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6)
- 2023(6782)
- 2022(5894)
- 2021(5550)
- 2020(4875)
- 2019(11231)
- 2018(11338)
- 2017(22147)
- 2016(12278)
- 2015(14011)
- 2014(13870)
- 2013(13321)
- 2012(11930)
- 2011(10792)
- 2010(11105)
- 2009(10425)
- 2008(10161)
- 2007(9113)
- 2006(7886)
- 2005(7243)
- 学科
- 济(46644)
- 经济(46567)
- 管理(39185)
- 业(34595)
- 企(30364)
- 企业(30364)
- 方法(23924)
- 数学(21712)
- 数学方法(21211)
- 财(14619)
- 制(13605)
- 农(11061)
- 中国(11047)
- 业经(10283)
- 学(10156)
- 体(9399)
- 务(8940)
- 财务(8895)
- 财务管理(8872)
- 贸(8431)
- 贸易(8426)
- 企业财务(8371)
- 易(8256)
- 银(8133)
- 银行(8117)
- 理论(7999)
- 体制(7973)
- 行(7695)
- 融(7647)
- 金融(7645)
- 机构
- 学院(172325)
- 大学(171899)
- 济(68106)
- 经济(66646)
- 管理(64886)
- 理学(56223)
- 研究(55798)
- 理学院(55592)
- 管理学(54239)
- 管理学院(53937)
- 中国(42145)
- 科学(35883)
- 京(35713)
- 财(34179)
- 农(31049)
- 所(28869)
- 业大(27622)
- 财经(26511)
- 江(26363)
- 研究所(26101)
- 中心(25409)
- 农业(24391)
- 经(23944)
- 北京(21936)
- 经济学(21407)
- 州(20399)
- 院(20187)
- 财经大学(19714)
- 范(19507)
- 技术(19439)
- 基金
- 项目(117153)
- 科学(91815)
- 基金(85577)
- 研究(81488)
- 家(75339)
- 国家(74814)
- 科学基金(64321)
- 社会(51461)
- 社会科(48913)
- 社会科学(48903)
- 省(47131)
- 基金项目(44638)
- 自然(43328)
- 自然科(42351)
- 自然科学(42332)
- 自然科学基金(41577)
- 划(39249)
- 教育(39029)
- 资助(36337)
- 编号(31944)
- 重点(27034)
- 成果(25965)
- 部(25797)
- 制(25567)
- 创(25179)
- 发(24024)
- 创新(23721)
- 课题(23009)
- 科研(22950)
- 计划(22494)
共检索到252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文会 岳琳 段二红 罗晓 廉静 杨勤
以酵母菌为生物模板,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TiO_2。在模板剂添加量为5.0%、水热合成温度为140℃、水热合成时间为4.5h、煅烧温度为350℃、煅烧时间为3.0h的制备条件下,所制备的TiO_2与未添加酵母菌模板的TiO_2相比,光催化降解酸性大红3R的性能提高23.3%。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制备的TiO_2为锐钛矿型,颗粒粒径为1920nm。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国保 孙谧 张琇
对海洋酵母菌YS-185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及紫外诱变育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数生长中后期菌龄较易形成原生质体,用EDTA和β-巯基乙醇混合溶液预处理15min有更高的原生质形成率,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率最佳条件为:0.5%蜗牛酶,35℃、酶解60min,对原生质体紫外线辐射60s诱变出YS-185-19突变株,其色素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93.4%。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 夏延斌
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芹菜汁制备发酵母液,对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鲁氏酵母3种菌的混合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分析碳、氮源种类及比例、培养温度、pH、接种比例及接种量对3种菌在芹菜汁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较优培养条件为发酵母液的起始pH 6.5,发酵母液中添加乳糖与酵母膏的质量比5∶1,培养温度30℃,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鲁氏酵母按三角瓶液态培养的纯菌种体积比2∶2∶1,接种量7%。在此条件下,乳酸菌活菌数可达1.78×108cfu/mL,酵母菌活菌数可达1.22×108cfu/mL。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袁小先 赵亚军 李静波 单一洋 解建军 陈嘉信 李亚楠 李玲
利用常温络合-控制水解法,以四氯化钛、有机羧酸、氨水、硝酸铜、硝酸镍等原料制备铜/镍共掺杂的复合纳米TiO_2透明乳液。使用XRD、纳米粒度分布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样品的物相、粒径、光吸收、光催化等性质进行表征。将该透明乳液在模拟太阳光下对酸性红3R染料进行降解,分析了染料初始质量浓度、样品掺杂浓度、体系pH值、加热回流时间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铜/镍掺杂量均为0.001 mol/L、体系pH值为5、回流时间为0时,复合纳米TiO_2光催化性能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敏 李军 胡小松
利用酵母粉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对 15个批次苹果原料样本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 ,并用API 2 0CAUX菌种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得到的 2 5株酵母菌分别属于假丝酵母菌属、酿酒酵母菌属和克勒克酵母菌属的 6个种 :克柔 /平常假丝酵母菌 (Candidakrusei) 13株 ,酿酒酵母菌 (Saccharomycescerevisiae) 5株 ,克勒克酵母菌属酵母菌 (Kloeck eraspp .) 2株 ,木蓝假丝酵母菌 (C .magnoliae) 2株 ,热带假丝酵母菌 (C .tropicalis)和乳酒假丝酵母菌 (C .kefyr)各 1株 ,鉴定准确率均超过 95 % ,其中模...
