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3)
2023(14702)
2022(12843)
2021(11904)
2020(10151)
2019(22945)
2018(22674)
2017(43836)
2016(23972)
2015(26698)
2014(26445)
2013(26245)
2012(23703)
2011(21514)
2010(21188)
2009(19672)
2008(19220)
2007(16704)
2006(14665)
2005(12834)
作者
(70646)
(58751)
(58433)
(55455)
(37271)
(28269)
(26343)
(23029)
(22290)
(20845)
(19918)
(19845)
(18672)
(18393)
(18133)
(17979)
(17914)
(17528)
(16809)
(16745)
(14842)
(14236)
(14132)
(13334)
(13078)
(13054)
(13045)
(12928)
(11780)
(11778)
学科
(89858)
经济(89720)
管理(73910)
(70314)
(59313)
企业(59313)
方法(42521)
数学(36776)
数学方法(36416)
(27582)
(24811)
中国(22688)
(22432)
业经(21099)
(20214)
(17267)
贸易(17261)
(17256)
财务(17186)
财务管理(17153)
(16746)
农业(16469)
地方(16317)
企业财务(16302)
(15844)
环境(15101)
技术(14777)
理论(14540)
(14534)
(14521)
机构
大学(342906)
学院(340012)
管理(135723)
(133199)
经济(130380)
理学(118579)
理学院(117278)
管理学(115303)
管理学院(114707)
研究(112264)
中国(82111)
(72205)
科学(71285)
(62864)
(60264)
(56594)
业大(55379)
研究所(51821)
财经(50460)
中心(50356)
(48366)
农业(47658)
(45876)
北京(45159)
(42837)
师范(42312)
(40489)
经济学(39676)
(38965)
财经大学(37653)
基金
项目(238531)
科学(186635)
基金(173937)
研究(169247)
(153498)
国家(152243)
科学基金(130147)
社会(107187)
社会科(101565)
社会科学(101540)
基金项目(93297)
(92930)
自然(86691)
自然科(84628)
自然科学(84604)
自然科学基金(83098)
(78687)
教育(77111)
资助(70806)
编号(68089)
成果(54237)
重点(53062)
(52182)
(49796)
(49344)
创新(46501)
课题(46311)
科研(46096)
(44959)
教育部(44503)
期刊
(143050)
经济(143050)
研究(96906)
中国(61834)
学报(60255)
(53986)
科学(52606)
管理(48601)
(48286)
大学(44940)
学学(42690)
农业(36661)
教育(33357)
(27538)
金融(27538)
技术(26425)
财经(24420)
业经(23916)
经济研究(22953)
(20710)
(18621)
问题(18458)
科技(17553)
(17179)
理论(16394)
业大(16028)
图书(15962)
商业(15408)
技术经济(15308)
实践(15020)
共检索到483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升福  王博涵  
本文将自我提升理论作为研究视角,探究酷感知如何对年轻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作用,同时引入面子意识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对339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自我提升期望在酷感知和年轻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面子意识在自我提升期望和购买意愿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调节自我提升期望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酷感知的理论框架,开展了酷感知的本土化研究,为营销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指导,使企业在为以酷为卖点的产品制定营销方案时能够有理可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爽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商已成为消费者主流的购物场景。本文分析了电商行业的特点,并结合商家的真实情景,以心理距离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电商客服形象感知对购买行为的研究模型,并且引入了品牌知名度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电商客服形象感知由人员专业性、外形吸引力、身份真实性和沟通流畅性四个维度构成;电商客服形象感知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心理距离作为中介变量,在电商客服形象感知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品牌知名度在电商客服形象感知与购买意愿关系中起正向调节的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翔  
在线上平台、物流服务不断优化的背景下,生鲜产品的线上布局发展迅猛,线上渠道与线下配送服务相互结合,为消费者创造了生鲜水果的购买便利。本文引入消费者感知质量这一核心变量,观察其对线上购买意愿的影响,同时加入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观察其是否在消费者感知质量和线上购买意愿之间发挥调节作用。通过分析消费者感知质量对线上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对企业开展线上鲜果销售活动提供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龙龙  
本文试图探讨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存在,本文将进一步研究这一影响的制约因素和作用机制。企业社会责任激发消费者响应的前提是其触发了消费者的经济理性或迎合了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因此,理论上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确实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因消费者人格特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来自中国的数据显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消费者购买决策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响应是有条件的,受到消费者类型的影响;(3)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动机来自利益驱使和价值认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俊伟  
本文在社会责任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定性分析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信念和感知与期望的企业社会责任差距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正面影响只有在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信念较强和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等于或超过其期望时发生。当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信念一般并且其感知低于期望或者信念较低或者信念较弱并且其期望超过感知时,企业社会责任负面地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枚莲  徐丽芳  
以刺激-反应理论为基础,从价格促销出发,构建了价格判断、消费者感知质量以及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利用方差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处理实验获得的数据,研究了价格分布和折扣判断难度对消费者价格判断的影响以及价格判断对感知质量和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价格判断的主要因素是折扣判断难度;价格判断正向影响感知质量,也通过感知质量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折扣幅度和折扣频率对价格判断和感知质量都有影响,即折扣幅度过小或者折扣频率过低,消费者的价格判断偏高,而折扣频率过高会影响消费者的感知质量,产生低质的印象,从而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栾晓梅  马达  夏华丽  吴丽慧  
随着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绿色农产品越来越多受到青睐。本文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揭示绿色农产品的感知质量表现为在三个维度上的聚集,分别为可靠性感知质量、服务氛围感知质量和有形性感知质量。实证结果表明:绿色农产品感知质量中的可靠性感知和服务氛围感知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顾客情感在绿色农产品感知质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绿色农产品感知质量中的有形性感知对顾客情感的影响在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因此,农产品企业应该提供可靠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绿色农产品,并重视顾客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增强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同,从而获得所期待的市场表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琪  阮燕雅  
