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24)
- 2023(3309)
- 2022(2822)
- 2021(2699)
- 2020(2333)
- 2019(5225)
- 2018(5189)
- 2017(9289)
- 2016(5499)
- 2015(6306)
- 2014(6245)
- 2013(6131)
- 2012(6154)
- 2011(5698)
- 2010(5826)
- 2009(5588)
- 2008(5750)
- 2007(5468)
- 2006(4958)
- 2005(4574)
- 学科
- 济(19235)
- 经济(19199)
- 管理(13880)
- 业(12186)
- 企(10178)
- 企业(10178)
- 学(9283)
- 方法(8273)
- 数学(6692)
- 数学方法(6494)
- 中国(5532)
- 农(5452)
- 财(4852)
- 制(4586)
- 理论(4124)
- 业经(3899)
- 壤(3823)
- 土壤(3809)
- 贸(3627)
- 贸易(3623)
- 易(3517)
- 农业(3512)
- 和(3295)
- 体(3223)
- 教育(3212)
- 土地(3189)
- 资源(3187)
- 地方(3167)
- 银(3148)
- 融(3122)
- 机构
- 大学(86151)
- 学院(83447)
- 研究(36427)
- 科学(27366)
- 中国(27093)
- 济(26859)
- 经济(26069)
- 农(25679)
- 管理(24749)
- 所(21772)
- 农业(20941)
- 京(20884)
- 理学(20453)
- 理学院(20101)
- 研究所(20046)
- 管理学(19344)
- 管理学院(19234)
- 业大(18560)
- 中心(15762)
- 江(14528)
- 省(14075)
- 北京(13419)
- 农业大学(13253)
- 院(13146)
- 室(13003)
- 财(12719)
- 科学院(12151)
- 业(11910)
- 实验(11703)
- 范(11510)
- 基金
- 项目(55061)
- 科学(40810)
- 基金(38838)
- 家(38205)
- 国家(37917)
- 研究(32496)
- 科学基金(29452)
- 自然(22671)
- 自然科(22119)
- 自然科学(22105)
- 自然科学基金(21697)
- 省(21399)
- 划(19885)
- 基金项目(19787)
- 社会(17774)
- 资助(17217)
- 社会科(16561)
- 社会科学(16553)
- 教育(15036)
- 计划(13946)
- 重点(13739)
- 科技(13369)
- 编号(11889)
- 发(11726)
- 部(11402)
- 科研(11388)
- 创(10602)
- 成果(10576)
- 专项(10410)
- 农(10362)
共检索到136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丹 郑海峰 王果 董慧娟 赖云莲
采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福建省酸性耕作土壤中Zn、Cd、Cu、Co、Ni和Pb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元素水溶态和交换态所占比例均很小,Zn、Co、Ni和Pb均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Cu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Cd以碳酸盐结合态与专性吸附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交换态为主.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形态有较大影响,但影响程度因元素而异.Zn、Ni和Co的形态受游离氧化铁、阳离子交换量和粘粒含量的影响较大;Cd和Pb的形态受土壤pH、游离氧化铁和粘粒含量的影响较大;Cu的形态与土壤粘粒含量呈较显著相关.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形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茹淑华 张国印 孙世友 王凌 耿暖
采用温室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Cu、Zn、Pb和Cd在土壤-萝卜系统中的迁移累积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土壤Cu、Zn、Pb和Cd的浓度分别为800,1 000,1 000,5.0 mg/kg时,萝卜的生长则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土壤重金属处理浓度的增加,萝卜根系的Cu、Zn、Pb和Cd浓度明显增加。在萝卜生长90 d时,随着土壤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地上部Cu、Zn、Pb和Cd的浓度均明显增加。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萝卜地上部Pb的浓度显著增加。随着土壤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萝卜根系的Cu、Zn、Pb和Cd浓度均明显增加。适量的土壤Cu、Zn、Pb和Cd浓度能显著促进萝卜根系的吸收,但土壤Cu浓度超过...
