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01)
2023(4357)
2022(3530)
2021(3167)
2020(2620)
2019(5739)
2018(5415)
2017(10627)
2016(5761)
2015(5892)
2014(5817)
2013(5767)
2012(5264)
2011(4791)
2010(4622)
2009(4085)
2008(4068)
2007(3592)
2006(2900)
2005(2613)
作者
(18169)
(15657)
(15262)
(14709)
(9654)
(7609)
(6651)
(5928)
(5729)
(5507)
(5312)
(5069)
(5010)
(4998)
(4919)
(4759)
(4642)
(4527)
(4524)
(4355)
(3980)
(3737)
(3684)
(3541)
(3525)
(3383)
(3296)
(3261)
(3213)
(3152)
学科
(22612)
经济(22587)
(15828)
管理(15235)
(12633)
企业(12633)
方法(12301)
数学(11205)
数学方法(11081)
(6840)
(6593)
中国(5360)
(5076)
(4425)
财务(4421)
财务管理(4414)
业经(4320)
企业财务(4306)
(4256)
技术(4185)
(4119)
金融(4119)
(4055)
银行(4044)
(4037)
贸易(4037)
(3946)
(3877)
(3714)
土壤(3700)
机构
大学(83435)
学院(83022)
(33814)
经济(33203)
研究(29874)
管理(29212)
理学(26236)
理学院(25893)
管理学(25325)
管理学院(25174)
科学(20611)
中国(20553)
(19598)
(16564)
(16046)
(16006)
业大(15919)
农业(15835)
研究所(15121)
财经(13564)
中心(13031)
(12566)
经济学(11711)
(11389)
经济学院(10825)
(10670)
财经大学(10505)
农业大学(10354)
科学院(9797)
北京(9766)
基金
项目(63654)
科学(50273)
基金(48579)
(45249)
国家(44952)
研究(39957)
科学基金(37658)
社会(26940)
自然(26322)
自然科(25800)
自然科学(25789)
社会科(25774)
社会科学(25767)
基金项目(25705)
自然科学基金(25339)
(24381)
(21351)
资助(19758)
教育(18211)
重点(15113)
(14056)
计划(13701)
(13395)
(13214)
编号(13101)
科研(12901)
创新(12669)
国家社会(12340)
科技(12025)
教育部(11702)
期刊
(30080)
经济(30080)
研究(21422)
学报(20705)
(17446)
科学(16161)
大学(14527)
学学(14242)
中国(12867)
(12218)
农业(11870)
管理(10007)
(7250)
金融(7250)
财经(7062)
(6860)
经济研究(6117)
(6090)
业大(5821)
(4969)
技术(4950)
农业大学(4792)
教育(4791)
科技(4642)
业经(4564)
林业(4436)
问题(4206)
统计(4153)
(4038)
中国农业(3624)
共检索到109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改兰  郭堃梅  黄学芳  
为提高石灰性土壤磷的有效性,通过培养试验探讨了糠醛渣、固体草酸、硫酸亚铁、硫磺粉和醋渣对石灰性土壤磷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除醋渣外,其他几种酸性物质均可显著提高石灰性土壤磷的有效性,其效应从高到低依次为糠醛渣、固体草酸、硫酸亚铁、硫磺粉,速效磷的平均值依次较对照提高了26.3%,21.2%,15.8%,14.2%;活化效应具有时效性,糠醛渣和固体草酸呈速效型,有效期主要在开始的60 d以内,硫酸亚铁和硫磺粉属缓效型,有效期主要在30~60 d和30~75 d时段内.由此选出比较理想的糠醛渣、硫酸亚铁和硫磺粉进行了田间试验,探讨其生物效应,并与磷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几种物质均可促进冬小麦对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堃梅  韩和平  黄学芳  王改兰  池宝亮  
探讨了硫磺粉、硫酸亚铁和糠醛渣 3种物质对石灰性褐土上小麦产量及其地上部吸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施酸性物质或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均可提高小麦产量及其地上部吸磷量 ,增产幅度可达 6 2 %~ 12 0 % ,吸磷量可增加 3 7%~ 2 7 7% ,其中硫酸亚铁与氮磷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最好 ,单施硫酸亚铁的处理次之。施用酸性物质代替部分磷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肥料投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和  曹翠玉  史瑞和  蒋仁成  厉志华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料(马粪)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供磷水平.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成以 Ca-P 为主,其中 Ca_2-P 是土壤有效磷库的主体;Ca_8-P 对土壤有效磷库起重要调节作用,AI-P 在供磷上也有一定意义.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能提高土壤速效磷,尤其是 Ca_2-P 和 Ca_(?)-P 的含量,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体磷(Biomass-P)和磷酸酶的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虹  曹翠玲  林雁冰  李旭  王莉  
