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7)
- 2023(13758)
- 2022(11776)
- 2021(11044)
- 2020(9032)
- 2019(20555)
- 2018(20176)
- 2017(38467)
- 2016(21226)
- 2015(23365)
- 2014(23034)
- 2013(22695)
- 2012(20494)
- 2011(18413)
- 2010(17938)
- 2009(16244)
- 2008(15486)
- 2007(13191)
- 2006(11239)
- 2005(9441)
- 学科
- 济(77687)
- 经济(77604)
- 管理(57453)
- 业(54999)
- 企(44933)
- 企业(44933)
- 方法(37171)
- 数学(32366)
- 数学方法(32020)
- 农(22333)
- 中国(20280)
- 学(19024)
- 财(19012)
- 业经(18235)
- 地方(16105)
- 贸(15290)
- 贸易(15284)
- 农业(15281)
- 易(14840)
- 环境(13106)
- 技术(13092)
- 制(12893)
- 理论(12661)
- 和(12622)
- 务(12126)
- 财务(12066)
- 财务管理(12050)
- 企业财务(11411)
- 划(11172)
- 银(11102)
- 机构
- 大学(293084)
- 学院(292523)
- 管理(115820)
- 济(109197)
- 经济(106810)
- 理学(101966)
- 理学院(100762)
- 研究(98896)
- 管理学(98869)
- 管理学院(98368)
- 中国(69826)
- 科学(66829)
- 京(62177)
- 农(56770)
- 业大(52043)
- 所(50533)
- 研究所(47066)
- 财(47004)
- 农业(45156)
- 中心(44149)
- 江(40599)
- 财经(38852)
- 北京(38682)
- 范(38140)
- 师范(37649)
- 院(36359)
- 经(35493)
- 州(33321)
- 技术(32432)
- 经济学(31664)
- 基金
- 项目(214953)
- 科学(166586)
- 基金(154328)
- 研究(150480)
- 家(138022)
- 国家(136875)
- 科学基金(115634)
- 社会(92901)
- 社会科(87925)
- 社会科学(87901)
- 省(85400)
- 基金项目(83256)
- 自然(78298)
- 自然科(76416)
- 自然科学(76389)
- 自然科学基金(74997)
- 划(72633)
- 教育(68406)
- 资助(62315)
- 编号(60792)
- 重点(48415)
- 成果(47497)
- 发(45943)
- 部(45591)
- 创(45125)
- 创新(42048)
- 课题(41948)
- 科研(41929)
- 计划(41868)
- 大学(38849)
- 期刊
- 济(112622)
- 经济(112622)
- 研究(79383)
- 学报(57016)
- 农(51256)
- 中国(50277)
- 科学(48970)
- 大学(41560)
- 学学(39606)
- 管理(39399)
- 农业(35575)
- 财(33213)
- 教育(30813)
- 技术(23049)
- 融(20463)
- 金融(20463)
- 业经(20311)
- 经济研究(18512)
- 业(18018)
- 财经(17528)
- 科技(16683)
- 业大(16111)
- 版(15527)
- 问题(14911)
- 图书(14854)
- 经(14809)
- 林业(14027)
- 理论(13796)
- 技术经济(13099)
- 商业(13070)
共检索到403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世能 郑海水
本文进行了不同采伐季节、伐桩直径及采伐工具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采伐季节对萌芽更新影响显著,冬季采伐更新最好,夏、春季次之,秋季最差;②伐桩直径对萌芽更新影响较大,萌条的径、高生长随伐桩直径的增大而增加,而伐桩存活率则相反。在参试的所有径级伐往中,4~8cm直径的伐桩萌芽更新效果最好;③刀砍和锯伐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均无显著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世能 郑海水 翁启杰