关键词:
萝卜 重金属 迁移 累积 规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轶 巩俊璐 张辉 杨晓桐 谷士艳 张镇
为了研究施用沼肥对受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以Pb、Cu、Zn为研究对象,用盆栽的方式,以抗病苏州青油菜为种植作物,选取污灌区土壤,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分析重金属形态,通过基肥与追肥配合施用,研究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和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为沼肥的合理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沼渣沼液配合施用可以降低污灌区土壤中Pb、Cu、Zn含量,其含量分别为47.65,178.31,589.13mg·kg(-1),过量施用沼渣沼液后土壤中Pb含量进一步降低,达到36.23mg·kg(-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庞奖励 黄春长 张旭
【目的】通过对土壤微形态研究试图阐明陕西关中地区现代土壤的发育过程和微形态标志。【方法】用偏光显微镜对LGT剖面不同发生层的薄片进行了观察和影像定量分析。【结果】不同发生层的矿物组合十分相似,石英(Q)和长石(Pl)占绝对优势,但C/F15μm值、不同矿物间的比例、颗粒形态等有明显差异。土壤形成物主要是粘土矿物、方解石和无定形Fe,Ap层中有大量针状方解石微晶、次生粘土和蚯蚓粪粒,BC层方解石数量多且形态最复杂,Bt1和Bt2层方解石很少,但有大量粘土亚胶膜。【结论】所谓的“堆垫土”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下部BC主要是全新世晚期堆积的风积物,表层Ap是2000年以来人类不断施加土粪、风尘堆积和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淑娟 王俊伟 王颜红 李波 崔杰华
通过对大蒜的重金属添加土培试验,采用DTPA(二乙基胺五乙酸)为有效态铅、镉提取剂,对受试土壤进行浸提检测,分析Pb和Cd在大蒜不同部位的吸收、积累及其与土壤中有效态含量的相关性。根据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对食品中Pb、Cd的限量要求,初步确定了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Pb、Cd有效态的临界值,并以此临界点评价该种土壤中Pb、Cd对大蒜的潜在污染。
关键词:
重金属 大蒜 临界点 有效态 潜在污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天顺 陈伟 蒋文艳 杨玉霞 李晓妤 王海军 廖洁 莫磊兴
[目的]探究螯合剂[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氨三乙酸(NTA)、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对鬼针草镉(Cd)、锌(Zn)、铅(Pb)和铜(Cu)吸收累积的影响,筛选出能够强化鬼针草重金属吸收能力的螯合剂。[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在采自矿区的Cd、Zn、Pb和Cu复合污染的土壤上种植鬼针草,研究螯合剂EGTA、NTA和EDDS作用下鬼针草对污染土壤中Cd、Zn、Pb和Cu的吸收与转运。[结果]3种螯合剂均能促进鬼针草的生长,其促进效果为:EDDS>EGTA>NTA。从根茎叶组织单位含量看,EGTA、NTA和EDDS均能促进Zn在鬼针草茎部的吸收,促进Pb在鬼针草根部的吸收以及Cu在鬼针草根茎叶部的吸收。从植株吸收累积总量来看,EGTA促进鬼针草Zn吸收累积效果最好,EDDS促进鬼针草Pb、Cu吸收累积效果最好,3种螯合剂对鬼针草吸收Cd的影响效果不佳。EGTA作用下鬼针草叶部及茎部对Cu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高于对照,说明EGTA能有效促进Cu在鬼针草体内的富集及转运。[结论]除EGTA、EDDS对鬼针草吸收Cd影响作用不显著,且NTA不仅减少了鬼针草对Cd的吸收,对鬼针草Zn吸收提升也不显著外,3种螯合剂均显著提升了鬼针草对Zn、Pb和Cu的吸收累积量。
关键词:
螯合剂 鬼针草 重金属 植物提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俊梅 刘奋武 周俊 卜玉山
寻求高效廉价重金属吸附材料在污水重金属去除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摇瓶试验,研究了山西省石灰性黏壤土、石灰性砂壤土及碱性膨润土对Cu、Zn和Pb的等温吸附效果,并利用土柱吸附试验进一步研究了3类吸附材料对污水处理厂入厂污水中重金属的实际吸附去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性黏壤土、石灰性砂壤土及碱性膨润土对污水中Cu、Zn和Pb的等温吸附行为均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显著拟合。吸附材料对Cu、Zn和Pb的吸附作用力与吸附容量呈现石灰性黏壤土>碱性膨润土>石灰性砂壤土的变化趋势。石灰性黏壤土、石灰性砂壤土及碱性膨润土对3类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力表现为Zn>Cu>Pb、Cu>Zn>Pb与Cu...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晓婷 王果 梁志超 华村章 方玲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 Cd、Pb、Zn污染的酸性土壤上 ,钙镁磷肥和硅肥对小白菜生长及污染元素 (Cd、Pb、Zn)和养分元素 (N、P、K、Mn、Fe、Cu)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钙镁磷肥显著促进小白菜的生长 ,显著抑制 Cd、Pb、Zn对小白菜的毒害及向地上部的迁移 ,对 N、K、Cu、Mn的吸收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硅肥对小白菜生长的促进效果及对 Cd、Pb、Zn吸收的抑制效果较差 .提高土壤 p H是抑制小白菜重金属吸收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钙镁磷肥 硅肥 小白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佩 杨文浩 周碧青 毛艳玲 邢世和
目前关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过程中根际微域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6个月根箱试验,研究了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修复Pb、Zn、Cd污染土壤中根际不同微域(离根面0~2、2~4、4~6、6~8、8~10 mm)及非根际(离根面>10 mm)微生物群落特性.结果显示,根际0~2 mm微域土壤磷酸酶活性、0~4 mm微生物量碳及0~8 mm脲酶和转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0~4 mm土壤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真菌及原生动物特征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0~2 mm土壤真菌/细菌PLFA比值显著高于非根际,0~4 mm土壤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菌PLFA比值显著低于非根际.冗余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及PLFA与可溶性碳(DOC)呈正相关,与pH及有效态重金属呈负相关.东南景天的根际微生物的影响范围为0~4 mm,且土壤pH、DOC及有效态重金属的变化是驱动微生物特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柳云龙 章立佳 庄腾飞 韩晓非 卢小遮
