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1)
2023(17419)
2022(14993)
2021(13902)
2020(11523)
2019(26406)
2018(26215)
2017(49781)
2016(27603)
2015(30763)
2014(30856)
2013(30634)
2012(28503)
2011(25960)
2010(26089)
2009(24056)
2008(23683)
2007(21147)
2006(18719)
2005(17121)
作者
(83970)
(69676)
(69407)
(65863)
(44722)
(33686)
(31441)
(27189)
(26599)
(25278)
(23909)
(23814)
(22671)
(22387)
(22218)
(21495)
(20913)
(20684)
(20153)
(20125)
(17633)
(17523)
(17068)
(15947)
(15696)
(15693)
(15657)
(15469)
(14328)
(13958)
学科
(109318)
经济(109174)
管理(79235)
(74788)
(61697)
企业(61697)
方法(43737)
数学(37020)
数学方法(36563)
中国(32190)
(30017)
(28954)
(27235)
地方(26339)
业经(26009)
(25031)
农业(20112)
(19639)
银行(19570)
(19238)
贸易(19222)
(18869)
金融(18866)
(18788)
(18588)
环境(17969)
理论(17966)
技术(17762)
(17642)
(17601)
机构
大学(395555)
学院(393107)
(151969)
经济(148457)
管理(147030)
研究(142639)
理学(125768)
理学院(124185)
管理学(121879)
管理学院(121189)
中国(105461)
科学(91650)
(86646)
(74860)
(74643)
(73318)
研究所(68018)
业大(63316)
中心(63203)
(60557)
农业(58709)
财经(56943)
北京(55182)
(52650)
师范(51974)
(51844)
(51692)
(48677)
(45975)
经济学(45293)
基金
项目(266019)
科学(206797)
基金(190783)
研究(189438)
(169263)
国家(167845)
科学基金(141585)
社会(116838)
社会科(110536)
社会科学(110508)
(105433)
基金项目(100641)
自然(94079)
自然科(91814)
自然科学(91781)
自然科学基金(90133)
(89379)
教育(86633)
资助(79156)
编号(75926)
成果(63095)
重点(60668)
(59686)
(57613)
(55102)
课题(54267)
创新(51568)
科研(51270)
计划(50351)
教育部(48386)
期刊
(175761)
经济(175761)
研究(119583)
中国(84210)
学报(72406)
(69221)
科学(63587)
管理(56778)
(56063)
大学(53654)
学学(50649)
农业(47337)
教育(46647)
(37522)
金融(37522)
技术(33038)
业经(28877)
财经(28290)
经济研究(27479)
(24363)
(24146)
问题(22559)
图书(20265)
科技(20218)
(20176)
业大(19263)
理论(18506)
技术经济(17876)
现代(17397)
实践(16795)
共检索到599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娟英  高峰  陈洁  华寅  彭自然  王静  
研究了5种酚类化合物对发光细菌毒性和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酚类化合物对502海水发光细菌的毒性大小顺序为2,4-二氯苯酚>对硝基苯酚>邻甲基苯酚>苯酚>对氨基苯酚,对应的EC50值分别为4.95、23.90、42.43、83.65和178.75 mg/L。而对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抑制的大小顺序同发光细菌毒性测定结果不太一致,毒性大小顺序为2,4-二氯苯酚>邻甲基苯酚>对氨基苯酚>苯酚>对硝基苯酚,相应的EC50值分别为37、398、575、794和1 333 mg/L。两种毒性测定方法的EC50结果差异比较大,可能和测定方法的特点有关。但仅仅根据单一的、高灵敏度的发光细菌毒性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应江  陈安良  冯俊涛  张兴  
以4-氰基苯酚与α,ω-二溴烷烃为原料,合成了15个芳香二脒类化合物A2~A6,B2~B6和C2~C6,其结构均经1H-NMR和MS确定。初步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各化合物在质量浓度为10mg/L时,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sicae)和苹果干腐病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等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特别是对番茄灰霉病菌,在10mg/L质量浓度下有8个化合物对其抑制率超过9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文明  王昌钊  李长杰  赵勇  
 以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为原料,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和IR予以确认。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um)及南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ium)为供试菌种,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活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辛苗苗  危起伟  王志坚  陈慕飞  陈冬明  孙庆亮  
实验探究了不同浓度对硝基酚对稀有鲫(Gobiocypris rarus)胚胎发育的急性毒性,记录了胚胎发育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毒理学特征,并对稀有鲫的心率、死亡率、孵化率、自主运动频率及孵出仔鱼体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硝基酚会导致稀有鲫胚胎发育延迟,并造成胚胎卵凝结、心包囊肿、脊柱弯曲等多种畸形甚至死亡现象。随着对硝基酚浓度的提高,稀有鲫的胚胎孵化率、96 h成活率降低,各时期的死亡率与畸形率均增加。对硝基酚对稀有鲫胚胎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14.162、10.282、4.484、4.160 mg/L,安全浓度(SC)是1.63 mg/L。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侯丽萍  马广智  
以草鱼种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重金属镉与锌对草鱼种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联合毒性效应评价采用了Marking联合指数相加法。实验结果表明 ,镉对草鱼种的毒性大于锌。镉对草鱼种的 2 4小时、4 8小时、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5 86mg/L、4 5 3mg/L、3 4 9mg/L ;锌对草鱼种的 2 4小时、4 8小时、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8 18mg/L、7 36mg/L、5 73mg/L。镉与锌对草鱼种的安全浓度分别为 0 81mg/L、1 79mg/L。联合实验结果表明 ,镉与锌对草鱼种的联合毒性在 2 4小时、4 8小时AI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斌  李健  刘淇  王群  