在海南省琼海县进行了不同林龄、不同采伐方式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影响的研究,同时比较了保留不同萌条数量的萌芽林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林龄对伐桩萌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伐桩存活率及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显著或极显著。林龄越大,萌芽更新效果越差;(2)皆伐和隔行采伐对大叶相思伐桩的萌芽率、萌条数量和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但对萌条的径、高生长影响极显著。试验证明对大叶相思林分施以隔行采伐通过萌芽更新建立复层林分是可行的;(3)保留不同数量萌条对萌芽林早期(1.5年生)的径、高生长有极显著影响,但对后期(4.5年生)的生长影响不显著。每棵植株伐桩保留4根萌条的萌芽林生物产量最高,更新效果最好。
关键词:
大叶相思,林龄,采伐方式,萌芽更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世能 郑海水
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是一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的速生固氮树种,60年代初引进我国,被认为是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荒山造林、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及薪炭材树种。 薪材树种的重要特性之一,是要具有较强的萌芽或萌蘖能力。据报道,早在50年代就
关键词:
大叶相思 伐桩高度 林分密度 萌芽更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世能 郑海水 翁启杰
不同轮伐期和不同林分密度以及不同轮伐期组合和重复采收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和林分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轮伐期对伐桩的萌芽力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萌芽林的生长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林分密度对伐桩萌芽力和萌芽林生长均无显著影响。林分的材积和生物量总产量(种植后8a)随轮伐期的延长而减少。研究证明,大叶相思实生林萌芽更新的首采轮伐期以4a为最佳。②矮林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叶相思幼态化。在种植后5~6a内对这一树种进行第二次采伐的更新效果与第一次采伐的更新效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于以9a为一个经营期来说,以萌芽更新方式经营2代与3代其更新效果和林分总产量相当。为减少营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议经营两代即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青春 张文辉 唐德瑞 周建云
【目的】揭示采伐次数对栓皮栎伐桩萌苗生长的影响,探究栓皮栎矮林培育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秦岭北坡楼观台林区基径为10~15cm的栓皮栎伐桩为研究对象,每4年为1个采伐周期,根据采伐次数将其划分为采伐1次、2次和3次,并于2007年最后采伐后连续4年统计每个伐桩的萌苗数、萌苗生长特征、当年生萌苗数,对比分析不同采伐次数与伐桩萌苗数量和生长的关系以及伐桩萌芽力。【结果】1)随着采伐次数的增加,伐桩总萌苗数量减少,2008年,每桩萌苗数量表现为2次采伐>1次采伐>3次采伐;2011年,每桩萌苗数量表现为1次采伐>2次采伐>3次采伐。2)随着采伐次数的增加,萌苗生长量下降。3)不同采伐次数下,伐桩萌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程淑婉 王改萍 丁国华 叶镜中
在北亚热带黄棕壤上的28年生杉木林分内,设置不同季节伐木的5个处理(秋伐、冬伐、初春伐、初夏伐和夏伐),研究它们的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内源激素、休眠芽萌发数及萌条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前1年冬伐(12月8日)和当年早春伐(3月8日)是最佳伐木时间,此时杉木伐桩上的萌发势最强,萌芽内氦素营养水平最高,生长量也最大。休眠芽的萌发数主要与细胞分裂素关联;而不同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状况的差异,主要是与氮素养分在植株内的运转(特别是还原态氮向树干基部和根系的回流作用)有关。不同季节采伐,意味着在不同时期截断植株的向上运输和回流,因而得到氮素营养水平的不同结果。环割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项推论。由此可见,伐桩...
