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15)
- 2023(4271)
- 2022(3406)
- 2021(3312)
- 2020(2939)
- 2019(6562)
- 2018(6477)
- 2017(11216)
- 2016(6815)
- 2015(7828)
- 2014(7944)
- 2013(7578)
- 2012(6773)
- 2011(5987)
- 2010(6041)
- 2009(5363)
- 2008(5611)
- 2007(5311)
- 2006(4770)
- 2005(4396)
- 学科
- 管理(31529)
- 业(24646)
- 企(23380)
- 企业(23380)
- 济(16397)
- 经济(16371)
- 财(9957)
- 中国(8333)
- 方法(8220)
- 务(7540)
- 财务(7520)
- 财务管理(7499)
- 企业财务(7054)
- 理论(6447)
- 制(6309)
- 数学(5838)
- 人事(5773)
- 人事管理(5773)
- 数学方法(5763)
- 业经(5397)
- 策(5292)
- 划(5260)
- 经营(4840)
- 技术(4704)
- 银(4450)
- 银行(4446)
- 决策(4350)
- 农(4346)
- 计划(4279)
- 教育(4215)
- 机构
- 学院(86762)
- 大学(84668)
- 管理(37166)
- 理学(30170)
- 理学院(29777)
- 管理学(29296)
- 管理学院(29085)
- 济(28016)
- 经济(26952)
- 研究(24910)
- 中国(21876)
- 京(18750)
- 财(17044)
- 江(15542)
- 科学(14670)
- 技术(14171)
- 职业(13928)
- 中心(13015)
- 范(12793)
- 师范(12698)
- 所(12616)
- 州(12121)
- 北京(12026)
- 财经(11985)
- 教育(11627)
- 农(11249)
- 研究所(11082)
- 业大(10960)
- 经(10886)
- 商学(10106)
- 基金
- 项目(52377)
- 科学(42474)
- 研究(41102)
- 基金(37142)
- 家(31477)
- 国家(31111)
- 科学基金(27613)
- 社会(23920)
- 教育(23276)
- 社会科(22422)
- 社会科学(22412)
- 省(21143)
- 基金项目(19733)
- 自然(18835)
- 划(18658)
- 编号(18634)
- 自然科(18440)
- 自然科学(18438)
- 自然科学基金(18118)
- 资助(15076)
- 成果(14427)
- 课题(14091)
- 部(12443)
- 年(11904)
- 重点(11888)
- 项目编号(11530)
- 规划(11306)
- 教育部(11247)
- 创(10979)
- 制(10407)
共检索到146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范向丽 郑向敏
本文针对目前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的中层危机,建构了职业阻隔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了职业阻隔对离职倾向的作用机理,识别并验证了职业阻隔与离职倾向关系中的两个重要调节变量,即性别与自我效能感。通过对31家三星级以上酒店的260名部门经理的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职业阻隔对离职倾向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职业阻隔各维度均对离职倾向存在显著影响;交互效应分析结果还显示,性别、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阻隔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中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酒店管理者自我效能感越高,职业阻隔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越显著,即面临同样的职业阻隔
关键词:
职业阻隔 离职倾向 性别 自我效能感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凯丽 唐宁玉 尹奎
员工离职一直以来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对员工离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员工离职倾向和离职行为,并主要从个体和情景因素探讨员工离职倾向或离职行为的影响因素,但具有离职倾向却未发生实际离职行为的员工在组织中表现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个体会基于自己的内在倾向采取相应的行为,但是内在倾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定的约束,尤其受到个体是否能够决定或控制这种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个体认为自己能够处理问题的信心,主动性人格则反映了个体是否具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采取行为的自主权,二者均反映了个体对行为的控制度。构建以离职倾向为前因变量,以自我效能感和主动性人格为调节变量,以任务绩效、帮助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为结果变量的理论模型。基于886名员工和231名配对领导的两阶段数据,使用Mplus 7. 0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为避免领导评价的嵌套效应,采用三明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离职倾向与反生产行为的正向关系,即高自我效能感的员工在相同水平离职倾向下会做出更多反生产行为;②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离职倾向与任务绩效的负向关系,即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在相同水平离职倾向下表现出更差的任务绩效;③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离职倾向与帮助行为的负向关系,即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在相同水平离职倾向下会做出更少帮助行为;④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离职倾向与反生产行为的正向关系,即高主动性人格的个体在相同水平离职倾向下会做出更多反生产行为。研究发现离职意愿提高员工反生产行为,在产生离职倾向后高自我效能感和高主动人格的员工更会有消极表现。研究结果启示管理者需多观察员工行为,把握员工离职倾向,重视主动性人格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引导主动性人格的员工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翁清雄 席酉民
本文构建了职业成长对离职倾向的关系模型,实证分析了职业成长对离职倾向的作用机理。识别了职业成长与离职倾向关系中的两个重要调节变量,即职业承诺和感知机会。通过对九个城市961名企业员工的调查,采用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成长对离职倾向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职业成长四个因素对离职倾向均存在显著的影响;职业目标进展与职业能力发展交互作用于离职倾向;职业承诺越高的员工,他们对自身的职业能力发展、晋升速度越加关注,更可能会因为职业能力发展受限和晋升速度缓慢而产生高的离职倾向;随着员工感知机会的增加,职业成长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逐渐增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金磊 姜诗尧
研究职业成功对离职倾向影响的内在机理,结合中国文化和社会情境,探讨中庸思想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层级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后发现:职业成功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中庸思想在职业成功与离职倾向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可根据此研究结论,提出降低员工离职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金磊 姜诗尧
研究职业成功对离职倾向影响的内在机理,结合中国文化和社会情境,探讨中庸思想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层级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后发现:职业成功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中庸思想在职业成功与离职倾向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可根据此研究结论,提出降低员工离职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云 李锡元
在我国特殊情境下,上下级"关系"对员工职业成长有重要影响。既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前者对后者的直接作用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研究上,而组织因素在其间发挥整合作用的实证研究却不多见。本研究以企业中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将上下级"关系"、组织结构、组织人际氛围和职业成长整合在一个理论模型中,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四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上下级"关系"对中层管理者职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在有机式组织结构中,那些与上级关系好的中层管理者能获得更快的职业成长;(3)在融洽、良好的组织人际氛围中,与上级关系好的中层管理者能获得更好的职业成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邵广禄 李建州 刘建华
