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6)
2023(12996)
2022(11303)
2021(10527)
2020(8606)
2019(19803)
2018(19868)
2017(37772)
2016(20755)
2015(23338)
2014(23443)
2013(23244)
2012(21621)
2011(19612)
2010(19608)
2009(17746)
2008(17129)
2007(15036)
2006(13264)
2005(11850)
作者
(61833)
(51089)
(50920)
(47961)
(32549)
(24522)
(23002)
(20233)
(19460)
(18286)
(17477)
(17251)
(16232)
(16213)
(15694)
(15665)
(15379)
(15180)
(14573)
(14490)
(12780)
(12673)
(12329)
(11604)
(11485)
(11448)
(11424)
(11308)
(10378)
(10109)
学科
(86441)
经济(86357)
管理(56461)
(55265)
(44511)
企业(44511)
方法(35053)
数学(29725)
数学方法(29403)
中国(25580)
地方(24029)
(23599)
业经(20260)
(19255)
(18942)
农业(16229)
(14744)
贸易(14730)
环境(14396)
(14181)
(14172)
(14144)
技术(13949)
理论(13946)
(13651)
银行(13606)
(13355)
金融(13354)
地方经济(13147)
(13095)
机构
学院(292638)
大学(292581)
管理(114581)
(112617)
经济(110020)
研究(102560)
理学(98734)
理学院(97563)
管理学(95872)
管理学院(95363)
中国(75060)
科学(66153)
(64007)
(52621)
(51477)
(50473)
研究所(48034)
业大(45963)
中心(45714)
(43152)
北京(40858)
(40645)
农业(40309)
师范(40226)
财经(40040)
(37230)
(36298)
(36024)
技术(32593)
师范大学(32415)
基金
项目(200869)
科学(156616)
研究(146359)
基金(143095)
(125201)
国家(124104)
科学基金(105744)
社会(89536)
社会科(84723)
社会科学(84703)
(80500)
基金项目(76666)
自然(69627)
自然科(67974)
自然科学(67955)
(67427)
自然科学基金(66678)
教育(66496)
编号(60428)
资助(58902)
成果(49049)
(46859)
重点(45008)
(42940)
课题(42225)
(41777)
创新(38906)
科研(38235)
发展(37114)
项目编号(37005)
期刊
(129019)
经济(129019)
研究(87876)
中国(59286)
学报(49093)
(47887)
科学(44657)
管理(42859)
(36344)
大学(36253)
教育(36110)
学学(34022)
农业(33793)
技术(25686)
(25552)
金融(25552)
业经(22694)
经济研究(19998)
财经(18593)
(17217)
图书(17210)
问题(16633)
(15752)
科技(15550)
理论(14580)
技术经济(14051)
实践(13519)
(13519)
现代(13484)
(13454)
共检索到436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吉力  李剑芳  邬敏辰  
在对黑曲霉WM20-11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Plackett-Burman试验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黑曲霉WM20-11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为:水11.7mL,麸皮9.0g,豆饼粉1.0g,魔芋粉0.98g,玉米浆0.375mL,(NH4)2SO412.5g/kg,CaCl21.0g/kg,MgSO41.0g/kg,KH2PO42.5g/kg(相对于固体料),自然pH;28℃固体静置培养96h,期间翻曲2~3次。在此条件下,菌株产酶活性可达1337IU/g干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邬敏辰  王瑾  杨书艳  李剑芳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usamii)YW-38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角瓶优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为:250mL三角瓶装8.0g基料(m(麸皮)∶m(玉米芯)=3.5∶4.5),NH4NO310g/kg,Tween-803g/kg,KH2PO43.0g/kg,CaCl21.0g/kg,MgSO4·7H2O1.0g/kg(均相对于基料),基料与自来水的质量比为1∶1.3~1∶1.4,pH自然;于29℃培养72h,期间翻曲2次,此工艺条件下最高比酶活力为8752IU/g。曲盘发酵工艺条件为:基料与自来水的质量比1∶1.8,其余成分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柴萍萍  韦贇  江正强  李里特  日下部功  
为获得最佳产酶配方,同时获得高活力的β-甘露聚糖酶,经碳源、氮源、碳氮质量比、初始pH和培养温度5个单因素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芽孢杆菌WY45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以4g/L魔芋精粉为碳源,1.33g/L大豆蛋白胨为氮源,碳氮质量比为4/1,初始pH5.5,50℃培养时间96h。此条件下,β甘露聚糖酶活性最高可达2800U/m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炎  李菁菁  张雨萌  赵南鹏  丁德征  苏淑慧  付星  
