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9)
2023(6586)
2022(5456)
2021(4957)
2020(4237)
2019(9116)
2018(8766)
2017(16526)
2016(9143)
2015(9791)
2014(9291)
2013(8891)
2012(8072)
2011(6890)
2010(6800)
2009(6256)
2008(6291)
2007(5315)
2006(4376)
2005(3764)
作者
(28721)
(23999)
(23685)
(22467)
(15027)
(11705)
(10602)
(9450)
(9142)
(8365)
(8312)
(7881)
(7776)
(7664)
(7526)
(7297)
(7282)
(7175)
(7072)
(6804)
(6336)
(5892)
(5686)
(5431)
(5331)
(5313)
(5300)
(5260)
(4959)
(4871)
学科
(31737)
经济(31701)
管理(26057)
(24864)
(19877)
企业(19877)
方法(15009)
数学(13462)
数学方法(13288)
(10058)
(9552)
(8735)
中国(7844)
(7485)
贸易(7484)
(7326)
业经(6988)
(6801)
财务(6790)
财务管理(6783)
企业财务(6387)
农业(6233)
技术(5635)
(5360)
环境(5304)
(5119)
银行(5073)
(4795)
金融(4795)
(4740)
机构
大学(125431)
学院(124807)
(47381)
经济(46553)
管理(44849)
研究(43915)
理学(39842)
理学院(39329)
管理学(38372)
管理学院(38175)
中国(32107)
科学(32080)
(32000)
业大(26890)
(26163)
农业(25711)
(24019)
研究所(22351)
(20541)
中心(19500)
(17820)
农业大学(17738)
财经(16953)
(16360)
北京(15895)
(15573)
(15191)
(14650)
(14602)
经济学(14538)
基金
项目(93784)
科学(72035)
基金(69276)
(65033)
国家(64532)
研究(58223)
科学基金(53511)
自然(38100)
社会(37811)
基金项目(37412)
自然科(37277)
自然科学(37257)
(36800)
自然科学基金(36622)
社会科(35870)
社会科学(35861)
(31666)
资助(27462)
教育(26196)
重点(21418)
计划(20785)
编号(20761)
(19738)
(19408)
科研(19266)
(19143)
科技(18905)
创新(18583)
(17687)
大学(16522)
期刊
(44373)
经济(44373)
学报(32615)
研究(30359)
(27473)
科学(25944)
大学(23379)
学学(22836)
中国(21974)
农业(18298)
(16883)
管理(14816)
(10066)
业大(10039)
(9220)
金融(9220)
(8810)
经济研究(8518)
教育(8403)
农业大学(8188)
财经(8157)
技术(7994)
林业(7975)
科技(7635)
业经(7615)
(6909)
问题(6221)
商业(5686)
自然(5671)
中国农业(5534)
共检索到171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玉婵  韩雁明  李改云  陈媛  王思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艳萍  张洋  江华  贾翀  黄润州  
杨木纤维经纤维素酶预处理后,用超声波法制备杨木微/纳纤丝,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制备的杨木微/纳纤丝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可降解纤维素的部分无定形区并能润胀纤维,再用超声波处理能制备出微/纳纤丝,所制备的杨木微/纳纤丝宽度在50 nm-1μm之间;杨木微/纳纤丝保持了天然纤维的晶型,结晶度为84.99%,比原纤维(70.88%)提高了约20%;杨木微/纳纤丝仍具有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在波数3400 cm-1附近,杨木微/纳纤丝的红外吸收发生了蓝移现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立红  肖领平  唐勇  宋先亮  
为了促进废纸类生物质资源的回收利用,采用蒸汽爆破、NaClO2处理、NaClO2结合NaOH处理、NaOH处理和氨水浸泡这5种方法对废鞋盒碎片进行预处理,以改善废纸的纤维素酶水解。分析了预处理后废纸中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的表面结构和结晶度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变化对纤维素酶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预处理对木素和半纤维素的去除效果最好,碱处理对半纤维素的去除效果不好。预处理使原料的表面变得粗糙,尤其是NaOH处理导致的变化最大。预处理后,原料的结晶度有升有降。酶解试验表明木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原料表面粗糙程度与纤维素酶水解速率之间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是结晶度与纤维素酶水解速率关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任杰  金超  余辉  
