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5)
2023(8078)
2022(6679)
2021(5836)
2020(4843)
2019(10621)
2018(10182)
2017(19397)
2016(10318)
2015(11158)
2014(10810)
2013(10888)
2012(10220)
2011(9431)
2010(9417)
2009(8793)
2008(8308)
2007(7320)
2006(6698)
2005(5870)
作者
(33142)
(27875)
(27829)
(26244)
(17722)
(13335)
(12351)
(11007)
(10553)
(9781)
(9550)
(9095)
(8910)
(8703)
(8628)
(8456)
(8312)
(8178)
(8027)
(7870)
(7135)
(6856)
(6724)
(6359)
(6348)
(6191)
(5930)
(5808)
(5657)
(5395)
学科
(67217)
经济(67155)
管理(30472)
(27027)
方法(22504)
(21121)
企业(21121)
数学(20342)
数学方法(20247)
地方(16093)
(12792)
中国(12707)
(12316)
地方经济(11930)
业经(11593)
(11330)
(9431)
贸易(9428)
(9098)
环境(9070)
农业(8729)
(8455)
(7437)
金融(7437)
经济学(7371)
产业(7359)
(6944)
(6888)
银行(6855)
(6679)
机构
大学(158968)
学院(158396)
(78529)
经济(77353)
管理(59042)
研究(58923)
理学(51591)
理学院(51011)
管理学(50238)
管理学院(49961)
中国(43072)
科学(36152)
(32217)
(31848)
(31543)
(30831)
研究所(28326)
业大(27414)
财经(25872)
经济学(25790)
中心(25100)
农业(25079)
(23588)
经济学院(23095)
(22713)
(21231)
北京(20053)
财经大学(19211)
科学院(18651)
(18369)
基金
项目(108741)
科学(85149)
基金(81333)
(73973)
国家(73399)
研究(71882)
科学基金(61636)
社会(50172)
社会科(47753)
社会科学(47739)
基金项目(43349)
(41518)
自然(40455)
自然科(39515)
自然科学(39499)
自然科学基金(38841)
(35007)
资助(32461)
教育(31119)
编号(25173)
重点(24653)
(24289)
(23542)
(22311)
国家社会(22041)
科研(21221)
计划(21187)
创新(21022)
教育部(19996)
人文(19538)
期刊
(88959)
经济(88959)
研究(47076)
学报(30391)
(27670)
科学(27045)
中国(26167)
(23702)
大学(22598)
学学(22194)
管理(21518)
农业(18152)
经济研究(16419)
财经(14020)
(13254)
金融(13254)
业经(12653)
(12174)
问题(11641)
技术(11604)
技术经济(9798)
(9455)
(8855)
商业(8447)
统计(8298)
世界(8151)
业大(8083)
国际(7896)
(7700)
(7658)
共检索到232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锦昌  尹光天  李荣生  冯昌林  郭文福  邹文涛  
收集黄藤试验地采收资料和马尾松标准地调查数据,评价13a经营期内5种采收方式对马尾松与黄藤间种林分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初采年龄和采收间隔期对13a黄藤人工林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7a初采和6a间隔期的采收方式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收益成本比分别为18144元·hm-2、13.45%、1.32;黄藤间种后对19年生马尾松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及株数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马尾松林分的纯收益和净现值比未间种时分别减少7500元·hm-2、3000元·hm-2;马尾松林分经济效益的减少可从间种黄藤所获得货币收入得到补偿,在5种采收方式下黄藤间种对整个林地产生的林地增益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温佐吾  谢双喜  周运超  齐新民  
贵州省龙里林场马尾松造林密度试验林 1 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密度对树高生长无明显影响 ;平均胸径、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高径比和蓄积量则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不同处理间的差异从 6~ 8年起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小径原木出材率随密度的增大明显降低 ,短小原木和薪材的出材率及出材量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各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木材生长轮宽度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晚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大体上随密度的增高而增加 ,前两者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 ,后者不显著。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木材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无明显影响 ,林龄 1 5年时均达到制浆造纸的基本要求。在 5个试验处理中 ,初植密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可欣  刘宪钊  雷相东  贾宏炎  唐继新  国红  