笔者借助SEM,引入卖家信誉、消费者保障机制和消费者信任立场3个变量,验证其通过消费者初始信任信念对在线消费者首次购买意愿的影响;同时引入在线产品评论验证其对在线消费者首次购买意愿的直接影响。另外,笔者将性别和网上购买金额占平均月消费支出是否超过10%作为调节变量,验证上述5个变量在不同群组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丽霞  
新冠疫情促使“宅经济”迅速发展,直播带货成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新绿洲”,开辟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纪元。因此,推动以直播带货为代表的新商业模式,对促进消费持续恢复乃至快速增长有重要意义。本文以S-O-R模型为理论基础,将消费者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并进一步将消费者感知价值细分为质量价值、经济价值、娱乐价值、信息价值、利他价值五方面,而后构建了本文的概念模型。结果表明,直播带货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的五个维度有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在直播带货与在线购买意愿这两个变量间呈现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淼  乔魏若寒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产品营销不仅需要满足物质需求,还要满足心理和精神需要,品牌跨界联名营销成为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产品营销模式之一。品牌联名产品作为近年来年轻人消费群体偏爱的产品类型之一,未来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本文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视角,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品牌联名产品属性-消费者感知价值-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运用SPSS和Mplus软件对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在进行品牌联名时不能一味追求名牌效应,而应从消费者感知的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成本水平入手着重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在寻求品牌联名时应优先考虑品牌联名双方的价值适配性;灵活适度使用限量供应、提高产品价格等营销方式。本文研究一方面从品牌联名产品属性角度拓展了消费者感知价值及其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为企业开发品牌联名产品从消费者感知价值角度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艳萍  梁树霖  
随着网络团购模式的趋同化发展和用户的缓慢增长,团购网站需要新的突破点来吸引并留住更多的消费者。文章基于S-O-R模型和感官体验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团购服务场景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实证研究表明:团购服务场景中的物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能够促进消费者产生正向情绪,从而激发消费者的团购意愿,而物理因素和信息交换有助于消费者形成虚拟触觉体验从而产生团购意愿,其中,时间压力在认知状态与团购意愿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团购运营商利用服务场景吸引并留住消费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建新  李东进  
通过向目标消费者传播预售商品的稀缺诉求来提升价值和促进销售,已经成为众多企业重要的营销策略,并且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已有研究整合性的严重不足限制了理论或模型的解释力和有效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并列多重中介的整合模型。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1)心理所有权与心理抗拒感会分别从认知与情绪(或行为目的与行为自由)共同中介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预期后悔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且预期后悔会进一步部分中介它们对购买意愿的影响;(2)消费者的认知需求会对心理所有权与心理抗拒感的共同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即高认知需求对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兴邦  
“网红”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而诞生的新型职业,由于自带的粉丝群体而具有强大的商业价值与经济效益。鲜有研究关注到网红效应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本文利用调查数据检验了其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网络红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存在积极的影响,网红效应能够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网红效应通过激化消费者面临的社群压力和契合消费者真实消费需求而引发购买意愿,社群压力和消费需求分别呈完全和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的分组检验表明:网红效应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促进作用在青年人群和女性中更为显著,受教育水平无法对该促进作用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商品供给者利用网红效应沟通消费者的新型广告宣传方式的现状、革新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凯  常皓媛  
在多种类多品牌混播直播模式下,许多电商直播采用快节奏和低价格的方式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导致品牌内涵被弱化,甚至品牌形象受损。鉴于此,为树立和维护品牌形象,品牌商家更倾向于通过品牌专场直播进行营销。基于说服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从说服主体、说服信息、说服情境三个方面,探索品牌专场直播中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以及品牌声誉的调节作用,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收集的429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检验品牌专场直播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品牌专场直播中,主播与品牌匹配度、商品信息质量、直播间氛围能够正向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进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感知价值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品牌声誉在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品牌声誉越高,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正向影响越小。为更好地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在品牌专场直播中,品牌商家应选择合适的主播,提高主播与品牌匹配度,有效展示品牌内涵;与直播平台加强合作,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及时的商品信息,提高品牌公信力;营造良好直播间氛围,创新直播形式,打造差异化直播间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建新  李东进  
通过向目标消费者传播预售商品的稀缺诉求来提升价值和促进销售,已经成为众多企业重要的营销策略,并且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已有研究整合性的严重不足限制了理论或模型的解释力和有效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并列多重中介的整合模型。通过两个实验研究发现:(1)心理所有权与心理抗拒感会分别从认知与情绪(或行为目的与行为自由)共同中介产品稀缺诉求对消费者预期后悔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且预期后悔会进一步部分中介它们对购买意愿的影响;(2)消费者的认知需求会对心理所有权与心理抗拒感的共同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即高认知需求对供应性稀缺诉求有更大的影响,而低认知需求对需求性稀缺诉求有更大的影响。该研究结论不仅对深化和拓展产品稀缺性等理论的结构体系和适用边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企业有效传播产品稀缺诉求、提升营销传播效果和对消费者正确认识产品稀缺诉求动机、增强消费理性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