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7)
2023(6489)
2022(5349)
2021(4846)
2020(4195)
2019(8746)
2018(8553)
2017(15231)
2016(8856)
2015(9472)
2014(9110)
2013(8796)
2012(8071)
2011(7189)
2010(7070)
2009(6469)
2008(6197)
2007(5486)
2006(4612)
2005(3858)
作者
(29784)
(24832)
(24716)
(23126)
(15551)
(12146)
(11084)
(9852)
(9471)
(8761)
(8541)
(8149)
(8079)
(8057)
(8004)
(7648)
(7424)
(7349)
(7190)
(7013)
(6691)
(6185)
(5896)
(5615)
(5612)
(5590)
(5568)
(5397)
(5106)
(5099)
学科
(27853)
经济(27815)
管理(23880)
(22829)
(17443)
企业(17443)
方法(13140)
数学(11714)
数学方法(11641)
(9766)
(9384)
(8679)
中国(8155)
(7515)
贸易(7513)
(7342)
业经(6729)
农业(6419)
(5943)
(5927)
银行(5864)
技术(5761)
环境(5585)
(5548)
财务(5533)
财务管理(5521)
(5507)
企业财务(5225)
(5167)
金融(5166)
机构
学院(123177)
大学(122608)
研究(45455)
(44972)
经济(44071)
管理(43211)
理学(38208)
理学院(37716)
(37223)
管理学(36855)
管理学院(36684)
科学(34091)
中国(32806)
农业(30003)
业大(29086)
(26113)
(25466)
研究所(23963)
中心(20523)
农业大学(20316)
(19160)
(18028)
(16743)
(16422)
(16284)
财经(15760)
北京(15742)
(15653)
技术(15637)
科学院(15246)
基金
项目(94129)
科学(71274)
基金(67597)
(64273)
国家(63748)
研究(57570)
科学基金(52075)
(38467)
自然(37462)
自然科(36624)
自然科学(36603)
基金项目(36537)
自然科学基金(35972)
社会(35947)
社会科(34054)
社会科学(34046)
(32779)
资助(26763)
教育(25935)
计划(21921)
重点(21867)
科技(20866)
编号(20766)
(19977)
(19559)
科研(19048)
(18999)
创新(18791)
(18719)
(17179)
期刊
(42423)
经济(42423)
学报(35378)
(33305)
研究(28042)
科学(26715)
大学(24722)
学学(24204)
中国(23065)
农业(22303)
(14530)
管理(13605)
(12376)
业大(11557)
农业大学(9724)
(9681)
金融(9681)
(9219)
教育(8476)
科技(8317)
技术(8168)
业经(7938)
经济研究(7734)
林业(7697)
财经(7198)
自然(6631)
中国农业(6544)
(6137)
问题(5919)
商业(5802)
共检索到168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东霞  张要武  庄勇  郭俊焕  崔汝玉  
采用浸种和喷雾两种处理方法研究了酵母胞壁多糖对黄瓜植株体内防御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和喷雾处理均能提高黄瓜植株体内PAL和PPO活性,有效期达一个月之久,并且酵母胞壁多糖对PAL活性的诱导效应具有可传导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春生  肖淑芹  韩洪强  高颖  陈捷  
【目的】探讨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抗、感自交系的诱抗机理及效果。【方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处理及不同毒素处理时间后,玉米植株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防御酶系活性的变化,研究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寄主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及毒素与诱导抗性的关系。【结果】抗病自交系78599-1的PAL、POD和PPO活性高于感病自交系K12,而感病自交系的CAT和SOD活性高于抗病自交系。微晶纤维素处理毒素的诱抗效果高于炭柱处理,玉米抗病自交系的诱抗作用略高于感病自交系。【结论】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灰斑病具有诱导抗性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许第新  姚娟  陈昌福  
将湖北安琪酵母有限公司制备的免疫多糖 (酵母细胞壁 )作为免疫刺激剂注射到克氏原螯虾 (Pro camgbarusclarkii)体内后 ,通过定时测定供试虾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的酸性磷酸酶 (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 ,探讨了免疫多糖 (酵母细胞壁 )对克氏原螯虾的 3种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克氏原螯虾经注射免疫多糖 (酵母细胞壁 )刺激后 ,肝胰腺中的ACP和ALP活性明显增加 ,在注射后 72h ,ACP活性由对照组的 2 79U/ 1 0 0mL提高到 9 1 2U/ 1 0 0mL ,ALP活性由 3 42U/ 1 0 0mL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东霞  许长蔼  张要武  陈融  崔汝玉  郭俊焕  
