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2)
- 2023(7581)
- 2022(6348)
- 2021(5785)
- 2020(4923)
- 2019(10369)
- 2018(9969)
- 2017(18861)
- 2016(10488)
- 2015(10947)
- 2014(10674)
- 2013(10479)
- 2012(9573)
- 2011(8500)
- 2010(8197)
- 2009(7370)
- 2008(7360)
- 2007(6225)
- 2006(5254)
- 2005(4521)
- 学科
- 济(36241)
- 经济(36195)
- 业(28711)
- 管理(28426)
- 企(22493)
- 企业(22493)
- 方法(18465)
- 数学(16648)
- 数学方法(16497)
- 财(11371)
- 学(10898)
- 农(10316)
- 中国(9185)
- 贸(8983)
- 贸易(8981)
- 易(8780)
- 业经(8038)
- 务(7524)
- 财务(7494)
- 财务管理(7475)
- 制(7454)
- 企业财务(7195)
- 农业(7134)
- 技术(7038)
- 银(6899)
- 银行(6848)
- 行(6445)
- 融(6282)
- 金融(6279)
- 环境(5984)
- 机构
- 大学(147830)
- 学院(146961)
- 济(56401)
- 经济(55357)
- 研究(53402)
- 管理(52867)
- 理学(47205)
- 理学院(46588)
- 管理学(45515)
- 管理学院(45269)
- 农(39694)
- 科学(38721)
- 中国(38170)
- 业大(32021)
- 农业(31925)
- 京(30567)
- 所(29333)
- 研究所(27542)
- 财(24787)
- 中心(23950)
- 农业大学(21370)
- 江(20933)
- 财经(20744)
- 院(19347)
- 经(19200)
- 省(18610)
- 北京(18354)
- 室(17795)
- 经济学(17770)
- 科学院(17303)
- 基金
- 项目(111778)
- 科学(86146)
- 基金(82989)
- 家(78295)
- 国家(77689)
- 研究(68577)
- 科学基金(64181)
- 自然(45833)
- 自然科(44860)
- 自然科学(44834)
- 社会(44772)
- 基金项目(44540)
- 自然科学基金(44074)
- 省(43623)
- 社会科(42574)
- 社会科学(42561)
- 划(37767)
- 资助(33412)
- 教育(30888)
- 重点(25859)
- 计划(25033)
- 部(23761)
- 创(23491)
- 编号(23434)
- 科研(23091)
- 发(22896)
- 科技(22890)
- 创新(22135)
- 业(21563)
- 国家社会(19592)
共检索到198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丽萍 曹金珍
虽然无机硼类化合物(简称硼化物)有着许多其他防腐剂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抗流失性很差。该文采用在硼化物(硼酸、硼砂、四水合八硼酸二钠)中分别添加4种醇类化合物(丙三醇、甘露醇、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1000)来共同处理杉木。实验针对每种醇类化合物设计了1组L9(43)的正交试验,考察硼化物种类、醇的浓度和后处理条件对硼的保持率的影响。流失实验根据美国木材防腐协会标准E11-07进行,并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处理材的结构进行表征,得到如下结论:①在3种硼化物中,硼酸与醇的组合能在木材中较好地固着;在4种醇类化合物中,聚乙二醇-600对硼化物的固着效果最好,且处理材中...
关键词:
硼化物 醇类化合物 抗流失性 硼的保持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丽萍 曹金珍 闫丽
为考察用金属盐与硼化物复合处理杉木后,处理材中硼的抗水流失性,采用3种硼化物(硼酸、硼砂、四水合八硼酸二钠)和3种金属盐(硫酸锌、乙酸锌和无水氯化钙),用两步法来复合处理杉木。针对每种金属盐设计了正交试验,考察硼化物种类、金属盐种类和浓度、后处理条件对硼保持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流失试验。结果表明:①将硼化物和金属盐分两步来处理木材,从而提高硼的抗水流失性是可行的;②处理材中硼的保持率随着金属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也随着后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提高;③无水氯化钙对硼的固着效果相对最好,其次是乙酸锌,而硫酸锌对硼的固着效果相对较差;④硼酸与无水氯化钙、硼砂或四水合八硼酸二钠与乙酸锌的组合比该种硼化物与其...
