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4)
2023(5347)
2022(4846)
2021(4443)
2020(4066)
2019(9596)
2018(9553)
2017(18432)
2016(10597)
2015(12092)
2014(12568)
2013(12690)
2012(12122)
2011(10951)
2010(11223)
2009(10623)
2008(10809)
2007(10221)
2006(8619)
2005(7820)
作者
(34514)
(29150)
(29144)
(27631)
(17997)
(14080)
(13206)
(11546)
(10775)
(10409)
(9915)
(9601)
(9437)
(9260)
(9152)
(9121)
(9104)
(8571)
(8337)
(8319)
(7526)
(7250)
(7110)
(6773)
(6635)
(6547)
(6430)
(6426)
(5990)
(5975)
学科
(44791)
经济(44753)
管理(27787)
(27729)
方法(23484)
(21467)
企业(21467)
数学(21062)
数学方法(20856)
(13422)
(11630)
(10824)
中国(10620)
地方(8976)
(8896)
贸易(8894)
农业(8784)
(8620)
业经(8473)
(8323)
(7077)
财务(7063)
(7058)
财务管理(7039)
企业财务(6590)
(6485)
银行(6448)
理论(6333)
(6078)
(6010)
机构
大学(159673)
学院(159161)
(63020)
经济(61535)
管理(57859)
研究(56208)
理学(49369)
理学院(48775)
管理学(47819)
管理学院(47542)
中国(41494)
科学(37689)
(37374)
(34329)
(31124)
农业(30152)
业大(29451)
(28598)
研究所(28562)
中心(26075)
(25262)
财经(22628)
北京(21675)
(20394)
(20230)
师范(20008)
(19833)
(19639)
农业大学(19389)
经济学(19374)
基金
项目(104508)
科学(79286)
基金(73509)
研究(71803)
(66541)
国家(66034)
科学基金(53641)
社会(42769)
(41974)
社会科(40412)
社会科学(40391)
基金项目(39212)
自然(36380)
(36320)
自然科(35459)
自然科学(35437)
自然科学基金(34770)
教育(33237)
资助(30728)
编号(29482)
重点(24630)
成果(24180)
(23026)
(23024)
计划(22026)
(21244)
科研(20890)
课题(20704)
科技(20001)
创新(19990)
期刊
(68885)
经济(68885)
研究(43051)
(34055)
学报(32309)
中国(31242)
科学(26219)
(23434)
农业(22900)
大学(22641)
学学(21559)
管理(18614)
教育(15398)
技术(13776)
(13372)
(12932)
金融(12932)
财经(11227)
业经(11183)
经济研究(10649)
问题(9696)
(9651)
(9249)
技术经济(8715)
业大(8428)
统计(8123)
(7753)
理论(7751)
资源(7501)
科技(7465)
共检索到233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廷廷  蔡泽江  王小利  梁文君  周世伟  徐明岗  
【目的】施用石灰是改良土壤酸度获得作物增产的传统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整合分析石灰增加作物产量的效应和原因,对科学合理施用石灰维持作物高产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有关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的文献数据,建立土壤p H和作物产量/生物量数据库。分析土壤初始p H(3.1—6.6)、作物类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石灰施入量(6 000 kg·hm-2)和石灰类型(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粉)下,作物的增产率。【结果】与不施石灰相比,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可提高作物产量,增产幅度为2%—255%,粮食类作物和经济类作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宏军  朱端卫  刘鑫  周文兵  耿明建  刘武定  洪丽芳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酸性土壤上适当施用石灰能极显著提高蚕豆的产量。云南赤红壤方解石用量在3 .0g kg时 ,蚕豆产量达到最佳 ;云南黄红壤白云石用量为 2 .8g kg时 ,蚕豆的籽粒产量接近峰值 ,地上部干重达到最佳 ;湖北咸宁棕红壤方解石与白云石混合用量在 1.5g kg时 ,蚕豆获得最佳产量。供试土壤施用石灰可以提高土壤pH ,显著降低了土壤活性铝和活性锰 ;此外 ,施用石灰改善了供试土壤的磷营养 ,磷营养差异是蚕豆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莉娜  熊德忠  张永成  谢廷鑫  高伟民  李春英  
在烟稻轮作中,酸性土壤(pH5.0)每千克土施石灰0.2-0.4g能明显促进当季烤烟生长,但施用过多对烤烟生长不利.从石灰施用后效来看,每千克土施石灰>0.4g,明显抑制第2季水稻生长.每千克土施石灰0.2g,有利于当季和下一季水稻生长,对第3季烤烟生长无明显后效.从当季烤烟生长及后效来看,每千克土施石灰0.2-0.4g为宜,且隔季施用效果较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诚  刘东海  乔艳  刘友梅  李双来  陈云峰  