通过药浴方式,进行了癸甲溴铵对褐牙鲆的急性毒性试验;采用二倍稀释法,进行了癸甲溴铵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探讨了癸甲溴铵对鳗弧菌引起的褐牙鲆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19.0~21.0℃和24.5~25.5℃时,癸甲溴铵对褐牙鲆的24、48h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分别为6.35、4.84、0.84和2.43、2.14、0.5mg/L。通过对中毒死亡褐牙鲆的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癸甲溴铵对褐牙鲆的鳃损害最严重,其次是肝脏,对肾脏的损害相对较轻,特别是对鳃的损害与鱼的死亡有很大的关系。在24和32℃,癸甲溴铵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冰  欧阳五庆  刘梅雪  芮弦  吴敬超  
【目的】制备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外药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优选配方,制备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形态和粒径分别进行考察;通过高速离心、留样观察试验检验其稳定性;通过抑菌试验考察其体外药效;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考察其安全性。【结果】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配方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吐温-80 25%、无水乙醇15%、乙酸乙酯4.4%、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1%、蒸馏水54.6%。制备的纳米乳为橘黄色澄清透明液体,流动性良好,在透射电镜下其形态为规则的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1.1nm,分散性好;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其未有分层、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忻  陈超  王文强  延志莲  董腊梅  
【目的】探讨间苯二酚(m-dihydroxybenzene)和邻苯二酚(o-dihydroxybenzene)对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datus)的毒性效应,为评价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分别检测不同质量浓度间苯二酚(10.00,12.10,14.50,17.40,20.90,25.20和30.20mg/L)和邻苯二酚(20.00,28.05,39.45,55.46,77.98,109.60和154.20mg/L)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观察泥鳅的中毒症状,统计死亡率,建立死亡几率与药物质量浓度常用对数值的回归方程,计算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梁  
为了评价复合碘在大口鲶养殖中应用的安全性 ,做到合理用药 ,对大口鲶进行了复合碘的急性毒性试验。同时采取二倍稀释法进行了大口鲶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杀试验 ,结果表明 :复合碘对嗜水气单胞菌有很好的抑杀效果且对大口鲶安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淑荃  万全  范文张  边家荣  吴泊君  汪永忠  
在水温20~24℃条件下,用硫酸铜、硫醚沙星、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甲醛对花鱼骨(Hem ibarbus macu-latesB leeker)鱼苗(体长7~10 mm)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求出这五种药物相应的安全浓度。结果显示,这五种药物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23 mg/L、1.61 mg/L、3.48 mg/L、4.59 mg/、l55.96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5 mg/L、0.24 mg/L、0.60 mg/L、1.04 mg/L、3.65 mg/L。表明溴氯海因和二氧化氯可安全使用,硫醚沙星和甲醛需慎用,硫酸铜不适宜在花鱼骨鱼苗的防病中使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晋芳  朱玲  武秀丽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治国  杨东辉  叶新太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 ,采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高效敌百虫、富氯、硫酸铜、百毒威、高锰酸钾、伏碘、福尔马林、食盐等药物对黄颡鱼种 (2~ 3cm)的急性毒性试验。上述试验药物的安全浓度依次分别为 :0 1 5、0 2 3、0 45、0 83、1 1 1、1 78、1 5 1、1 86 3mg/L。表明硫酸铜、百毒威、伏碘、福尔马林是控制黄颡鱼病害的较理想药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林  赖诗韵  杨家书  龚玲  笪笑天  陈阳  林居纯  
分别采用单位加权回归法和定期剂量递增法研究复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对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复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使小鼠出现精神沉郁、震颤、昏迷、死亡等中毒反应,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1 441.13 mg/kg阿苯达唑+60.05 mg/kg伊维菌素。蓄积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复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蓄积系数为4.26,且随时间延长和给药剂量增加,小鼠体质量、摄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小鼠表现出被毛粗乱、精神萎顿等临床症状,并进一步发展为震颤、昏迷,甚至死亡,至第18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文彦  郭国军  齐子鑫  唐国盘  高春生  
采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阿维菌素和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阿维菌素对黄河鲤的24、48和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72,7.85,6.97×10-3 mg/L;安全浓度为1.91×10-3 mg/L。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24,48和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29,3.98,3.53 mg/L;安全浓度为1.23 mg/L。结果表明这两种杀虫药物的安全浓度都接近甚至低于它们在养殖生产中的的使用浓度,所以在养殖生产中应该谨慎使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连瑞  田养光  周文明  
【目的】合成高活性的(E)-2-甲氧亚胺基-2-[2-(2-氧代喹啉-4-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类化合物,为以后优化和设计新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E)-2-甲氧亚胺基-2-[2′-(溴甲基)苯基]乙酸甲酯和4-羟基喹啉-2-酮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醚化反应,合成了10a~10k等11种(E)-2-甲氧亚胺基-2-[2-(2-氧代喹啉-4-氧甲基)苯基]乙酸甲酯类化合物,对其进行ESI-MS、IR谱及1 H NMR谱分析。以嘧菌酯为对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10a~10k对烟草赤星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水稻瘟疫病菌、玉米弯孢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1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