关键词:
苹果 酵母菌 API菌种鉴定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正强 齐金姗 邓红 区显聪 李里特
为从自然界中筛选出耐冷冻酵母菌 ,从土壤、谷物、果蔬、空气等不同来源筛选分离得到 6 0多株酵母菌 ,通过模拟面团预发酵进行耐冷冻酵母菌的初筛选 ,并通过普通面团预发酵进一步筛选 ,得到了 3株耐冷冻酵母菌 ,编号为 FTY2 8,FTY 31和 FTY 5 6。这 3株耐冷冻酵母菌冷冻 7d后存活率和相对发酵力均超过80 ,且海藻糖质量分数大大高于耐冷冻性较差的酵母菌 ,其质量分数最高达 16 .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苗 石国荣 戴镇璇 曾双晴 刘也峰 余心结
以酵母菌为载体,废弃烟叶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酵母菌载纳米铁(TB–Fe/SC NPs),并探究其去除水中2, 4, 6–三氯酚(2, 4, 6–TCP)的性能。结果表明:负载在酵母菌上的纳米铁为粒径(77.6±16.1) nm的球形颗粒;TB–Fe/SC NPs去除2, 4, 6–TCP主要包括吸附和氧化降解2种途径,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溶解氧和羟自由基在TB–Fe/SC NPs氧化降解2, 4, 6–TCP中起重要作用;TB–Fe/SC NPs对2, 4, 6–TCP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2, 4, 6–TCP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少,而反应体系的pH值对TB–Fe/SC NPs去除2, 4, 6–TCP的影响较小;TB–Fe/SC NPs用量为1.0~3.0 g/L时,2, 4, 6–TCP的去除率随TB–Fe/SC NPs用量的增大而增大;Fe~(3+)、Mg~(2+)、Ca~(2+)和SO_(4)~(2–)能促进TB–Fe/SC NPs去除2, 4, 6–TCP的反应,HPO_(4)~(2–)、HCO_(3)~(–)和腐殖酸则对反应有抑制作用,而K~(+)、NO_(3)~(–)和Cl~(–)对2, 4, 6–TCP的去除影响不明显;TB–Fe/SC NPs能在室温下稳定储存6个月以上,重复使用6次后,2, 4, 6–TCP的去除率由80.54%下降到28.75%;在25 ℃和pH=5.0的条件下,3 g/L TB–Fe/SC NPs对20 mg/L 2, 4, 6–TCP的去除率和去除量分别为(80.54±0.39)%和(5.23±0.03) mg/g。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苗 石国荣 戴镇璇 曾双晴 刘也峰 余心结
以酵母菌为载体,废弃烟叶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酵母菌载纳米铁(TB–Fe/SC NPs),并探究其去除水中2, 4, 6–三氯酚(2, 4, 6–TCP)的性能。结果表明:负载在酵母菌上的纳米铁为粒径(77.6±16.1) nm的球形颗粒;TB–Fe/SC NPs去除2, 4, 6–TCP主要包括吸附和氧化降解2种途径,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溶解氧和羟自由基在TB–Fe/SC NPs氧化降解2, 4, 6–TCP中起重要作用;TB–Fe/SC NPs对2, 4, 6–TCP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2, 4, 6–TCP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少,而反应体系的pH值对TB–Fe/SC NPs去除2, 4, 6–TCP的影响较小;TB–Fe/SC NPs用量为1.0~3.0 g/L时,2, 4, 6–TCP的去除率随TB–Fe/SC NPs用量的增大而增大;Fe~(3+)、Mg~(2+)、Ca~(2+)和SO_(4)~(2–)能促进TB–Fe/SC NPs去除2, 4, 6–TCP的反应,HPO_(4)~(2–)、HCO_(3)~(–)和腐殖酸则对反应有抑制作用,而K~(+)、NO_(3)~(–)和Cl~(–)对2, 4, 6–TCP的去除影响不明显;TB–Fe/SC NPs能在室温下稳定储存6个月以上,重复使用6次后,2, 4, 6–TCP的去除率由80.54%下降到28.75%;在25 ℃和pH=5.0的条件下,3 g/L TB–Fe/SC NPs对20 mg/L 2, 4, 6–TCP的去除率和去除量分别为(80.54±0.39)%和(5.23±0.03) mg/g。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阳桂丹 张巨源 陈雯莉
以SynechocyStiSSp.Strain pcc6803为实验菌株,设计改良制备定量pcr模板的方法;同时,对SynechocyStiSSp.Strain pcc6803总rna的trizol抽提法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利用改良方法抽提得到的rna结构更完整;同时,利用改良方法制备的模板可以用于后续定量pcr实验;其中,只有高表达量基因适用于半定量pcr,低表达量基因则需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海燕 孟泽 冯翰林 胡卫兵 吴得勇 谭学才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MIL-53(Al),以此为载体负载TiO_2制备得到TiO_2/MIL-53(Al)光催化剂用于污水中次甲基蓝的催化降解研究,并与传统载体材料Al_2O_3负载的TiO_2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进行比较。