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3)
2023(6077)
2022(5099)
2021(4576)
2020(3813)
2019(8205)
2018(7833)
2017(14308)
2016(8122)
2015(8533)
2014(8280)
2013(8040)
2012(7252)
2011(6506)
2010(6457)
2009(5757)
2008(5520)
2007(4775)
2006(4052)
2005(3394)
作者
(26711)
(22420)
(22234)
(20917)
(14080)
(11208)
(9639)
(8857)
(8643)
(7860)
(7840)
(7348)
(7301)
(7199)
(7074)
(6953)
(6826)
(6691)
(6549)
(6376)
(5935)
(5558)
(5204)
(5129)
(5085)
(4941)
(4913)
(4867)
(4665)
(4619)
学科
(28273)
经济(28242)
管理(22536)
(22102)
(16853)
企业(16853)
方法(13435)
数学(12237)
数学方法(12140)
(9270)
(8333)
(7378)
贸易(7378)
中国(7349)
(7201)
(7175)
业经(6738)
农业(6512)
(5481)
(5252)
技术(5242)
财务(5242)
财务管理(5236)
环境(5025)
企业财务(4958)
地方(4902)
(4546)
银行(4508)
(4305)
产业(4228)
机构
大学(113824)
学院(113371)
(44141)
经济(43363)
研究(41880)
管理(41834)
理学(37165)
理学院(36688)
管理学(35955)
管理学院(35777)
(33462)
科学(29743)
中国(29300)
农业(27328)
业大(26216)
(23691)
(23257)
研究所(21805)
农业大学(18561)
中心(18393)
(18391)
(16536)
(15720)
财经(15152)
(14708)
科学院(14425)
(14403)
北京(13995)
(13989)
(13881)
基金
项目(86265)
科学(66193)
基金(63531)
(60203)
国家(59743)
研究(52641)
科学基金(49168)
自然(35299)
自然科(34534)
自然科学(34515)
基金项目(34365)
社会(34281)
(34207)
自然科学基金(33939)
社会科(32597)
社会科学(32586)
(29732)
资助(25018)
教育(23492)
重点(20045)
计划(19784)
编号(18407)
(18292)
(18151)
科技(18099)
(18075)
科研(17543)
创新(17224)
(17058)
(15435)
期刊
(42857)
经济(42857)
学报(30830)
(30150)
研究(26562)
科学(23654)
大学(21473)
学学(21022)
农业(20993)
中国(20687)
(13811)
管理(13447)
(11715)
业大(10144)
农业大学(8918)
(8277)
金融(8277)
(8164)
经济研究(7570)
业经(7483)
技术(7121)
财经(7095)
科技(6816)
教育(6567)
(6060)
问题(6018)
中国农业(5998)
自然(5714)
林业(5556)
资源(5533)
共检索到156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莉娜  熊德忠  张永成  谢廷鑫  高伟民  李春英  
在烟稻轮作中,酸性土壤(pH5.0)每千克土施石灰0.2-0.4g能明显促进当季烤烟生长,但施用过多对烤烟生长不利.从石灰施用后效来看,每千克土施石灰>0.4g,明显抑制第2季水稻生长.每千克土施石灰0.2g,有利于当季和下一季水稻生长,对第3季烤烟生长无明显后效.从当季烤烟生长及后效来看,每千克土施石灰0.2-0.4g为宜,且隔季施用效果较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宏军  朱端卫  刘鑫  周文兵  耿明建  刘武定  洪丽芳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酸性土壤上适当施用石灰能极显著提高蚕豆的产量。云南赤红壤方解石用量在3 .0g kg时 ,蚕豆产量达到最佳 ;云南黄红壤白云石用量为 2 .8g kg时 ,蚕豆的籽粒产量接近峰值 ,地上部干重达到最佳 ;湖北咸宁棕红壤方解石与白云石混合用量在 1.5g kg时 ,蚕豆获得最佳产量。供试土壤施用石灰可以提高土壤pH ,显著降低了土壤活性铝和活性锰 ;此外 ,施用石灰改善了供试土壤的磷营养 ,磷营养差异是蚕豆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翠玉  朱小平  王绪奎  史瑞和  
田间试验于1984年秋播开始,分别在淮阴县渔沟乡、新渡乡和涟水县胡集乡的淤土、二合上和沙土上进行、试验设4个处理:O、CK,施过磷酸钙375,1125,2250,3375kg/hm~2。稻麦轮作,种植5a 共10季作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 looke 经验公式(P=R√t+b)和倒数方程(1/P_1=1/P_0+1/t)求得的土壤磷释放速率常数 R 值和最大释放量 P_0值和土壤水溶性磷,Olscn-P,Colwclc-P 及植株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鲍士旦  徐国华  
分别在缺钾的宁镇丘陵区白土与太湖平原地区低位白土类型水稻土上进行的钾肥试验表明:一季钾肥(KCI)最佳用量为150~300kg/hm~2。当季小麦可增产16.8%~22.6%: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单位钾肥的谷物增产量及当季钾肥利用率随之下降;但4~6季稻麦的钾肥总利用率为90.3%~98.6%,钾肥具有明显的后效,肥料钾在土层中淋移较少,淋移程度与施钾量及剖面质地有关.相同品种和管理措施下,在不施钾情况下,作物吸钾量与产量均随种植次数增加而明显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廷廷  蔡泽江  王小利  梁文君  周世伟  徐明岗  
【目的】施用石灰是改良土壤酸度获得作物增产的传统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整合分析石灰增加作物产量的效应和原因,对科学合理施用石灰维持作物高产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有关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文献数据,建立土壤p H和作物产量/生物量数据库。分析土壤初始p H(3.1—6.6)、作物类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石灰施入量(6 000 kg·hm-2)和石灰类型(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粉)下,作物的增产率。【结果】与不施石灰相比,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可提高作物产量,增产幅度为2%—255%,粮食类作物和经济类作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志浩  胡志华  王士超  槐圣昌  武红亮  王瑾瑜  邢婷婷  余喜初  李大明  卢昌艾  