与各情景变量相比,员工个体心理特质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在国内研究得还相对较少。文章以412位餐饮业员工作为受试样本,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员工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工作满意和离职倾向直接产生影响,但对组织承诺产生间接作用,并且工作满意、组织承诺削弱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在论文的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贡献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文春 张义明 陈桂生
基层公务员工作投入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但目前尚未有研究探索职业认同对基层公务员工作投入的影响。基于有机整合理论,本研究运用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索了职业认同对基层公务员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通过303份样本数据分析表明:职业认同对基层公务员工作投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间接通过公共服务动机来实现;自我效能感不但正向调节基层公务员职业认同与公共服务动机之间的关系,而且会增强公共服务动机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完善了政府情境中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关系研究,对政府部门从职业认同角度提升基层公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汪丽 徐志坚
管理者为了取得短期业绩而主动"选择"做出损害企业长期价值的管理短期主义决策问题普遍存在而又无法彻底解决。为检验董事会监督和建议职能对解决管理者短期主义行为问题的有效性,笔者以182家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层级回归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拥有长期目标导向的企业,其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可能激发管理短期主义问题,而董事会的建议职能对管理短期主义行为的抑制作用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公司治理对企业短期主义行为的影响机制,认为中国企业应该通过完善董事会的职能倾向来解决长期创新不足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喜刚
在对相关文献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以组织能力为中介变量,构造了中层管理者参与、中层管理者自主权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结构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东北地区312个样本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层管理者参与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均对组织能力产生显著正影响;中层管理者自主权与组织能力显著正相关;组织能力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组织能力在中层管理者参与、中层管理者自主权以及公司绩效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飞 岳美琦 章婕璇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和雇主品牌塑造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实践问题。尽管学者们已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但现有文献中尚无关于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员工职业选择决策更加依赖环境信息的重要特征以及内容型变量和过程型变量一致性对员工离职影响机制方面的成果。笔者以无边界职业生涯为背景,依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使用199家金融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和947名员工的配对调查数据,实证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一致性、雇主品牌(含功能性因素与象征性因素)、职业满意度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研究证实: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一致性正向影响员工职业满意度,进而降低员工离职倾向,在此影响过程中,雇主品牌功能性因素(而非象征性因素)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一致性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而非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关键解释变量。本研究深化了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员工离职决策机制研究,揭示了组织环境信息一致性、显著性和可比较性对员工离职决策的重要影响,研究结论为管理者降低员工离职倾向、提高优秀人才保留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谷慧敏 贾卉 赵亚星
本文以中国327名不同层级酒店员工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情境下,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员工组织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与员工离职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组织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和离职倾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完善了在中国情境中酒店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量表,同时也对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角度降低员工离职率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谷慧敏 贾卉 赵亚星
本文以中国327名不同层级酒店员工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情境下,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酒店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员工组织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认同与员工离职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组织认同在企业社会责任和离职倾向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完善了在中国情境中酒店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量表,同时也对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角度降低员工离职率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仲懿 陈骁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求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就动机和社会支持是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在高职生群体中,这3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调节效应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高职生成就目标、社会支持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城市高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农村高职生。高职生的成就目标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成就目标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对高职生成就目标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星晖 代同亮 苏涛永
文章从心理角度作为切入点,探讨了谦卑领导与员工离职倾向的作用机制,选取北京、山东、上海和浙江304个不同行业企业员工为样本,考察谦卑领导对于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以及相对剥夺感如何对两种关系(谦卑领导与员工满意度、谦卑领导与离职倾向)产生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谦卑领导对离职倾向具有负向影响效应,但是影响并不显著;员工满意度在谦卑领导和离职倾向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相对剥夺感起到显著性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相对剥夺感越高,谦卑领导与员工满意度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弱;相对剥夺感越高,谦卑领导和离职倾向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