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0)
- 2023(10194)
- 2022(8649)
- 2021(7872)
- 2020(6524)
- 2019(13913)
- 2018(13598)
- 2017(24711)
- 2016(13470)
- 2015(14277)
- 2014(13122)
- 2013(12234)
- 2012(10749)
- 2011(9549)
- 2010(9400)
- 2009(8747)
- 2008(8144)
- 2007(6987)
- 2006(5940)
- 2005(4849)
- 学科
- 济(42215)
- 经济(42154)
- 管理(33538)
- 业(33405)
- 企(26319)
- 企业(26319)
- 方法(18026)
- 数学(15842)
- 数学方法(15660)
- 农(14633)
- 学(13178)
- 中国(12326)
- 财(12023)
- 贸(10852)
- 贸易(10848)
- 易(10579)
- 业经(10512)
- 农业(9766)
- 环境(8012)
- 制(7864)
- 技术(7441)
- 务(7364)
- 财务(7353)
- 财务管理(7342)
- 地方(7132)
- 企业财务(6913)
- 银(6884)
- 银行(6831)
- 融(6586)
- 金融(6584)
- 机构
- 学院(176912)
- 大学(175279)
- 济(66311)
- 经济(65064)
- 管理(63928)
- 研究(63640)
- 理学(56445)
- 理学院(55750)
- 管理学(54408)
- 管理学院(54127)
- 中国(46052)
- 科学(44977)
- 农(41598)
- 京(36794)
- 业大(35130)
- 所(33777)
- 农业(32966)
- 研究所(31752)
- 中心(28840)
- 财(28693)
- 江(25424)
- 院(24006)
- 财经(23565)
- 范(22613)
- 北京(22505)
- 农业大学(22290)
- 师范(22174)
- 经(21647)
- 省(20806)
- 技术(20261)
- 基金
- 项目(133954)
- 科学(103840)
- 基金(97418)
- 家(91492)
- 国家(90383)
- 研究(88577)
- 科学基金(74575)
- 社会(56265)
- 社会科(53275)
- 社会科学(53257)
- 省(52993)
- 基金项目(52094)
- 自然(51602)
- 自然科(50427)
- 自然科学(50408)
- 自然科学基金(49522)
- 划(45728)
- 教育(39821)
- 资助(38211)
- 编号(33701)
- 重点(31488)
- 发(28769)
- 创(28412)
- 计划(28219)
- 部(27552)
- 科研(27303)
- 创新(26616)
- 科技(25508)
- 成果(24813)
- 业(24203)
共检索到245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湛 张青梅 向仁军 漆燕 邱亚群 尤翔宇
以湖南省蔡家塘森林土壤溶液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地区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蔡家塘森林土壤已处于酸性状态(pH<5.00)。土壤溶液中的各种阴阳离子浓度都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和春季离子浓度高,夏季和秋季离子浓度低,Ca2+、SO42-、Mg2+、Na+的最大浓度出现在春季,K+、NO3-、Cl-、NH4+的最大浓度出现在冬季。蔡家塘森林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以Ca2+和K+为主,分别占总离子量的26.67%和24.14%;阴离子以SO42-和NO3-为主,分别占总离子量的26.67%和24.14%。
关键词:
酸沉降 离子 特征 蔡家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连峰 潘根兴 张乐华 黄明星 石盛莉 李玉红 董小卫
采用 8 羟基喹啉络合比色法测定了庐山森林生态系统不同季节、不同植被下以及根圈与非根圈剖面土壤溶液中溶解态铝的含量及其变异。结果表明 ,供试土壤中酸溶性铝、单核铝和多核铝的含量分别变化于 0 6~ 3 8mg/kg ,0 3~2 8mg/kg和 0 1~ 1 1mg/kg范围内。土壤溶液中溶解铝明显受植物类型和根系活动的影响 ,所测定的 3种形态铝含量均表现为随剖面深度而减少 ,针叶林植被下高于阔叶林 ,而非根圈土与根圈土差异不大。溶解铝的形态与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异 ,秋、冬季铝含量偏高且单核铝 /多核铝比值较高 ,而春、夏季偏低。结果还表明酸沉降影响下的土壤酸化促进了森林土壤中...
