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4)
2023(5951)
2022(5002)
2021(4375)
2020(3660)
2019(7909)
2018(7591)
2017(13872)
2016(7760)
2015(8169)
2014(7673)
2013(7550)
2012(6650)
2011(5936)
2010(5577)
2009(5035)
2008(4888)
2007(4044)
2006(3370)
2005(2692)
作者
(25362)
(21499)
(21355)
(19871)
(13270)
(10458)
(9335)
(8434)
(8072)
(7433)
(7313)
(6990)
(6870)
(6869)
(6671)
(6475)
(6456)
(6429)
(6075)
(6039)
(5696)
(5167)
(4891)
(4887)
(4696)
(4692)
(4605)
(4570)
(4408)
(4346)
学科
(28603)
经济(28569)
管理(21982)
(21735)
(16676)
企业(16676)
方法(15117)
数学(13972)
数学方法(13884)
(8762)
(8385)
(7894)
(7186)
贸易(7186)
(7006)
中国(6826)
业经(6582)
农业(6057)
技术(5708)
环境(5579)
(5405)
财务(5402)
财务管理(5398)
企业财务(5142)
(4585)
产业(4389)
地方(4387)
(4275)
(4116)
银行(4070)
机构
大学(109950)
学院(109473)
(43922)
经济(43276)
管理(41555)
研究(38780)
理学(37588)
理学院(37176)
管理学(36463)
管理学院(36308)
(31789)
科学(28407)
中国(26654)
农业(25913)
业大(25504)
(22167)
(21117)
研究所(20081)
农业大学(17765)
(17304)
中心(17238)
财经(14918)
(14779)
(13842)
(13834)
经济学(13613)
(13442)
(13412)
(13148)
科学院(13118)
基金
项目(86802)
科学(67160)
基金(64663)
(60970)
国家(60514)
研究(52406)
科学基金(50397)
自然(36080)
基金项目(35404)
自然科(35271)
社会(35262)
自然科学(35251)
(34678)
自然科学基金(34678)
社会科(33604)
社会科学(33593)
(29724)
资助(25211)
教育(22973)
计划(20010)
重点(19967)
(18725)
科技(18341)
(18200)
(18169)
科研(17857)
创新(17620)
编号(17595)
(17462)
(15561)
期刊
(38340)
经济(38340)
学报(29907)
(27438)
研究(23930)
科学(23313)
大学(20854)
学学(20524)
农业(18546)
中国(16568)
管理(12618)
(12433)
(10232)
业大(9418)
农业大学(8060)
(7578)
经济研究(7436)
业经(7236)
科技(7191)
财经(7117)
(6769)
金融(6769)
技术(6572)
(6068)
林业(5963)
商业(5633)
问题(5573)
中国农业(5551)
自然(5355)
资源(5145)
共检索到140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军良  逯保德  徐鸿林  朱祯  赵美华  梁爱华  
以大白菜纯合系河头早B为试验材料,用携带质粒pBinΩSCK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LBA4404转化其无菌苗子叶,比较了8种酚类化合物对大白菜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丁香酮和邻苯二酚对外植体的转化频率影响最大;阿魏酸和ρ-羟基苯甲酸的作用次之;芥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香草醛和丁香酸没有明显的作用。复合酚类化合物的促进作用优于单一酚类化合物的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顺华  郑晓鹰  徐家炳  余阳俊  
采用RAPD技术对64份大白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OPE,OPF,OPG和OPH 4套共80条引物中选出了16个条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析供试材料,结果共产生100条扩增带,其中72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平均为72%。由RAPD分析结果可初步得出芜菁、小白菜和大白菜的特征谱带,这些特征谱带可分别作为这3个亚种的RAPD标记,据此可鉴定这3个亚种。将扩增出来的72条多态性片断进行统计,采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取相似距离0.721为阈值,将大白菜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而小白菜(66号,苏州青)和芜菁(67号)各成一类,共8个类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张凤兰  徐家炳  