关键词:
杉木 伐根 萌蘖 氮素营养 植物激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希斌 王立海
通过对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部分林区不同林型的调查 ,分析了不同采伐强度对林分蓄积生长量和更新效果的影响 ,并应用统计学原理 ,对不同采伐强度与林分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和年平均更新株数进行拟合分析 ,得出不同林型不同采伐强度与林分蓄积年平均生长量和年平均更新株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采伐强度与林分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和更新株数间呈抛物线关系。
关键词:
采伐强度 林分蓄积量 更新 关系模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土生 姜志林
径流小区对比试验表明:栎林采伐后,林冠层截留功能丧失,灌草层、枯落物层截留有所增大;地表径流系数增大79%,产流起始时间提早;壤中流分层流量不同,径流系数增大;大暴雨时雨水入渗速率减小。由地表径流水流失的养分总量占雨水输入林地的养分总量,栎林地为43.14%,栎林采伐迹地为41.95%。
关键词:
栓皮栎 采伐迹地 森林水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新章 李冬生 肖文发 李秀英
从林隙大小和林隙年龄两个方面研究了以椴树、色木槭和蒙古栎为主的次生阔叶林经营采伐形成的林隙及其更新特征。结果表明:冠林隙面积
关键词:
次生阔叶林 采伐林隙 更新 长白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瑶芹 张文辉 周建云 杨保林 周民建
以陕西省佛坪县的栓皮栎伐桩为研究对象,分析2种生境条件下栓皮栎伐桩直径和高度与萌苗数量、萌苗生长的关系,并通过2年跟踪观测研究伐桩的萌发能力。结果表明:1)阳坡伐桩上的萌苗数量多于阴坡,但阴坡的萌苗生长量(基径、高度和冠幅)优于阳坡;2)萌苗数量随伐桩直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直径在15~25cm间的伐桩萌苗数量最多,萌苗生长量随伐桩直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伐桩高度与萌苗数量的关系不明显,随着伐桩高度增加,萌苗生长量增加;4)萌苗基径随萌苗数量增多而减小,萌苗高度与之相反,阳坡萌苗数量与萌苗生长量的关系比阴坡密切;5)砍伐2年后,伐桩萌发能力和萌苗生长量均出现降低趋势。栓皮栎伐桩的萌苗数量不仅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景军 肖文发 罗菊春
本文综述了广布于欧亚大陆与北美的云冷杉林的以往研究成果 ,尤其是其更新与生境对不同采伐方式的反应 ,揭示了云冷杉林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云冷杉林 采伐 更新 生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国 赵伟浩 殷有 孟庆洲 鹿天阁 卢国珍 李从心
采用固定标准地观测方法,对朝阳半干旱地区油松天然更新人工促进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半干旱地区油松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结果表明:间伐、带状采伐、带状采伐栽植山杏和整地措施可有效促进天然更新。对于31a生油松人工林,保留株数为225~375株.hm-2的间伐强度更新效果较好,更新幼树株数为2630~3480株·hm-2,更新频率为78%~83%;带状采伐宽度以8~12m为宜,更新幼树株数为2604~4375株·hm-2,更新频率为67%~91%;通过带状采伐栽植阔叶树山杏,可逐渐把现有油松人工纯林向复层异龄混交林方向诱导。
关键词:
人工促进措施 天然更新 油松 半干旱地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兰花 江家灿 杨建州 詹黎锋
引入消费成本的概念,分析了限额采伐管理制度下林农沉重的采伐成本。政府与林农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如果采伐成本负担过重,无论政府的支付函数如何,林农的最优选择都是滥伐。福建省闽侯县林业局的林政执法案件统计资料及200户林农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表明限额采伐管理制度是导致"林木滥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限额采伐管理制度 滥伐 采伐成本 博弈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陶鹏 葛安华 张玉巧
随着科技的进步,采伐联合机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普遍的应用。实践证明,在伐区采伐立木用采伐联合机的效率已经远远大于手工劳动的效率。本文运用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工作研究,对采伐联合机作业,进行程序分析和作业测定;通过对现行方法的记录分析,运用程序分析、找出现行方法的不足之处,对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等进行改善,并测定标准作业时间。对比现行方法和改善方法的标准时间,可以看出改善取得的巨大成绩,达到了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联合采伐机 程序分析 MOD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会儒 唐守正
对国际上减少环境影响的森林采伐(RIL)理念及中国森林生态采伐(EFH)理念的形成过程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国际上已经对RIL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制定了新的采伐作业规程。中国虽然已经制定了新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但还不完善,离可持续经营的目标还有差距。对EFH的研究,多是理论和单项技术方面的,对成本及效益方面的研究缺乏与传统采伐方式的比较,具体森林类型的生态采伐技术模式还不成熟,森林生态采伐的技术体系还没有形成。指出今后中国森林生态采伐更新研究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