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9)
2023(8009)
2022(6625)
2021(5843)
2020(4749)
2019(10408)
2018(9785)
2017(17297)
2016(10077)
2015(10747)
2014(10563)
2013(10102)
2012(9445)
2011(8365)
2010(8210)
2009(7671)
2008(7779)
2007(6945)
2006(5892)
2005(5078)
作者
(33595)
(28053)
(27948)
(26185)
(17620)
(13877)
(12322)
(11206)
(10625)
(9759)
(9614)
(9345)
(8996)
(8946)
(8788)
(8703)
(8450)
(8450)
(8139)
(8028)
(7403)
(6891)
(6800)
(6453)
(6344)
(6284)
(6200)
(6110)
(5792)
(5757)
学科
(35684)
经济(35637)
管理(29983)
(27688)
(22095)
企业(22095)
方法(16999)
数学(14886)
数学方法(14674)
(11033)
(10902)
(10681)
中国(9972)
(8950)
贸易(8941)
(8739)
业经(8290)
农业(7349)
(7110)
财务(7098)
财务管理(7083)
企业财务(6757)
(6757)
技术(6483)
环境(6166)
地方(5798)
(5668)
(5477)
银行(5430)
理论(5281)
机构
大学(146978)
学院(145485)
(54035)
经济(52957)
研究(52555)
管理(52264)
理学(46215)
理学院(45649)
管理学(44569)
管理学院(44353)
(38923)
中国(38056)
科学(37877)
农业(31603)
业大(31291)
(31230)
(28953)
研究所(27010)
中心(23658)
(23350)
(21452)
农业大学(21396)
财经(19263)
北京(19005)
(18966)
(18527)
(17819)
(17612)
师范(17419)
(17277)
基金
项目(106479)
科学(81964)
基金(77881)
(73285)
国家(72699)
研究(66674)
科学基金(60027)
自然(42689)
社会(42472)
(41953)
自然科(41767)
自然科学(41752)
基金项目(41575)
自然科学基金(41021)
社会科(40292)
社会科学(40280)
(36455)
资助(31167)
教育(30372)
重点(24905)
编号(24166)
计划(23700)
(22222)
(22183)
(22095)
科技(21723)
科研(21474)
创新(20787)
(19976)
大学(18564)
期刊
(54109)
经济(54109)
学报(37633)
研究(36238)
(34370)
科学(29611)
中国(28230)
大学(26749)
学学(25852)
农业(23265)
(18003)
管理(17775)
(13007)
教育(12975)
业大(11568)
技术(10189)
(10039)
金融(10039)
(10030)
农业大学(9848)
财经(9424)
经济研究(9351)
业经(9086)
科技(8606)
(8097)
问题(7352)
林业(7341)
中国农业(6780)
技术经济(6726)
资源(6624)
共检索到204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月  杨兴  何丽芝  陆扣萍  车磊  袁国栋  王海龙  
通过培养试验,采用修正的Hedley磷形态分级方法,以不添加任何肥料处理为空白对照,以施加未经处理的猪炭、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处理为对比,研究酸化猪炭对土壤中各形态磷质量分数及其相互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猪炭和酸化猪炭可使土壤电导率分别提高24%和14%,而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在施加量相同的情况下,酸化猪炭提高土壤活性磷和中稳活性磷占全磷百分比的效果优于猪炭处理;且与施磷量相同的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酸化猪炭、猪炭和2种磷肥均可以显著(P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猪炭;非活性磷占总磷的百分比显著(P<0.05)下降,与活性磷和中稳活性磷所占比例均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施用酸化猪炭可以提高土壤中各形态磷的质量分数,同时把土壤中非活性磷的比例维持在较低水平。施用酸化猪炭对土壤中各形态磷质量分数及转化影响的效果与2种化学磷肥无显著差异。在农业生产中,经酸化处理的猪炭来替代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具有潜在的可行性。图7表2参4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候银莹  叶祖鹏  冯琳  顾惠敏  关娇娇  刘美娟  陈波浪  
【目的】土壤磷形态的组成和强度对提高作物磷的生物有效性和磷肥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磷肥用量对棉田土壤无机磷形态和数量的影响,为集约化棉花生产体系中磷肥合理施用提供技术基础。【方法】本文以新陆早57号、新陆早50号和新陆早13号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不同供磷水平[0 kg/hm~2(P0)、75 kg/hm~2(P75)、150 kg/hm~2(P150)、400 kg/hm~(2 )(P400)],在棉花磷素营养关键的苗期和花铃期测定不同土层土壤无机磷含量。【结果】与对照(P0)相比,低量施磷(P75)下,苗期根层(0~20 cm土层)土壤Ca_2-P、Ca_8-P、Ca_(10)-P、Fe-P、Al-P分别平均增加了68.5%、42.0%、-17.6%、38.8%、60.5%,花铃期根层(0~20 cm土层)土壤Ca_2-P、Ca_8-P、Ca_(10)-P、Fe-P、Al-P分别平均增加了52.8%、18.8%、-17.7%、38.3%、44.7%;适量施磷(P150)下,苗期分别平均增加了148.9%、88.1%、-31.5%、65.6%、46.7%,花铃期分别平均增加了113.7%、54.5%、29.4%、77.6%、27.7%;过量施磷(P400)下,苗期分别平均增加了58.6%、53.4%、44.4%、105.8%、32.8%,花铃期分别平均增加了52.3%、19.3%、40.8%、143.8%、13.7%。