选用桔红心、黄心和白心大白菜的纯系材料配制成桔红心×白心、黄心×白心和白心×白心 (亲本之一 ,花也为白色 )的F1,F2 ,BC1和BC2 ,研究大白菜球色、花色的遗传规律和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大白菜的桔红色和白色两种花色对黄色花的遗传表现为一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球色为桔红色对白色表现为一对隐性等位基因控制的简单遗传 ,而球色为黄色对白色表现为数量遗传的特点。另外 ,桔红色花和球色完全连锁 ,即花色为桔红色的其球色也为桔红色 ,且两者的遗传规律也一样。白、黄二球色与花色不存在相关性 ,因此 ,在配制桔红心的F1时 ,双亲必须都是桔红心材料 ,在配制黄心的F1时 ,双亲也必须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拴仓  王永健  郑晓鹰  
利用不同生态型的大白菜 (BrassicacampestrisL .ssp .pekinensis)栽培种高代自交系 177和 2 76杂交获得的 10 2份F6重组自交系 ,通过对AFLP和RAPD两种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 ,构建了包含 17个连锁群 ,由 35 2个遗传标记组成的大白菜连锁图谱 ,其中包括 2 6 5个AFLP标记和 87个RAPD标记。该图谱覆盖基因长度2 6 6 5 .7cM ,平均图距 7.6cM。AFLP标记对于增加图谱密度效率较高 ,但容易出现聚集现象 ,从而造成连锁群上有较大的空隙。连锁群上有 13.92 %的分子标记表现偏分离 ,偏分离标记在连锁群上聚集出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斐  李式军  奥岩松  陈广福  
对大白菜(Brasicacampestrisesubsp.pekinesis)抽薹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菜抽薹期是受核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与细胞质遗传无关;该性状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其中加性基因效应比显性基因效应更为重要,显性效应表现为部分显性;控制该性状的隐性基因比显性基因要多,早抽薹对晚抽薹为显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俊峰  张斌  李梅  刘莉  闻凤英  
构建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为大白菜干烧心QTL定位和分析奠定基础。以大白菜感病品种B120和大白菜抗病品种黑227为亲本建立的DH系为作图群体,基于所筛选出的74对In Del标记和37对SSR标记构建分子遗传图谱。利用Join Map 4.0软件,初步构建了一张覆盖基因组长度为1 004.7 c M、平均图距为9.30 c M的大白菜遗传连锁图,该图谱包含12个连锁群、108个标记位点。该图谱能有效地用于大白菜干烧心QTL定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赵岫云  张德双  何娟  张振贤  
为进一步将小白菜、芜菁的优良晚抽薹特性转育到大白菜材料中,同时为转育遗传提供理论依据,有必要对大白菜、小白菜、芜菁间的晚抽薹遗传效应进行研究。以4组晚抽薹与易抽薹的材料的对应亲本(YH和BY;FMS和BY;WS和BY;MM和BY)及其杂交、回交世代(F1,F2,B1,B2)为试材分别进行遗传模型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大白菜(YH)、小白菜(FMS和WS)、芜菁(MM)的晚抽薹性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加性效应为主,兼有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早抽薹呈显性,其中WS的晚抽薹显性效应值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因此,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可望在晚抽薹育种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东  方忠祥  杨海花  张进杰  叶兴乾  吴丹  
【目的】对产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含量分析,为其后续天然产物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紫山药及其加工产品的宣传,为这种特色蔬菜更好地走向市场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技术,对该特种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酚酸在紫山药中主要以可溶态酚酸形式存在。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类和不可溶态酚酸类均主要为芥子酸和阿魏酸,且芥子酸含量均高于阿魏酸含量。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含量为356.71μg.g-1DW;不溶态酚酸含量为26.92μg.g-1DW。【结论】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质谱技术可快速有效分析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天行  郭佳  王伟  辛志宏  
