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2)
2023(8299)
2022(7364)
2021(6873)
2020(6191)
2019(14548)
2018(14796)
2017(28501)
2016(15982)
2015(18475)
2014(18583)
2013(18449)
2012(17013)
2011(15406)
2010(15972)
2009(14763)
2008(14855)
2007(13653)
2006(11570)
2005(10155)
作者
(48119)
(40477)
(40245)
(38443)
(25433)
(19380)
(18411)
(15985)
(15028)
(14421)
(13757)
(13586)
(12910)
(12719)
(12596)
(12563)
(12519)
(11917)
(11780)
(11551)
(10190)
(10172)
(10035)
(9174)
(9151)
(9081)
(9045)
(9002)
(8218)
(8082)
学科
(66213)
经济(66158)
管理(42305)
(40773)
方法(35970)
(33147)
企业(33147)
数学(32510)
数学方法(31917)
(17399)
中国(15581)
(15426)
(15227)
业经(12267)
地方(12252)
(11905)
贸易(11899)
理论(11595)
(11527)
农业(11162)
(10940)
(10517)
(9689)
财务(9646)
财务管理(9617)
(9189)
银行(9163)
环境(9144)
企业财务(9000)
技术(8749)
机构
学院(231268)
大学(229432)
(89115)
管理(87945)
经济(87064)
研究(76136)
理学(76071)
理学院(75196)
管理学(73312)
管理学院(72904)
中国(57070)
科学(50727)
(48578)
(42748)
(40249)
(40162)
业大(37789)
研究所(36994)
中心(36085)
(35344)
农业(34016)
财经(32160)
北京(30464)
(30180)
师范(29842)
(28970)
(28147)
(27235)
技术(26906)
经济学(26779)
基金
项目(155682)
科学(120833)
基金(110599)
研究(109695)
(97799)
国家(97039)
科学基金(82055)
社会(65800)
(63001)
社会科(62257)
社会科学(62234)
基金项目(58438)
自然(55689)
自然科(54395)
自然科学(54381)
(53367)
自然科学基金(53343)
教育(52658)
资助(46981)
编号(46114)
成果(37328)
重点(36030)
(33791)
(33057)
课题(32262)
(32055)
科研(30642)
计划(30517)
创新(29939)
大学(28706)
期刊
(92860)
经济(92860)
研究(60797)
中国(43156)
学报(39051)
(37649)
科学(35150)
(31684)
管理(29668)
大学(28539)
学学(27032)
教育(26035)
农业(25221)
技术(22635)
(17416)
金融(17416)
业经(15710)
财经(15138)
经济研究(15131)
统计(14743)
(14650)
(13259)
(12926)
问题(12537)
决策(12278)
技术经济(12227)
(11774)
资源(11316)
商业(10827)
图书(10679)
共检索到32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滕慧颖  马长明  刘春鹏  谢晓亮  田伟  
【目的】探讨酸枣Zizyphus jujuba var. spinosa的耗水特性,构建其耗水模型,以期为干旱区酸枣造林及人工补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对酸枣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并利用全自动小型气象站对其环境因子进行同步测定,进而分析了酸枣的耗水特性,探讨了其耗水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构建了酸枣耗水的预测模型。【结果】1)酸枣树干液流呈现"昼高夜低"相互交替的变化规律,白天树干液流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呈现多峰。晴天时液流启动、达到首峰、开始下降时间均早于阴天,而达到最大值时间晚于阴天;晴天时液流最大值、平均液流速度和耗水量均大于阴天。2)与其他月份树干液流波形相比,5月份波动性较大,10月份呈现"双峰";各月份平均液流速度和日均耗水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6—7月份最大,9—10月最小。3)树干液流主要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相关,其中与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各月份的相关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构建了酸枣各月耗水预测模型,经F检验,各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除9—10月份外,调整R2均达到0.8以上,拟合良好;经过验证,利用耗水模型计算的预测值与真实值整体误差率均小于10%,说明耗水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结论】总结了酸枣的耗水规律,揭示了其耗水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构建了耗水预测模型,经验证,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泽勇  马长明  刘春鹏  李向军  徐振华  杨飞  
