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0)
2023(5659)
2022(4673)
2021(4217)
2020(3471)
2019(7523)
2018(7159)
2017(13021)
2016(7459)
2015(7851)
2014(7404)
2013(7292)
2012(6641)
2011(5917)
2010(5621)
2009(5097)
2008(4858)
2007(4080)
2006(3374)
2005(2796)
作者
(25887)
(21734)
(21620)
(20207)
(13662)
(10882)
(9543)
(8672)
(8292)
(7457)
(7430)
(7167)
(7132)
(7033)
(6885)
(6638)
(6528)
(6429)
(6293)
(6168)
(5835)
(5462)
(5190)
(5048)
(4790)
(4784)
(4720)
(4713)
(4603)
(4419)
学科
(24684)
经济(24654)
管理(19392)
(19274)
(14126)
企业(14126)
方法(12256)
数学(11239)
数学方法(11166)
(8704)
(8319)
(7020)
贸易(7019)
(6874)
(6871)
中国(6166)
农业(5869)
业经(5696)
环境(5243)
技术(4724)
(4340)
财务(4339)
财务管理(4335)
企业财务(4129)
(4009)
(3997)
地方(3953)
产业(3904)
(3823)
(3541)
机构
大学(106287)
学院(105860)
研究(40707)
(38956)
经济(38355)
管理(36727)
(34246)
理学(33382)
理学院(32847)
管理学(32077)
科学(31979)
管理学院(31928)
中国(27965)
农业(27877)
业大(26314)
(23518)
研究所(22486)
(22264)
农业大学(18977)
中心(17436)
(16069)
实验(15462)
(15171)
实验室(14905)
(14611)
科学院(14592)
(14590)
(14527)
(14428)
重点(14132)
基金
项目(84932)
科学(64816)
基金(62873)
(60675)
国家(60218)
科学基金(49226)
研究(48815)
自然(36697)
自然科(35875)
自然科学(35853)
自然科学基金(35242)
基金项目(34429)
(33431)
社会(31337)
社会科(29740)
社会科学(29732)
(29560)
资助(24573)
教育(21291)
计划(20805)
重点(20141)
科技(19393)
(17980)
(17932)
科研(17742)
(17340)
(17170)
创新(16994)
编号(16546)
(16180)
期刊
(34555)
经济(34555)
学报(32782)
(29961)
科学(25239)
大学(22272)
研究(22051)
学学(21828)
农业(20319)
中国(16978)
(11045)
管理(10976)
(10651)
业大(10582)
农业大学(9209)
(8098)
科技(7034)
自然(6790)
资源(6767)
经济研究(6748)
业经(6519)
中国农业(6393)
(6301)
金融(6301)
林业(6249)
财经(5980)
技术(5449)
自然科(5372)
自然科学(5372)
(5100)
共检索到137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蓝蔚青  谢晶  
以感官评定、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与2-硫代巴比妥酸作为评价指标,测定不同组带鱼样品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酸性电解水瞬时杀菌力强,能在短时间内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明显减缓挥发性盐基氮的升高,使带鱼的冷藏货架期延长2-3 d;溶菌酶保鲜液则能延缓带鱼感官品质的下降,抑制鱼体内脂肪的氧化酸败,使冷藏带鱼的保鲜期延长3-4 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莉  石林凡  任中阳  翁武银  刘智禹  
为探究电解水预处理对冷藏大黄鱼品质变化的影响,实验利用有效氯浓度分别为50、100和200 mg/L的电解水和1%NaCl溶液浸泡处理新鲜大黄鱼,考察其在4°C冷藏过程中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ATP关联化合物含量、pH值、硬度、色泽、滋味和气味的变化。结果显示,伴随冷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鱼肉的菌落总数、TVB-N值、HxR含量、Hx含量、K值和pH值逐渐增加,而电解水处理抑制了这些品质指标的增加,抑制效果与有效氯浓度成正比。在同一冷藏时间下,鱼肉的黄度b*值随有效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贮藏过程中,对照组鱼肉的苦味、苦味回味和丰富性逐渐增加,鲜味、咸味和甜味逐渐降低,而电解水处理组鱼肉的苦味回味和咸味均高于对照组。有效氯浓度为200mg/L的电解水预处理能减少鱼肉在冷藏4~10 d期间的挥发性气味,但在冷藏16 d后反而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电解水处理能有效延缓冷藏大黄鱼的品质变化,但当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较高时会导致鱼肉色泽变黄和腐败后的挥发性气味增加。研究结果为电解水在大黄鱼保鲜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氯浓度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许愈  张昭寰  赵莉  刘海泉  潘迎捷  赵勇  
