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0)
2023(7009)
2022(5836)
2021(5397)
2020(4221)
2019(9084)
2018(8576)
2017(15919)
2016(8628)
2015(8961)
2014(8254)
2013(7819)
2012(7131)
2011(6280)
2010(6128)
2009(5634)
2008(5351)
2007(4583)
2006(3819)
2005(3190)
作者
(26283)
(22096)
(21938)
(20735)
(13787)
(10751)
(9677)
(8743)
(8355)
(7658)
(7547)
(7327)
(7063)
(6958)
(6836)
(6829)
(6737)
(6478)
(6333)
(6246)
(5708)
(5262)
(5131)
(5088)
(4938)
(4810)
(4724)
(4680)
(4500)
(4354)
学科
(32156)
经济(32125)
管理(22926)
(21604)
(16243)
企业(16243)
方法(13915)
数学(12589)
数学方法(12474)
(9864)
(8571)
中国(8277)
(8105)
贸易(8105)
(8095)
(7924)
业经(7319)
农业(6882)
环境(5703)
地方(5496)
技术(5193)
(5165)
(4948)
财务(4945)
财务管理(4938)
(4903)
银行(4869)
(4823)
金融(4823)
(4717)
机构
学院(118485)
大学(117961)
(48172)
经济(47434)
管理(43955)
研究(42780)
理学(39284)
理学院(38798)
管理学(37948)
管理学院(37762)
中国(30725)
科学(29538)
(28451)
业大(24938)
(24862)
农业(22427)
(22399)
研究所(21115)
(19282)
中心(18825)
(16404)
财经(16223)
(16138)
农业大学(15675)
北京(15402)
(14987)
经济学(14680)
(14662)
师范(14371)
经济学院(13533)
基金
项目(90769)
科学(70750)
基金(67021)
(62666)
国家(62163)
研究(58532)
科学基金(51827)
社会(38651)
社会科(36709)
社会科学(36697)
基金项目(36396)
自然(36164)
(35431)
自然科(35342)
自然科学(35329)
自然科学基金(34716)
(30503)
教育(26073)
资助(26060)
编号(21162)
重点(20967)
(19300)
计划(19112)
(18941)
(18730)
科研(18431)
创新(17759)
科技(17141)
国家社会(16664)
(16361)
期刊
(47885)
经济(47885)
研究(29610)
学报(27663)
(24307)
科学(23382)
大学(20286)
学学(19848)
中国(18040)
农业(16312)
管理(13683)
(13339)
业经(9992)
林业(9439)
经济研究(9205)
(8756)
金融(8756)
(8645)
业大(8460)
教育(7794)
财经(7483)
科技(7328)
(7244)
技术(7165)
问题(6902)
农业大学(6458)
(6396)
商业(6057)
资源(5964)
(5456)
共检索到159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东  于大炮  邓红兵  代力民  
合理的森林采伐方式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中国提出"生态采伐",对于合理采伐、保护森林资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唐守正,2005;张会儒等,2007;2008)。随着景观生态学的迅速发展,森林景观研究为合理采伐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月辉  胡志斌  常禹  胡远满  
文章以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亚里河林场为研究区,以遥感数据、林相图和采伐设计资料为信息源,选择水源涵养、固土保肥、固定CO2和释放O2四项服务功能,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引用相应模型,估算了研究区1989年和2000年服务功能价值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建立历年采伐分布图,计算采伐造成的服务功能价值损失,揭示该损失值与木材生产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服务功能价值在各管理区域内的分布。结果表明,1989年服务功能价值为1.85×108元,2000年为1.37×108元,价值20×104元h/m2以上的面积明显下降。生态服务功能的下降由采伐导致,1989至1999年采伐导致的生态损失价值为0.71×1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会儒  唐守正  
系统论述森林生态采伐的概念、原则和森林生态采伐理论的内涵。森林生态采伐是在森林生态理论指导下进行森林采伐作业,使采伐和更新达到既高效利用森林又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达到森林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森林生态采伐的内涵涉及3个层次:林分、景观和模仿自然干扰。在林分水平上,要系统地考虑林木及其产量、树种、树种组成和搭配、树木径级、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林地生产力、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使采伐后仍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景观水平上,要考虑原生植被和顶级群落,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实现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合理配置。模仿自然干扰就是模仿自然选择采伐木、培养木和其他保留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喆  郑曦  