不同棉花品种的比较显示,不同供磷条件下,苗期土壤Ca_8-P、Ca_(10)-P、Fe-P以XLZ50较高,Ca_2-P、Al-P以XLZ57较高;花铃期土壤Ca_8-P、Ca_(10)-P以XLZ50较高, Ca_2-P、Fe-P、Al-P以XLZ57较高。【结论】不同施磷水平和不同基因型棉花对土壤无机磷的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50 kg P_2O_5/hm~2处理下棉田苗期和花铃期各土层Ca_2-P最高,XLZ57基因型棉花苗期和花铃期各土层Ca_2-P在施磷75~150 kg P_2O_5/hm~2处理下显著高于XLZ50和XLZ13。因此,合理施用磷肥(150 kg P_2O_5/hm~2)和合理种植棉花品种(XLZ57)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源,从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红雪  吴凤英  陈宇琳  何峥旋  朱巧莲  毛艳玲  
以富钾的农业废弃物“烟秆”为原料,研究烟秆生物炭对南方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及对烟草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化学钾肥减量和提升烟草光合作用能力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以烟草专用肥养分配比(N∶P∶K=12∶7∶22)为参考,设置5个处理:对照(CK)、施化肥(F)、施烟秆生物炭(B)、施烟秆生物炭、施钾量减半化肥(KFB)、施烟秆生物炭、施化肥(FB).烟草收获后,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全钾含量,测定烟草生长指标、各器官钾含量、烟叶光合特性指标及叶绿素含量,分析土壤各形态钾与烟草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施用烟秆生物炭后土壤pH提升了11.64%~12.98%,土壤速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且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均显著提高,但对土壤全钾影响作用不显著;烟秆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后,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提升幅度最大,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分别提升了4.09、6.21倍;烟秆生物炭与钾量减半化肥、化肥分别配施后,与仅施用烟秆生物炭相比,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分别提升14.06%~34.99%、6.72%~10.11%,而土壤非交换性钾含量显著降低了4.65%、4.61%;施用烟秆生物炭后,烟草株高、茎围和最大叶面积分别提高了37.02%、29.27%和19.36%,促进烟叶品质指标的增加,但KFB处理的烟草生长状况与正常施钾肥效果接近.随着烟草生长,烟秆生物炭施用能够显著提高烟叶细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增加烟叶SPAD值,钾肥减半施用使烟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了9.61%、3.89%、21.48%.综上所述,烟秆生物炭能够增加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促进烟草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能力提升,增强烟草对钾素的吸收积累,有利于土壤肥力提升和化学钾肥的减量施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传敏  曹翠玉  
盆栽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潮土、黄棕壤和红壤淹水后磷的有效性均提高,回旱后则降低,其中红壤最显著,这与土壤中Fe氧化物含量不同有关;淹水使3类土壤的磷肥肥效均降低,其顺序为红壤>黄棕壤>潮土;外加磷肥在潮土中主要转化为CaP,OP和AlP,红壤中则主要转化为FeP,AlP和O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锡洲  余海英  王永东  刘媛媛  李廷轩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了尿素、碳酸氢铵和硝酸钙对设施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种形态氮肥都可增加设施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且都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肥30 d后土壤硝态氮含量基本稳定。硝态氮肥对设施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而铵态氮肥和酰胺态氮都可增加设施土壤中铵态氮含量,都是在施肥3 d后达到最大,以后逐渐减少,30 d后基本达到平衡;②3种形态氮肥对设施土壤速效磷含量都无显著影响,施入土壤中的磷肥1 d后即大部分被土壤固定;③不同形态氮肥都可以增加设施土壤速效钾的含量,但速效钾含量仅与铵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用量呈显著正相关,对施入钾肥的固定率表现为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硝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马建军  张立彬  杜彬  于凤鸣  任艳军  