将酸性电解水与超声波技术相结合,探究其对于副溶血性弧菌的杀灭情况,并与其他杀菌措施进行对比。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菌落计数,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变化,蛋白质泄露揭示细胞膜通透性差异,并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分别比较了酸性电解水,超声波以及联合处理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酸性电解水联合超声波处理可使副溶血性弧菌的数量减少2.09 log CFU/mL,亚致死菌数量为1.80 log CFU/mL,而仅用超声波处理,细菌只减少了0.63 log CFU/mL,亚致死菌数量为0.05 log CFU/mL(P<0.05)。进一步的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经联合处理后细菌细胞明显缩小,颗粒度变化增大。综上所述,相较于酸性电解水或超声波单一处理,通过菌落计数,细菌的形态变化,蛋白质泄露与细胞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可知,酸性电解水联合超声波的处理方式具有更强的杀菌效果,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应用于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杀灭。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海潞   胡兴成   李帆   江玉姬   林明佑   陈艺晖   陈炳智  
【目的】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AEW)对采后双孢蘑菇贮藏效果的影响,旨在为食用菌保鲜提供参考。【方法】对SAEW处理前后的双孢蘑菇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菇体的褐变度、质量损失率、硬度、营养及抗氧化相关指标,探讨SAEW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无菌水处理的对照(CK)相比,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能维持较低的褐变度、质量损失率;贮藏10 d, SAEW组的褐变度为33.18,CK组则高达54.16,CK组为SAEW组的1.63倍。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营养物质流失少。SAEW处理的双孢蘑菇还能保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抗坏血酸(As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类黄酮含量,维持菇体的抗氧化能力,避免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O-2)过度积累;贮藏10 d, SAEW组双孢蘑菇的CAT活性、T-SOD活性、AsA含量、GSH含量、类黄酮含量分别为CK组的1.30、1.07、1.07、1.05、1.20倍,H2O2、O-2浓度分别较CK组下降了1.18、0.01μmol·g-1。【结论】SAEW可延缓双孢蘑菇品质劣变,延长货架期。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郭全友  许钟  杨宪时  
对养殖大黄鱼5℃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特征及新鲜鱼、货架期终点时细菌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用Gompertz方程定量描述了冷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细菌生长情况。新鲜大黄鱼菌落总数(TVC)为(5.52±0.41)log10cfu/g,挥发性盐基氮(TVBN)为(10.65±0.41)mg/100g,细菌相比较复杂,革兰氏阴性菌占84.3%,主要包括气单胞菌属(Aeromonasspp.)7.1%,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spp.)15.7%,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10.0%,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振新  饭本光雄  田川彰南  李式军  
绿芦笋嫩茎基部切口插入含有N、P、K营养的琼脂凝胶中 ,在 (6± 0 2 )℃下贮藏。贮藏期间 ,分别以有效光量子束密度 (PPFD)为 2 μmol·m-2 ·s-1的红色发光二极管和白色荧光灯作为弱光源 ,每天 2 4h连续照射绿芦笋 2 1d。结果表明 ,红光和白光对冷藏绿芦笋品质的保持具有相似的效果。供给无机营养的处理在红光或白光照射下 ,色值 (a 和ΔE ab)变化率、粗纤维含量增长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减少率为最低 ,其次是无营养供给的红光或白光处理 ,以黑暗处理为最高 ;供给无机营养处理的芦笋嫩茎伸长率大于无营养处理的 ;光线照射与否和无机营养供给有无与芦笋失重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之颖  陈静茹  陈可欣  罗永康  