探讨华北石质山区山杏Prunus sibirica的耗水特性,以期为华北石质山区造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茎流计(TDP)和全自动小型气象站,对山杏的树干液流以及其所处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同步监测,分析了二者的相关性,构建并验证了山杏耗水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整个生长季节,山杏树干液流表现出"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除6月份呈现"双峰"外,其他各月份均呈现"单峰";液流启动时间呈现"晚-早-晚"的趋势,6月份最早;各月耗水量呈现"低-高-低"的趋势,且多集中于4—7月份。2)山杏各月份树干液流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湿度三者相关性最大,表现出与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除8月份外,山杏树干液流与风速也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3)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各月份山杏耗水的预测模型,F检验均极显著,4—7月调整R2达到了0.85以上,拟合良好,8—11月低于0.8,拟合较差。4)通过检验,山杏各月份日均耗水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率均在10%以下,说明山杏各月份耗水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山杏各月份的耗水预测模型,经过验证具有一定可靠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宋兆民  陆光明  马秀玲  
运用土壤—植物—大气水分传输理论,建立农林复合模式的土壤分层水量平衡模型。主要公式有:土壤蒸发与植被蒸腾、林木与小麦根系吸水、土壤层次间的水分交换及植被冠层截留量等水分要素的计算。模型的求解采用数值计算法,并利用0~200cm土壤容积含水量的实测值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所建立的模型,模拟计算林带与小麦根系吸水量、林带与农田蒸散耗水量、林带影响农田土壤水分范围与程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言   杨诗秀  何长德  朱卫东  
为分析林带的排水作用,合理评价与利用水资源,该文应用土壤水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林带-农田蒸散条件下的土壤水动力学模型;通过参数的测定与选用,模拟了土壤水分与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并通过算例表明,该模型用来模拟林带-农田中的地下水动态变化是可行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洪思扬  王红瑞  来文立  朱中凡  
水与能源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通过能源耗水这一概念,试图探究能源生产与用水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脱钩分析寻求其发展变化规律,以期为实现水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结果表明:我国几类主要能源的耗水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且与能源自身的空间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火电、水电和原煤耗水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H-H集聚区范围逐渐扩大,集聚程度不断增强,而原油和天然气耗水强度呈随机分布特征,无空间自相关性。全国范围内,各类能源耗水与总用水量和GDP之间的协调关系均呈不断恶化的趋势,能源耗水的增长速度在逐步超越经济发展和总用水量变化的速度,节水将是未来产能耗水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方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洪思扬  王红瑞  来文立  朱中凡  
水与能源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通过能源耗水这一概念,试图探究能源生产与用水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脱钩分析寻求其发展变化规律,以期为实现水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结果表明:我国几类主要能源的耗水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且与能源自身的空间分布特征有相似之处。火电、水电和原煤耗水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H-H集聚区范围逐渐扩大,集聚程度不断增强,而原油和天然气耗水强度呈随机分布特征,无空间自相关性。全国范围内,各类能源耗水与总用水量和GD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奚如春  马履一  樊敏  李丽萍  孔俊杰  王瑞辉  
该文通过对油松枝条和茎干组织水容特征研究,旨在进一步阐明树体水容对蒸腾耗水的影响,为油松山地造林和城市绿化水分管理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①枝条水容日变化表现为先减低后回升,枝条水容与水势呈二项函数关系.②在季节变化上,水容受土壤和环境水分的影响,6月份枝条水容值比9月份大.③在空间上,不同冠层和不同方位的枝条水容有差异,其中,下部枝条水容值比上部的稍大,东南部的水容值比西北部的稍大;不同树干高度液流通量的变化受边材面积大小的影响,自基部沿树干高度递减;在白天树干茎段累计水容下位要比上位大,但树干水容的亏缺可以在晚间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④在对蒸腾耗水的调节上,树体上位组织的储存水首先被耗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自云  梁宗锁  刘启明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酸枣生物量与耗水特性的关系,为酸枣的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酸枣为研究对象,用称质量控水法控制土壤水分含量,设重度胁迫(SD,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中度胁迫(MD,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和适宜水分(CK,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3个水分处理,测算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酸枣的耗水量、单株生物量、组织含水量、叶片数及叶面积,分析酸枣生物量与耗水特性的关系。【结果】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酸枣耗水量差异很大,土壤水分含量越高,酸枣耗水量越大;适宜水分条件下酸枣的平均耗水强度为0.1178kg/(株·d);土壤越干旱,酸枣组织含水量越低,在中度和重度胁迫水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美坤  黄琴  李金鹏  王云奇  徐学欣  王志敏  
