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2)
- 2023(4684)
- 2022(3800)
- 2021(3487)
- 2020(2846)
- 2019(6150)
- 2018(6160)
- 2017(10600)
- 2016(6106)
- 2015(6866)
- 2014(6900)
- 2013(6660)
- 2012(6579)
- 2011(5835)
- 2010(6034)
- 2009(5531)
- 2008(5823)
- 2007(5523)
- 2006(4879)
- 2005(4484)
- 学科
- 济(22739)
- 经济(22718)
- 管理(22031)
- 业(19840)
- 企(17283)
- 企业(17283)
- 技术(11695)
- 方法(10202)
- 学(8751)
- 数学(8507)
- 数学方法(8260)
- 环境(7433)
- 技术管理(6445)
- 中国(6051)
- 农(5807)
- 划(5156)
- 理论(4986)
- 业经(4811)
- 财(4736)
- 贸(4092)
- 贸易(4089)
- 发(4023)
- 教学(4018)
- 易(4000)
- 资源(3979)
- 农业(3941)
- 制(3842)
- 和(3811)
- 及其(3606)
- 银(3544)
- 机构
- 大学(94693)
- 学院(94588)
- 研究(35917)
- 济(32614)
- 管理(31888)
- 经济(31749)
- 理学(27035)
- 理学院(26708)
- 科学(26459)
- 管理学(25868)
- 管理学院(25723)
- 中国(25261)
- 农(23107)
- 京(21048)
- 所(20414)
- 研究所(18804)
- 农业(18652)
- 业大(18415)
- 中心(16446)
- 江(15796)
- 技术(14871)
- 财(13521)
- 省(13388)
- 院(13128)
- 北京(13048)
- 范(12444)
- 州(12256)
- 师范(12164)
- 农业大学(11775)
- 室(11538)
- 基金
- 项目(64127)
- 科学(48062)
- 基金(44170)
- 研究(41928)
- 家(41146)
- 国家(40817)
- 科学基金(33241)
- 省(27240)
- 社会(24478)
- 社会科(23202)
- 社会科学(23194)
- 自然(23194)
- 基金项目(22702)
- 划(22678)
- 自然科(22663)
- 自然科学(22654)
- 自然科学基金(22197)
- 教育(19308)
- 资助(18784)
- 编号(15426)
- 重点(15342)
- 计划(14528)
- 科技(14284)
- 发(14214)
- 创(14206)
- 创新(13538)
- 部(13019)
- 科研(12760)
- 成果(12730)
- 业(12223)
共检索到145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伟国 刘新富 孟振 温海深 雷霁霖
综合运用肉眼观察、活体压片-醋酸洋红染色和组织切片-H.E.染色3种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 smaximusL.幼鱼进行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在所有采集的1217尾全长8.3~21.5cm、体重9.0~183.9g的大菱鲆幼鱼样品中,体重>90g的269尾幼鱼和体重10~90g的790尾幼鱼,可用肉眼直接观察鉴定性别;体重10~90g的另外154尾幼鱼,可采用活体压片方法鉴定性别;体重10g的幼鱼,均可以采用活体压片方法准确地鉴定出性别,其准确率可以达到100%。本研究...