【目的】现有近自然森林景观营造手段缺乏在设计阶段对群落空间结构的控制,制约了城市森林的营造效益。可以利用邻体相互作用的群落空间结构生成机制建立设计算法,实现近自然森林空间结构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基于树冠竞争指数构建设计竞争指数(DCI)作为近自然森林空间结构的优化规则,利用该规则开发包含植株生境适宜性预分布、空间结构迭代优化两个模块的设计算法。并参照北京市浅山地区天然森林群落特征,采用该算法对北京市青龙湖公园内的一处场地进行应用,验证其可行性。【结果】在应用情景中,该算法能够通过优化规则降低植株间的DCI,实现空间结构的优化,并根据预设的树种类型、适宜性和比例生成符合近自然森林景观特征的植株分布平面图。【结论】该算法能够生成符合近自然森林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的设计群落,可以作为一种近自然森林景观空间结构生成的辅助设计方法,但需要根据近自然指标进一步优化算法,积累近自然森林植物种类、形态特征和适宜性的特征参数,完善该算法对近自然森林群落的仿真程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希彪  周天林  
以黄土高原子午岭1∶25000植被图为基础,利用GIS手段和缓冲区分析技术,研究了人类活动对子午岭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景观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山杨(Populusdavidiana)林为主体,但因人为破坏等原因,灌木林和非林地景观类型亦占较重要地位。人类活动的强弱与景观破碎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人类作用强的地区平均斑块面积较小,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人类作用弱的地区斑块面积较大,破碎化程度较低。人为干扰增加了景观的异质性,从而使森林景观多样性增加,优势度指数下降,均匀度指数增加,破碎度指数增加。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子午岭森林景观破碎化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瑜娟  陈亮明  陈冬洋  
以湖南嘉义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基于2009年研究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DEM数据与森林植被图进行叠加统计分析,采用Fragstats4.2软件分别分析了研究区内一级、二级景观要素在不考虑海拔因素和考虑海拔因素时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海拔因素时,竹林分布最为广泛且破碎度高,为主要森林景观要素类型,两级景观类型的分维数都相差不大,且值接近1,整体上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一级、二级景观类型的分布面积和斑块数量基本随海拔增高,呈先增后减趋势;3级(500~700 M)高程的面积最大,分布的景观类型和斑块数较多。为此,在嘉义森林公园的经营活动中,建议严格控制人类自身干扰活动对森林景观的影响,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自强   周伟   杨重玉  
增加森林碳汇对中国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29个省份第三次至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的面板数据,通过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森林碳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森林采伐限额对森林碳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森林碳汇持续增长,地区间森林碳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提高采伐限额促进了森林碳汇增长,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带动邻近地区的森林碳汇增长;提高采伐限额的森林碳汇增长效应主要在于提高抚育采伐限额,且存在空间异质性,采伐限额对非集体林区森林碳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性更大;提高采伐限额促进了造林中用材林比例增长,但不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会儒  
介绍了国际上基于减少对环境影响的采伐理念的区域级或国家级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包括:斐济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森林采运方法规范》、亚太林业委员会的《亚太区域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和中国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这些规程以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注重效率为基本原则,目的是通过技术的改进,严格控制森林的过度消耗,减少采伐活动对森林及其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劳动效率和木材的利用率,处理好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平衡,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文章最后针对我国森林采伐规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类制定不同区域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及建立有效的监测和监督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亚东  周兆德  
基于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Fragstats在Arc GIS平台下进行多个景观指数计算,对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以人工林、农地和天然林3种景观类型为主,斑块面积高达89%,是海南岛的优势景观类型,也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的决定因素;2)天然林分布以海南岛中部地区的白沙、五指山、琼中、乐东等市县的面积最大,最大斑块指数也较高,该地区的天然林基本保持原始植被状态,集中连片,面积较大,而沿海较发达的市县则天然林景观指数较低;3)部分市县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森林破碎化程度较高,城市建设呈多中心分散分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亚东  周兆德  
