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5)
2023(7725)
2022(6464)
2021(5838)
2020(4826)
2019(10751)
2018(10412)
2017(19184)
2016(10838)
2015(11644)
2014(11191)
2013(10827)
2012(9872)
2011(8740)
2010(8275)
2009(7346)
2008(7014)
2007(5846)
2006(4904)
2005(3959)
作者
(33576)
(28162)
(27789)
(26141)
(17718)
(13953)
(12351)
(11016)
(10828)
(9840)
(9600)
(9475)
(9094)
(8965)
(8706)
(8605)
(8465)
(8285)
(8218)
(8007)
(7297)
(6862)
(6679)
(6430)
(6409)
(6155)
(6147)
(6029)
(5949)
(5699)
学科
(37290)
经济(37251)
管理(26529)
(25856)
(19007)
企业(19007)
方法(16559)
数学(15018)
数学方法(14889)
(12956)
(10050)
地方(9260)
农业(9181)
业经(9039)
(8988)
中国(8874)
(8408)
贸易(8406)
(8149)
环境(7441)
技术(6607)
(5737)
(5471)
财务(5468)
财务管理(5461)
产业(5341)
(5335)
企业财务(5083)
(4877)
理论(4807)
机构
学院(145573)
大学(144976)
(53240)
管理(52367)
经济(52197)
研究(52136)
理学(46618)
理学院(45971)
管理学(45007)
管理学院(44761)
(39447)
科学(38258)
中国(36781)
农业(32008)
业大(31958)
(30857)
(28108)
研究所(26543)
中心(23725)
农业大学(21991)
(21699)
(21438)
(18871)
(18844)
(18562)
师范(18479)
北京(18172)
财经(17982)
科学院(17760)
(17287)
基金
项目(112678)
科学(86734)
基金(81466)
(76109)
国家(75483)
研究(72416)
科学基金(62535)
(45724)
社会(45717)
基金项目(44805)
自然(44371)
自然科(43313)
自然科学(43297)
社会科(43277)
社会科学(43265)
自然科学基金(42542)
(39314)
教育(32447)
资助(31360)
编号(27162)
重点(26230)
计划(24876)
(24517)
(23852)
(23140)
科技(22683)
科研(22640)
创新(22375)
(21017)
大学(19627)
期刊
(52109)
经济(52109)
学报(36285)
(35081)
研究(34349)
科学(28930)
中国(26269)
大学(25555)
学学(24645)
农业(24503)
(15913)
管理(15899)
(13711)
业大(11555)
教育(11128)
技术(10020)
农业大学(9920)
业经(9744)
(9744)
资源(9727)
(8903)
金融(8903)
经济研究(8755)
科技(8667)
财经(7909)
问题(7511)
林业(7229)
中国农业(7132)
自然(6814)
(6799)
共检索到196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查建军  孙庆业  徐欣如  叶庆林  胡欢欢  
[目的]为了探究酸性矿山废水污染对稻田土剖面中元素组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铜陵矿区长期受酸性矿山废水污染的稻田土和未污染稻田土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及ICP-MS测定了稻田土剖面(0~10,10~20,20~40,40~60,60~80,80~100 cm)中的元素组成。[结果]①酸性矿山废水降低了稻田土壤剖面的pH值,污染剖面pH均低于6.5;②酸性矿山废水显著增加了稻田土壤剖面电导率、S和P的含量,0~10 cm层中土壤电导率为对照稻田的1.91倍,总S含量为对照稻田2.36倍;③随酸性矿山废水进入农田的重金属主要为Cu、Zn、Pb、As和Gr、Cu、Zn、Pb在0~40cm均呈现富集趋势,Cu、Zn、Cr在0~100 cm污染指数均大于1,Pb、As污染主要在0~10 cm。[结论]酸性矿山废水污染对稻田土壤元素组成的影响形式主要为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元素主要富集深度和污染深度为0~40 c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杰  崔梦婷  刘雨昕  黄涛  孙庆业  
【目的】为研究酸性矿山废水(AMD)污染对农田土壤氮磷钾组分的影响。【方法】采集安徽省铜陵市某硫铁矿尾矿库区酸性矿山废水和附近未受酸性矿山废水(AMD)污染的农田土壤,构建不同浓度AMD污灌土壤实验,分析在污灌周期内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氮磷钾组分含量的变化。【结果】酸性矿山废水污灌显著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的电导率,AMD浓度越高,土壤pH以及电导率的变化幅度越大。污灌实验周期内,土壤铁铝磷(NaOH-P)含量显著增加且与AMD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38,P<0.05),而残渣态磷(Res-P)含量显著减少,有效磷(NaHCO_(3)-P)和钙磷(HCl-P)含量则无明显变化,污灌实验周期内对照组土壤有效磷(NaHCO_(3)-P)、钙磷(HCl-P)和铁铝磷(NaOH-P)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主要源于土壤含水率在实验前期1~5周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在第7、9周含水率突降至很低;污灌土壤有效磷(NaHCO_(3)-P)和钙磷(HCl-P)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同,而铁铝磷(NaOH-P)含量随时间呈增加趋势,这些结果表明AMD污灌促进了土壤残渣态磷的溶解并以NaOH-P形式赋存在土壤中。