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7)
- 2023(4927)
- 2022(4063)
- 2021(3786)
- 2020(3141)
- 2019(7064)
- 2018(6741)
- 2017(13285)
- 2016(6932)
- 2015(8028)
- 2014(7950)
- 2013(8052)
- 2012(7817)
- 2011(7053)
- 2010(7500)
- 2009(7562)
- 2008(6641)
- 2007(5954)
- 2006(5411)
- 2005(5130)
- 学科
- 济(28486)
- 经济(28455)
- 融(25780)
- 金融(25780)
- 银(22465)
- 银行(22459)
- 行(21878)
- 业(19820)
- 管理(19002)
- 企(17342)
- 企业(17342)
- 中国(15512)
- 方法(12580)
- 数学(11190)
- 数学方法(11027)
- 中国金融(11015)
- 财(9907)
- 制(9653)
- 务(7489)
- 财务(7468)
- 财务管理(7455)
- 企业财务(7162)
- 贸(7119)
- 贸易(7106)
- 易(7014)
- 地方(6816)
- 农(6598)
- 业经(6557)
- 理论(6336)
- 体(5838)
- 机构
- 大学(98335)
- 学院(97621)
- 济(43364)
- 经济(42331)
- 中国(36713)
- 研究(33541)
- 管理(33086)
- 理学(27099)
- 理学院(26841)
- 管理学(26272)
- 管理学院(26123)
- 财(22854)
- 京(20562)
- 银(19711)
- 融(19278)
- 银行(19092)
- 金融(18977)
- 中心(18825)
- 财经(17816)
- 行(17811)
- 科学(17697)
- 所(17069)
- 经(16149)
- 人民(15890)
- 研究所(15041)
- 经济学(15020)
- 江(14680)
- 农(14674)
- 国人(14455)
- 中国人(14365)
- 基金
- 项目(56526)
- 科学(43532)
- 研究(41812)
- 基金(41100)
- 家(34829)
- 国家(34520)
- 科学基金(29455)
- 社会(26857)
- 社会科(25651)
- 社会科学(25646)
- 省(21313)
- 基金项目(20717)
- 教育(19123)
- 资助(18813)
- 自然(17821)
- 划(17696)
- 自然科(17465)
- 自然科学(17462)
- 自然科学基金(17162)
- 编号(16855)
- 成果(15022)
- 重点(12824)
- 部(12634)
- 发(11918)
- 性(11907)
- 创(11820)
- 融(11762)
- 课题(11725)
- 国家社会(11302)
- 大学(11266)
共检索到168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世贤
酝酿中的世界货币金融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郭世贤一场货币金融危机的阴霾正笼罩着全球。危机的中心是已持续8个多月,且愈演愈烈的美元危机。此外,还有墨西哥比索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巴林银行倒闭引发的国际银行业的紊乱以及国际债务危机等等。正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云 刘骏民
本文指出经济杠杆化直接导致了次贷危机,认为美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背离是次贷危机、美元危机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危机的深层次根源;阐述了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与美元危机的区别;最后从目前次贷危机的救助措施、境外投机者力量以及"滥币陷阱"等方面分析了美元危机和国际货币体系危机的必然性。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美元危机 世界货币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范章
这次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金融体系及政策等方面深层次的原因所酿成的,但在经济全球化奈件下,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的金融风险及危机,却通过美元的无约束发行,酿成世界性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金融)风险,惟一选择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全球化 国际货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琼
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震动。引起次贷危机的原因是多样的,文章主要论述信贷经济下,一国货币充当世界货币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在信贷经济下,由于世界货币的流出及其长期存储,使得货币资金与贷款发生错配,从而导致特定时期的信贷缺口。本文研讨了信贷缺口产生机理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信贷经济 货币创造 世界货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恩扬 侯铁珊
文章通过分析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三个新兴市场国家1990—2010年间的货币错配指数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利用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分析得出:货币错配是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货币错配的急剧增加,对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会使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失效。
关键词:
货币错配 金融危机 非抛补利率平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志刚 潘成夫
全球经济危机袭来,各国在推出巨额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其央行也采取了激进的政策措施,实施了降息甚至零利率的货币政策,美联储等还采取了购买长期国债的非常规手段。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选择人的困局,指出货币政策的首要作用是提供流动性和稳定金融体系,并可以通过量化宽松、征收持有货币税等操作改变投资者预期、降低长期利率甚至突破零利率的限制,从而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制约货币政策手段生效的因素,得出其对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
