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9)
- 2023(9755)
- 2022(8720)
- 2021(8351)
- 2020(6953)
- 2019(16283)
- 2018(16334)
- 2017(31411)
- 2016(17468)
- 2015(19784)
- 2014(19821)
- 2013(19551)
- 2012(17978)
- 2011(16201)
- 2010(16036)
- 2009(14456)
- 2008(14035)
- 2007(11967)
- 2006(10438)
- 2005(8917)
- 学科
- 济(65587)
- 经济(65509)
- 管理(47780)
- 业(45110)
- 企(37949)
- 企业(37949)
- 方法(32769)
- 数学(28185)
- 数学方法(27817)
- 学(17410)
- 农(17194)
- 中国(15714)
- 财(15370)
- 业经(14449)
- 地方(13226)
- 理论(12255)
- 农业(11519)
- 和(11493)
- 贸(11486)
- 贸易(11482)
- 易(11116)
- 环境(10738)
- 技术(10538)
- 制(10312)
- 务(10112)
- 财务(10052)
- 财务管理(10035)
- 教育(9608)
- 企业财务(9515)
- 划(9335)
- 机构
- 大学(250540)
- 学院(247675)
- 管理(98927)
- 济(89755)
- 经济(87665)
- 理学(86758)
- 理学院(85753)
- 管理学(84035)
- 管理学院(83620)
- 研究(83338)
- 中国(58414)
- 科学(56649)
- 京(54021)
- 农(44474)
- 所(43090)
- 业大(41808)
- 研究所(40087)
- 财(39571)
- 中心(36635)
- 农业(35363)
- 江(34658)
- 范(34009)
- 北京(33822)
- 师范(33659)
- 财经(32795)
- 院(30158)
- 经(29838)
- 州(28640)
- 师范大学(27393)
- 技术(26926)
- 基金
- 项目(178087)
- 科学(138233)
- 基金(128118)
- 研究(126487)
- 家(113402)
- 国家(112497)
- 科学基金(95195)
- 社会(76356)
- 社会科(72165)
- 社会科学(72144)
- 省(70002)
- 基金项目(69250)
- 自然(64824)
- 自然科(63277)
- 自然科学(63260)
- 自然科学基金(62104)
- 划(59736)
- 教育(57819)
- 资助(52909)
- 编号(51554)
- 成果(41915)
- 重点(39809)
- 部(38481)
- 发(37269)
- 创(36851)
- 课题(35494)
- 科研(34603)
- 创新(34353)
- 计划(33902)
- 大学(32650)
共检索到342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民 黄仁泉 冯新梅 崔延棠
采用无盐发酵制备酱油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HPLC)法测定异黄酮含量 ,并对酱油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乙醇沉淀除杂可以较好地提取分离酱油中的大豆异黄酮 ;由于发酵过程中原料的消耗和微生物的代谢活动 ,酱油中大豆异黄酮含量较原料豆粕的异黄酮含量有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酱油 大豆异黄酮 提取工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磊 于国萍 代微
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理功效,但自然界中分布有限且不易为人体吸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含量,以水解后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在水解液中的浓度为指标从而确定大豆异黄酮水解效果。采用二次旋转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浓度与大豆异黄酮水解条件的关系,盐酸水解大豆异黄酮最佳工艺参数为:水解时间200min、水解温度95℃和水解盐酸浓度6mol.L-1。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 水解反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玉秀
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组成结构、提取工艺和提取方法,并对其在人体健康方面的功能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合评述。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化学结构 提取工艺 保健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慧珍 王树峰 余永亮 练云 王庭峰 位艳丽 巩鹏涛 刘学义 方宣钧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含量基因定位及相关性,为大豆品质改良、分子育种及基因克隆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SR技术,对晋豆23号和灰布支杂交构建的F13代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的474个家系进行了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利用WinQTLCart2.0软件分析了影响大豆异黄酮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3个重要品质性状的QTL,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分析,检测QTL;同时,对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的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检测到23个QTL,其中控制异黄酮含量QTL有6个,分别定位在J、N、D2和G染色体的连锁群上;控制脂肪含量的QTL有11个,分别定位在第A1、A2、B2、C2和D2...
