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0)
- 2023(11100)
- 2022(9150)
- 2021(8316)
- 2020(7017)
- 2019(16215)
- 2018(15817)
- 2017(30092)
- 2016(16584)
- 2015(18391)
- 2014(17890)
- 2013(17278)
- 2012(15762)
- 2011(14246)
- 2010(14606)
- 2009(13330)
- 2008(12972)
- 2007(11292)
- 2006(9909)
- 2005(8541)
- 学科
- 济(66235)
- 经济(66161)
- 管理(43468)
- 业(40676)
- 企(32678)
- 企业(32678)
- 方法(32375)
- 数学(29342)
- 数学方法(28755)
- 中国(19109)
- 学(17363)
- 农(16274)
- 财(14000)
- 地方(13264)
- 业经(13163)
- 贸(11979)
- 贸易(11974)
- 易(11569)
- 农业(11047)
- 理论(11019)
- 制(10268)
- 环境(10197)
- 技术(9975)
- 和(8737)
- 划(8590)
- 务(8468)
- 财务(8432)
- 财务管理(8413)
- 银(8286)
- 银行(8226)
- 机构
- 大学(236377)
- 学院(234650)
- 济(89715)
- 经济(87760)
- 管理(87533)
- 研究(85167)
- 理学(76533)
- 理学院(75574)
- 管理学(73549)
- 管理学院(73183)
- 中国(61007)
- 科学(59337)
- 京(54646)
- 农(51977)
- 业大(46195)
- 所(45556)
- 研究所(42355)
- 农业(41284)
- 中心(37431)
- 财(36876)
- 北京(34878)
- 江(34561)
- 院(32416)
- 财经(30145)
- 范(29376)
- 师范(28845)
- 农业大学(27865)
- 经(27630)
- 省(27282)
- 经济学(27118)
- 基金
- 项目(172020)
- 科学(133133)
- 基金(124756)
- 家(115086)
- 国家(114262)
- 研究(111374)
- 科学基金(95798)
- 社会(69848)
- 自然(67821)
- 省(67386)
- 自然科(66327)
- 自然科学(66303)
- 社会科(66233)
- 社会科学(66210)
- 基金项目(65864)
- 自然科学基金(65085)
- 划(58684)
- 资助(52440)
- 教育(51361)
- 编号(41514)
- 重点(39575)
- 计划(36429)
- 发(36144)
- 部(35819)
- 创(35406)
- 科研(34147)
- 创新(33189)
- 科技(32877)
- 成果(31041)
- 课题(30288)
- 期刊
- 济(91102)
- 经济(91102)
- 研究(62957)
- 学报(52059)
- 科学(44587)
- 农(44484)
- 中国(44436)
- 大学(38387)
- 学学(36747)
- 管理(31090)
- 农业(30029)
- 财(26694)
- 教育(22499)
- 技术(19843)
- 业(16626)
- 融(16103)
- 金融(16103)
- 业经(15905)
- 业大(15829)
- 经济研究(15775)
- 林业(15677)
- 财经(14352)
- 问题(13868)
- 版(13444)
- 科技(13403)
- 统计(12730)
- 经(12334)
- 农业大学(12219)
- 策(11960)
- 技术经济(11148)
共检索到333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小妮 徐程扬 龚岚 刘瑜 齐秀慧
采用挖掘取样法对北京市典型城市森林中针+阔+草、针+灌+草、阔+灌+草和灌+草4类植物配置模式以及油松混交林和绦柳混交林中细根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细根形态特征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京市城市森林林分细根以表层分布较多,0~20 cm土层中的细根生物量占细根总量的70%以上。2)配置模式对土壤中细根有显著影响,乔+灌+草配置在0~20 cm土层中细根较多,灌+草配置在20~40 cm土层中细根较多;3)阔叶乔木对0~20 cm土壤中细根贡献较大,而针叶树对20~40 cm土壤中细根贡献较高;在针叶树骨干树种背景下,灌木比乔木对土壤细根的贡献更高。4)混交林细根较纯林显著发达,且细根...