零利率 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 流动性陷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梅波 熊爱宗
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属于美元本位制。一方面,美元通过经常项目失衡向世界输出大量美元,这造成了国际货币体系外围国家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美元通过外围国家对美国金融资产的购买回流到美国,美元扩张的最终结果又会造成美国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这造成了危机不断在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发生。如果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储备资产的流动不发生根本改变,未来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依然存在。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流动性过剩 金融危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荣 王曦
伴随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总需求调节的重要手段,其对经济刺激的效果值得关注。鉴于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重要渠道,本文在M-F的模型框架下,引入Bernanke和Blinder(1988)的经典论文的结论,构建我们的经济结构模型。并在该模型指导下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以估计经济系统的动态调节特征,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计算了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总体拉动效应,进而分析、比较了各渠道的效果。最后基于模型的实证结论,通过权衡货币政策的拉动效应和带来的通胀压力,认为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将会渐进而平稳地淡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SVAR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滢 郑胤冠 郑炳蔚
本文通过金德尔伯格的金融危机理论,指出了货币供给和信贷扩张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并通过分析美元本位制下的双重风险,从更深层次指出了当今金融危机频发的真正原因,并通过次贷危机加以详细阐述。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金融危机的短期和长期的策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杰
金融,已是近两年全世界最敏感的话题。从1997年7月泰国金融危机伊始,沸沸扬扬几乎闹遍了全球,直到最近的巴西货币贬值。我国这一次虽然没有直接受到冲击,也和其它国家一道为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说明,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超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继五 李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历两次由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宏观经济紧缩,这表明外源性冲击已成为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在当前国内经济受到外部冲击而出现紧缩时,货币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依然显著,但在效果上存在差异。降低利率能长期稳定提高消费增长;而货币供应量扩张仅在五个季度内能显著刺激投资增长,长期基本无效。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在与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配合拉动内需时,应将带动国内消费增长作为货币政策长期任务,而将提高国内投资作为短期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瞿强 王磊
本文回顾了金融危机之前主流的货币信用理论,分析其何以未能预测和解释金融危机的发生;本文也讨论了金融危机发生后,货币信用理论的最新进展。本文认为,一个合格的金融危机理论,应该将货币、信用和创造信用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融合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用以解释在何种情况下,金融部门会由于信用的过度扩张而倒塌,并与实体经济相互反馈,导致经济危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 信用 金融机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史焕平
本文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特征,使用阈值协整方法扩展现有的货币需求模型,度量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供给过剩及其对通胀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调节效应,并进而设定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揭示货币供给过剩对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主要结论为:2009年第三季度以后,我国货币供给过剩且过剩幅度快速增加,其中名义M1过剩12.56%,名义M2过剩11.31%。2009Q3—2010Q3我国处于货币供给过剩机制下,在该机制下,央行谨慎地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从紧货币政策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相对较强。货币供给过剩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冲击在前2年为正值,在随后近3年为负值。这说明我国现阶段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必须谨慎,...
关键词:
货币供给 金融危机 非线性调节 冲击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新初
金融机构回收贷款本金货币的同时,还要回收贷款利息货币,因借贷者不能创造货币,由此导致贷款悖论。该文通过构建模型阐明贷款悖论是爆发金融危机的内在机理。同时提出利用利息平衡机制,解决利息货币来源,可破解贷款悖论,消除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贷款悖论 利息平衡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