AMD污灌土壤氨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含量显著增加,土壤总氮含量无明显变化,而有机质显著降低,指示AMD促进了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土壤硝态氮(NO_(3)~(-)-N)在25% AMD污灌条件下增加量最大,指示高浓度AMD抑制了土壤的硝化作用。污灌周期内土壤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本研究表明酸性矿山废水排放对铜陵尾矿区周边农田土壤氮磷组分将有显著影响,在后期AMD污染修复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欣如  查建军  张明珠  孙庆业  
【目的】本文探讨了酸性矿业废水对农田土壤剖面孔隙水中N、S转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酸性矿业废水污染下农田土壤剖面孔隙水中6种参与N转化(编码氨氧化酶的基因amoA-AOA和amoA-AOB,编码亚硝酸还原酶的基因nir K和nir S,编码氧化亚氮还原酶的基因nos Z)和S转化(编码亚硫酸盐还原酶的基因dsr B)的功能基因丰度。【结果】剖面深度对孔隙水中6种功能基因的丰度影响较小; amoA-AOA与amo A-AOB丰度的比率随剖面深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从0~20 cm层的5. 04增加到100~150 cm层的38. 92; nirK基因丰度整体水平低于nirS。孔隙水中5种参与N转化的功能基因之间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amo A-AOA基因丰度与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 430,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波  叶新才  程从坤  胡志荣  邢修顺  方千银  
分析了铜陵地区矿山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将其分为矿山“三废”排放与污染。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矿山地质灾害等三类。在此基础上 ,提出矿山生态环境整治必须从管理制度、经济和技术方面寻找综合治理途径。其中 ,管理制度方面 :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 ,实施矿山环境准入制度 ,确立科学合理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评价标准 ;经济方面 :建立明晰的矿山环境资产产权制度 ,建立经济激励机制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机制 ,发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整治产业 ;技术方面 :开发矿业清洁生产技术 ,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 ,矿山水均衡破坏防治工程技术 ,开展矿山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国际合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克中  朱永恒  
以安徽省铜陵市林冲尾矿复垦地(Reclamated Copper-mine-tailings)为研究对象,按照尾矿库内部自然生长的3种优势植被(芒、矛叶荩草、野豌豆)进行土壤采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分析不同优势植被下土壤养分含量特征及各养分之间的相关性,为尾矿地生态恢复的优势植被选择及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3种优势植被下土壤有机质(18.0~28.6g/kg)、全磷(0.276~0.438g/kg)、全钾(16.0~20.7g/kg)含量差异显著,全氮(4.14~4.67g/kg)变化幅度不大。其中以芒草覆盖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全钾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8.6和20.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显龙  刘洋  于彩莲  王迪  
【目的】土壤供氮能力是影响稻田氮效率的主要指标之一,寒地稻田与南方稻田相比具有氮肥用量低和氮素利用效率高的特点,通过比较南北方稻田土壤供氮能力的差异,以期揭示土壤氮素矿化与寒地稻田氮素高效利用的关系。【方法】选择江苏省高肥力的乌栅土和中等肥力勤沙土,以及黑龙江三江平原高中肥力白浆土型水稻土,采用淹水密闭培养法,在25℃、30℃和40℃条件下恒温培养28 d,测定培养前后土壤铵态氮的含量,并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的含量;通过一级动力学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拟合土壤氮素矿化与培养时间的关系。【结果】南方高中肥力土壤酸解氮、氨基酸态氮占土壤全氮比例均高于北方高中肥力土壤,北方稻田土壤碳氮比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红艳  任佳  杨强  周蓓蓓  贾彦武  吕佼佼  周晓平  聂卫波  
