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2)
2023(4206)
2022(3590)
2021(3516)
2020(3228)
2019(7297)
2018(7307)
2017(13084)
2016(7852)
2015(8961)
2014(9076)
2013(8832)
2012(8476)
2011(7670)
2010(7795)
2009(7392)
2008(7433)
2007(6740)
2006(5867)
2005(5208)
作者
(27315)
(23178)
(22883)
(21680)
(14408)
(11417)
(10299)
(9087)
(8755)
(8264)
(8069)
(8023)
(7490)
(7472)
(7425)
(7054)
(7024)
(6957)
(6751)
(6711)
(5985)
(5981)
(5861)
(5280)
(5166)
(5107)
(5075)
(5047)
(4946)
(4767)
学科
(30772)
经济(30745)
管理(20140)
方法(18211)
(18120)
数学(16434)
数学方法(15989)
(15233)
企业(15233)
(11356)
(6675)
中国(6451)
(6028)
理论(5839)
(5053)
贸易(5048)
业经(4994)
(4897)
环境(4786)
(4609)
(4524)
农业(4272)
地方(4185)
技术(4081)
(4041)
(3906)
财务(3881)
财务管理(3869)
(3791)
企业财务(3596)
机构
大学(116477)
学院(116108)
研究(44406)
管理(38654)
(37794)
经济(36851)
科学(34656)
理学(33501)
理学院(32989)
中国(32525)
管理学(31554)
管理学院(31373)
(30409)
(26759)
(25986)
业大(24673)
农业(24536)
研究所(24262)
中心(19855)
(18153)
北京(16935)
(16507)
(16411)
(16044)
(15917)
农业大学(15871)
技术(15393)
(14911)
科学院(14830)
实验(14793)
基金
项目(82284)
科学(61899)
基金(58599)
(55945)
国家(55581)
研究(48881)
科学基金(44942)
自然(34359)
自然科(33593)
自然科学(33580)
自然科学基金(32907)
(32725)
基金项目(30201)
(29104)
社会(27538)
资助(26469)
社会科(25986)
社会科学(25977)
教育(23217)
重点(20078)
计划(19871)
科技(18743)
编号(18095)
科研(16982)
(16799)
(16621)
(16076)
创新(15184)
专项(14645)
成果(14333)
期刊
(39922)
经济(39922)
学报(31872)
研究(27555)
(27475)
科学(25128)
中国(23700)
大学(22346)
学学(21529)
农业(18850)
管理(15140)
(12758)
教育(11644)
(11021)
技术(10660)
业大(9973)
统计(8154)
(8148)
农业大学(7934)
资源(7712)
林业(7610)
(7562)
金融(7562)
(7091)
科技(6957)
决策(6592)
自然(6514)
财经(6514)
经济研究(6096)
技术经济(5889)
共检索到170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喻夜兰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研究了酒糟型生物有机肥酵解过程中几种水溶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H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变幅在6~9.添加不同外源微生物菌剂对堆体pH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电导率(EC)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整个酵解过程中EC值均小于4.0ms/cm.腐殖酸OD465nm/OD665nm(E4/E6)值前期增大,后期呈动态变化,堆制结束时维持在2.06~2.14.水溶性铵态氮(NH4--N)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溶性硝态氮(NO3--N)含量呈上升趋势,堆制结束时NH4--N、NO3--N含量比为0.91左右.水溶性碳(WS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溶性氮(WSN)含量呈下降趋势,WSC、...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红梅  荣湘民  刘强  谢桂先  张玉平  彭建伟  宋海星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用3种菌剂发酵而成的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堆肥和化肥相比,施用酒糟型生物有机肥能提高莴笋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生育前期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莴笋产量的提高;能显著提高莴笋根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生育前期功能叶NR活性;能提高莴笋可食部分产量和维生素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蛋白氮的含量,显著降低可食部分粗纤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秀花  林慧敏  董天嘉  孔佳磊  邓尚贵  
为探讨醉鱼糟制过程中酒糟液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本实验以大黄鱼为原料,用传统糟制工艺制作醉鱼,采用Illumina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醉鱼酒糟液菌群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糟制过程中不同用盐量(2%、5%和10%)大黄鱼pH值在糟制前5 d或10 d稍有上升后逐渐降低,而TVB-N值在糟制期间逐渐下降,糟制30 d后的TVB-N值均低于30 mg/100 g,其中5%用盐量组最低;5%用盐量组在不同鱼糟比(1∶1、1∶1.5和1∶2)下,大黄鱼p H和TVB-N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说明糟制过程中醉鱼品质较稳定。5%用盐量组醉鱼酒糟液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鱼糟比为1∶2的酒糟液Chao指数最大(167),表明物种丰度最高;鱼糟比为1∶1的酒糟液Shannon指数最大(2.75),Simpson指数最小(0.109),表明细菌多样性最高;酒糟液涉及细菌17个门和1个未分类菌门,143个属,变形菌门、蓝细菌门和厚壁菌门是优势菌门,其中变形菌门占绝对优势;弧菌属、Chloroplast norank和肠杆菌属是优势菌属,发酵前期弧菌属占绝对优势。研究结果为醉鱼酒糟液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控制糟制水产品卫生安全提供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耿倩倩  陈晶  李鸿妹  杨茹君  张永雨  