以野生欧李Prunus humilis为试材,采用不同浸提剂(水,1 mol.L-1氯化钠,20 g.kg-1乙酸,50 g.kg-1盐酸)逐级提取方法,研究了欧李实生类型(大果型和小果型)和嫁接类型(高位嫁接和低位嫁接)果实采后常温储藏过程中不同形态钙的质量分数及组成比率的变化,为欧李钙素研究和质量评价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采收期果实中不同形态钙的提取率为98.24%~99.32%,且以水溶钙和果胶钙形态组成为主,约占总钙量的70%左右;大果型果实中果胶钙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小果型果实(P<0.01),小果型果实中水溶钙、磷酸钙和草酸钙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大果型果实(P<0.01),小果型果实中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玲利  卫迎  刘洋  洪坚平  
为培肥复垦土壤、提高土壤潜在的磷素有效性,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浓度单一及混合解磷菌群对复垦土壤磷形态以及油菜产量、吸磷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解磷菌群处理相比,施入不同浓度的解磷菌群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的含量,其中,效果最好的是解磷细菌群,较不施解磷菌群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含量分别提高21.69%50.42%,7.17%25.45%,2.38%9.52%,且在中浓度4 m L/盆处理下含量达到最大;施入解磷菌群能够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叶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文龙  曹一平  张福锁  
采用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和红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和红壤无机磷形态有明显的影响。石灰性土壤经柠檬酸和草酸浸提后,其Ca2P、Ca8P和OP的含量增加;而Ca10P、FeP和A1P的含量下降。柠檬酸和酒石酸对红壤无机磷的形态也产生明显影响,表现为A1P含量增加,FeP和CaP含量下降,OP变化不大。有机酸通过影响土壤中无机磷组分,促进难溶性磷酸盐溶解,从而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研究还表明,施磷能明显提高石灰性土壤和红壤无机磷含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金来  周春霖  洪立洲  曹翠玉  朱小平  
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和加秸秆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指出,淹水促进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特别是外加磷向Fe-P和O-P转化,而拟旱则使土壤维持较高的Ca2-P和Ca8—P;淹水—回旱的土壤以Ca2—P和Ca8—P较高,但拟导—淹水的则以Fe—P和O—P较高;淹水后回旱比淹水更能使土壤拥有较多的Ca2—P和Ca8—P,而拟旱后淹水比拟旱有较高的Al—P、Fe—P和O—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梅  甘子莹  谭世广  宋秀玲  上官翰婷  丘清燕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NH_4~+-N、NO_3~--N)对杉木根际土壤氮(N)与磷(P)养分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杉木幼苗在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Gm)和添加不同形态N(NH_4~+-N、NO_3~--N)后根际土壤N、P养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1)AMF接种提高了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全P含量,与NH_4~+-N处理相比,NO_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养分的调节作用更显著(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张志勇  秦红杰  闻学政  张迎颖  
[目的]种养凤眼莲条件下,通过定期调节上覆水pH值,对底泥中不同形态磷释放的趋势进行研究,为凤眼莲生态修复技术的更广范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圆柱型聚氯乙烯(PVC)桶模拟法,通过84 d种养凤眼莲模拟试验,研究底泥中不同形态磷的消减趋势及其对总磷释放的贡献。[结果]凤眼莲生长条件下,随pH值升高底泥总磷释放量呈增加趋势,上覆水总磷浓度减少量呈降低趋势。在弱酸性和中性偏碱条件下,凤眼莲吸收磷是底泥释放磷素的主要去向,分别占底泥总磷释放量的58.9%和69.7%。其中:弱酸性条件下,铁锰螯合态磷(BD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婷  孟军  兰宇  赫天一  刘遵奇  黄玉威  程效义  陈温福  
生物炭用作土壤改良剂受到广泛关注,其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为期52周的室内土柱淋溶试验研究生物炭对3种类型土壤磷淋溶的影响。以500°C温度下热解30min制得的稻壳炭和该水洗稻壳炭为试验材料,分别以15%的重量比添加到酸性红壤、弱碱性风沙土和碱性盐土中,不加稻壳炭的土壤分别为各自处理的对照。试验测定了淋溶液的磷酸盐累积淋失量、土壤pH值、土壤有效磷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稻壳炭可增加红壤的pH值,但会降低风沙土和盐土的pH值;培养第20周之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吉冰洁  李文海  徐梦洋  牛金璨  张树兰  杨学云  