庐江矾矿区受采矿影响,酸性废水严重污染地表水体、矿区土壤,但由于矿区开发历史悠久,采空、塌陷严重,其酸性废水来源不明确,严重影响矿区污染治理进程。采集矾矿区裂隙水、井水、沟道水、沉陷区积水、雨水、矿硐水等不同水体水样,开展其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采用直接对比法和MixSIAR模型,明确了矿硐水的来源及不同水体的贡献比例,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水体水质、矾矿石和矿渣成分的检测结果,探究矿硐酸性废水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矾矿沉陷区积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但受蒸发影响较大,相对富集重氢、氧同位素,与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相差较大;降水会补给浅层地下水,但有一定的滞后效应;降水和裂隙水可能补给沟道水,沟道水也可能补给浅层地下水;井水、裂隙水、沟道水、雨水可能是矿硐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不同水体对矿硐水的贡献比例,第一次采样的结果大到小依次为:雨水39.1%、地下水36.4%、沟道水24.5%;第二次采样的结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地下水56.6%、沟道水30.9%、雨水12.5%,两次采样雨水对矿硐水的贡献比例差别较大可能由于降水量不同;明矾水解是矿硐酸性废水的主要成因机理,黄铁矿氧化也会是产生酸性矿山废水的原因之一,平硐以上的采空区提供了形成酸性水的良好条件——充足的氧气和水。该研究结果应能为酸性矿山废水污染的控制、降低矿区土壤相关风险和矿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超  艾绍英  唐明灯  李林峰  王艳红  李义纯  
【目的】探索施用调理剂对稻田土壤镉形态和水稻镉吸收的影响,为调理剂的田间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一种碱性矿物源复合材料作为供试调理剂,采用水稻盆栽试验动态取样方法,研究调理剂对不同生育时期稻田土壤镉形态及镉在植株体内迁移的影响。【结果】矿物调理剂有效提高土壤p H,降低土壤有效态镉(DTPA-Cd)含量,促进土壤镉的可利用态持续向难利用态或残渣态转化。矿物调理剂显著降低水稻根系、茎叶、谷壳和糙米镉含量,且其用量分别与水稻根系、茎叶、谷壳、糙米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水稻各部位镉含量与土壤DTPA-Cd、返青期土壤可交换态镉和孕穗期土壤可交换态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返青期土壤可氧化态镉和孕穗期土壤可还原态镉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生育时期水稻根系和茎叶中镉含量的显著不同,对照处理(CK)不同生育时期根系镉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成熟期≈返青期>拔节期>分蘖期>孕穗期;茎叶镉含量的大小顺序为:返青期>成熟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时,与对照相比,矿物调理剂对水稻根系、茎叶、谷壳和糙米镉含量的最大降幅依次为92.0%、94.1%、86.3%、80.6%;当调理剂用量达到5 g·kg~(-1)土时,糙米镉含量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0.2mg·kg~(-1))。水稻各部位镉含量顺序为根系>>茎叶>>糙米>谷壳。由不同生育时期镉从根系向茎叶的转运系数可知,矿物调理剂对水稻生育前期镉的阻控效果优于生育后期。【结论】该调理剂可促进土壤中高活性镉向低活性转化,抑制水稻各器官对镉的吸收富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星明  袁新松  
化学固定法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一定的固定剂,降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达到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利用石灰、炉渣和稻草作为土壤重金属固定剂,通过土壤与固定剂的混合来修复铜陵Cu、Cd、Zn污染土壤,分析石灰、炉渣和稻草对土壤有效态Cu、Cd、Zn的固定修复效率和土壤微生物代谢呼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石灰与炉渣单独使用时对Cu固定修复效率低,以及稻草单独使用对Cd与Zn的固定修复效率也较差外,固定剂能够显著的降低有效态Cu、Cd、Zn含量(p<0.05),尤其石灰、煤渣和稻草的混合物能够最为高效的降低有效态Cu、Cd、Zn含量,固定修复效率分别为94.28%、78.10%和98.57%,同时还能显著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浪  李虹颖  熊启中  张红梅  刘王兵  叶新新  
为探究硫肥与磷肥联用对稻田土壤中镉(Cd)的钝化效果,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2种硫肥(硫磺和硫酸钠)与钙镁磷肥联用对稻田土壤中Cd有效性变化规律和Cd形态转化的影响,共设置6种处理:对照(CK)、钙镁磷肥(P)、硫磺(S1)、硫酸钠(S2)、钙镁磷肥+硫磺(PS1)及钙镁磷肥+硫酸钠(PS2),并分析了土壤Cd有效性与有效硫、有效磷、pH及Eh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土壤中施用不同钝化材料后,土壤有效Cd含量均明显降低,其中PS1处理有效Cd含量最低,较CK降低了49.8%;钙镁磷肥能够提高土壤pH值,较CK升高了0.39;硫磺能显著降低土壤Eh值,较CK降低了23.2%,并促进了SO_4~(2-)向S~(2-)的还原;硫磺和钙镁磷肥联合施用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与CK相比较,PS1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了81.9%;硫磺和钙镁磷肥联合施用,通过对Eh、有效硫和有效磷的调控,可协同促进土壤的可交换态Cd向残渣态Cd转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缓解稻田Cd污染方面,硫磺和钙镁磷肥的联用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晓清  李发斌  崔鹏  周家云  