基于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Fragstats在arc gIs平台下进行多个景观指数计算,对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以人工林、农地和天然林3种景观类型为主,斑块面积高达89%,是海南岛的优势景观类型,也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的决定因素;2)天然林分布以海南岛中部地区的白沙、五指山、琼中、乐东等市县的面积最大,最大斑块指数也较高,该地区的天然林基本保持原始植被状态,集中连片,面积较大,而沿海较发达的市县则天然林景观指数较低;3)部分市县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森林破碎化程度较高,城市建设呈多中心分散分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颖颖  王熙钱  易祖滨  吴自荣  欧阳勋志  宁金魁  
基于江西省兴国县2003年、2009年、2013年3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景观指数分析法分析其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优势景观类型为马尾松林、杉木林景观,两者总面积占森林景观总面积的80%以上。2003~2009年与2009~2013年两个时期内景观指数差异最大的为:马尾松林景观的斑块数;杉木林景观的景观比例;阔叶纯林景观的破碎度;疏林地景观的平均斑块面积与分离度;林龄均匀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松林、其他经济林、混交林与杉木林景观的林龄结构较为合理。综合分析表明,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及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2008年南方特大冰冻等自然灾害是引起研究区森林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建平  
【目的】分析汾河源头森林景观格局,为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支持。【方法】以2009年山西省汾河源头的SPOT5遥感影像、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实地补充调查数据为基本资料,基于GIS平台和Fragstats软件,从研究区域的林业用地、有林地和优势树种等3个尺度,对研究区内森林景观的格局和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林业用地的斑块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林地、宜林荒山荒地、灌木林地、人工造林未成林地、疏林地和无立木林地;斑块边界形状较为复杂,分布较为分散。在有林地斑块中,从树种构成比例来看,以纯林为主,混交林较少;从林木起源来看,以天然林为主,且分布集中,人工林较少。从优势树种组成来看,华北落叶松和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放  邓华锋  
【目的】为更好地了解洪田村森林景观结构,以2011年和2016年小班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洪田村的森林景观格局。【方法】以永安市洪田村2011年实地调查小班数据及2016年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将选取的19个景观指数从内部细化为三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12个最能表征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分析了洪田村的森林景观结构及功能。【结果】1)主成分分析筛选的12种景观指数在其所属类别上的因子载荷值均在90%以上,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可作为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标。2)洪田村森林景观要素组成类型单一且分布不均,杉木和硬阔叶树种为主的景观格局占主导优势。3)斑块形状简单抗干扰能力差,景观整体异质性较高。4)灌木林和软阔类树种较低的边缘密度(ED)表明这两种森林景观与其他类型景观之间的能流、物流交换低。【结论】未来对洪田村进行森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时应着重调整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空间布局,合理配置乡土树种(杉木、马尾松)、引进树种(桉树)、灌木林及其他树种的比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张华英  魏安世  丁胜  陈鑫  彭展花  
运用3S技术和景观分析等技术手段,分别从景观面积、斑块类型面积、斑块数、斑块平均大小、斑块均方差等5个方面对广东省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1)广东省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粤北;粤东、粤西沿海经济区次之,以针叶林、阔叶林为主要组成部分。景观内部斑块面积变化程度与景观面积关系密切,基本呈正相关。(2)疏林地等景观面积较小的森林类型破碎度较大,而针叶林、阔叶林等主要森林类型破碎度较小;粤西森林景观破碎度较大,粤北及粤东较小。(3)针对现有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提出了合理配置森林结构、减少人为干扰、加大保护力度等应对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向阳  
Based on the land utilization data,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forest green-land with different area and types in Nanyang City,Henan Province were analyzed.The result showed that(1) the area of forest was relatively small in Nanyang City;(2) the patches of forest lands were fragmented and distribut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