为了研究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小麦产量的影响,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进行了7年的施用15.0,7.5 t/hm2有机肥(包括EM堆肥、EM鸡粪肥和传统堆肥)、施用化肥和对照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用量的提高,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小麦产量增加。施用化肥也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与土壤脲酶的活性。土壤脲酶的活性在不同施肥处理中的变化趋势是:对照<化肥处理<堆肥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不同施肥措施中的变化趋势是:化肥处理<对照<堆肥处理。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婧  徐虎  蔡岸冬  黄敏  张琪  孙楠  张文菊  徐明岗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农田施用具有特殊理化性质的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具有显著影响,采用大样本统计方法量化生物质炭自身特性及施用管理措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通过收集全球范围内公开发表的97篇生物质炭施用与土壤改良、作物生长有关的相对独立研究,共获得匹配数据819组。运用数据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量化生物质炭自身特性(原料、制备温度、C/N、pH)在人为施用管理(施用量与施用时长)、土壤属性(质地和酸碱度)等条件下对作物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统计分析表明,与不施用生物质炭相比,施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影  胡承孝  谭启玲  胡世全  郑苍松  曾伟男  贵会平  
以16年生龟井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为试材,考察施用石灰对柑橘园酸性黄棕壤的土壤养分有效性以及树体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1.5kg/株)显著提高不同土层土壤的pH值,其中0~20、20~40、40~60cm土层分别较对照提高0.87、0.99、0.47个pH单位;增加土壤有效N、P、Ca、Mg含量,其中耕层土(0~20cm)增加幅度分别为30.82%、71.13%、64.06%、14.27%;且提高柑橘营养枝叶片N和果肉K含量。施用石灰降低了土壤有效Fe、Mn、Zn含量,降幅分别为53.61%、54.83%、51.06%;并使柑橘营养枝叶片Fe、...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孝侯  胡霭堂  秦怀英  
本文研究了添加石灰(CaCO_3),有机物料(稻草、苕子)后酸性土壤 Cd 活性变化以及淹水,培养时间对酸性土壤 Cd 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有机物料后,酸性土壤 pH 上升,有效 Cd 含量下降,其有效 Cd 量与培养土壤 pH 呈明显负相关。淹水后,除施石灰处理外,所有处理土壤 pH 升高,有效态 Cd 降低,而培养时间对土壤 Cd 的活性无显著影响。土壤 Cd 的形态分级表明,和对照相比,添加石灰处理,松结有机态 Cd 和碳酸盐结合态 Cd 增多;添加有机物处理,土壤中松结有机态 Cd 和紧结有机态Cd 提高,进一步揭示了添加石灰、有机物料后土壤 Cd 活性降低的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敏  向永生  鲁剑巍  
【目的】研究生石灰用量对酸性土壤(pH3.9)降酸效果和大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明确适宜的生石灰用量,为酸性土壤改良及生石灰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华中农业大学盆栽场进行,采用土壤培养和盆栽试验方法,依据Ca(OH)2滴定法计算出石灰需要量,设置不施生石灰和生石灰用量0.3、0.9、1.8、2.4和4.8 g·kg~(-1)等6个处理,分别于培养后10、20、30、40、50、60、70和90 d取样8次,监测土壤p H、土壤交换性酸总量、土壤交换性H+含量和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动态变化;于培养后第90天播种大麦,2周后进行观测,研究不同生石灰用量改良后的土壤对大麦幼苗生物量、根系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欣润  许邶  何治逢  吴婧  庄睿花  马超  柴如山  Yusef Kianpoor Kalkhajeh  叶新新  朱林  
【目的】农田中施用腐秆剂能否有效地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一直存在争议。在全国尺度上,整合分析腐秆剂田间施用的秸秆促腐和作物增产效果,探明不同气候和土壤状况、秸秆特征以及还田条件下腐秆剂施用对还田秸秆降解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使用腐秆剂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利用整合分析的方法(meta-analysis),系统分析了2001—2019年公开发表的腐秆剂田间应用相关研究论文(共89篇,含腐秆剂促腐秸秆数据63条、腐秆剂提高作物产量数据207条),探讨了气候类型、还田条件、秸秆种类、还田初始碳氮比(C/N)、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等6方面因素对腐秆剂促腐和增产作用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与不施腐秆剂相比,施用腐秆剂总体上可有效促进还田秸秆的降解,但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秸秆还田初始C/N≤15以及土壤为中性时,腐秆剂的促腐效应却不显著,效应值的范围分别为-0.010—0.716、-0.302—0.568和-1.01—0.475;还田条件、秸秆种类和SOM含量会显著影响腐秆剂的促腐作用强度。类似地,腐秆剂的田间施用对作物产量的作用总体也表现为显著提升,但在土壤为中性时腐秆剂的增产作用并不稳定,其效应值范围为-0.284—0.751;除了还田环境、SOM含量外,其余4方面因素均会显著改变腐秆剂的增产幅度。此外,线性拟合结果显示秸秆促腐率与作物增产率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2=0.307,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晓芬  张彦才  李巧云  
本文研究了猪厩肥、鸡粪和钾化肥以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作物产量、土壤钾素含量及钾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2种粪肥与钾化肥配合施用与单施钾化肥或单施有机肥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可促进作物对钾素的吸收 ,提高作物产量 ,提高钾素利用率 ,同时对土壤速效钾和土壤缓效钾的积累作用也较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茹淑华  耿暖  张国印  王凌  孙世友  
