮藏的维纳斯黄金苹果果实最佳采收期和最适贮藏温度。研究了3次采收期结合(-1.5±0.5),(0±0.5),(3±0.5)℃3个精准贮藏温度对维纳斯黄金苹果冷藏后20℃货架期果实品质和防褐变保鲜的效应。结果表明,采收期Ⅰ(相对早采)结合-1.5℃(相对低温)贮藏能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低、口感和风味较差,货架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果皮、果心和果肉褐变;采收期Ⅲ(相对晚采)结合3℃(相对高温)贮藏至1月20日,果实SSC高、口感和风味好,但贮藏至3月20日+20℃平衡24 h和货架放置7 d,果肉发绵并严重褐变。结果还表明,与-1.5,3.0℃相比,0℃维持了贮藏后期果实较高的硬度、SSC、可滴定酸(TA)和抗坏血酸含量,并更好地保持了果实叶绿素荧光活力,延缓了果实衰老。对于同一贮藏温度来说,采收期Ⅱ果实的TA和抗坏血酸含量高于采收期Ⅰ、Ⅲ。采收期Ⅱ、Ⅲ结合0,3℃能保持中短期贮藏的维纳斯黄金苹果较好的商品性和内在品质。对于中长期贮藏的维纳斯黄金苹果来说,采收期Ⅱ结合0℃精准温度贮藏,既能有效抑制果实褐变、减缓果实软化衰老,又能维持货架期果实较好的风味和品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海潞 胡兴成 李帆 江玉姬 林明佑 陈艺晖 陈炳智
【目的】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AEW)对采后双孢蘑菇贮藏效果的影响,旨在为食用菌保鲜提供参考。【方法】对SAEW处理前后的双孢蘑菇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菇体的褐变度、质量损失率、硬度、营养及抗氧化相关指标,探讨SAEW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无菌水处理的对照(CK)相比,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能维持较低的褐变度、质量损失率;贮藏10 d, SAEW组的褐变度为33.18,CK组则高达54.16,CK组为SAEW组的1.63倍。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营养物质流失少。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还能保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抗坏血酸(As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类黄酮含量,维持菇体的抗氧化能力,避免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过度积累;贮藏10 d, SAEW组双孢蘑菇的CAT活性、T-SOD活性、AsA含量、GSH含量、类黄酮含量分别为CK组的1.30、1.07、1.07、1.05、1.20倍,H2O2、O-2浓度分别较CK组下降了1.18、0.01μmol·g-1。【结论】SAEW可延缓双孢蘑菇品质劣变,延长货架期。
关键词:
微酸性电解水 双孢蘑菇 贮藏品质 抗氧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曦 张润光 韩军岐 张有林
【目的】核桃鲜果在贮藏期间易出现青皮褐变腐烂,果仁哈败、发霉、失水等问题,鲜食期很短,生产中常采用干制保藏。研究气体成分对核桃鲜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为延长核桃鲜果供应期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方法】以主栽品种‘香铃’为试验材料,采用气流法测定脱青皮核桃鲜果和带青皮核桃鲜果呼吸强度,研究核桃鲜果呼吸类型。分别采用塑料袋抽真空贮藏、塑料袋限气贮藏、试验箱气调贮藏和自然裸放等4种贮藏方法,于温度(1±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贮期测定各贮藏核桃鲜果果仁水分含量、还原糖含量、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脂氧合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脂质氧化终产物丙二醛含量和...
关键词:
核桃鲜果 气调贮藏 采后生理 品质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勤 俞炳杲 王薛修
采用室温(25±5)℃、低温(3±1)℃两种温度和散装、自然降氧、气调3种方式组成6种贮藏条件,研究其对“照种“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indl.)果实的保鲜效果及其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室温下,即使采用气调,对批把贮藏的效果也不明显;低温可明显延长贮在期,尤以低温气调能大大延缓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等品质的损失,果实可贮藏40d以上.这与低温和低氧抑制果实呼吸和乙烯产生有关.低温散装或自然降氧虽能延缓果实衰老腐烂,但贮藏后期果实品质下降,腐烂增加.
