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9)
2023(8881)
2022(7179)
2021(6423)
2020(5544)
2019(11875)
2018(11907)
2017(22647)
2016(12328)
2015(13756)
2014(13688)
2013(13737)
2012(12565)
2011(10996)
2010(11352)
2009(10796)
2008(11055)
2007(10378)
2006(9302)
2005(8324)
作者
(37660)
(32198)
(31926)
(29791)
(20229)
(15356)
(14310)
(12563)
(11794)
(11533)
(10804)
(10447)
(10335)
(10251)
(10093)
(9747)
(9448)
(9398)
(9251)
(9126)
(8318)
(7847)
(7801)
(7403)
(7368)
(7207)
(7184)
(7009)
(6703)
(6627)
学科
(81723)
(64959)
企业(64959)
(55500)
经济(55425)
管理(49531)
(44127)
农业(29525)
业经(26680)
方法(22454)
(19701)
技术(19182)
(15997)
财务(15988)
财务管理(15979)
数学(15151)
企业财务(15091)
数学方法(15083)
(13255)
(12784)
中国(12156)
技术管理(11692)
(11341)
(11044)
(10466)
企业经济(10350)
理论(9993)
经营(9937)
(9756)
贸易(9749)
机构
学院(189964)
大学(178020)
(81624)
经济(80321)
管理(78221)
理学(67527)
理学院(66977)
管理学(66194)
管理学院(65881)
研究(58586)
(54963)
中国(47832)
农业(42254)
科学(36966)
业大(36643)
(36336)
(34783)
(31269)
(30750)
中心(28251)
研究所(27721)
财经(27564)
农业大学(25748)
(24884)
经济管理(24560)
(23799)
(23712)
经济学(22837)
(22413)
商学(21671)
基金
项目(123979)
科学(99417)
基金(91174)
研究(90855)
(79170)
国家(78271)
科学基金(68743)
社会(59229)
社会科(55857)
社会科学(55842)
(53110)
基金项目(49189)
自然(44698)
自然科(43717)
自然科学(43708)
自然科学基金(42988)
(41219)
教育(38919)
编号(37026)
(35651)
资助(34520)
(30721)
(30391)
(28501)
创新(27552)
成果(27204)
重点(27000)
(26893)
(25087)
国家社会(24416)
期刊
(101311)
经济(101311)
(60281)
研究(48015)
农业(40493)
中国(39392)
学报(31036)
管理(30978)
科学(30379)
(29843)
业经(25002)
大学(23702)
学学(23419)
(21166)
技术(20009)
(18155)
金融(18155)
问题(13651)
技术经济(13589)
财经(13586)
农村(13417)
(13417)
农业经济(13382)
经济研究(13207)
(11788)
(11568)
世界(11565)
教育(11303)
科技(10973)
经济问题(9933)
共检索到284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小云  贺立恒  李润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志如  云锦凤  魏建华  徐春波  
为研究冷诱导转录因子CBF1(C-repeat-binding-factor)基因对我国优良豆科牧草——苜蓿的抗寒性的改良作用,试验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利用PCR方法分离了CBF1基因及其启动子,分别构建了CaMV 35S启动子和来源于拟南芥的CBF1启动子驱动的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化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研究利用CBF1基因改良苜蓿抗逆性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用琏  
采用Northern杂交技术,对小麦抗、感品系在接种褐斑病菌(ptr)86-124小种后8,16,24,32,40,48,56,64,72小时叶片病原相关蛋白(PR)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后,β-1,3-葡聚糖酶,几丁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病原相关蛋白基因在抗、感品系内均被诱导表达,表现了一种非特异性的抗性反应。并且,以上3个基因的诱导表达具有大体相似的动态规律。β-1,3-葡聚糖酶(PR-2)基因在接种病原菌ptr后16小时开始表达,48小时后表达量达高峰,64小时后表达减弱;几丁酶(PR-3)基因在接种后8小时开始表达,48小时后达最大值,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广旭  吴茂森  吴静  何晨阳  