关键词:
大豆 SSR QTL 品质 异黄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明杰 徐春华 高爽 邹翠霞 卢明春 金凤燮 刘长江
采用酸法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水解成其苷元形式。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盐酸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盐酸浓度为6mol·L-1,酸解时间为3h;酸解温度50℃ ,盐酸体积与原料比为4∶1。利用本实验获得的最适酸解条件反应 ,可使染料木苷生成染料木素的转化率达到98%以上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酸解 染料木苷 染料木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德平 江汉湖 肖凯 宣利江
利用硅胶柱层析和反相担体柱层析从大豆中提取分离到大豆甙元糖苷、染料木素糖苷、大豆甙元、染料木素 4个异黄酮单体。大豆异黄酮主要由糖苷组成 ,含有少量的甙元。大豆甙元糖苷和染料木素糖苷具有几乎相同的极性 ,因此很难分离这两种化合物。利用分离到的 4个异黄酮单体进行抗脂质过氧化 (MDA)测定 ,得出抗氧化作用主要决定于染料木素异黄酮 ,其中染料木素作用强于其糖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春娥 赵团结 盖钧镒
【目的】中国拥有丰富的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资源,研究不同生态区大豆种质异黄酮含量的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为专用型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来自中国各生态区的580份地方品种、106份育成品种、209份野生大豆组成的895份大豆种质为材料,88份国外品种为参照,采用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2种大豆籽粒异黄酮,分析其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结果】全国野生大豆、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大豆异黄酮总含量(TISF)及其组分均存在很大变异。TISF变幅分别为927.29—7932.94、259.38—7725.45和489.67—5968.90μg·g-1,平均分别为2994.51、3241.33和2704.8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爽 郑毅男 韩佳彤 丁传波 刘文丛
【目的】测定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和大豆中的大豆苷元、黄豆黄素与染料木素3种异黄酮苷元以及多酚类化合物的总含量,并分析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回流法酸水解样品中的大豆异黄酮,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利用福林酚法测定3种样品中的多酚类物质总含量,并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还原力比较样品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毛豆、发酵处理毛豆和大豆的大豆苷元含量分别为255.96,286.04和358.08μg/g,黄豆黄素含量分别为57.96,65.51和59.73μg/g,染料木素含量分别为12.88,26.40和4.62μg/g。发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涛 王倩 谢明杰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I)的抑菌机制。【方法】本试验利用呼吸代谢抑制实验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荧光染色对大豆异黄酮的抑菌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呼吸代谢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当SI的终浓度为0.8mg·ml-1时,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SI组苹果酸脱氢酶的比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74.97%。DAPI染色结果显示,DAPI可以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内的核酸结合,经过SI作用28h后,菌体内的核酸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DNA的荧光强度减少了33.53%,RNA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邬玉香 夏延斌 刘爱玲
为探明腊八豆各生产环节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腊八豆各工艺环节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结果表明 ,浸泡、蒸煮、油炸对腊八豆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有明显影响 ,损失率分别为 16 .3% ,2 8% ,36 % .发酵前后大豆异黄酮总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但各组分有显著改变 ,95 %的结合态的糖苷转化为游离的苷原 ,其生物活性大大提高 .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腊八豆 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媛媛 李新华 刘兰英
选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绿豆皮中总黄酮进行了提取,研究粗黄酮含量随着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绿豆黄酮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
关键词:
绿豆 超声波 黄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永梅 韩正康 王国杰
采用静态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2种大豆异黄酮(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瘤胃微生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大豆异黄酮为100 mg.L-1时,大豆黄酮能使瘤胃液中氨氮含量升高2.2 mg.L-1(P<0.05),微生物蛋白含量提高20.0μg.mL-1(P<0.01),乙酸比例升高11.4%(P<0.01),丙酸比例下降7.4%(P<0.0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俊 董海冉 常宏 王伟 包冬芳 赵孝岳 赵雪 韩英鹏
UGT是一类糖基转移酶,它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糖基化修饰,合成异黄酮糖苷,在异黄酮的合成、转运、存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UGT功能,通过RT-PCR方法从中豆27中克隆获得GmUGT73基因的CDS全长序列。利用ProtParam tool等在线软件对GmUGT73蛋白序列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GmUGT73基因的编码区编码464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51.186 5 ku,理论等电点(pI)为6.27,总原子数为7 176,分子式为C_(2281)H_(3580)N_(608)O_(685)S_(22)。GmUGT73蛋白总正电和负电残基数分别为37和41,蛋白的不稳定系数为36.93,表明该蛋白较稳定,蛋白的脂溶指数为86.19,GRAVY值为-0.111,说明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将线性植物表达载体与目的片段进行连接,成功构建pCambia3300-GmUGT73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发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毛状根并获得转基因阳性根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根系进行异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阳性根中异黄酮含量与对照相比极显著提高(P<0.01),说明该基因可能具有促进合成大豆异黄酮的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晶莹 葛一楠 孙君明 韩粉霞 于福宽 闫淑荣 杨华
【目的】利用不同定位方法,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大豆异黄酮主要组分进行QTL定位研究,为大豆异黄酮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异黄酮含量有显著差异的鲁黑豆2号(3 697.24μg.g-1)和南汇早黑豆(1 816.67μg.g-1)为亲本构建的F5∶7-8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分析RIL群体的SSR标记多态性,结合HPLC法鉴定异黄酮主要组分含量。【结果】绘制了一张包含161个多态性SSR标记,全长3 546.54 cM的大豆遗传连锁图谱。利用ICIMapping 3.2软件的ICIM、IM和SMA 3种定位方法,共定位到4种环境下与异黄酮主要组分相关的14个QTL。【结论】3个标记区间在...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 SSR QT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君 牛蓓 王东 游米沙 尹全 陶李 雷绍荣 刘勇
利用深加工产品DNA抽提试剂盒和PCR定性检测方法,对成都市场上的大豆酱油进行了外源基因片段检测。结果表明:在成都市场上随机抽样的7种大豆酱油样品未检出EPSPS基因成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