关键词:
森林土壤 酸沉降 溶解铝 庐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肖辉林
因大气污染而不断增加的大气氮沉降量 ,在许多地区超过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氮需求。氮在土壤中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对H+ 离子的产生与消耗有重要影响。NH+4和NO-3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状态影响着土壤 -土壤溶液系统的酸化速率。过剩的氮沉降将增加NH+4的硝化和NO-3的淋失 ,加速土壤的酸化。土壤酸化对森林有危害作用。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氮沉降 森林土壤 酸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柏寒 蒋青
为了研究酸沉降作用下中国南方 5个森林土壤铝的释放与活化 ,进行了土壤的模拟酸沉降浸泡试验 ,结果表明 ,土壤铝的释放与活化由土壤总碳量、可浸提铝以及土壤或溶液 p H值所控制 ,而且与酸沉降中酸度和其他阳离子浓度有关 .土壤铝的释放主要发生在表土 ,而心土、底土可能吸收部分来自表土的铝 .来自酸沉降的盐基离子将导致土壤铝释放的增加以及交换态铝增加量的下降 .酸沉降引起的铝毒性可能会出现在一些溶液 Al/ (Ca +Mg)比值远大于 1.0的土壤中 ,例如江西、福建、重庆森林土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柏寒 蒋青
通过 3种模拟酸沉降溶液对福建和贵阳两种森林土壤样品的连续浸泡试验 ,研究了土壤对酸沉降中 SO42 -和 NO3-的吸附 ,以及盐基离子输入对这种吸附的影响 .结果表明 ,2种土壤对 SO42 -均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但福建土壤的吸附量比贵阳土壤大 .土壤对 SO42 - 的吸附与酸沉降中 SO42 - 浓度及土壤水溶性 SO42 - 含量有关 ,但高浓度的盐基离子输入会降低 SO42 -的吸附量 .土壤对 NO3-的吸附主要发生在表土中 ,且比 SO42 -的吸附量低 ,但比预料的要高
关键词:
酸沉降 森林土壤 硫酸根 硝酸根 吸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建霞 赵英男 李博文 刘文菊 马理
为探讨黄瓜温室土壤溶液中钾含量的变化特征,以河北永清县黄瓜主产区的黄瓜温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黄瓜温室整个生育期根层(35~40 cm)和非根层(95~100 cm)不同深度土壤溶液中钾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土壤中钾的淋失特征。结果表明,根层(35~40 cm)各处理土壤溶液钾含量为47.7~114.0 mg/L,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在非根层(95~100 cm)土壤溶液中,常规施钾处理(施钾量为3 022 kg/hm~2)的钾含量(40.3~105.0 mg/L)动态变化规律与根层相似,而对照处理(不施钾)的钾含量(49.6~66.5 mg/L)和推荐施钾处理(施钾量为600 kg/hm~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小卫 刘德辉 潘根兴 黄明星 张乐华 石盛莉 孙玉华
对1998 年春季庐山森林生态系统中降水、透冠水、茎流水、土壤渗漏水和沟水的水溶态氮(NH+4 -N、NO-3 -N、NO-2 -N) 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庐山酸雨pH值较1993年升高, 总氮亦有所增加; 系统中氮流通量加大, 输入量大于输出量。土壤尚能有效缓冲大气氮沉降; 氮的输出量中, 以灯台树(Cornusccontroversa)和山胡椒(L.glauca)为主的阔叶林系统多于以日本柳杉(Cryptom eria japonicum ) 为主的针叶林系统; 阔叶林较针叶林更有效地抵抗酸沉降。氮的分布及其动态表明阔叶林生态系统对酸沉降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关键词:
庐山 森林生态系统 水溶态氮 酸沉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毛煜民 王克勤 宋娅丽 张晓花 梁阳森 肖文贤
【目的】研究N沉降对不同森林类型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旨在为我国西南亚高山森林土壤细菌群落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应对N沉降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亚热带高海拔季风气候区高山栎林、云南松林、华山松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定4个N施氮水平:对照(CK, 0 g·m~(-2)·a~(-1))、低氮(LN,10 g·m~(-2)·a~(-1))、中氮(MN, 20 g·m~(-2)·a~(-1))、高氮(HN, 25 g·m~(-2)·a~(-1)),测定施N18个月后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1)4种林分类型土壤细菌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细菌α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常绿阔叶林>华山松林>云南松林>高山栎林;不同施N浓度会造成细菌多样性变化,即随着施N浓度增加,细菌多样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不同施N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优势门均由酸杆菌门(29.10%~44.46%)、变形菌门(25.22%~37.50%)、放线菌门(9.3%~12.1%)组成,其中酸杆菌门相对丰度随施N浓度上升而降低,而变形菌门则相反。3)优势属中仅罗河杆菌属、厌氧黏细菌属、出芽菌属、黏液杆菌属在不同施N浓度之间有显著差异。4)土壤细菌一级功能代谢通路包括6类,其中最主要的功能代谢(51.5%~52.2%);二级代谢通路功能基因获取41类,其中主要的二级代谢通路包括10类,碳水化合物代谢占总功能基因数最高(10.7%-~11.1%)。【结论】N沉降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阈值限制性;土壤细菌可通过改变生化过程来应对N沉降,以此提高对于N沉降的抵抗能力;林分类型因C源差异、立地特征等因素,为影响N沉降下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辉勇
从理论上讨论了土壤硒的价态及其溶解性 ,土壤溶液中不同形态的硒的溶解平衡与可能存在的 Se( )的变价反应 ,土壤溶液中硒的价态转换的影响因素 ,特别是氧化还原电位与 p H对淹水土壤溶液中硒的价态变换的影响 .并推导出 Se的价态转换的 p H- Eh图 ,根据 p H- Eh图 ,可以预测土壤溶液中硒的价态变换与 p H- Eh的关系