【目的】我国南方稻油轮作区土壤酸化趋势日趋严重,降低了作物产量。研究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对土壤养分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明确土壤速效养分、产量与作物养分吸收量对土壤pH的响应关系,为水田两熟区酸化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8年在江西进贤县选择pH 4.5的水稻土,以熟石灰作为酸性土壤改良剂,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通过实验室模拟,计算出获得不同土壤pH情况下的熟石灰用量,试验设6个土壤pH梯度,分别为4.5、5.0、5.6、6.3、6.8、7.3,2015年匀地一年,为保证各处理土壤pH与匀地一年后实测pH基本一致,以一年为周期用熟石灰进行定量调整。【结果】(1)随着石灰用量和土壤pH的增加,土壤速效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显著降低;(2)随着石灰用量和土壤pH的增加,作物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pH 6.4时(相当于6 145 kg·hm~(-2)熟石灰用量)油菜产量达到最高,较土壤pH 4.5处理增加了202.2%;土壤pH 6.8时(相当于7 474 kg·hm~(-2)熟石灰用量),水稻产量达到最高,较土壤pH 4.5处理增加了61.2%。油菜、水稻产量降低50%时的酸害阈值分别为4.7、4.2;(3)土壤pH显著影响作物养分吸收量。随着熟石灰用量的增加,油菜氮磷钾吸收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16—2018年油菜氮磷钾吸收量与不施石灰处理相比,施石灰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59.5%—181.4%、36.2%—188.8%、65.7%—198.9%;水稻氮磷钾吸收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H 6.8左右水稻氮磷钾吸收量最大。2016—2018年水稻氮磷钾吸收量与不施石灰处理相比,施石灰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11.1%—88.6%、13.5%—68.5%、9.7%—66.1%。【结论】施用熟石灰的情况下,随着土壤pH升高,土壤速效氮、交换性钙镁等含量增加,提高了产量,促进了作物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在本试验条件下,稻油轮作区酸性土壤(pH 4.5)施用熟石灰的最佳用量为6 500 kg·hm~(-2)左右,改良土壤的目标为pH 6.5左右,可获得我国南方稻油轮作区的作物稳定高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孝侯  胡霭堂  秦怀英  
本文研究了添加石灰(CaCO_3),有机物料(稻草、苕子)后酸性土壤 Cd 活性变化以及淹水,培养时间对酸性土壤 Cd 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有机物料后,酸性土壤 pH 上升,有效 Cd 含量下降,其有效 Cd 量与培养土壤 pH 呈明显负相关。淹水后,除施石灰处理外,所有处理土壤 pH 升高,有效态 Cd 降低,而培养时间对土壤 Cd 的活性无显著影响。土壤 Cd 的形态分级表明,和对照相比,添加石灰处理,松结有机态 Cd 和碳酸盐结合态 Cd 增多;添加有机物处理,土壤中松结有机态 Cd 和紧结有机态Cd 提高,进一步揭示了添加石灰、有机物料后土壤 Cd 活性降低的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敏  向永生  鲁剑巍  
【目的】研究生石灰用量对酸性土壤(pH3.9)降酸效果和大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明确适宜的生石灰用量,为酸性土壤改良及生石灰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华中农业大学盆栽场进行,采用土壤培养和盆栽试验方法,依据Ca(OH)2滴定法计算出石灰需要量,设置不施生石灰和生石灰用量0.3、0.9、1.8、2.4和4.8 g·kg~(-1)等6个处理,分别于培养后10、20、30、40、50、60、70和90 d取样8次,监测土壤p H、土壤交换性酸总量、土壤交换性H+含量和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动态变化;于培养后第90天播种大麦,2周后进行观测,研究不同生石灰用量改良后的土壤对大麦幼苗生物量、根系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卜容燕  任涛  鲁剑巍  李小坤  李云春  汪洋  鲁君明  
【目的】从周年轮作的角度分析了氮肥施用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氮素吸收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及水稻季施用氮肥在油菜季的后效特点,比较和明确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油菜轮作体系经济效益的差异。【方法】2010—2011年在湖北省洪湖市布置前茬水稻不同氮肥用量以及后茬油菜裂区施氮和不施氮两个副区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条件下水稻和油菜的产量、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稻油轮作系统氮肥后效及经济效应。【结果】由于氮肥用量和分配的不同,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应表现出明显地差异,水稻季施氮165 kgN.hm-2产量最高,氮肥利用率最大;水稻季施用的氮肥具有明显的后效,显著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淡俊豪  齐绍武  黎娟  靳辉勇  朱益  梁仲哲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在施加不同水平的生石灰时,酸性土壤p H值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量。【方法】本实验采用Biolog-ECO检测法,探究了在4种不同生石灰施用量CK、T1、T2、T3(0、1125、2250、3375 kg/hm2)下酸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变化。【结果】(1)在240 h的培养期内,施加不同量生石灰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单孔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从高到低依次是T2>T1>T3>CK。(2)土壤p H值与AWCD值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呈中度正相关。(3)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朝苏  汤永禄  吴晓丽  李明  刘淼  熊涛  