关键词:
枇杷 贮藏条件 采后生理 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红梅 王薛修
钙处理对桃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肖红梅王薛修(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南京210095)EFFECTOFCALCIUMTREATMENTTOTHEPOSTHARVESTPHYSIOLOGYANDFRUITQUALITYINSTORAGEOFPEA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润光 田呈瑞 张有林
【目的】石榴采后易出现果皮褐变、籽粒劣变、软化腐烂等问题,导致贮期短,贮后质量差,商品价值降低。优选石榴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研究保鲜剂对石榴采后生理、贮藏品质及贮期病害的影响,为石榴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净皮甜’石榴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复合保鲜剂组分比例,通过生理变化和感官鉴评确定最佳配方。用复合保鲜剂涂膜处理石榴,于温度(1.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以未经保鲜剂处理的石榴作对照。贮期测定各处理果实呼吸速率、相对电导率、果实硬度,果皮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籽粒可溶性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丽源 郑林用 甘炳成 彭卫红 唐杰 黄忠乾 谭伟
本文以杏鲍菇为试验材料,以采后生理生化指标为考核指标,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杏鲍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延缓杏鲍菇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及衰老进程。贮藏温度4℃明显抑制了杏鲍菇的开伞、失重、褐变程度、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蛋白质、Vc、总糖的快速流失,丙二醛含量的快速增加,延缓了菇体的物质代谢,较好地保持了菇体的商业品质。由此可见,低温贮藏是有效的贮藏方式。
关键词:
杏鲍菇 贮藏温度 保鲜 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艺泽 陈莉 屠康 邵兴锋 陈育彦 王海 静玮
采用38℃72 h和96 h热空气处理红富士苹果,经过16周0℃的冷藏期后,置于货架条件1周。试验结果表明,冷藏期间,与对照组(未经热处理)相比,处理组果实果皮叶绿素含量较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保持较低水平;果实硬度较高,水溶性果胶低,而非水溶性果胶含量较高;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含量下降缓慢,热稳定蛋白含量在可溶性蛋白中所占比例较高。热空气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持果肉细胞膜的稳定性,使果实货架期果面底色较黄,固酸比上升,果汁pH值较高,具有较好的外观品质。
关键词:
热空气处理 红富士苹果 品质 采后生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金华 傅茂润 李苗苗 夏伟
目的研究二氧化氯(ClO2)对青椒的保鲜作用,为青椒的贮藏提供新方法。方法用二氧化氯气体(0、5、10、20、50mg.L-1)处理青椒,研究二氧化氯对青椒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5、10、20、50mg.L-1的ClO2处理对青椒的腐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0d时其腐烂率均小于对照的50%;其中50mgL-1的处理对腐烂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贮藏到30d时才有腐烂发生,40d只有对照的1/4。20、50mgL-1ClO2可显著抑制青椒的呼吸(P0.05)。除50mg.L-1外,5、10、20mgL-1ClO2处理使MDA含量低于对...
关键词:
青椒 二氧化氯 采后生理 贮藏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瑜瑜 陈泽斌 用成健 刘佳妮 姚丽媛 华金珠 范志伟
【目的】为研究外源水杨酸对蓝莓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云南澄江地区主栽的"夏普蓝"蓝莓为实验材料,用浓度分别为0.5、1.0和1.5 mmol/L的水杨酸溶液进行处理,测定其感官品质、果实硬度、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总酚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探讨其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结果】0.5 mmol/L外源水杨酸处理能延缓果实衰老,显著抑制蓝莓果实采后生理代谢,有效保持其低温贮藏品质。对不同浓度外源SA处理蓝莓果实的8个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将特征值大于1的生理指标综合为2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0.563%,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代表MDA信息,第2主成分主要代表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信息。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硬度与感官品质评分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OD和SOD与感官品质评分、果实硬度间相关性不显著;总酚与感官品质评分、果实硬度、POD和SOD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抗坏血酸(ASA)与感官品质评分、果实硬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溶性蛋白质与POD和SO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MDA与感官品质评分、果实硬度、总酚和ASA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
关键词:
蓝莓 外源水杨酸 低温贮藏 生理代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