为挖掘专一性壳聚糖酶,从多地土壤中筛选出1株高壳聚糖酶活力的真菌M3b,对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序列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固体发酵工艺,研究纯酶的酶学性质。结果显示,菌株M3b为溜曲霉,其最佳产酶发酵条件为:以水为100%计,1%胶体壳聚糖+1%葡萄糖、0.5%硫酸铵、麸皮∶豆粕=6∶10、接种量为10%、发酵6 d、初始发酵pH 7.0、发酵温度32℃。在此条件下酶活力达到20.56 U/mL,是初始发酵条件的221.3%。SDS-PAGE和酶谱分析发现该菌株只产1种壳聚糖酶,分子质量为40 ku。该酶的酶促反应最适pH值为5.5,最适温度为60℃,水解产物聚合度≥2。结果表明,采用溜曲霉进行固体发酵可以显著提高壳聚糖酶的酶活力,降低生产成本,纯化后的壳聚糖酶AtChito40酶学性质稳定,耐酸碱,且能有效地降解壳聚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君飞  刘正初  张居作  戴良英  陈汉忠  段盛文  冯湘沅  郑科  成莉凤  郑霞  
采用因素轮换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对现有枯草芽孢杆菌BE-91菌株的发酵工艺进行系统研究,获得木聚糖酶高产的优化发酵工艺为:国产胰蛋白胨1.5%,国产酵母膏0.05%,牛肉膏0.3%,KH2PO40.2%,MgSO40.03%,NaCl 0.5%,吐温80 0.4%,起始pH9.2,摇瓶装液量150 mL/500 mL,接种量3.5%,转速180 r/min,发酵温度37℃。在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下培养BE-91菌株8 h,发酵液木聚糖酶活力达到423.24 U/mL,是优化前酶活力的1.5倍。BE-91菌株在国内已报道菌株中具有发酵周期短、耐热酸性木聚糖酶活力高的特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晓鹰  吴萍  李秀清  赵泓  
【目的】用固体基质引发(SMP)技术克服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障碍,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40%,研究并发现引发机理。【方法】在SMP引发过程中西瓜种子的吸水速度缓慢并始终未达到饱和含水量,RNA积累速度和浓度高于对照。采用单粒种子凝胶扩散法和电泳法研究种子中β-半乳甘露聚糖酶的活性。【结果】SMP处理种子中的高酶活性种子的比率以及平均酶活性都高于未处理种子。流式细胞分析仪对引发种子DNA复制水平调查结果表明,SMP处理的种子在种子吸胀的各个阶段,胚根尖中6C与3C的比值都高于对照种子。用软-X射线对种子结构的检测发现,SMP处理过的种子胚乳套根尖处变薄。【结论】在SMP条件下西瓜种子中的生理、生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婕  赵敏  卢磊  李慧玲  
为了筛选高产β--甘露聚糖酶的细菌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到1株产β--甘露聚糖酶菌株MM5。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菌株MM5产甘露聚糖酶的活力达到1594U/mL,以MM5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得到诱变菌株LD24H4,酶活提高到3717U/mL。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菌株LD24H4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分(g/L):魔芋粉20.0,干酪素2.5,NaCl1.0,MgSO40.5,KH2PO40.5,pH7.5。最适产酶培养条件:47℃,装液量90mL(250mL三角瓶),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影  孔雯  王家昕  高剑锋  李晓华  
从工厂废液中分离并筛选到了1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CYS4,其摇瓶培养液的酶活力为11.0U/mL。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7.0,在pH值为5.0~11.0时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酶活力在80%以上;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温度低于40℃时基本稳定,保温3 h酶活力仍然有70%以上;Na+、Fe2+、Mn2+、Zn2+、Mg2+等金属离子对该酶有激活作用,Hg2+对酶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艳萍  马惠玲  陈长友  杜宏强  
 以鲜苹果渣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选择苹果渣固态酒精发酵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菌种为混合野生苹果酵母YA+YC,适宜发酵时间为5d;纤维素酶的最佳用量为每克苹果渣添加0.3334μmol/s,最佳酶解时间为6h,在此酶解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原料还原糖净增率为27.7%;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5℃;采用果胶酶、淀粉酶与纤维素酶共同预处理时效果最好,苹果渣的乙醇产率达65mL/kg。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剑  蒋霞云  卢梦琪  王宗继  李进国  王正碧  孔仪  
发酵罐装填系数0.6,控制罐压0.08 Mpa,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搅拌转速、种子液OD600、接种量和通气量4个因素对壳聚糖酶发酵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该菌种10 L发酵罐发酵条件:搅拌转速250 r/min,种子液OD600=0.8~1.0,通气量2.0 vvm,接种量3%,其发酵周期56 h,酶活力在52 h达到最大,为(35.2±0.5)U/mL。补料工艺发酵周期为64 h,酶活力在60 h达到最大,为(46.4±0.5)U/mL。补料工艺能维持产酶期菌丝形态和延长产酶时间,从而提高产酶,最终补料工艺比批次发酵产酶提高了32%。该研究为壳聚糖酶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佳梅  蒋雅君  郑亚凤  吴芳彤  郑宝东  田玉庭  