【目的】明晰3种不同经营方式在不同规格径材出材量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差异,为营林项目经济可行性和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近自然化改造、常规经营(轮伐期经营)和无经营活动3种经营方式下林分持续10年(2008-2018年)的观测数据,采用现金流和重置成本法分别计算大、中、小径材的木材价值和补植阔叶树种的苗木价值,通过财务静态、动态经济指标和敏感性分析法来评价3种经营方式的经济可行性与风险承受能力,综合比较3种经营方式的经济效益。【结果】(1)3种经营方式下马尾松材种结构动态变化存在明显不同:10年间,近自然化改造林分大径材出材量由1.22 m~3增长至56.85 m~3、中径材出材量由23.34 m~3增长至79.57 m~3、小径材出材量由69.79 m~3减少至68.76 m~3;常规经营林分大径材出材量由0.29 m~3增长至38.97 m~3、中径材出材量由22.51 m~3增长至90.89 m~3、小径材出材量由80.69 m~3减少至78.83 m~3;对照林分大径材出材量由0.25 m~3增长至27.97 m~3、中径材出材量由20.95 m~3增长至93.69 m~3、小径材出材量由189.39 m~3减少至181.98 m~3。(2)10年间,近自然化改造林分、常规经营林分和对照林分的净利润动态均呈单调递增趋势,投资利润率动态分别为单调递增、先增高再降低和单调递减趋势。在第10年,近自然化改造林分、常规经营林分和对照林的净现值分别为594、265、193,净利润分别为87 384.96、85 745.21和71 935.09元/hm~2,投资利润率分别为8.02%、7.92%和5.95%。10年间,近自然改造方式中冠下补植阔叶树种的苗木价值持续增加,苗木收益在营林总收益中的占比(W值)呈增高、降低、增高、降低的波浪动态,在第4~6年,大叶栎、灰木莲等乡土速生树种达到中、小径材标准,W值降低至11.26%,在第8~10年,随着红锥、格木、香梓楠等珍贵树种达到小径材标准,W值再次降至11.93%。【结论】3种经营方式的马尾松人工林都为经济可行性投资。近自然化改造初期营林成本较高,但更有利于培育大径材、促进乡土珍贵和速生树种资源后续的开发和利用,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轮伐期经营倾向于单一树种的抚育经营,追求速生丰产和相对集约化管理;无经营措施林分大径材比例低,天然更新稀少,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谌红辉  丁贵杰  温恒辉  陆毅  
用21年生造林密度试验林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不同造林密度(A 1 667、B 3 333、C 5 000、D 6 667株.hm-2)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随密度增大而减小,高径比随密度增大而增大,但16年生后,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高径比随林龄增长均表现出差异逐步缩小的规律;(2)林分蓄积与出材量在幼林期与密度呈正相关,进入中龄期后差异变小。21年生林分A、B、C、D各密度的出材量分别为300.13、309.94、303.19、313.32 m3.hm-2,随着密度增大,小径阶株数率及小径材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贵杰  严仁发  齐新民  
分不同地位指数级,对比分析了广西容县种源和贵州龙里种源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生长效果的差异。以现实林分蓄积量为基础,结合材种出材量(率)预测模型和研究区的技术经济指标,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经济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在贵州引种广西容县种源是可行的,在相同立地条件,容县种源林分生产力高于贵州龙里种源,树高、胸径、蓄积量分别高15.0—21.7%、5.4—19.1%和28—40%。经济效益、净现值高38.96—61.28%和69.78—91.76%。两种源单株材积随林龄加大,差异增大,但增长百分比随之减少。经济效益、净现值、益本比均随地位指数的增大而加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小玲  沈月琴  王枫  刘强  
以马尾松为例,采用NPV、IRR、LEV三个指标,并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马尾松经营周期内资金的变化情况,分别对比了不同经营主体、不同立地条件投入产出的差异及其构成。结果表明:(1)农户和林场马尾松经营的NPV、LEV差异明显,但IRR差异并不大,而不同立地条件三者均存在明显差异;(2)农户和林场现金流出、流入、净现金流量差异明显,林场明显高于农户,且用工成本构成了现金流出的主要部分;(3)立地条件好的地块现金流出量、流入量、净现金流量要明显高于立地条件中等和差的地块。并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增加马尾松营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颜培栋  覃富健  杨章旗  
采用项目投资的财务效益评估方法,对马尾松优良家系营造的人工林与普通商品种、初级种子园混系种营造的人工林,以及不同优良家系采脂与未采脂林分、间伐与未间伐林分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采用优良家系造林比普通商品种在单位面积蓄积量上提高17.3~97.4%,出材量提高10.1~91.0%,木材产值增加3346.25元.hm-2,木材年均产值增加555.30元.hm-2;优良家系采脂林的净收益、净现值(NPV)分别为85759.96元.hm-2和972.56元.hm-2,比普通商品种采脂林分高46%和123%,通过采脂能有效地提高人工林分单位面积产值和净收益值,缩短投资成本的回收期,不论是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玉蕊  
本文探讨了时间序列优选法在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趋势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及经济效益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舒文波  邵锦贤  杨章旗  林伟国  梁远毅  