关键词:
大菱鲆 性别鉴定 活体压片 醋酸洋红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国军 王高学 潘厚军 石存斌 吴淑勤
研究了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在鳜细胞免疫水平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用不同比重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对鳜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比重为1.080的分离液可最大程度地将鳜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分离出来。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对分离出的淋巴细胞进行染色,结果显示最佳的染色条件为在pH6.0~6.5的孵育液中37℃孵育90 m in,然后2%甲基绿37℃复染10 m in,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胞核被染成绿色而胞浆被染成红色,阴性细胞胞核和胞浆都被绿染。对正常未免疫鳜与嗜水气单胞菌脂多糖和鳜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免疫一周后的鳜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计数,结果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岩
羰基合成法醋酸生产技术是国际上先进的醋酸生产方法,由于该装置具有较高的风险,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文章针对该醋酸生产装置,采用蒙德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得到各单元的危险程度,从而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实用意义。
关键词:
醋酸 蒙德法 安全评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丽敏 徐赫 高晓虹 李冬艳 陈俊峰 石菊芳 马莉 马俊飞 刘怡君 宁岩 赵方辉 乔友林
目的:对我国农村地区开展醋酸和复方碘液染色肉眼观察(VIA/VILI)子宫颈癌筛查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方法:通过建立Markov模型,预测不同筛查方案实施20年后的人均次筛查诊断成本,结合相关调查数据,进行费用分担机制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结果:各种筛查方案的人均次筛查诊断成本在12.83~14.08元之间,占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的比例很小。结论:我国农村地区采用VIA/VILI技术开展子宫颈癌筛查具有经济可行性,可以考虑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子宫颈癌筛查费用或将筛查项目纳入到新农合保障系统中。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炳山 李宝山 张利民 李华东 孙永智 王世信 王际英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3%、0.06%、0.09%及0.12%的胆汁酸,配制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D1、D2、D3、D4、D5),投喂体质量为26.5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56 d,研究胆汁酸对其生长、体组成、脂肪代谢酶活力及血清生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实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及脂肪效率呈先升后平稳的趋势,均在D3组达到最高值。(2)胆汁酸显著降低了全鱼粗脂肪及粗灰分含量,提高了粗蛋白含量(P<0.05);降低了肌肉粗脂肪含量,提高了粗蛋白及粗灰分含量(P<0.05)。(3)脂肪酶及脂蛋白脂酶活力呈先升后平稳的趋势;肝脂酶活力显...
关键词:
大菱鲆 胆汁酸 生长 脂肪代谢 鳗弧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泽晓 张彦明 韩雪清 林祥梅 侯义宏 黄新
【目的】为建立醋酸甲羟孕酮(MPA)快速准确的免疫学分析技术,对MPA人工抗原的合成鉴定进行研究。【方法】将MPA肟化后与琥珀酸酐反应制得MPA半琥珀酸(MPA-HS),然后通过碳二亚胺法将MPA-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合成人工抗原MPA-BSA,并采用紫外全波长扫描法、SDS-PAGE法、ELISA检测法和动物免疫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MPA与BSA的偶联比为8∶1时,合成的人工抗原MPA-BSA具有良好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结论】成功合成了人工抗原MPA-BSA,为进一步的MPA免疫学分析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涂佳 艾文胜 杨明 蒲湘云 孟勇 李美群
以商业醋酸菌、红曲醋分离的醋酸菌、山西陈醋分离的醋酸菌和笋醋自然发酵的醋酸菌为发酵菌种,采用纯化培养、产酸定性试验初筛出4株醋酸菌。再经过耐酒精试验,产酸速度试验和遗传稳定性试验,得到一株醋酸菌Z2。结果表明:确定醋酸菌Z2产酸速率快、产酸酸度高,遗传较稳定,对其进行16Sr DNA测序分析鉴定为巴氏醋酸杆菌。
关键词:
毛竹 毛竹笋 毛竹笋醋 醋酸菌 筛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墨 徐玮 麦康森 张彦娇 周慧慧 谭朋 杜建龙 艾庆辉
为研究亚麻籽油替代不同鱼油水平对大菱鲆幼鱼[初始体质量为(5.89±0.02)g]生长、脂肪酸组成以及肝脏和肌肉脂肪沉积的影响,以亚麻籽油分别替代0、33.3%、66.7%和100%鱼油,配制4种等氮等脂饲料。每组饲料随机投喂3组实验鱼,饱食投喂,养殖周期为92 d。结果发现,饲料亚麻籽油水平并未显著影响大菱鲆幼鱼存活率(SR)和特定生长率(SGR),但显著影响其摄食率(FI)、饲料效率(FE)和表观净蛋白利用率(ANPU)。随饲料亚麻籽油水平升高,FI显著升高,而FE和ANPU显著下降,且其均在100%亚麻籽油组分别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饲料亚麻籽油水平并未显著影响大菱鲆饲料脂肪表观消化率、肝...