【目的】以籼米为原料,优化富含辅酶Q10红曲的固态发酵工艺。【方法】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以影响红曲色价和辅酶Q10含量的4个关键固态发酵条件(初始ph、接种量、籼米初始含水率、亚油酸添加量)为自变量,以红曲色价和辅酶Q10含量为响应值对上述4个关键发酵条件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红曲分段控温发酵策略。【结果】初始ph、接种量、亚油酸添加量对红曲色价和辅酶Q10影响显著(p0.05),优化确定的红曲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6.0,红曲霉接种量12%,籼米初始含水率50%,亚油酸添加量64m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正可  刘国华  李阳  郑爱娟  常文环  陈志敏  蔡辉益  
【目的】通过优化菜籽粕混菌固态发酵工艺以提高菜籽粕营养价值,为发酵菜籽粕在我国畜牧养殖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普通菜籽粕为原料,采用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3种菌株,以硫甙降解率(X%)、总酸增加率(Y%)、多肽增加率(Z%)为评价指标,并采用加权法以M为综合评价指标(其中M=0.7×X+0.15×Y+0.15×Z)评价发酵效果。其中,试验一以3株菌的不同添加量为试验因素,设计L9(34)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究各菌株添加量及不同的菌株组合方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在试验一的基础上配置混菌发酵液,以发酵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接种量为试验因素,设计L16(45)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探究混菌固态发酵菜籽粕的最佳工艺,并结合最佳工艺进行中试验证。【结果】(1)试验一对以总变化率M为指标的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结果显示混菌固态发酵菜籽粕最佳混菌组合为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为=1﹕3﹕2,在该条件下,硫甙降解率为23.5%,总酸增加率为179.2%,多肽增加率为375.0%。(2)在试验一的基础上设计试验二并对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混菌固态发酵菜籽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3℃、料水比:1﹕1、时间:84h、接种量:6%,在该工艺条件下进行中试验证测得硫甙降解率为48.8%,总酸增加率为499.7%,多肽增加率为148.4%,总变化率为131.4%,符合试验预期;对各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水平温度(31℃)总变化率显著低于其他水平(P 0.05);2水平(1﹕1)的料水比总变化率高于其他水平,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3水平(84 h)的发酵时间总变化率高于其他水平,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接种量各水平之间对总变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 0.05)。(3)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微生物固态发酵增加了菜籽粕粗蛋白含量(从37.05%到40.90%)并降低了粗纤维浓度(从17.47%到16.72%);发酵菜籽粕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发酵增加了菜籽粕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尤其是Asp,Thr,Ser,Glu,Pro,Ala和Lys;发酵后菜籽粕硫甙含量从36.08μmol·g~(-1)降至18.48μmol·g~(-1);发酵增加了菜籽粕中多肽含量(从0.84%到2.09%)和总酸含量(从1.01%到6.05%);菜籽粕发酵前后粗脂肪含量相似(4.31%和4.39%)。【结论】通过本发酵工艺对菜籽粕进行混菌固态发酵可有效降解菜籽粕中的硫甙,并提高菜籽粕中多肽和总酸的含量,菜籽粕营养价值得到有效改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新建  徐福洲  王金洛  周宏专  
为确定环状芽孢杆菌WXY-100的最佳摇瓶培养工艺,采用了L9(34)正交试验对培养基成分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成分为:酵母抽提物20 g/L,魔芋粉20 g/L,(NH4)2SO42 g/L,KH2PO41 g/L,MgSO4.7H2O 1 g/L。最佳培养条件为:种龄8~12 h,接种量为6%,装液量为25 mL,pH 7.5,培养温度40℃,培养时间25 h。该酶在pH 4~8和60℃以下稳定,作用最适条件是pH 5.0和60℃,Cu2+和Co2+对酶有较显著的激活作用,而Hg2+对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姮  李婵娟  洪玉枝  
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到1株具有木聚糖酶活性的考克氏菌(Kocuria sp.Mn22),用单交法研究了不同单因素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水不溶性和醇不溶性木聚糖诱导该菌株比水不溶性木聚糖诱导产酶量高;较低浓度的Tween 80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具有诱导作用,而高浓度的Tween 80会抑制木聚糖酶的产生;Triton X-100具有抑制作用。对考克氏菌液体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表明:以水不溶性和醇不溶性木聚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pH 8.5,Tween 80添加量为0.2%,发酵68 h后,菌株的最高酶活力可达到148.7 IU/m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