【目的】研究不同磷肥品种在土中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差异,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磷肥品种从而减少土壤磷素累积和提高磷素有效性,为该区磷肥-作物-土壤匹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土长期定位试验有效磷含量较低的耕层(0—20 cm)土壤为供试土壤,玉米(郑单958)为供试作物进行盆栽试验。试验共设8个处理:不施磷肥(Control);过磷酸钙(SSP);钙镁磷肥(CaMg P);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聚磷酸铵(Poly P);磷酸脲(Urea P);过磷酸钙加硫酸铵(SSP+ASA)。用蒋柏藩-顾益初无机磷分级法测定土壤无机磷组分,并分析其与玉米植株吸磷量、土壤有效磷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磷肥品种均可显著影响土壤有效磷含量,但随时间变化其动态特点有所不同。在玉米种植期间,施不同磷肥品种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大小为:DAP>Urea P≥Poly P>MAP>SSP+ASA>SSP>CaMg P>Control。不同磷肥品种均可显著提高玉米植株干物质量、吸磷量及肥料利用率,较Control处理分别提高了64.8%—221.3%、114.1%—593.0%、2.1%—11.0%,其中DAP和Poly P处理相似且增幅最大。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玉米植株吸磷量和干物质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施磷处理均可显著增加土壤Ca2-P、Ca8-P、Al-P和Fe-P含量,增幅分别为36.9%—610.0%、21.7%—85.5%、57.2%—83.0%和28.5%—77.8%,O-P和Ca10-P增加不明显。其中,MAP、DAP、Poly P和Urea P可显著提高石灰性土壤中Ca2-P和Ca8-P的含量;Al-P和Fe-P增加较大的是SSP+ASA和SSP处理;CaMg P处理显著提高了O-P和Ca10-P含量。Poly P处理土壤Ca2-P含量显著高于MAP和Urea P,仅次于DAP处理,但土壤Ca8-P含量显著低于DAP、MAP和Urea P。与SSP相比,SSP+ASA显著增加了Ca2-P和Al-P含量,分别增加了24.9%和11.9%,有效磷含量提高了11.4%。土壤无机磷组分中Ca2-P、Ca8-P和Al-P与土壤有效磷和植株吸磷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供试土壤条件下,磷酸二铵(DAP)的磷素固定较低、有效磷含量高,聚磷酸铵(Poly P)降低了土壤Ca2-P向Ca8-P的转化,可减少磷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沉淀,磷素有效性与施磷酸二铵的相当,这两种肥料是适合该区施用的磷肥品种;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酸性肥料硫酸铵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而且减少了磷素的累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依艳丽  李迎  张大庚  刘珊珊  赵鸣镝  
为探求汞污染土壤的有效治理途径,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外源汞进入到土壤中的形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连续提取的方法进行汞形态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态汞含量在培养初期迅速下降,后来逐渐变慢并趋于平稳,在20%、70%的含水量处理下随培养时间的增加,水溶态汞含量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96~0.12mg·kg-1和1.09~0.05mg·kg-1;淹水处理下水溶态汞下降较快,变化幅度为0.77~0.02mg·kg-1。酸溶态汞含量在20%、70%含水量下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变化幅度分别为0.94~1.18mg·kg-1和0.98~1.36mg·kg-1,而在淹水下含量逐渐降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俊杰  洪坚平  
为探究采煤塌陷复垦区贫瘠土壤的培肥措施,利用长治市襄垣县采煤塌陷区复垦5 a的石灰性生土进行试验,对土壤的酶活性和磷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周期内,与CK处理相比,生物炭促进了土壤中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分别最高提升了647.0%,223.0%,68.6%,93.7%,331.0%;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脲酶活性的促进有机肥与化肥的混施强于单施有机肥或化肥,而单施有机肥却对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的促进效应,强于单施化肥和有机肥与化肥混施。随着生物炭的添加,不同施肥处理间各种磷形态含量差异明显,其中,Ca_2-P、Ca_(10)-P均相对丰富,分别最高提升了17.09%,4.58%;Ca_8-P、Al-P、Fe-P、O-P含量则相对明显在逐渐耗竭,分别最高减少了3.39%,5.40%,7.20%,3.96%;有效磷、全磷含量最高增加了11.0%和4.34%,而无机磷总量却变得相当丰富,与空白CK相比提高了53.5%~63.3%。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复垦土壤中有效磷与Ca_2-P、Ca_8-P、O-P的含量间密切相关;另外,在复垦土壤中,Ca-P、铁铝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一定条件下可通过Ca_8-P和O-P这2种形态来相互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