关键词:
杉木 硼化物 金属盐 硼的保持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金珍 D.Pascal Kamdem
该研究中测定了蒸馏水、二碘甲烷、甲酰胺和甘油等4种参照液体在不同水基防腐处理(包括铬化砷酸铜CCA以及另外两种商品名为NW和NS的处理)后的木材表面所形成的接触角,并根据酸碱作用理论计算得到其表面自由能及其两个分量———LifshizvanderWaals(LW)分量和酸碱作用(AB)分量.结果表明,NW和CCA处理使木材表面的疏水性有所增加,而NS处理由于早材的水分渗透速率加快总体表现为亲水性增加.利用蒸馏水、二碘甲烷、甲酰胺这3种参照液体计算得到的未处理早材、未处理晚材、CCA处理早材、CCA处理晚材、NW处理早材、NW处理晚材、NS处理早材和NS处理晚材的表面自由能分别为43.1、44....
关键词:
木材 表面自由能 防腐剂 接触角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敏 吴义强 胡云楚 张新荔 杨守禄
纳米二氧化钛(TiO2)的团聚和分散是制备水基型纳米TiO2防腐剂的关键问题。采用光度分析法、XRD分析技术、扫描电镜和FTIR分析技术分别研究了钛酸酯NDZ-105、六偏磷酸钠对TiO2的分散性能的影响,改性前后TiO2晶型变化及改性TiO2在木材中的分布与界面特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悬浮液的分散性随两种分散剂的添加量增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钛酸酯NDZ-105为5%、六偏磷酸钠添加量为3%~5%时可得到分散性能稳定的纳米TiO2防腐剂;分散改性后的纳米TiO2,保持了锐钛矿的晶体衍射特征;改性后TiO2粒子成功进入木材内部,呈颗粒状或球状,TiO2与木材纤维素发生氢键结合和共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纪伟 沈雪梅 赵一帆 王玮 张钎 周艺凡 李家华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贮存年份普洱生茶中3种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变化与普洱生茶年份鉴定的相关性。【方法】以不同贮存年份(2006—2015年)的普洱生茶为研究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了茶样中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3种含量最多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并利用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3种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及黄酮总量与贮存年份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贮存年份的延长,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杨梅素的含量在0.36~3.19 mg/g,槲皮素在2.40~10.17 mg/g,山奈酚在2.00~7.35 mg/g,黄酮总量在12.87~51.99 mg/g。利用聚类分析发现,茶样可以分为2大簇,第一簇包括2006—2008年的茶样,第二簇为2009—2015年茶样;相关性分析发现,黄酮总量、槲皮素和山奈酚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最强,且贮存年份越接近的茶样间相关性越强。【结论】不同年份普洱生茶茶样中黄酮醇类化合物含量及黄酮总量可以作为普洱生茶年份鉴别的指标。
关键词:
普洱生茶 贮存年份 黄酮醇 聚类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明亮
百菌清 (CTL)、氨溶季铵铜 (ACQ)、氨溶柠檬酸铜 (ACC)处理马尾松 (Pinusmassoniana)、毛白杨 (Pop ulustomentosa)后对木材尺寸稳定性及MOE MOR的影响本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剂量 11 48kg m3的百菌清处理的毛白杨外 ,以上防腐剂处理试材后吸水至饱和时的尺寸稳定性与对照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幅度为 3 9%~ 2 8 0 % ;各处理对抗弯弹性模量 (MOE)影响幅度不大 ,其中对于马尾松 ,MOE差异不明显 ,对于毛白杨 ,各处理对MOE稍有增加 (百菌清乳剂处理除外 ) ,幅度 6 3%~ 8 1%之间。各制剂处理马尾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家宁 段新芳 王新爱 冯德君 郭康权
采用铜盐(CuCl2)和锌盐(ZnCl2)与壳聚糖反应,生成壳聚糖金属配合物。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壳聚糖与金属盐的质量分数比、络合时间、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合成两种配合物金属离子质量分数的影响。极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壳聚糖与金属盐的质量分数比>络合时间>反应温度;得出壳聚糖金属铜配合物的合成条件为:壳聚糖的脱乙酰度85%~90%,络合时间2 h、氯化铜与壳聚糖的质量分数比为1.2∶1,反应温度为45℃;壳聚糖金属锌配合物的合成条件为:壳聚糖的脱乙酰度85%~90%,络合时间5 h、氯化锌与壳聚糖的质量分数比为1.4∶1,反应温度为55℃...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温旭雯
随着木材资源的日益匮乏,我国丰富的竹材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竹子成材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含有大量淀粉、糖类、蛋白质和其他盐类物质,易引起虫蛀、霉变和腐朽、导致其强度、外观等性能降低,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必须进行防护处理。在竹材的防护处理过程中,竹材的渗透性决定了药剂处理效果的优劣,因此竹材中液体渗透的动态过程和影响因素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在前人对竹木材渗透研究的基础上,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加压浸注设备,深入研究了影响竹材渗透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溶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春红 郭婕 陈龙 李季平 乔琳 何乐