研究了用碱裂解法从Saccharomycescerevisiae中制备葡聚糖的方法 ,并通过红外光谱检测证明得到的产品主要是β (1→ 3) D 葡聚糖。葡聚糖作为诱导剂处理黄瓜种子 ,可使黄瓜植株产生对灰霉病的抗性 ,5 0 0mg/L和 10 0 0mg/L处理后 14d的植株病叶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 37 9~ 5 7 9和 38 4~ 5 9 0个百分点 ,相对免疫效果分别为 80 0 %~ 90 0 %和 80 2 %~ 92 1% ;诱导处理 14d后 ,植株病叶率升高 ,相对免疫效果下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吕星星  王莎莎  赵震  陶妍  谢晶  钱韻芳  
β-防御素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小分子抗菌肽,是机体特异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蛋白质免疫因子。鳜鱼β-防御素(Siniperca chuatsi β-defensin,ScBD)多肽链由N端的信号肽和C端的成熟肽组成,通过构建产鳜鱼β-防御素的毕赤酵母重组菌株,以解决天然免疫小分子抗菌肽的来源问题。首先通过RT-PCR从鳜鱼脾脏中分离编码β-防御素成熟肽的基因ScBD,将其与表达载体pPICZαA连接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ScBD并转入毕赤酵母X-33;通过含高浓度博来霉素的YPD平板筛选阳性转化子后,于28 ℃、250 r/min和pH 6.0的条件下,使用1%甲醇诱导表达96 h;经镍离子亲和层析对重组毕赤酵母菌株的产物进行纯化,并对纯化产物进行MALDI-TOF/TOF质谱鉴定;通过平板涂布法和浊度法检测该重组菌株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基于质谱分析的一级结构鉴定证明纯化产物为分子量6.35 ku的预期重组ScBD;抑菌试验显示重组菌株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的抑制率分别为94.34%、86.97%和85.92%。本文构建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能有效合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ScBD,为鱼类来源天然小分子抗菌肽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技术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成竹  姚鹃  吴凡  谭斌  熊传喜  陈昌福  
报道了口服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试验中共设6个组,在各组饵料中免疫多糖的添加量依次为每千克鳖重0 mg(对照组)5、00.0 mg(试验I组)、1 000.0 mg(试验Ⅱ组)、1 500.0 mg(试验Ⅲ组)2、000.0 mg(试验Ⅳ组)和2 500.0 mg(试验Ⅴ组)。投喂28 d后,取其血液,测定了中华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活力和补体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试验I~Ⅲ组中华鳖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测验,P<0.05),而试验Ⅳ组和Ⅴ组与对照组中华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长征  艾辛  熊先军  宋勇  
为探讨硝酸银在黄瓜中的诱雄机理,以2片真叶期的雌性系和雌雄同株系为试材,测定了硝酸银处理后不同时间茎尖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发现:硝酸银处理后,黄瓜植株茎尖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则先受到硝酸银的抑制,然后升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宇  刘建华  刘伟成  裘季燕  刘德文  段玉玺  
利用利迪链霉菌生防菌株A02发酵液和番茄灰霉病菌对番茄植株进行诱导和接种处理,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处理前和处理后1~5 d番茄叶片组织的主要防御酶系——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变化。试验结果显示,不接种灰霉病菌而单独诱导处理、接种灰霉病菌后诱导处理和诱导处理后接种灰霉病菌这3种处理都能提高番茄植株各防御酶系的活性,后者酶活性峰值最高,对番茄植株灰霉病的抑制作用也最明显,控制效果达94.9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镇  姚鹃  陈昌福  肖志猛  谭斌  覃川杰  王绍辉  
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risinensis)的饲料中分别添加每千克蟹体重0mg、400.0mg、600.0mg、800.0mg、1000.0mg和1200.0mg的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连续投喂中华绒螯蟹28d后,通过测定供试中华绒螯蟹的体重、及经投喂或注射患病中华绒螯蟹组织(浆)等攻毒方法后的死亡率,探讨了口服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对中华绒螯蟹生长速度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的饲料中添加每千克蟹体重400.0mg至1200.0mg的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速度和身体颜色等没有显著影响;能有效地增强供试中华绒螯蟹的抗病力,与对照组相比,经口服攻毒后投喂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昌福  