关键词:
城市森林 配置模式 细根 形态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文文 王立海 时小龙 许明贤 郝泉龄 张广晖 孟庆凯 侯胜铭
【目的】探究小兴安岭典型树种粗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小兴安岭树木良好生长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以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樟子松为研究对象,在凉水实验林场选取了8个样地进行试验。以样木为圆心,采用树木雷达扫描以0.5、1、1.5、2 m为半径的圆周上的根系,采用环刀法和取土样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并测量树高、胸径、冠幅等树木因子,分析小兴安岭树木粗根分布状况,并对粗根密度与树木因子及土壤因子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小兴安岭4个典型树种在水平方向粗根密度随着与树干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红松和落叶松粗根密度逐渐减少,红皮云杉和樟子松粗根密度先增加后减少。红松、落叶松、红皮云杉、樟子松分别有82.1%、82.0%、89.6%、67.6%的粗根分布在0~40 cm土层深度。(2)树木粗根密度与树高、胸径、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3)树木粗根密度与土壤含水量、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关键词:
树木雷达 粗根分布 土壤理化性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鹏程 肖文发 姚婧 张守攻 黄志霖 曾立雄 潘磊
在调查群落种类组成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3种典型森林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进行分析,并推断群落的演替趋势。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森林群落乔木层优势种主要为马尾松、柏木等针叶树种,短柄栎、栓皮栎等落叶阔叶树种及多脉青冈、石栎等常绿阔叶树种;2)针叶群落中乔木层个体高度级频度顶点位于10~15m,针阔混交群落与阔叶群落为5~10m;3)阔叶群落中短柄栎和栓皮栎等优势种的胸径频率为逆J字型,伴生树种主要为L型或逆J字型,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表明优势种种群处于稳定状态;4)针阔混交群落针叶优势种的种群属于单峰型和逆J字型的衰退类型,阔叶树种多为逐渐增长的L型或间歇性发展的多峰型;5)针叶群落优势树...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李茜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五环内18处公园、23处居住区、34处专属单位、174条道路与7条水岸林树种组成结构的调查,对比分析了2006年至2016年间城区不同类型城市森林主要树种的应用数量、使用频度、覆盖度和重要值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总结了不同类型城市森林的树种组成结构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城市森林的改造提升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2006年到2016年间,各类型城市森林的树种组成结构均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不同类型研究区域的变化差异不同,其中居住区、专属单位的变化较大,而公园、道路与水岸林带的变化相对较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宇 陈丽华 余新晓 杨启红 杨新兵 肖洋 王小平
该文通过比较油松和侧柏的蒸腾特性,为北京生态涵养带抗旱树种的筛选提供基础数据。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在2006年5—10月对北京市密云水库典型针叶林(油松和侧柏)的蒸腾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油松和侧柏的日平均蒸腾速率分别为2.18和1.95mmol/(m2.s),日平均水分利用率分别为3.52和3.04μmol/mmol。油松和侧柏的水分利用率均在11:00时达到峰值,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均为单峰曲线,且在12:00前后达到峰值。因此,油松和侧柏作为北京山区两种典型针叶树种具有相似的蒸腾特性,油松的日平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均略高于侧柏,蒸腾作用受环境因子综合影响,气孔导度是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花圣卓 陈俊刚 余新晓 毕华兴 付妍琳 陈静 孙丰宾
【目的】确定植物源萜烯类化合物的排放种类、相对含量和速率,为建立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成分谱库和优化城市森林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携式光合仪Li-6400、Tenax吸附管和采样泵相结合的半闭合循环采气方式,在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植物源VOCs采集,探究温带5种典型森林树种(针叶:油松、侧柏;阔叶:毛白杨、栓皮栎、色木槭)VOCs的排放差异,分析植物源VOCs排放与环境因素和植物生理特征因素的关系。【结果】5种典型森林树种均排放烯烃类、烷烃类、多环芳烃类、酸酯类等化合物。油松和侧柏2种针叶树种主要排放单萜类物质,其中α-蒎烯分别占到总挥发性物质的34.16%和25.0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克福 吴泽民 管露露
Four types of urban forest,respectively in the urban park,hill,the scenic forest in near suburb and the natural forest in far suburb in Maanshan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Species composition,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species evenness and dominance index in the 4 types of forest were computed ...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小平 毛立静 邓文香