【目的】分子克隆和定性分析受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诱导的水稻转录因子基因OsBTF3。【方法】用生物信息学和RT-PCR方法鉴定和分离OsBTF3基因全长cDNA序列;用原核表达和亚细胞定位方法分析产物表达及其定位;用RT-Q-PCR方法分析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和对Xoo侵染的的应答表达。【结果】从水稻品种日本晴cDNA中克隆了OsBTF3全长序列,它编码具有17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具有核定位信号和NAC保守结构域;OsBTF3与其它植物BTF3序列同源性可达79%~88%;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产生一个与预测分子量大小一致的27kD蛋白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立雄  常英英  高亚南  王颜波  张伟溪  苏晓华  张冰玉  
DNA甲基化是植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的重要表观遗传学机制,对植物生长发育及进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2]。植物体DNA甲基化的建立和维持受多个基因的协同调控,其中MET1(DN-MT1-likE METHYlTRANSFERASE 1 gENE)是在植物中最早分离出来的甲基化相关基因,编码DNA甲基化转移酶1(MET1,METHYTRANSFERASE1),该酶主要负责保持Cg位点的甲基化,通过DNA甲基化作用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丛丽君  王滨  段艳欣  吴军帅  冯静  
为构建桃果胶乙酰酯酶(PpPAE)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pPAE,并获得稳定高效表达的重组蛋白,以青岛市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前期获得的PpPAE基因(GenBank登录号KF017595)序列为依据,设计引物并扩增其cDNA片段,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pPAE,重组质粒在0.1 mmol/L IPTG浓度下诱导4 h后,有大量融合蛋白表达,分子量约为64 kDa。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霍秀爱  杨炳艳  刘云婷  段会军  
为了探讨乙烯利调控玉米生长的分子机理,以郑单958为材料,拔节期叶面喷施225 mL/hm2浓度的乙烯利,同体积清水为对照。在不同时间取茎端分生组织样品,采用cDNA-AFLP(RT-PCR)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利用70条引物共扩增1 635条片段,其中上调表达的有600条,占总条带的36.7%;下调表达的有564条,占总条带的34.5%;无差异表达的有471条,占总条带数的28.8%。选择重复扩增稳定的30条差异片断进行回收测序,经过BlastX比对分析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片段,按功能可分为信号转导相关基因(6.7%)、抗性相关基因(16.7%)、能量与代谢相关基因(20.0%)、转...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仁  张博月  May Bente Brurberg  
为了解草莓与恶疫霉互作的分子机制,以接种后3、5和7 d的感病草莓品种‘FDP821’的冠部为材料,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FDP821’与恶疫霉亲和互作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获得78条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通过分析从中分离出恶疫霉侵染诱导表达的10个草莓基因cDNA片段。BLASTX在线分析表明,这些草莓基因的功能涉及呼吸作用、衰老和核苷运输与代谢等。为阐明草莓与恶疫霉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明  丁博  牛有雄  吕芳芳  杨文丽  孙守钧  谢晓东  
以小麦品种扬麦158为材料,根据NCBI中小麦TaWRKY46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小麦总RNA中分离了大小为870 bp的cDNA片段。测序表明,该片段与NCBI中已克隆的小麦TaWRKY46基因高度同源,包含完整的读码框,值得注意的是此蛋白保守氨基酸序列WRKYGQK突变为WRKYGEK,为TaWRKY46的新等位基因,命名为TaWRKY46-1。采用Gateway克隆技术构建了该基因的可诱导型超量表达载体,并转化农杆菌,为接下来转基因验证TaWRKY46-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静宇  王峻  金秀娥  陈向丹  刘睿  鲁群  
为研究荞麦蜜对酒精引起的肝损伤和肠道菌群紊乱的改善效果,对酒精诱导形成的肝损伤小鼠饲喂荞麦蜜予以干预后,测定肝脏指数、血清转氨酶活力以及分析对肝脏脂代谢、氧化应激、肝脏组织的影响,并结合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显示,与酒精模型组相比,荞麦蜜能显著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冲  刘双  王丹丹  池春玉  朱宏  金晓霞  丁国华  