为解决氮肥施用过量引起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问题,通过连续10年的氮肥定位试验,研究太行山前平原区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0~200 cm剖面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14年间小麦、玉米平均产量与氮肥用量间呈显著的二次抛物线关系,施氮量为246 kg/hm2时小麦获最高产量6 555kg/hm2。施氮量为159 kg/hm2时玉米获最高产量8 860 kg/hm2。氮肥用量与0~100,100~200 cm剖面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分别符合显著的线性相关。连续10年施用氮肥量最高的处理(小麦-玉米轮作周年施氮量为575 kg/hm2)0~100,100~2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国印  茹淑华  孙世友  王凌  耿暖  陈贵今  
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制度造成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质量变化,为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中肥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采用长期定位试验,开展了长期施肥对华北平原褐土土壤肥力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氮肥的处理,明显增加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环境风险。多年连续不施用磷肥或钾肥,土壤磷或钾的耗竭严重。氮磷、氮磷钾、氮磷钾锰锌配合处理冬小麦籽粒可以获得较高产量。氮磷钾和氮磷钾锰锌配合夏玉米籽粒可以获得较高产量。因此,无论从产量还是保持土壤肥力,以及保护环境方面,均应选择氮磷钾配合或氮磷钾锰锌配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婷  喻华  秦鱼生  涂仕华  罗大春  周小野  
【目的】为了研究在低浓度镉污染土壤上,施用不同量石灰以及石灰与镁、硅配合施用对土壤pH和镉有效性的影响,寻求降低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或毒性的有效实用技术措施。【方法】本研究分室内小量土壤(10g)培养试验和模拟田间的较大量土壤(1.5kg)网室培养试验,试验设置对照、4个石灰用量、4个石灰用量加镁和4个石灰用量加硅,共13个处理6次重复,淹水培养60d(室内)和120d(网室)并定期测定土壤pH和有效镉的变化规律。【结果】淹水后所有处理的土壤pH都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向中性趋近,初始pH越高的处理其最终pH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亚娟   姜智英   胡蕊梅   魏洁   刘艳君  
磷矿粉是一种难溶性磷肥,一般认为其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效果不好。苜蓿(Medicago sativa)利用难溶性磷的能力较强,为探索磷矿粉在石灰性土壤对苜蓿的施用效果,本研究以3种不同品位磷矿粉PRⅠ、PRⅡ、PRⅢ为磷肥源,以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为对照(CK),对3个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冈金’(M1)、‘陇东苜蓿’(M2)、‘金皇后’(M3)进行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磷矿粉处理下紫花苜蓿两茬的生长、营养品质、磷素的吸收利用以及土壤磷素含量。结果表明,第2茬收获时PRⅠ处理下M1和M3的株高明显高于CK,PRⅢ处理下M2的株高明显高于CK。M1两茬干重均表现出PRⅠ磷矿粉处理最高,两茬总生物量干重达到8.61 g,比CK高46.9%,3个磷矿粉处理下M2第1茬、第2茬和总生物量干重均高于CK,磷矿粉处理对M3的生物量没有明显作用。PRⅠ和PRⅢ处理显著提高了第2茬M1的粗蛋白含量,PRⅢ处理M1和M2紫花苜蓿的粗脂肪含量均高于CK。第1茬磷矿粉处理中PRⅡM3处理的钙含量达到最高值,为2.18%,与CKM3处理差异不显著(P> 0.05),第2茬PRⅠM1和PRⅢM2处理的钙含量最高,均为1.56%。PRⅠ和PRⅢ处理可显著提高第2茬M1和M2的磷吸收效率,PRⅠ能显著提高第1茬M1和M2的磷利用效率,而PRⅡ均显著提高了3个紫花苜蓿品种第2茬的磷利用效率。除PRⅡM1处理外,磷矿粉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全磷含量,且3个品种均表现出在PRⅠ和PRⅢ处理下的土壤全磷含量高于PRⅡ,相比施肥前,磷矿粉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M3的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低于M1和M2。因此,磷矿粉在石灰性土壤对紫花苜蓿的生长、营养品质和磷素吸收利用可超过或达到与过磷酸钙相当的水平,其效果因磷矿粉品位和苜蓿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本研究条件下,PRⅠ磷矿粉,M1和M2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施用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淡俊豪  齐绍武  黎娟  靳辉勇  朱益  梁仲哲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在施加不同水平的生石灰时,酸性土壤p H值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量。【方法】本实验采用Biolog-ECO检测法,探究了在4种不同生石灰施用量CK、T1、T2、T3(0、1125、2250、3375 kg/hm2)下酸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变化。【结果】(1)在240 h的培养期内,施加不同量生石灰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单孔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从高到低依次是T2>T1>T3>CK。(2)土壤p H值与AWCD值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呈中度正相关。(3)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