为揭示城市化、工业化等人为活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选择能反映上海城郊乡梯度差异的中心城区、城郊结合部和远郊,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表层土壤样品Cu、Zn、Pb的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土壤Pb、Cu、Zn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24~0.62,均属中等变异强度。徐汇区土壤Cu、Pb、Zn符合正态分布,闵行区土壤Cu、Pb和Zn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奉贤区土壤Zn呈正态分布,土壤Cu、Pb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由中心城区到远郊,城市土壤Cu、Pb、Zn的各项统计特征值和变异系数均有较大差异,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徐汇区作为中心城区,土壤Cu、Pb、Zn符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厚庭 董元彦 李学垣
研究了三个可变电荷土壤吸附磷酸根后对Cu、Zn、Cd次级吸附和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重金属的次级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次级吸附量的大小顺序是,湖北孝感黄棕壤>湖北咸宁红壤>湖南桃源红壤。土壤吸附磷酸根后,可使重金属的次级吸附量增加,解吸率下降,并有线性关系。供试土壤吸附磷酸根后,表面负电荷增加,表面负电荷的增量与重金属次级吸附量的增量呈线性关系,这表明土壤吸附磷酸根后,表面负电荷的增加,可能是影响重金属次级吸附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可变电荷土壤 重金属 次级吸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洪坤 严贤春
【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免耕、翻耕、旋耕)对果园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控制实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结果】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pH值略显酸性,土壤容重与pH值变化趋势相反,大致表现为免耕>翻耕>旋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含量)和有效养分(有效磷、有效氮和有效钾)均呈现出一致性规律,大致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全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免耕相比,翻耕和旋耕条件下,土壤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均有明显的增加,大致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细菌数量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土壤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基本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其中不同耕作方式差异均显著(P旋耕>免耕;不同耕作方式脲酶活性、脱氢酶活性、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其中不同耕作方式脱氢酶活性差异均显著(P旋耕>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活度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周转率高于氮周转率,说明微生物量碳更新比微生物量氮快,其中翻耕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更新较旋耕和免耕快。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果园 土壤养分 微生物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鲁耀 段宗颜 胡万里 陈宝红 陈拾华 杨文柱
采用动态气室法分别对云南省通海县山地蔬菜地、长期连作蔬菜地及不同种植模式下的露地蔬菜地20 cm耕层土壤CO2含量进行田间直接测定,分析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及种植模式对土壤CO2含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秸秆还田及有机物质增施为代表的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显著提高土壤CO2含量;秸秆覆盖和免耕相结合既有利于土壤呼吸产生CO2,又有利于蔬菜产量、产值提高,但免耕、深耕土壤CO2产生量无显著差异;增施有机物质总体上有利于蔬菜产量、产值提高,增施不同有机物质对蔬菜生产的影响顺序为烟杆>家禽、家畜粪便>废弃蔬菜叶>稻草,其中稻草对蔬菜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土壤CO2含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逸 周立祥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研究秸秆与无机肥配施(SM),猪粪与无机肥配施(PM)和无机肥(F)3种不同施肥处理下小麦地不同土层土壤中交换性Cu、Cd的分布状况,以及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Cu、Cd的动态变化和小麦对重金属Cu、Cd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Cu、Cd含量以耕作层(0-20 cm)最高,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随小麦生长,各处理耕层土壤交换性Cu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而交换性Cd含量则明显上升。与施无机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后耕层土壤中交换性Cu、Cd含量明显增加,SM处理交换性Cu、Cd含量平均比F处理高16.7%和43.2%;PM处理Cu、Cd含量分别比F处理高10.6%和17....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小麦 铜 镉 环境行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垣 黄巧云 胡红青 徐凤琳
对湖北省咸宁地区不同农业利用下,第四纪沉积物母质发育的15个棕红壤土样,进行了小麦生长盆栽试验;离心法提取土壤溶液,并分别和连续用0.02mol/LCaCl2,1mol/LKCl,pH4.8NH4Ac和0.5mol/LCuCl2溶液提取土壤铝。测定了小麦的生长参数、土壤溶液和几种提取液中的总铝量和快反应铝含量。结果表明,①Al3+是土壤溶液中对小麦最具毒害的铝离子形态;②0.02mol/LcaCl2和1mol/LKCl提取出的铝是对小麦产生毒害的主要活性铝;③1mol/LKCl提取的总铝量和快反应铝量能很好地反映土壤中毒性铝离子的含量;④1mol/LKCl连续提取的吸附态铝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
关键词:
酸性土壤 铝形态 活性铝 快反应铝 铝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