为揭示叶绿体在水杨酸(SA)诱导黄瓜PCD过程中的作用,选择黄瓜幼苗四叶期时,叶片滴加10 mmol/L SA,在滴加SA的位置取材,首先进行ROS原位检测、Trypan blue染色、PI和FDA染色、TUNEL检测,验证SA可诱导黄瓜PCD过程;继而根据高通量测序结果,从1 759个高通量测序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15个注释含chloroplast的基因,RT-PCR验证这些基因在SA诱导的黄瓜叶片PCD中有表达,初步认定这些基因参与了SA诱导的黄瓜PCD过程。对筛选得到的基因进行qRT-PCR表达分析,这15个基因在SA诱导的黄瓜PCD中起正调控或负调控的作用,上调表达的5个基因分别是:类囊体加工肽酶1基因、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3基因、α-葡聚糖-水二激酶1基因和丙二烯氧化物环化酶4基因;下调表达的10个基因分别是:甜菜碱脱氢酶1基因、钙敏感受体基因、脱镁叶绿酸a单加氧酶基因、叶绿素b还原酶1基因、σ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NADPH-原叶绿酸酯还原酶基因、2-琥珀苯甲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ATP依赖的锌金属蛋白酶基因、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转运子基因和胱硫醚β合成酶(CBS)蛋白基因。为进一步揭示叶绿体在SA诱导黄瓜PCD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惠文  杨子璠  郭双元  张艳琴  康振生  张新梅  
[目的]克隆小麦条锈菌诱导的小麦TaRRP4基因,研究其在小麦与小麦条锈菌互作、非生物胁迫、外源激素处理下的表达特征,为小麦与小麦条锈菌互作中该基因功能的验证及小麦抗病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麦品种水源11、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23号(CYR23)和条中31号(CYR31)为材料,采用RT-PCR法,从小麦条锈菌侵染的水源11小麦cDNA中克隆得到1个外切体亚基TaRRP4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不同处理下TaRRP4基因在各个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其中小麦条锈菌处理体系包含非亲和体系(CYR23与水源11)和亲和体系(CYR31与水源11),非生物胁迫处理包含高盐、干旱、低温和机械损伤处理,外源植物激素处理包含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乙烯利和水杨酸处理,另外分析该基因在小麦不同组织(根、茎和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小麦TaRRP4基因序列,其开放阅读框为951 bp,编码316个氨基酸;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TaRRP4与拟南芥AtRRP4p氨基酸相似度达62.96%,且均属于外切体亚基RRP4家族,包含类核糖体蛋白S1和KH 2个RNA结合结构域。qRT-PCR结果表明,与小麦条锈菌诱导0 h相比,小麦条锈菌CYR31诱导后,TaRRP4在诱导24,48和72h极显著上调表达;而受小麦条锈菌CYR23诱导后,TaRRP4仅在诱导48 h显著上调,且上调倍数较小。与各个非生物胁迫小麦处理0 h相比,高盐胁迫下,TaRRP4在处理12和48 h分别极显著和显著上调;干旱胁迫下,TaRRP4在处理2和6 h均极显著上调表达;低温胁迫下,TaRRP4从处理2 h开始极显著或显著上调,直至48 h表达量降低;而机械损伤处理对TaRRP4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与各个外源植物激素处理小麦0 h相比,脱落酸可在处理12和24 h诱导TaRRP4下调表达,茉莉酸甲酯对TaRRP4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而乙烯利和水杨酸均可在处理2,6和12 h诱导TaRRP4上调表达。同时,TaRRP4基因在小麦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且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在小麦根、茎中的表达量。[结论]克隆得到小麦条锈菌诱导的小麦外切体RNA结合蛋白TaRRP4基因,该基因可能通过脱落酸、乙烯利和水杨酸信号交流,在小麦条锈病的防御反应中发挥负调节作用,同时在小麦对非生物胁迫的抗逆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伟  程光远  彭磊  徐倩  董萌  WAQAR Ahmad  许莉萍  徐景升  