该文对梧州市马尾松采脂林下种植的0.33hm21年生田七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田七5个样地的生长量指标(株高、叶柄长、茎长、茎粗、根长、根粗、株鲜重、叶鲜重、根鲜重)、干样指标(叶干重、茎干重和根干重)相互间差异皆不显著。另外,叶、茎、根干鲜重比值分别达到66.7%、13.3%和35.5%;复叶数、复叶长、复叶宽、小叶数和叶面积这些与光照相关的指标,不同样地间差异不显著。可知,松林下辅以遮阳网的田七栽培模式能够满足田七对环境的需求。目前,林下1年生田七保存率为80.8%,单株平均根干重为2.7g,每公顷田七产量已达850.5kg,收益可达39.0882万元。可见,在梧州地区松林下种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锦昌  尹光天  许煌灿  李荣生  冯昌林  卢立华  
评价了13a经营期内5种采收方式下单叶省藤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了间种对上层林木生长收获的影响以及对林地经济收益贡献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初采年龄和采收间隔期对13a单叶省藤人工林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单叶省藤以9a初采和4a间隔期的采收方式获得最高经济效益,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收益成本比分别为20255元·hm-2、20 08%、1 38;单叶省藤种植后对上层林木石梓的生长与收获量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20年生石梓林分的纯收益和净现值比未间种时分别减少4000、1500元·hm-2。通过综合分析,5种采收方式对整个林地经济收益仍有较大贡献,林藤间种产生的林地增益水平和净现值增量分别...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胤  郭飞  张明慧  杨章旗  
采用项目投资的财务效益评估手段,以脂材两用经营模式16a生马尾松采脂林为对象,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该经营模式下,采脂林分总产值、净收益、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分别为147 173.1元.hm-2、85556.9元.hm-2、15 587.7元.hm-2、37%,比未采脂林分提高194.5%、214.1%、342%、76.2%;采脂林分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0.6a,比未采脂林分缩短4.8a。运用该模式经营马尾松人工林能获得极高的经济收益和在较短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子贵  夏淑芳  梅丽  吴家胜  
为了研究浙江省西北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及高效马尾松的群落结构特征,以浙江西北重点区域马尾松公益林群落为对象,利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在聚类分析、多样性分析、相似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马尾松公益林进行全面剖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西北部马尾松公益林可分为7个类型,其中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类型Ⅶ)多样性较大、生态效益较高;选用常绿阔叶林和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Ⅶ)等2个类型作为优质高效公益林目标类型,并利用相似性分析将除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以外的马尾松公益林类型(类型Ⅰ~Ⅵ)划分为马尾松低效公益林。通过各森林类型物种丰富度、物种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鲍斌  丁贵杰  
为找出马尾松人工林最佳的抚育间伐强度,以12年生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定位观测,探讨了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结构和林下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胸径和单株材积增加,且处理间差异显著,而树高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不同径阶林木株数方差分析得出:除18,20,22三个径阶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径阶处理间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小径级木的径阶移动因子增大,进升上一径阶的株数增加,小径级木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小,而林分中大径阶木的株数增多。(3)随间伐强度的增加,林下灌木、草本层的物种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邵珠峰  刘心缘  张思琦  
为有效减少废旧动力电池所造成的污染,同时为了实现动力电池回收闭环供应链的效益最大化,以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为基础,第三方综合利用企业为回收主体,构建了动力电池回收方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考虑废旧动力电池以租赁、售卖的方式进行梯次利用和以拆解方式提取贵金属,通过比较逆向回收供应链的整体利润,确定利润最大化时最优的回收方式。研究表明,当废旧动力电池选择售卖方式进行梯次利用时,整体利润最大,经济效益最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承标  梁宏温  
1991~1996年,通过建立径流小区的方法,对广西桂平市不同整地马尾松工程幼林地的水、土、肥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整地马尾松工程幼林地的年平均液体径流量为全垦(134850t/hm2)>带垦(113839t/hm2)>穴垦(109491t/hm2);年土壤流失量为全垦(9313t/hm2)>带垦(4090t/hm2)>穴垦(1917t/hm2);年平均水土养分流失量为全垦(16617kg/hm2)>带垦(7627kg/hm2)>穴垦(3982kg/hm2),分别是灌草坡(2014kg/hm2)的8251%、3787%和1977%。不同整地造林后第6年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