关键词:
大菱鲆 亚麻籽油 鱼油 脂肪酸 脂肪沉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静 高婷婷 李勇 赵宁宁 马骏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选用体重为(145.08±0.56)g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L.)幼鱼,进行4种饲粮蛋白质水平(41%、46%、50%和55%,即Ⅰ、Ⅱ、Ⅲ和Ⅳ组)的单因素实验74 d,研究蛋白营养变化对工业养殖大菱鲆幼鱼生长、氨氮排泄及肌肉氨基酸的影响。结果显示:(1)实验鱼增重率的提高随饲粮蛋白含量升高先快后慢,Ⅲ、Ⅳ组增重率极显著高于Ⅰ、Ⅱ组18.48%–65.95%(p<0.01),Ⅲ、Ⅳ组间无显著差异;饲料系数则相应下降,Ⅲ、Ⅳ组分别极显著低于Ⅰ组25.64%、28.21%(p<0.01),Ⅱ、Ⅲ、Ⅳ组间无显著差异;(2)实验鱼氨氮排泄率与饲粮蛋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郝甜甜 王际英 李宝山 宋志东 黄炳山 孙永智 王雅平 王晓艳
本研究设计5组等氮等能(粗蛋白为53%,能量为25KJ/g)的实验饲料,以60%的鱼粉饲料组作为对照(D1),豆粕∶花生粕∶鱼溶浆粉∶鸡肉粉(2∶1∶3∶2)的复合蛋白替代40%(D2)、50%(D3)、60%(D4)和70%(D5)的鱼粉,养殖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 L.)初始体重(53.0±0.2) g,养殖周期84 d,每天定时(08:00,16:30)投喂2次,投喂量为体重的1.5%~2%。实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组之间幼鱼存活率、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D4和D5组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肥满度在D2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D3、D4和D5组(P<0.05);脏体比(VSI)、肝体比(HSI)和肠体比(ISI)均在D2组达到最低值,均显著低于D5组(P0.05);各替代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鱼灰分含量在D5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鱼体肌肉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P>0.05);各替代组均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总蛋白浓度在D2组显著高于D4和D5组(P<0.05);血糖浓度在D2和D3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D3、D4和D5组甘油三酯浓度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D2组(P<0.05);各替代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动植物蛋白可有效替代50%鱼粉而不影响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林 于志明
为了解决木材染色过程中染色废水的污染问题,实现木材连缸染色,该研究选用毛白杨单板为试材,使用6种酸性染料,通过真空加压的方法进行单拼色和多拼色的木材连缸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配色技术对木材进行连缸染色是可行的;在进行木材的单拼色染色时,染料是按照染液浓度的比例上染的,而多拼色染色时,各染料并不是按照染液中的比例上染的,反映出不同染料与木材的亲和能力和渗透能力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连缸染色 木材染色 计算机配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奎 戴思兰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 (ISH)在植物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文中介绍了 3种基于不同探针类型的ISH技术 ,以及该项技术在植物供体基因组的识别、不同供体基因组之间关系和物种形成过程中供体基因组的变化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文章还指出了ISH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它存在的局限性 .
关键词:
植物染色体 原位杂交 亲缘关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代伟伟 麦康森 徐玮 张彦娇 艾庆辉
为研究饲料中精氨酸(Arg)、赖氨酸(Lys)水平及其相互作用对大菱鲆生长、体成分和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本实验以初始体质量为(18.48±0.16)g的大菱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3双因素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Arg(0%、0.9%和2.0%)和Lys(0%、1.19%和2.39%),配制成9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养殖周期为8周。实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Lys添加量为1.19%时,大菱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其他两种添加量组显著升高(P0.05)。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保留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青 王际英 李宝山 李学丽 郝甜甜 张利民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n-3/n-6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比值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全鱼脂肪酸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了6种不同n-3/n-6 HUFA比值(D1:29.54,D2:23.04,D3:18.97,D4:9.06,D5:6.86,D6:3.87)的实验饲料。以大菱鲆幼鱼(12.18±0.01)g为研究对象,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了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实验共分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研究结果显示:饲料中n-3/n-6HUFA对大菱鲆幼鱼的成活率(SR)无显著影响;增重率(W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