针对草鱼片贮藏过程中品质易变化的问题,研究不加盐(生鲜,对照组)与加盐(生鲜调理,w(盐)=2%,处理组)处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片在4℃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测定其理化、微生物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评价2%盐处理对4℃贮藏草鱼片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腺苷三磷酸(atp)关联物相关指标与各主要鲜度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更适宜作为该条件下草鱼片品质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处理组草鱼片的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质量分数、汁液流失率、白度及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鲜度指标K、Ki、h及Fr值中,Ki和Fr值更适合评价该条件下草鱼片的品质变化。综合挥...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柴旭锋  齐家伟  赵莉  李欢  董旭日  檀玲  王思琦  刘海泉  潘迎捷  赵勇  
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和胞外聚合物分析法研究副溶血弧菌在最适生长温度(37℃)条件下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动态过程、不同温度条件下在鱼鳞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的情况以及酸性电解水对其清除效果。结果表明:(1)在37℃条件下,12~60 h时间段内,细菌由初始的单细胞吸附发展成为具有明显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成熟生物被膜,60~72 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表面产生裂痕。生物被膜的量在形成的动态过程中出现变化,12~60 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的量不断增加,60~72 h时间段内生物被膜的量出现了轻微的减少;(2)副溶血弧菌在4、10、15、25、37和40℃条件下于鱼鳞表面生长60 h后均可以形成生物被膜,其形成生物被膜的量由高到低的次序是:37℃>25℃>40℃>15℃>10℃>4℃;(3)酸性电解水对所有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被膜均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处理后生物被膜变得稀疏,三维立体网状结构被破坏,连续处理10 min对胞外多糖和胞外蛋白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4.54%和61.4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杰  朱叶  乔支红  李里特  
将电解产生的弱酸性水(pH 3.81±0.25)和弱碱性水(pH 9.38±0.32)用于豆腐加工,探讨弱酸性水和弱碱性水对大豆吸水率、豆腐含水量、豆腐得率及豆腐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等质构指标的影响,并与自来水(pH7.52±0.23)处理作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浸泡时间3种水浸泡的大豆吸水率均依次为弱碱性水>弱酸性水>自来水,浸泡8 h时大豆吸水率分别为自来水116%、弱酸性水118%、弱碱性水121%;弱碱性水、弱酸性水和自来水所制豆腐的含水率分别为78.56%、73.96%和76.19%,弱碱性水所制豆腐含水率显著高于自来水(P<0.05),弱酸性水所制豆腐含水率显著低于自来水(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林林  胡海静  衣晓坤  王虎虎  徐幸莲  彭斌  
【目的】研究酸性电解水(AEW)能否有效控制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探究处理后菌体变化,为新型杀菌剂的开发提供思路。【方法】使用不同有效氯浓度酸性电解水(20、40和60 mg·L~(-1))将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分别处理5、10、15、20、25和30 min后,通过平板计数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致死效果;收集未处理及20、40和60 mg·L~(-1)酸性电解水各处理5 min后菌液,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形态的影响;利用多种荧光探针检测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完整性、胞内pH、胞内ATP浓度、膜电位的影响;提取胞外聚合物(EPS)探究酸性电解水与EPS的相互作用。【结果】20、40和60 mg·L~(-1)的酸性电解水均可在5 min内杀死107 CFU/mL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酸性电解水浓度大于40 mg·L~(-1)时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10 min处理后均已无活菌检出。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3种浓度酸性电解水的处理均可使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菌体干瘪皱缩,失去原本饱满的细胞形态,60 mg·L~(-1)电解水处理下破损程度最大。酸性电解水可显著降低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的膜完整性、胞内pH、膜电位、胞内ATP浓度和EPS含量(P0.05)。【结论】酸性电解水对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可破坏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细胞膜,同时EPS对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依萍  崔文萱  高瑞昌  李渐鹏  曾名湧  唐淑玮  冯秋凤  赵元晖  