长纤维纸的纸浆被预期为古籍补洞修复材料。文章通过对纸浆的纤维显微观察,比较不同制备方法的影响。通过模拟修补实验,探索长纤维纸浆补书法的可行性与优缺点,并对未来的改进提出展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聪聪  潘彪  王慧  黄利斌  
【目的】为引种栎木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4年生美国红橡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水栎Quercus nigra、舒玛栎Quercus shumardii为对象,采用富兰克林解离法及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其纤维形态、微纤丝角及结晶度,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3种美国红橡纤维长度分别为1 172.14、 1 178.68和1 162.45μm,纤维宽度分别为15.86、 16.56和16.91μm,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双壁厚度分别为10.23、11.19和10.96μm,壁腔比分别为1.85、 2.10和1.91,种间差异均显著(P<0.01)。3种美国红橡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壁腔比以及结晶度均随生长轮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微纤丝角随生长轮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并且年轮间存在着一定的波动。【结论】14年生纳塔栎、水栎和舒玛栎纤维尺寸、微纤丝角、结晶度径向变化尚未稳定,仍处于幼龄期。纤维长度、宽度、双壁厚及微纤丝角与生长轮有较好的拟合关系。图3表2参2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贵斌  曹福亮  柳学军  郝明灼  胡光磊  汪企明  
对16个落羽杉种源的14年生人工林木材微纤丝角和木材纤维形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16个种源落羽杉木材微纤丝角存在显著差异,微纤丝角变化在29.9~35.8°之间。从径向变化看,落羽杉胸径处木材微纤丝角在髓心处最大,由髓心向外逐渐减小;从纵向变化看,微纤丝角在基干处最大,随树木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2)16个落羽杉种源木材的纤维长度和宽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纤维长度的变化在1764.84~2900.08μm之间,纤维宽度的变化在28.48~51.21μm之间,纤维长宽比的变化在42.79~82.12之间。落羽杉胸径处木材纤维形态的径向变化为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从髓心到树皮逐渐增加,纵向变化规律为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红  田根林  费本华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研究超声处理及不同干燥方式对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预处理的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都呈随机无序的交织状排列;与冻干初生壁微纤丝相比,气干的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相互搭接得更紧密,纤丝之间的距离更小;超声处理增加了纤维粗糙度,并使得初生壁微纤丝暴露得更明显,超声处理提供了一个增加纤维表面润湿性和使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更易被观察到的方法。因此,在利用AFM研究竹纤维微纤丝时,需要根据所要观察的目标特征来选择样品制备及预处理方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雁  江泽慧  王戈  覃道春  程强  
为了观察到竹纤维不同壁层微纤丝的取向,该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毛竹纤维的微纤丝取向进行了高分辨观察。采用了两种样品制备方式,一是化学离析后纤维,用于观察竹纤维表层的微纤丝取向;二是经过脱木素处理后的弦切片(厚度为30μm),用于观察竹纤维细胞腔内壁的微纤丝取向。结果表明,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呈无序排列,但其细胞腔内壁的微纤丝相对纤维长轴则几乎垂直排列,这种排列模式与木材细胞对应壁层微纤丝的排列模式相似。同时,还观察到某些壁层的微纤丝呈高度定向排列,但拍摄到这类图像的几率较小。该研究证实,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可以实现对竹纤维微纤丝取向的高分辩观察,并且样品制备远较透射电镜简单,可操作性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郑丹丹  李仪鑫  毕进红  方元行  
基于前沿课题和研究基础,设计了探究微观形貌调控对氮化碳(g-CN)光催化性能影响的化学综合创新实验。该实验涉及纳米片、纳米棒和纳米球形貌的g-CN材料制备,光催化降解甲基蓝染料性能测试的基本实验操作,以及利用XRD、FT-IR、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表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并使用Origin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等。涵盖了半导体理论、光化学与催化反应以及材料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分析等学科知识点。实验结果表明,g-CN纳米球的光降解性能最优,其对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94.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礼彬  李想  易林  尤娟  刘茹  尹涛  熊善柏  