为研究稻田不同免耕轮作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基于2004年在成都平原建立的耕作定位试验,以当地传统麦稻周年旋耕+无秸秆还田(CW-CR)模式为对照,设置麦稻周年免耕+秸秆还田(ZW-ZR)和油稻周年免耕+秸秆还田(ZO-ZR)2种免耕轮作处理,2014年后分层取样测试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主要酶活性。结果表明:和CW-CR相比,连续免耕配合秸秆还田促进土壤有机碳和碱解氮含量的提高,土壤表层(0~7.5 cm)增幅分别为41.3%~52.2%和33.6%~33.7%,差异达显著水平。免耕模式不同土层有效钾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模式,降幅19.8%~25.7%。连续免耕促进直径>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的大幅增加,但对不同土层容重、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等物理性质及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小。周年免耕条件下,麦稻模式较油稻模式更利于表层土壤>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其他多数指标无显著差异。0~7.5 cm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排序为ZO-ZR>ZW-ZR>CW-CR。连续免耕可以提高小麦和油菜产量,但水稻产量不及对照模式,ZW-ZR和ZO-ZR模式平均降幅8.7%和4.6%。本研究条件下,免耕可改善稻田土壤质量,ZO-ZR模式优于ZW-ZR模式,但土壤质量的改善与水稻生产力的提高不同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世军  潘文杰  孟玉山  宗学凤  王三根  
为了探讨南方烟区酸性土壤的改良途径,通过吸附-解吸试验和淋溶试验,研究了石灰和聚丙烯酰胺(PAM)对植烟酸性土壤N素的吸附、解吸和迁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可以很好地表征酸性土壤、石灰和PAM处理的酸性土壤对N的吸附特征;单独用石灰处理及同时用石灰和PAM处理均能增加植烟酸性土壤对N的吸附量、吸附常数和最大缓冲容量,以石灰含量为0.45%、PAM含量为0.1%的处理土壤吸附量最高,但随着PAM用量增加,吸附量下降;石灰和PAM处理的土壤对N的解吸率总体比对照低,但解吸量高于对照;施加石灰含量为0.45%、PAM含量为0.1%的处理,土壤能有效缓解NH4+-N、NO3--N向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乃娟  张四伟  杨敏芳  顾克军  韩新忠  张政文  卞新民  朱利群  
通过三季连续的大田试验,研究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及其交互效应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库及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库具有显著影响,秸秆还田各处理的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三季秸秆均还田、两季稻秸还田、一季麦秸还田,且均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旋耕处理下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均高于翻耕,但差异不显著;旋耕和翻耕对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旋耕稻麦秸秆均还田和翻耕稻麦秸秆均还田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林生  张宇亭  黄兴成  张跃强  赵亚南  石孝均  
【目的】氯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但是含氯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中氯离子含量和盐指数都较高,关于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未见报道。论文旨在明确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变化,探明含氯化肥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机理,为含氯化肥的科学施用和土壤肥力的保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已开展22年的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采集含氯处理(含氯化肥配合稻草还田,(NPK)Cl+S)与不含氯处理(NPK+S)、以及不施肥对照(CK)和单施化肥(NPK)的土壤,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分析含氯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种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禹池  冯文强  秦鱼生  曾祥忠  周相玉  王昌全  涂仕华  
为了研究长期秸秆覆盖还田配合不同施肥处理对成都平原稻-麦轮作下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及提出该种植模式下的作物最佳施肥方案和明确土壤培肥效果,2005-2011年,在成都平原灰色冲积水稻土壤上,采用秸秆覆盖还田配施不同用量氮磷钾肥连续免耕轮作种植水稻和小麦,研究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于2010年水稻收获后采取耕层(0~5,5~15和15~30cm)土样,分析不同处理对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在相同化肥用量条件下,秸秆覆盖还田能显著增加水稻和小麦产量。在秸秆还田基础上增施氮肥和钾肥都能显著提高水稻和小麦产量,而磷肥只能增加小麦产量,对水稻产量没有影响。秸秆覆盖还田比单施化肥每季每公顷至少能节约6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