采用碱降解法使珍珠小米中的结合酚释放出来,并优化碱降解条件,利用酚类化合物追踪法,对降解产物中的酚类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最佳碱降解时间为4 h,NaOH浓度为5 mol·L-1,最佳的结合酚提取溶剂为甲醇。应用优化的提取条件提取得到结合酚粗提物,通过常压硅胶柱层析和Sephedex LH-20柱层析从碱降解粗提物中分离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NMR)和电喷雾质谱(ESI-MS)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反式阿魏酸和反式阿魏酸甲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闻凤英  张斌  刘晓晖  赵冰  宋连久  罗智敏  
以现蕾期和抽薹期为指标,对98份有代表性的大白菜种质资源的抽薹性进行了2年的调查和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材料从播种到现蕾的时间为101~112 d,占73.8%,超过116 d现蕾的材料仅占8.7%;从播种到抽薹的时间为105~116 d,占75.1%,超过120 d抽薹的材料仅占10.1%,青麻叶类型晚抽薹材料所占比率更低。对3组不同抽薹性材料组合后代DH系群体抽薹期观察统计结果显示,抽薹期相近的双亲后代抽薹期的分布较集中,双亲抽薹期相差较远的后代抽薹期的分布较分散。比早抽薹亲本抽薹早的后代DH系普遍存在,但比晚抽薹亲本抽薹晚的后代DH系极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原玉香  张晓伟  孙日飞  王晓武  张慧  蒋武生  姚秋菊  耿建峰  
为构建大白菜遗传图谱,并与国际上公认的白菜参照图谱相关联。以大白菜晚抽薹DH系Y177-12和早抽薹DH系Y195-93为亲本建立的183个DH系为作图群体,利用SRAP、SSR、AFLP、STS、ESTP和CAPS等多种分子标记和形态标记构建大白菜遗传图谱,通过参照图上的锚定标记确定连锁群,并用最新的连锁群命名法进行命名。构建了包含10个连锁群、233个标记位点的分子遗传图谱,其中包括145个SRAP标记、62个SSR标记、12个AFLP标记、6个STS标记、4个ESTP标记、3个形态标记和1个CAPS标记。图谱总长度1 036 cM,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4.4cM。通过其中的38个SSR,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闻凤英  张斌  刘晓晖  王玉龙  宋连久  赵冰  
以稳定遗传的青麻叶类型大白菜甲型两用系2个、乙型可育株系4个及可育品系26个为材料,经过杂交、自交、测交及育性鉴定等手段,对青麻叶类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进行了验证,并对青麻叶类型材料的育性基因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青麻叶类型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模式符合复等位基因遗传模式;在经过多代纯化的青麻叶材料中,基因型为msms的材料所占比例最大,为65 4%,基因型为Msfms的材料所占比例最小,为7 7%,基因型为MsfMsf的材料所占比例居中,为26 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岫云  张凤兰  徐家炳  余阳俊  张德双  孙日飞  
以大白菜小孢子植株再生能力不同的材料为亲本,采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了小孢子植株再生能力的遗传特性。大白菜小孢子植株再生能力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式,主要受核基因控制,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高植株再生能力由隐性基因控制,狭义遗传力为70.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鲁刚  孔小平  惠麦侠  张明科  
以抗抽薹春大白菜新品种“冠春”正反交及其亲本为试材,通过萌动种子人工春化处理,研究了其春化和遗传特性。结果表明,春大白菜“冠春”萌动种子在4-5℃持续春化处理20 d后,平均显蕾时间45 d,平均开花时间53 d;不同春化时间下,“冠春”正反交的春化表现一致,而且均较其双亲冬性弱,说明该品种的抗抽薹性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并表现隐性遗传;随春化时间延长,平均显蕾时间和显蕾持续时间缩短,绝对开花时间变化不大,因此在春大白菜育种中应将显蕾时间作为重要指标;在20 d或25 d不完全春化条件下,抗抽薹微效基因得到表达,材料内部的差异明显,可以通过选择积累晚抽薹微效基因提高晚抽薹性。在25 d和30 d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红  张斌  闻凤英  刘晓晖  王超楠  李梅  黄志银  
为探究根肿病抗病遗传规律,采用根肿病抗性差异的材料G57和G70,构建了包含500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通过对父母本、F1及F2分离群体的人工接种表型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材料中的根肿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为进一步定位试验材料中的抗病基因,利用678个分子标记对双亲、F1及F2群体进行了筛选验证,初步将抗病基因定位在分子标记KBRH129J18和TCR02-F。并基于2个连锁标记,开发设计了更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最终获得与抗病基因连锁的5对SSR分子标记,分别为Bra0345-1、Bra02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