为研究鱼浆静置时间对鱼丝品质及其微观结构的影响,以冷冻鱼糜为对象,于4、15、25℃制备混合鱼浆并在相同温度下静置一定时间后加工成鱼丝,测定成型前不同静置时间鱼丝的表观形态、蒸煮品质、质构特性、感官品质、微观结构及鱼浆流变学特性等指标。结果显示,静置处理能显著提高较低物料温度下制得鱼丝的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P0.05)。鱼丝微观结构及鱼浆流变学特性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静置能显著促进鱼浆中蛋白溶出并形成均匀致密的凝胶网络、更好地将淀粉包裹在凝胶网络中,但经过长时间静置鱼浆会形成弱凝胶,后续挤压过程则会破坏已有结构,降低凝胶网络的连续性,最终导致鱼丝品质的下降。综上,鱼浆在物料温度4、15、25℃下所允许的最长静置时间分别为8、4和0.5 h,过度静置会导致鱼丝品质及其微观结构的劣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新华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日益被承认和接受的前提下,作为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具有现代林业属性的桉树纸浆林经营应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其未来经营活动的核心和指导思想.在目前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了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稀疏或根本没有植被的状况,使其生态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晓  王雪军  韩爱惠  冯仲科  
该研究根据1998、2001和2004年3期的TM影像资料,通过不同植被的波谱特征分析,选择4、5、3波段组合合成遥感图像,进行纸浆源地桉树资源的信息提取;在地面验证和训练样地的支持下,进行图像分类结果归类汇总,获得不同时相桉树资源的面积与分布;采用2期数据标准植被指数NDVI组合的方式,以桉树的现状分布信息进行掩膜分析,获得桉树资源的2期动态变化分布信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冬梅  张志毅  黄荣凤  
25 clones(6 trees from each clone) were sampled (aged 15 years) from clone test stand of Populus tomentosa. The fiber forms (fiber length, fiber width, ratio of fiber length and fiber width, fiber wall thinckness, fiber lumen diameter, ratio of 2 fiber wall thinckness and fiber lumen diameter, ratio...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钱雪丽  苏红  樊馨怡  张静  陶宁萍  王锡昌  
采用两种不同方式熬煮金枪鱼头分别得到金枪鱼头清汤和白汤。在分析两种熬煮条件下鱼头汤的脂肪酸组成及维生素E含量变化的基础上,探究鱼头汤熬煮过程中微观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金枪鱼头熬煮的清汤和白汤中脂肪酸种类一致,都为22种。在鱼水比1∶8(m/m),熬煮时间为150 min时,鱼头汤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E的含量达到最大,且白汤大于清汤。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微滤和超滤处理后的清汤和白汤中颗粒的平均粒径,发现两种汤中颗粒的平均粒径显著变小(P<0.05),但颗粒之间会发生重聚形成较大的颗粒。采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见,鱼头汤中存在大量大小不一、形状为球形、分散性良好的微纳米颗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曲保雪  秦特夫  储富祥  
通过纸浆纤维素的苄基化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苄基化产物取代度的影响,证明适当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产物的取代度。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纸浆纤维素苄基化产物的分析表明:原料中的部分羟基被苄基取代,原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产物热稳定性略有下降。维卡软化点和熔融温度测试显示产物的热塑性随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本文还确定纸浆纤维素苄基化在4个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度常数,计算出纸浆苄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6.1kJ·mol-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