姚娟  吴凡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李兆文  熊传喜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将不同剂量的免疫多糖 (酵母细胞壁 )拌在饲料中投喂经过接种灭活柱状嗜纤维菌 (Cytophagacolumnaris)菌苗的异育银鲫 (Carassiusauratusgibelio) ,通过测定受免异育银鲫的凝集抗体效价和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 ,探讨了口服免疫多糖 (酵母细胞壁 )对受免异育银鲫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试验结果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 15 0 0mg/kg体重的免疫多糖 (酵母细胞壁 ) ,对受免异育银鲫的免疫应答具有较强的调节效应 ,与对照组鱼相比 ,不仅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有所提高 ,而且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百分比 (PP)和吞噬指数(PI)活性明显上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鑫  张曼  范燕茹  王佩  杨银凤  
【目的】探索益生性酿酒酵母菌对绵羊瘤胃上皮细胞β-防御素-1(sheep beta-defensin-1,SBD-1)表达的调节作用,为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益生菌对防御素的调控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依据。【方法】首先将新鲜的绵羊瘤胃组织用PBS和抗生素处理后进行瘤胃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当原代细胞数量长到细胞培养瓶的85%以上时,将细胞传于12孔板用于细胞刺激试验。同时将活化并纯化后的酿酒酵母菌25℃、180 r/min有氧培养48 h后,进行5次平行平板计数试验,根据平板计数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到浓度为5.2×108 CFU·m L-1的酿酒酵母菌液,再通过倍比稀释把所得菌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邹芳斌  司龙亭  李新  王莉莉  
以黄瓜6个不同抗性品系为材料,研究苗期感染枯萎病菌后,叶片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转氨酶(PAL)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POD,SOD,PPO活性变化曲线中存在2个酶峰,PAL活性变化曲线中存在一个单峰。抗病品系的4种酶的峰I值明显高于感病品系,表现出一致性,而且SOD和PPO酶活性的提高与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OD和PAL酶活性的提高与抗性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丽  刘峥  杨秀芬  邱德文  
用2μg/mL植物激活蛋白处理番茄叶片,测定番茄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POD同工酶、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表明:经植物激活蛋白诱导处理后,防御酶活性明显增强.诱导1d后,PAL活性最大,是对照的3.93倍,8d后仍为对照的3.4倍;POD和PPO诱导后4d活性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18.72%和101.79%,8d后仍比对照高;SOD活性诱导后4d达高峰,8d后稍高于对照.POD同工酶活性诱导后3d比对照增加了88.96%,同时还出现了新的酶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长征  艾辛  匡逢春  
为探讨黄瓜植株性别表现与保护酶活性的关系 ,以雌性系和雌雄同株系黄瓜为试材 ,测定二片真叶期植株茎尖和真叶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结果发现 :黄瓜植株茎尖中保护酶活性与性型关系密切 ,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雌性系中较高 ,而在雌雄同株系中则较低 .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在雌性系中较低 ,在雌雄同株系中较高 ;真叶中保护酶类活性性型间不表现出差异或者差异不显著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胜利  陈青云  陈小青  高疆生  
 研究了以香草酸、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为代表的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植株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植株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不显著,而对自根哈密瓜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明显增强,香草酸比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3种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均呈上升趋势,并保持较高水平,而对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显著低于各个处理。另外,高浓度酚酸类物质可使对照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