以甘蔗苗为材料研究了甘蔗CBF1转录激活因子ScCBF1在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 JA)以及重金属镉(Cd Cl_2)和铜(Cu Cl_2)胁迫下的表达情况;将ScCBF1的原核表达载体p GEX-6P-1-ScCBF1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Rosetta(DE3),检测其在NaCl、PEG8000胁迫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ScCBF1在Me JA、SA、Cd Cl_2以及Cu Cl_2逆境胁迫下表达下调;在500 mmol·L-1NaCl胁迫下,含有重组质粒的细胞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增才  唐玉倩  佟鑫宇  邹莉  
【目的】对参与暴马桑黄赤霉素合成途径关键酶-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GGPS)基因进行克隆及诱导表达研究,以期深入了解暴马桑黄的生长发育机制,为获得优质高产的暴马桑黄菌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暴马桑黄GGPS基因cDNA全长及启动子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qRT-PCR技术分析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对暴马桑黄GGPS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浓度MeJA诱导下赤霉素含量的变化;电子天平称量暴马桑黄菌丝体生物量;SDS-PAGE检测暴马桑黄GGPS基因原核表达情况。【结果】将克隆得到的暴马桑黄GGPS启动子和基因分别命名为SbGGPS启动子和SbGGPS基因。SbGGPS启动子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含有CAAT-box、TATA-box典型的启动子作用元件之外,还含有MeJA响应元件。基因分析发现,SbGGPS基因cDNA序列全长945 bp,共编码314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量35.89 k Da,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结构。荧光定量分析、赤霉素含量测定及生物量检测结果表明,SbGGPS基因转录水平、赤霉素含量及生物量均随着MeJA浓度增加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三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且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SDS-PAGE结果显示,SbGGPS基因能够在原核系统中成功表达出蛋白。【结论】通过对SbGGPS基因的克隆及诱导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在暴马桑黄赤霉素生物合成及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香   潘忠玉   陈敏  
【目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昆虫体内一种重要的解毒酶,在植食性昆虫对植物次生物质的解毒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筛选和鉴定了美国白蛾中肠响应槲皮素诱导的GST基因,分析了槲皮素对GST基因的诱导表达模式,为阐明美国白蛾GST基因在解毒代谢槲皮素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槲皮素诱导的美国白蛾中肠转录组,筛选和鉴定响应槲皮素诱导的GST基因;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GST基因的家族类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槲皮素对GST基因诱导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结果】鉴定了美国白蛾响应槲皮素诱导的6个GST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HcGST-E1、 HcGST-E2、 HcGST-E3属于GSTEpsilon家族,HcGST-S1、 HcGST-S2属于GSTSigma家族,HcGST-O1属于GST Omega家族。不同质量分数槲皮素对GST基因的诱导作用不同,本实验质量分数(0.5%、1.0%、2.0%、4.0%)的槲皮素均能诱导HcGST-E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0.5%、1.0%和2.0%的槲皮素诱导HcGST-E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0.5%的槲皮素诱导HcGST-O1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本实验质量分数的槲皮素均诱导HcGST-S1显著下调表达;0.5%和1.0%的槲皮素诱导HcGST-S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3个上调GST基因均在24 h或36 h内显著上调表达响应槲皮素的诱导。【结论】槲皮素能显著诱导美国白蛾中肠6个GST基因的表达水平,但对不同基因诱导的表达模式不同。HcGST-E1、HcGST-E3和HcGST-O1显著上调表达响应不同质量分数槲皮素的诱导,推测这3个基因是参与美国白蛾解毒代谢槲皮素的关键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