采用改良土培法,研究防腐剂胁迫下玉米幼苗对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处理的响应,探索外源芸苔素内酯缓解防腐剂对玉米胁迫的适宜浓度。结果表明:10.0 g/L复合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质量比为2∶3)显著抑制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玉米出苗延迟,植株矮化,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均降低,膜过氧化加剧;适宜浓度芸苔素内酯处理能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性,缓解复合防腐剂的胁迫,且以质量浓度0.12 mg/L芸苔素内酯处理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玉米 芸苔素内酯 防腐剂胁迫 改良土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芳利 段新芳 文桂峰 毛胜凤
以3~4年生新伐毛竹为试材,以青霉、木霉、黑曲霉为试菌,与常用的竹材防霉剂硼酸(HBO3)、百菌清等进行比较,对壳聚糖金属配合物(CMC)系列的壳聚糖铜配合物(CCC)、壳聚糖锌配合物(CZC)的防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CCC和百菌清对木霉、青霉、黑曲霉防治效果均优于CZC、壳聚糖和硼酸;相比之下,CCC对青霉防治效果优于百菌清,而百菌清对木霉防治效果优于CCC。
关键词:
CMC系列防霉剂 竹材 防霉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芝 樊能廷 吕成信 李树明
The mixture of synthetical reaction of N Hydroxy N nitrosocyclohexanamine potassium salt by RP HPLC on C 18 column and with 70% CH 3OH-30% H 2O as mobile phase and UV detector at 230?nm. Three compounds were separated well. The mechanism of separation was studied.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谷燕华 程康华 倪洁 顾晓利
Cu(Ⅱ)、Cr(Ⅵ)、As(Ⅴ)、季铵盐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剂后生成的物质可对光选择性吸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实现对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木材防腐剂CCA(加铬砷酸铜)和ACQ(氨/胺溶季铵铜)木材防腐剂中铜、铬、砷和季铵盐的含量。结果表明:此法重复性和准确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在2%之内,加标回收率为95%~105%,与化学分析法比较,相对偏差在-5%~5%之内,准确度高,简便易行,可用于大批试样的分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群利 崔琳琳 郭靖 关凤英 王恩思
海因类化合物是指含有各种取代基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其衍生物可作为合成医药产品、杀虫剂、杀菌消毒剂及感光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开发海因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以3-溴苯乙酸为原料,7-溴-2-四氢萘酮为中间体,采用Ullman反应,Suzuki反应,Bucherer-Begs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海因类化合物,关键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得到确认。将目标化合物灌胃给药后,采用氨水引咳法以超声雾化器喷雾氨水刺激小鼠呼吸道,记录致咳潜伏期和2 min内咳嗽次数,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能减少雾化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次数,并延长咳嗽的潜伏期,对小鼠氨水引发的咳嗽有显著的镇咳作用,为海因类化合物的...
关键词:
海因 合成 生物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军良 逯保德 徐鸿林 朱祯 赵美华 梁爱华
以大白菜纯合系河头早B为试验材料,用携带质粒pBinΩSCK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LBA4404转化其无菌苗子叶,比较了8种酚类化合物对大白菜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丁香酮和邻苯二酚对外植体的转化频率影响最大;阿魏酸和ρ-羟基苯甲酸的作用次之;芥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香草醛和丁香酸没有明显的作用。复合酚类化合物的促进作用优于单一酚类化合物的作用。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遗传转化 子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陈道文 章维华 蒋木庚
通过用具有杀菌活性的N-(2,6-二甲苯基)-丙氨酸甲酯与具有除草活性的2-甲基-α-萘氧基(或β-萘氧基)-乙酸反应,合成获得N-酰基丙氨酸类新化合物。经除草和杀菌生物试验表明,这类新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
N-酰基丙氨酸类化合物 合成 生物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