样品通过热重-差热扫描量热(TG-DSC)、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脱附等方法进行表征。采用光度吸收法分析污水中次甲基蓝的降解率,结果显示,TiO_2/MIL-53(Al)光催化剂对次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8.6%,而TiO_2/Al_2O_3光催化剂对次甲基蓝的降解率只有70.3%,TiO_2/MIL-53(Al)光催化剂对污水中次甲基蓝的降解去除能力明显优于TiO_2/Al_2O_3光催化剂对次甲基蓝的降解去除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育阳 白稳红 刘延琳
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对宁夏御马葡萄酒厂的神索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分离得到的105株葡萄酒相关酵母进行初步鉴定和聚类,进而对代表性菌株进行26S rDNA D1/D2区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酵母菌株经分类鉴定应归入4属5种,分别是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毕赤克鲁维酵母Pichia kluyveri、假丝酵母Candida zemplinin、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巴氏酵母Saccharo-myces pastorianus,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8%、1%、1%和87%;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莹 刘长江 张峰龙 贾茹珍 张晓霞
研究南阳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获取原生质体采用酶法,再生采用双层高渗平板法,因素重要性分析采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龄10h,以2.0%蜗牛酶加0.5%纤维素酶的混合酶液进行酶解破壁,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2.5h,以0.6mol.L-1蔗糖做再生培养基的渗透压稳定剂,原生质体形成率91.40%,再生率10.56%。不进行预处理,在试验条件下,对南阳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影响因素依次为:菌龄>酶解时间>酶浓度>渗稳剂。
关键词:
南阳酵母 原生质体 制备 再生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树文 王玉霞 陶怀泉 车兆虹 武胜叶
【目的】研究SO2和酒精处理对葡萄酒自然发酵醪液中酵母菌群数量和种类的影响。【方法】分别对葡萄酒自然发酵醪液进行60,80,100 mg/L SO2处理和体积分数5%,10%,15%酒精处理,并分离不同发酵时期葡萄醪液中的酵母菌。应用5.8S-ITS扩增片段的RFLP分析检测技术,结合WL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及颜色,对分离的酵母菌进行鉴定。【结果】无论是SO2处理还是酒精处理,发酵后期优势菌群主要为酿酒酵母;SO2处理主要对SO2敏感的酵母菌群影响较大,同时酵母菌群还受发酵产物酒精的影响,发酵中后期除酿酒酵母外只能分离到少量耐SO2的拜耳接合酵母和贝酵母;酒精处理中,发酵初期主要分离到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爱国 刘延琳 王泽举 韩娜 胡劲光
【目的】探明宁夏地区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多样性,为酵母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鉴定了分离自宁夏广夏三基地葡萄园的21株野生葡萄酒酵母菌,在此基础上又构建了21株被测菌株与相关菌种模式株的系统发育树,分析了供试菌株与已知酵母菌的亲缘关系及其分类地位。【结果】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21株被测菌株鉴定为6属7种,分别为拜耳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罕见有孢汉生酵母(Hanseniaspora occidentalis)、葡萄汁有孢汉生...
关键词:
野生葡萄 酿酒酵母 自然发酵 生物学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建芬 李勇
考察了natamycin对酵母菌生长繁殖的影响 ,确定了其最低抑菌浓度及最佳添加时间。结果表明 :natamycin对酵母的生长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小抑菌浓度为 2 5 μg·mL-1;其抑菌效果与其浓度成正相关 ,与加入natamycin时酵母菌的初始活菌数成负相关 ;在酵母菌生长延迟期加入natamycin抑菌效果明显好于稳定期加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