矿山地质环境建设是目前国土资源生态建设的重点,选择四川省兴文县新华硫铁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区域自然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主要存在的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包括水环境问题、大量耕地被破坏和占用、滑坡、崩塌、大气污染等。确定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内容后,相应制定了多种治理方案,通过方案比选给出了推荐治理方案。推荐治理方案由采空区工程、地表排泄工程、矿渣拦挡工程、矿渣拦於工程、崩塌危岩处理工程、土地复垦工程和植被工程等组成。对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分析。最后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建议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措施,包括行政管理、技术监督、运行管理等,使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兴琦  
硫铁矿微机局域网的规划与建立梁兴琦单个微机有限的资源和较弱的处理能力,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因此微机网络应运而生,并获得了高速发展。微机联网的意义在于实现了信息数据的共享、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在企业实现微机联网是企业计算机管理的发展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惠淑荣  杜哲鑫  李丽锋  刘强  
为研究不同浓度造纸废水灌溉(以CODCr浓度计,其浓度分别为:300,175,50mg·L~(-1))对湿地土壤营养元素[有机质、总氮(TN)、总磷(TP)及总钾(TK)]含量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沈阳农业大学综合试验场小试装置模拟辽河口天然芦苇湿地,来分析湿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浓度废水灌溉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造纸废水灌溉后湿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显著提高,随着废水浓度的增大,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依次增大。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2.420,19.950,20.020g·Kg~(-1),为对照组CK的1.409,1.254,1.258倍;TN含量分别为0.742,0.696,0.642g·Kg~(-1...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江源  
随着全球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于矿产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课题。而属于其末期形态的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更是城市类型中极具特色的一类,表现出独特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产业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而解决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最直接的办法是培养接续主导产业,优化原有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区域经济走向合理、科学、快速的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全紫曼   漆燕   周泽弘   莫坤   韩文斌   梁琴  
为探明绿肥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还田配施氮肥在改良土壤方面的效应,明确合适的绿肥配施氮肥比例,设置2×4双因素试验,研究绿肥的不同翻压量(15000、22500、30000、37500 kg·hm~(-2))和氮肥的不同施氮量(60%、80%常规施氮量)配比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各组分、碳库管理指数和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翻压一定量的绿肥并配施减量氮肥能有效提升稻田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提升效果随配施比例的不同存在差异,其中M4N1、M4N2处理提升效果最佳。在相同施氮水平下,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碳库管理指数及总体酶活性均呈现出随翻压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与CF处理相比,翻压绿肥并配施氮肥对稻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无显著影响,对纤维素酶、蔗糖酶、β-葡萄糖甘酶活性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总体酶活性均表现为M4N2>M4N1>M3N1>M3N2>M2N1>M2N2>M1N1>M1N2>CF>CK处理。各有机碳组分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β-葡萄糖甘酶、纤维素酶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均呈正相关(P<0.05)。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结果表明60%氮肥+37500 kg·hm~(-2)绿肥模式的综合评价效果最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