为探究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进一步减灌节水的有效栽培措施,2013—2016年,以石麦15为试材,进行只灌底墒水、生育期不灌溉的贮墒旱作模式(W0)与现行春季灌2水的节水灌溉模式(W2)比较试验,研究2种栽培模式对冬小麦耗水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W0与W2相比,3年平均产量降低16.6%,主要是因为穗数和穗粒数减少,库容降低,但千粒重明显增加;2)W0全生育期耗水强度较低,主要是拔节后耗水强度逐渐降低,其总耗水量比W2减少52mm;3)与W2相比,W0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开花前较多地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居辉  钟兆站  郁小川  
1997~ 1998年研究了春玉米在不同降水年型的耗水特征 ,并就肥力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及不同降水年型的水分生产潜力开发程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无论是正常降水年型 ,还是干旱年型 ,春玉米在不同的生育时期耗水规律基本是一致的 ,即拔节至抽雄期是玉米的耗水高峰期。在降水正常年份 ,降水量基本能满足玉米生长的水分需求 ,提高自然降水的水分利用率是本区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科学施肥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玉米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的生产潜力还有约50 %的开发程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小旵  丁为民  罗卫红  戴剑锋  
在分析温室小气候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南方现代化温室的基础能耗预测模型,并对温室能耗进行了计算,通过对预测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指出了叶面积指数、覆盖材料透光率、覆盖层和内外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以及温室的平均高度对温室温湿度的影响,为温室设计、建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晓磊  栾一博  胡科  Reshmita Nath  崔雪锋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国居民对猪肉的需求日益增长。猪肉生产耗水量大,其包括饲料作物生长所消耗的水,也包括生猪生产过程所消耗的水。本文从生猪生产的角度计算了2001-2012年生猪生产耗水,结果表明生猪生产水足迹由2001年的3.39m~3/kg下降到2012年的3.31m~3/kg,但生猪生产耗水却从2001年的1910亿m~3上升到2012年的2650亿m~3,增长了38.95%。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对影响生猪生产耗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影响生猪生产耗水的3个因素中,人口的增长和猪肉消费量的增加导致生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丽华  陈兴武  胡锐  谢小清  段丽娜  
为揭示滴水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耗水特征的影响规律,以新冬18号为材料,田间研究了1 620 m3/hm2(W1)、1 950 m3/hm2(W2)、2 400 m3/hm2(W3)、2 850 m3/hm2(W4)4种滴春水处理对0~100 cm土层含水量空间变异、0~60 cm土层根系生长和产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滴水量的增加,增加各土层的含水量,毛管间距1/2处0~40 cm土层含水量增幅远大于毛管处;增加0~60 cm根干质量密度、根长密度和根系活性,且毛管间距1/2处的增幅远大于毛管处;产量增加显著,距毛管第3行产量增幅远大于毛管第1行,以W4最高,为7 827.5 kg/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晓婷  张恒嘉  张明  巴玉春  
为探讨河西地区沟灌条件下南瓜需水规律与产量效应,于2014,2015年以甜栗南瓜为试材,研究不同灌水频率和灌水量对南瓜耗水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其果实形态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苗期灌水45 mm(T1),苗期灌水45 mm+伸蔓期灌水30 mm(T2),苗期灌水45 mm+伸蔓期灌水45 mm(T3),苗期灌水45 mm+伸蔓期灌水45 mm+开花坐果期灌水30 mm(T4),苗期灌水45 mm+伸蔓期灌水45 mm+开花坐果期灌水45 mm(CK)。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果径大小逐渐增加,而不同灌水频率对南瓜瓜形指数无显著影响。南瓜全生育期耗水量随着灌水频率和灌水量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志芳  欧阳华  张宪州  
以中科院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为依托,通过开展春青稞生长与土壤水分定位观测实验,利用SHAW模型实现对春青稞农田蒸散发与土壤水深层渗漏与补给过程模拟,分析了春青稞的耗水特征,并对其适宜的灌溉制度进行了初步探讨:①春青稞生长期间,耗水450 mm左右,其中,分蘖—拔节、拔节—抽穗、抽穗—蜡熟这3个阶段是春青稞的耗水旺期,耗水量占整个生长期的72%。把握住该时期的水分供应,对提高作物产量十分重要。②在春青稞的需水关键期降水量仅能满足作物需水的58%,必须补充人工灌溉;但现行的灌溉制度由于灌溉量较大,不仅加大土壤蒸发,更造成较大的深层渗漏。③在播种—出苗、拔节—抽穗期分别灌溉50 mm,抽穗—蜡熟期灌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