关键词:
土壤溶液 硒 价态 氧化-还原电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晓 方晰 喻林华 项文化 黄志宏
以湘中丘陵区杉木人工林(CL)、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PM)、南酸枣落叶阔叶林(CA)、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LG)为对象,研究了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同一土层SOC、TN、TP含量随着森林树种增加而增加,LG、CA 0~30 CM土层SOC平均含量显著高于CL,但与PM差异不显著,CA各土壤层TN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CL、PM,但与LG差异不显著,CA各土壤层TP平均含量显著高于CL、PM、LG;4种森林土壤SOC、TN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呈"倒金字塔"的分布模式,但TP含量随土壤深度变化不明显,呈"圆柱体"的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彦辉 P.Rademacher H.Flster
用德国Solling地区挪威云杉林的严重酸化的未扰动土柱 ,在 1年半时间内 ,研究了在不存在干旱的条件下温度升高对渗滤水化学组成的影响。当平均气温由 1 2 3℃上升到 1 5 5℃时 ,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明显加快 ,Norg、Corg、SO42 -的浓度和净淋失量明显增加 ,Al3+、NO3-的浓度和净淋失量明显降低 ,NH4+、HPO42 -、Cl-的浓度和净淋失量以及渗滤水的Ca2 +/Al3+比轻微增加 ,H+的浓度和净淋失量轻微降低 ,盐基离子则无明显变化。温度升高导致的反硝化作用增强是Al3+浓度降低的关键因素。简而言之 ,温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Al3+毒害 ,但并未改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伟 俞新玲 林勇明 陈俊蓉 李键 陈灿 吴承祯
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火烧杉木林、马尾松林和未火烧马尾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结果表明,火烧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产生重大影响.土层深度为0-20 cm,火烧马尾松林土壤微环境受到明显干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细菌数量逐渐减少,真菌数量逐渐增加;深度大于20 cm,火烧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变化与上述相反,火烧马尾松林土壤微生物总数低于未烧林,火烧杉木林微生物数量变化幅度较小;在20-40 cm深处,细菌数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真菌数量则略有减少.2种火烧林型土壤细菌和真菌总数呈极显著差异(P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林火 数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辉勇 王日为 杨志辉 刘军鸽 葛旦之
以熟红黄泥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在淹水培养过程中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外加 Se( )在土壤溶液中的价态转化 .结果表明 ,在两种土壤 Eh培养条件下 ,外加的 Se( )约有 2 0 %进入土壤固相 ,80 %进入土壤溶液 .在低 Eh值 (175 m V)条件下 ,进入土壤溶液的硒约有 90 %呈有机态 ,且较稳定 ;10 %左右的 Se( )还原为 Se( ) ,此还原反应符合动力学一级方程 ,半衰期为 3.7d.在高 Eh值 (4 5 0 m V)条件下 ,进入土壤溶液的硒在第一天 70 .9%呈Se( )态 ,且稳定 ;2 9.0 %呈有机态 ,并在培养过程中先氧化成 Se( ) ,然后 ...
关键词:
土壤溶液 Se(Ⅵ) 价态转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波 张会兰 王彬 王云琦 郭平 刘春霞 唐晓芬
通过在2010~2012年8月份对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土壤进行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酸沉降对研究地森林土壤酸化的影响,并从多角度深入分析了4种林分土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酸化机理。结果表明:(1)在常年酸沉降的影响下,缙云山森林土壤酸化现象非常严重,pH值较低,表层土壤pH值为3.87~4.47,4种林分土壤pH值都随土层加深递增;(2)4种林分有机质含量相差较大,灌木林最高(37.7g/kg),毛竹林最低(11.44g/kg),且随土层增加而降低,这主要是受枯落物类型和来源的影响;(3)由于长期酸雨淋溶作用,4种林分土壤CEC含量均较低为12.76~19.73cmol/kg,表层含量最高,...
关键词:
酸沉降 土壤酸化 阳离子交换量 有机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淑芬 俞元春 何晟
采用TOC 5000A总有机碳仪测定了福建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溶解有机碳(DOC)的含量,分析了土壤溶解有机碳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方酸性森林土壤中,DOC与有机碳总量、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因子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而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性状的生物学指标。土壤DOC与土壤中有机络合态铁、有机络合态铝和活性羟基铝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土壤中有机碳是影响土壤中铝和铁的溶出及迁移的一个重要因子。土壤DOC与pH值之间在一定的范围内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而土壤中铝的吸附、保持及溶解铝的排出受到溶液中DOC的强烈控制。土壤DOC与交换性铝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表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