2007~2019年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在我国南黄海连续13年大规模暴发,每年上百万吨浒苔来不及打捞而沉降至海底。在浒苔绿潮消亡期,大量来不及打捞的浒苔藻体在微生物降解作用下释放丰富的碳、氮等生源要素。本研究探讨了温度对浒苔降解向水体释放溶解有机物(主要包括溶解有机碳和溶解有机氮)及其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温度(15℃、20℃和25℃)对0~7 d浒苔降解过程中溶解有机碳(DOC)的释放有显著影响(P0.05)。对于溶解有机氮(DON)而言,温度对0~7 d浒苔释放DON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7~30 d不同温度下,DON浓度呈现显著差异。其中,25℃条件下,DON浓度显著低于15℃和20℃(P0.05),而对C2和C3组分的荧光强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这可能由不同温度下微生物的分解速率不同所导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军  文庭池  郭坤亮  康冀川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高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都随生育期推进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明显高于复合肥和普通有机肥,且随酒糟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处理Ⅲ达到拐点,再增加施肥各指标变化不显著。同时,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的最高产量高于复合肥和普通有机肥。从总体上讲,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的施肥方式效果好、产量高,是有机高粱生产的新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阳春  沈其荣  茆泽圣  
通过 14年 2 9茬稻 麦水旱轮作田间试验 ,研究长期连续定位施用有机肥料对土壤及不同粒级土壤颗粒中各形态有机氮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肥后土壤酸解有机氮总量比对照增加 10 %~ 34%。施肥对不同形态有机氮的影响取决于肥料类型 ,单施化肥处理酸解铵态氮增加最大 ,其它形态氮素变化较小 ;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后 ,酸解铵态氮明显下降 ,氨基糖态氮显著增加 ,氨基酸态氮含量也增加。从形态分布上看 ,土壤中以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氮占优势地位 ,铵态氮次之 ,氨基糖态氮最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氨基糖态氮占土壤总氮的比例超过酸解铵态氮 ,同时还使得土壤中非酸解氮的比重增加。土壤不同粒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军  张增强  贾程  张学政  
【目的】研究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为提高污泥堆肥质量及正确评价污泥堆肥的肥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城市污泥和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设置4个处理(处理1调理剂为小麦秸秆糠(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强  高菲  杨红生  
运用脂肪酸标志法分析了海带新鲜组织、降解组织及脱落碎屑中定殖微型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降解组织和脱落碎屑的总脂含量显著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降解组织和脱落碎屑中细菌脂肪酸标志18∶1(n-7)和奇数碳及支链脂肪酸含量相比于新鲜叶片有大幅度的提高,表明碎屑中定殖了繁盛的细菌群落;海带碎屑的硅藻脂肪酸标志16∶1(n-7)/16∶0比值最高,降解组织中该比值也显著高于新鲜叶片,表明硅藻类也大量定殖于海带降解组织和碎屑中。鲜海带组织中不含原生动物脂肪酸标志——DHA,而在降解叶片和脱落碎屑中都检测到一定含量的该标志物(0.65%和1.57%),指示了原生动物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佩  李平  郝艳宾  齐建勋  戴圣杰  王灿磊  冷平  
为了解从柿中提取果胶和单宁的最适宜时期,本试验以磨盘柿和平核无为材料,采用咔唑比色法和folin-ciocaileu法,分析了不同取样时期2个柿品种果皮和果肉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含量变化。随着果实的成熟,柿果中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都是逐渐升高,且果肉高于果皮,平核无高于磨盘柿。各个取样时期,2个品种的柿中可溶性单宁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逐渐下降,且果肉高于果皮,平核无高于磨盘柿。同时分析了不同时期榨汁的果汁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变化。随着榨汁时间的不同,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分别在果汁存放0、10和30d达到最大值,可溶性单宁的含量在果汁存放的20到30d含量最大;且平核无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尹梦丽   黄文明   陈煜   李顺豪   韦艳群   左福元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花生(Arachis hypogaea)秧和玉米(Zea mays)粉对浓香型白酒糟厌氧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的影响,提高白酒糟的营养价值和延长安全储存期。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花生秧的添加量分别为白酒糟(鲜重)的0、5%、10%;玉米粉的添加量分别为白酒糟(鲜重)的0、2%、4%。厌氧发酵后评定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厌氧发酵180 d时,添加花生秧显著提高了白酒糟的pH (P <0.05),对乳酸(LA)、乙酸(AA)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添加玉米粉显著降低了白酒糟的AA含量(P <0.05),对pH和LA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降低了NH3-N/TN以及丙酸(PA)含量(P <0.05)。对照组的V-Score评分最低,为87.83,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处理组的V-Score评分最高,为97.23。