为了比较鲟鱼(Acipenser sinensis)肉在4℃冷藏与?3℃微冻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提供一种提高鲟鱼新鲜品质的贮藏方式,通过感官评分、菌落总数(TVC)、p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质构、挥发性风味物质、水分分布状态与肌纤维微观结构等指标的测定,评价了2种温度贮藏对鲟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种低温保鲜方式下鲟鱼肉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TVB-N、TBA和菌落总数均呈现上升趋势;质构指标硬度和弹性及感官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其微观结构发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肌纤维之间出现黏连,肌节逐渐由清晰变为模糊,?3℃贮藏后期表现尤为明显。综合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4℃冷藏和?3℃微冻条件下,鲟鱼肉的货架期分别为6 d和18 d。与冷藏相比,微冻可较好地保持鲟鱼肉品质,微生物对鲟鱼肉的腐败进程影响较小,而质构指标则是影响贮藏末期感官评分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忠云  罗永康  卢涵  包玉龙  沈慧星  
将经过前处理的松浦镜鲤分别于0℃条件下冰藏和冷藏,通过感官评定、菌落总数和理化指标的分析,评价2种贮藏条件对松浦镜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到第18天时,冷藏(0℃)条件下松浦镜鲤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的质量分数w(TVB-N)、鲜度指标K、电导率、汁液流失率分别为5.89×106 cfu/g、27.93mg/100g、88.85%、1 374.00μS/cm和8.91%,而此时冰藏条件下分别为3.80×104 cfu/g、19.51mg/100g、77.62%、1 197.30μS/cm和7.19%。0℃冷藏到第15天时感官品质已不可接受,此时的感官评分为8.33;冰藏到第21天时,感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玉龙  汪之颖  李凯风  罗永康  
研究鲫鱼在冷藏(4℃)和冰藏(0℃)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将鲜活鲫鱼击毙后去鳞、去鳃、去内脏并洗净沥干,分别贮藏在4℃和0℃冰箱中,测定其感官分值、鲜度指标K、挥发性盐基氮的质量分数w(TVB-N)、细菌总数、生物胺等指标,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K值、w(TVB-N)、细菌总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并且冰藏时各指标的变化速率小于冷藏。冷藏第6天K值达到61.77%,超出了可供一般食用和加工的范围,而冰藏第6天的K值仅为34.21%;在贮藏的前6天内冷藏与冰藏的w(TVB-N)无明显差别(P>0.05),在整个贮藏过程中,w(TVB-N)始终未超过20mg/100g;冷藏第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回忆  孔春丽  罗永康  
测定冷藏条件下鲟鱼(Acipenser sinensis)片的感官分值、菌落总数的对数值(lg[菌落总数/(cFU/g)])、挥发性盐基氮的质量分数(w(TVB-n))、鲜度指标(K)等品质指标,研究其品质变化规律,建立动力学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lg[菌落总数/(cFU/g)]、w(TVB-n)、K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感官分值呈现下降趋势,各指标之间显著相关(p<0.05)。动力学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用于鲟鱼片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预测,其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小于1%。组合模型充分利用了动力学模型的线性预测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预测的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申松  刘晓畅  蒋妍  罗永康  周颖  
通过测定长丰鲢(Changfeng silver carp)鱼片在冷藏(4℃)和微冻(-3℃)条件下的感官品质、菌落总数(TAC)、汁液流失率、pH、电导率(EC)、挥发性盐基氮(TVB-N)以及K值等指标的变化,评价两种贮藏条件对长丰鲢鱼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丰鲢鱼片分别在4℃贮藏至第8天和-3℃贮藏至第25天时失去感官食用价值。4℃贮藏第6天菌落总数为6.75 lg cfu/g,-3℃贮藏第20天为5.89 lg cfu/g。TVB-N值在4℃贮藏至第8天为29.1 mg/100 g,-3℃贮藏至第25天为21.1 mg/100 g。与冷藏相比,微冻贮藏下长丰鲢有较高的汁液流失率。综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