【目的】从北方石灰性土壤中分离筛选解磷细菌,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其解磷能力,为筛选高效稳定的解磷菌株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陕西杨凌地区白菜、葡萄、猕猴桃3种植物根际土样,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土壤解磷细菌,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菌落形态及颜色,测定其生理生化性质,并结合16SrRNA法对其进行鉴定;测定各菌株在固体及液体培养基中的解磷能力大小;分析浇灌无机解磷细菌发酵液后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形态及其含量的变化。【结果】共分离筛选得到10株解磷细菌,其中2株为有机解磷细菌(Y1和Y2),4株为无机解磷细菌(W1、W2、W3和W4),其余4株既能分解有机磷,也能分解无机磷,为双解磷细菌(WY...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吉冰洁  李文海  徐梦洋  牛金璨  张树兰  杨学云  
【目的】研究不同磷肥品种在土中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差异,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磷肥品种从而减少土壤磷素累积和提高磷素有效性,为该区磷肥-作物-土壤匹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土长期定位试验有效磷含量较低的耕层(0—20 cm)土壤为供试土壤,玉米(郑单958)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试验。试验共设8个处理:不施磷肥(Control);过磷酸钙(SSP);钙镁磷肥(CaMg P);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聚磷酸铵(Poly P);磷酸脲(Urea P);过磷酸钙加硫酸铵(SSP+ASA)。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法测定土壤无机磷组分,并分析其与玉米植株吸磷量、土壤有效磷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磷肥品种均可显著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但随时间变化其动态特点有所不同。在玉米种植期间,施不同磷肥品种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大小为:DAP>Urea P≥Poly P>MAP>SSP+ASA>SSP>CaMg P>Control。不同磷肥品种均可显著提高玉米植株干物质量、吸磷量及肥料利用率,较Control处理分别提高了64.8%—221.3%、114.1%—593.0%、2.1%—11.0%,其中DAP和Poly P处理相似且增幅最大。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玉米植株吸磷量和干物质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施磷处理均可显著增加土壤Ca2-P、Ca8-P、Al-P和Fe-P含量,增幅分别为36.9%—610.0%、21.7%—85.5%、57.2%—83.0%和28.5%—77.8%,O-P和Ca10-P增加不明显。其中,MAP、DAP、Poly P和Urea P可显著提高石灰性土壤中Ca2-P和Ca8-P的含量;Al-P和Fe-P增加较大的是SSP+ASA和SSP处理;CaMg P处理显著提高了O-P和Ca10-P含量。Poly P处理土壤Ca2-P含量显著高于MAP和Urea P,仅次于DAP处理,但土壤Ca8-P含量显著低于DAP、MAP和Urea P。与SSP相比,SSP+ASA显著增加了Ca2-P和Al-P含量,分别增加了24.9%和11.9%,有效磷含量提高了11.4%。土壤无机磷组分中Ca2-P、Ca8-P和Al-P与土壤有效磷和植株吸磷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供试土壤条件下,磷酸二铵(DAP)的磷素固定较低、有效磷含量高,聚磷酸铵(Poly P)降低了土壤Ca2-P向Ca8-P的转化,可减少磷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沉淀,磷素有效性与施磷酸二铵的相当,这两种肥料是适合该区施用的磷肥品种;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酸性肥料硫酸铵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而且减少了磷素的累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翠玉  王永和  费乙晖  李敬峰  史瑞和  
以黄泛冲积母质发育的黄潮土(淤土和沙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与盆栽试验,着重研究了有机肥料对石灰性土壤供磷的影响。供试的有机肥料有猪粪、紫云英和稻草(均为等量风干样品),其养分含量依次为氮(N%)2.57,2.87,0.52;磷(P%)1.74,0.47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金来  周春霖  洪立洲  曹翠玉  朱小平  
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和加秸秆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指出,淹水促进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特别是外加磷向Fe-P和O-P转化,而拟旱则使土壤维持较高的Ca2-P和Ca8—P;淹水—回旱的土壤以Ca2—P和Ca8—P较高,但拟导—淹水的则以Fe—P和O—P较高;淹水后回旱比淹水更能使土壤拥有较多的Ca2—P和Ca8—P,而拟旱后淹水比拟旱有较高的Al—P、Fe—P和O—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劲松  焦晓燕  王立革  董二伟  
日光温室的施肥管理和生态条件会影响土壤P素循环和利用,明确山西石灰性土壤P素变化对提高温室P肥利用效率和降低对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山西中南部栽培年限为0~15年的温室土壤分析表明:随栽培年限增加,土壤全P、无机P、Olsen-P及无机P组分的Ca2-P,Ca8-P,Ca10-P,Al-P,Fe-P含量均明显增加,但Olsen-P含量的增加幅度低于全P和无机P含量的增加;Ca10-P含量的增加幅度低于其他无机P组分Ca2-P,Ca8-P,Al-P,Fe-P含量的增加,其中,Ca8-P含量增加最为明显。栽培年限对无机P占全P的比例没有影响;粮田Ca2-P,Ca8-P,Ca10-P,Fe-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莉娜  熊德忠  张永成  谢廷鑫  高伟民  李春英  