思维模式是个体处理信息和事物表征的方式,可分为整体和局部两种。整体思维模式是个体惯常使用的加工方式,更关注整体和刺激间的相似性;局部思维模式更关注细节和刺激间的相异性。整体局部思维模式作为大脑处理信息的认知框架,对消费者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影响,成为营销学科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归纳现有文献,在分析思维模式起源、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整体局部思维模式的测量和实验启动范式,提炼整体局部思维模式的影响因素(个体和情境因素),归纳整体局部思维模式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结果,构建整体局部思维模式整合模型,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思维模式 整体局部加工 消费者行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岚棋 杨华 张晓红
【目的】林分内林木大小、竞争和树种多样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着林木的生长,而胸高断面积生长量通常被用来描述树木生长状态。本文利用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的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建立随机森林模型,研究和量化影响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旨在为该地区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生长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24年(1987—2010年)对总样木数为6 903株的固定样地进行数据调查,应用随机森林算法,选取单木、竞争因子、多样性和气候方面共11个调查因子,对混交林中6个主要树种建立胸高断面积生长量模型,并使用10折交叉验证法来优化超参数mtry和评估模型结果。【结果】(1)臭冷杉、云杉、红松、椴树、枫桦、白桦6个主要树种胸高断面积生长量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663、0.683、0.695、0.459、0.384和0.568。(2)单木胸高断面积是最重要的因子,对树木生长有着很强的正向影响;竞争因子和树木大小多样性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随着竞争因子、树木大小多样性增加而下降。(3)树种多样性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比较有限,树种多样性指数和混交度的增加会一定程度加快云杉、臭冷杉和红松的生长速度;而气候因子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结论】树木生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自身的生长潜力,在外界环境中主要受到来自林木间竞争和树木大小多样性的抑制,而树种多样性的增加也能在一定程度促进林内优势树种的生长;随机森林模型能够很好地量化和显出各变量与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之间复杂的关系,可以作为森林管理评价工具,为森林生长收获预估提供新的方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晨 王海忠 王静一
本文基于消费者思维模式视角,探讨不同思维模式在削弱新兴国家负面原产国效应中的作用,并考察该作用的中介机制、应用情境以及边界条件。研究发现:局部加工思维模式有助于削弱新兴国家产品的负面原产国效应;这一影响是以目标产品与原产国产品印象的感知相似性作为中介的;思维模式与信息的感知匹配度不能解释这一作用;营销者可以通过产品分类方式实现思维模式对负面原产国效应的实践应用;当对照产品的国家典型性高时,思维模式的作用发生反转,整体加工而非局部加工思维模式更有助于削弱新兴国家的负面原产国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志波 黄清麟 庄崇洋 郑群瑞 王宏
【目的】分析各林层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探讨各林层之间的联系和群落结构的形成机制,以期为深入了解典型森林群落组成成分在垂直空间中的分布规律、揭示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内设5块50 m×50 m标准地,使用最大受光面法自上而下将乔木层划分为第Ⅰ,Ⅱ和Ⅲ亚层,第Ⅰ,Ⅱ亚层属于受光层,第Ⅲ亚层为非受光层,采用常见物种多样性指标分析各层的组成与多样性,用相似性系数探讨各层之间的联系。【结果】5块标准地均表现为由第Ⅰ亚层降至第Ⅲ亚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各样地相同亚层的物种组成及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小全
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 C平衡和养分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树木有赖于细根吸收水分和养分 ,而细根对环境胁迫比较敏感 ,因此细根动态可指示环境变化 ,还可反映树木的健康状态。影响树木细根生产和周转的因子很多 ,本文在收集大量研究文献基础上 ,讨论了土壤养分、水分、p H值、温度等环境因子以及大气 CO2 增长对树木细根分布、生物量、生产和周转的影响 ,以期为我国开展细根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细根 生物量 生产 周转 环境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董灵波 刘兆刚 李凤日 蒋蕾
以2011—2012年大兴安岭的44块固定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常用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大小比、混交度、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和林分空间结构距离)为切入点,对大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及最优树种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落叶松林、针叶混交林以及针阔混交林的林木水平分布格局均表现为随机分布,而白桦林则为明显的聚集分布;4种林型中树木的生长整体处于中庸状态,落叶松处于明显优势地位,其他伴生树种则处于不同程度受压状态;落叶松混交程度随着其优势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他伴生树种则具有较高的混交度,整体上天然落叶松林、白桦林的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较低,而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的林分平均混交度相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舒娱琴 李卫红
从树木构筑概念出发,将传统的几何建模技术与树木形态结构结合,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参数建模的方法。采用主干、枝条、叶片三类参数来描述和定义树木,约定了一系列的建模规则和参数化调节方法,并构建了一个树类。林业管理者通过输入熟悉的参数平台交互式地构建各种具有不同几何特征的树木,并且能够建立不同生长阶段的三维几何树模型,其模型简单且形态逼真,能够充分地表现树木的空间结构。
关键词:
三维几何树模型 交互式参数建模 树木构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