2)未经厌氧发酵时,添加花生秧显著提高了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 <0.05),添加玉米粉对DM、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 0.05)。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提高了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 <0.05)。厌氧发酵180 d时,添加花生秧和玉米粉均显著提高了DM、A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 <0.05)。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提高了CP、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综上所述,添加花生秧、玉米粉可改善白酒糟厌氧发酵品质,提高发酵白酒糟的体外瘤胃降解率;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改善厌氧发酵品质的效果最好,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提高发酵白酒糟体外瘤胃降解率的效果最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秦丹  黎光杨  汪成  马健  胡瑞  李翔  姚小鹤  邹华围  王之盛  彭全辉  薛白  王立志  
为鉴定本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一株纤维降解菌,并优化其发酵白酒糟的条件,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并结合菌株形态和部分生理生化方法进行菌株鉴定,随后利用该菌进行白酒糟发酵试验。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然后根据发酵后白酒糟营养成分变化,确定用于正交试验的各因素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适发酵条件,最后比较发酵前后营养成分、酒糟结构以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菌株T5鉴定为Cohnella xylanilytica,其发酵白酒糟的最适条件为: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5d,种子液添加量25%,料水比1∶1.50。2)最适条件下,对照组和T5发酵组的粗蛋白质、真蛋白质、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T5发酵组粗蛋白质和真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19.68%和30.38%,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分别降解了31.68%和27.69%。T5发酵组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酒糟结构松散,表面出现大量孔洞。3)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结果表明,T5发酵组的氨态氮质量浓度、各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以及干物质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甲烷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分离获得的纤维降解菌可用于降解糟粕类饲料纤维,有利于改善低质粗饲料营养价值,该菌可以作为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候选菌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全军  钟必凤  李文贵  邓家林  张绍铃  唐秋萍  
分析了‘丰水’梨去叶后二次开花过程中3种内源多胺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枝皮还是花芽,3种内源多胺在去叶后第6天迅猛上升,而后呈下降趋势;但枝皮中内源多胺直线下降,而花芽中内源多胺含量平缓降低,说明去叶对枝皮内源多胺的含量影响较大。‘丰水’梨花芽萌芽率与亚精胺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腐胺和精胺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俞元春  何晟  Wang G.Geoff  李淑芬  
Leaching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nd the associated nutrient elements can be a significant form of loss from Chinese Fir plantations due to intensive cultural treatments. We studied the concentrations and fluxes of DOC in soil percolating water in recently planted, young and mature Chinese...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宏志  顾少龙  段卫东  王建安  钱华  刘清华  苏菲  刘国顺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成熟和调制过程中色素降解及与烤后烟叶中性挥发性色素降解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豫中浓香型烟区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中部叶质体色素含量。【结果】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的总降解量总体大于类胡萝卜素,且叶绿素a的降解量显著大于叶绿素b,在调制后烟叶中叶绿素b残留量较多,叶绿素在烟叶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在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含量和降解量最大,且在成熟期间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新黄质在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但β-胡萝卜素和紫黄质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大于成熟期间的降解量。不同基因型色素降解量不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孔繁明  薛长湖  李兆杰  林洪  楼伟风  
研究加热过程对中国对虾肌肉的水溶性提取物中成分的影响。水溶性提取物在65、75、85和95℃加热1h后,某些成分如Gly、Arg、Ala、Glu、IMP、甜菜碱等的含量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些成分可能对蒸煮后产生的特征性虾风味有较大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