在烟稻轮作中,酸性土壤(pH5.0)每千克土施石灰0.2-0.4g能明显促进当季烤烟生长,但施用过多对烤烟生长不利.从石灰施用后效来看,每千克土施石灰>0.4g,明显抑制第2季水稻生长.每千克土施石灰0.2g,有利于当季和下一季水稻生长,对第3季烤烟生长无明显后效.从当季烤烟生长及后效来看,每千克土施石灰0.2-0.4g为宜,且隔季施用效果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廷廷  蔡泽江  王小利  梁文君  周世伟  徐明岗  
【目的】施用石灰是改良土壤酸度获得作物增产的传统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整合分析石灰增加作物产量的效应和原因,对科学合理施用石灰维持作物高产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有关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文献数据,建立土壤p H和作物产量/生物量数据库。分析土壤初始p H(3.1—6.6)、作物类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石灰施入量(6 000 kg·hm-2)和石灰类型(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粉)下,作物的增产率。【结果】与不施石灰相比,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可提高作物产量,增产幅度为2%—255%,粮食类作物和经济类作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孝侯  胡霭堂  秦怀英  
本文研究了添加石灰(CaCO_3),有机物料(稻草、苕子)后酸性土壤 Cd 活性变化以及淹水,培养时间对酸性土壤 Cd 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有机物料后,酸性土壤 pH 上升,有效 Cd 含量下降,其有效 Cd 量与培养土壤 pH 呈明显负相关。淹水后,除施石灰处理外,所有处理土壤 pH 升高,有效态 Cd 降低,而培养时间对土壤 Cd 的活性无显著影响。土壤 Cd 的形态分级表明,和对照相比,添加石灰处理,松结有机态 Cd 和碳酸盐结合态 Cd 增多;添加有机物处理,土壤中松结有机态 Cd 和紧结有机态Cd 提高,进一步揭示了添加石灰、有机物料后土壤 Cd 活性降低的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敏  向永生  鲁剑巍  
【目的】研究生石灰用量对酸性土壤(pH3.9)降酸效果和大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明确适宜的生石灰用量,为酸性土壤改良及生石灰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华中农业大学盆栽场进行,采用土壤培养和盆栽试验方法,依据Ca(OH)2滴定法计算出石灰需要量,设置不施生石灰和生石灰用量0.3、0.9、1.8、2.4和4.8 g·kg~(-1)等6个处理,分别于培养后10、20、30、40、50、60、70和90 d取样8次,监测土壤p H、土壤交换性酸总量、土壤交换性H+含量和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动态变化;于培养后第90天播种大麦,2周后进行观测,研究不同生石灰用量改良后的土壤对大麦幼苗生物量、根系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宏军  朱端卫  刘鑫  周文兵  耿明建  刘武定  洪丽芳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酸性土壤上适当施用石灰能极显著提高蚕豆的产量。云南赤红壤方解石用量在3 .0g kg时 ,蚕豆产量达到最佳 ;云南黄红壤白云石用量为 2 .8g kg时 ,蚕豆的籽粒产量接近峰值 ,地上部干重达到最佳 ;湖北咸宁棕红壤方解石与白云石混合用量在 1.5g kg时 ,蚕豆获得最佳产量。供试土壤施用石灰可以提高土壤pH ,显著降低了土壤活性铝和活性锰 ;此外 ,施用石灰改善了供试土壤的磷营养 ,磷营养差异是蚕豆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小蓉  周然  李贵桐  林启美  
土壤微生物量磷变异很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的方法(25℃,培养90 d),研究有效磷含量比较低的石灰性土壤,加入小麦、玉米、大豆和棉花秸秆四种不同作物对土壤微生物量磷及其碳磷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素充足的条件下,土壤和秸秆磷素状况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影响比较小,但显著地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磷,随碳源物质磷素含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磷增加,微生物量碳磷比降低。在土壤有效磷含量比较低的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磷素营养主要受制于秸秆含磷量及其分解进程,反之,土壤微生物磷素营养受秸秆的影响则比较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熊礼明  
应用32P同位素动力学方法对7种石灰性土壤磷库进行了标定。通过测定加入土—水体系中不同时间残留于溶液中的32P活度而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获得固液界面磷的交换率Km、磷的平均交换通量Fm、磷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平均滞留时间Tm以及第1分钟内可交换磷量(E1)等参数,并且可以对土壤磷库进一步区分为不同时间内可交换磷库。将上述参数与土壤同位素交换磷(E值)、同位素稀释法有效磷(A值)以及Olsen磷进行比较,表明同位素动力学参数与上述传统方法测定的有效磷量以及植物吸磷量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可用于对石灰性土壤的有效磷库进行标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