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2)
2023(7984)
2022(6564)
2021(5821)
2020(4838)
2019(10818)
2018(10130)
2017(18874)
2016(10576)
2015(11229)
2014(10785)
2013(10601)
2012(9759)
2011(8838)
2010(8690)
2009(7967)
2008(7838)
2007(6979)
2006(6045)
2005(5064)
作者
(34426)
(29096)
(29028)
(27259)
(18454)
(14060)
(12655)
(11312)
(11096)
(10208)
(10188)
(9584)
(9538)
(9280)
(9113)
(9004)
(8819)
(8660)
(8506)
(8406)
(7559)
(7114)
(7077)
(6683)
(6653)
(6503)
(6383)
(6161)
(5947)
(5871)
学科
(41060)
经济(41007)
管理(29881)
(28966)
(22600)
企业(22600)
方法(20076)
数学(17997)
数学方法(17802)
(11907)
(11446)
(10748)
中国(10115)
(9598)
贸易(9598)
(9353)
业经(9194)
农业(8254)
环境(7142)
技术(6993)
(6981)
财务(6976)
财务管理(6967)
(6962)
企业财务(6665)
地方(6430)
(6303)
(6276)
金融(6275)
银行(6248)
机构
大学(156489)
学院(154495)
(62562)
经济(61523)
管理(57068)
研究(56274)
理学(50892)
理学院(50273)
管理学(49245)
管理学院(48999)
中国(39451)
科学(39237)
(38804)
(32038)
农业(31390)
业大(31326)
(30542)
研究所(28785)
(27111)
中心(24519)
财经(22733)
(22295)
农业大学(21012)
(20975)
(20434)
经济学(20181)
北京(19268)
经济学院(18676)
(18642)
(18415)
基金
项目(116183)
科学(90546)
基金(86930)
(81341)
国家(80729)
研究(73797)
科学基金(66942)
社会(48935)
自然(46632)
基金项目(46627)
社会科(46578)
社会科学(46564)
自然科(45661)
自然科学(45637)
自然科学基金(44897)
(44739)
(39400)
资助(34632)
教育(33084)
重点(27032)
编号(25689)
(25375)
计划(25282)
(24496)
(24296)
科研(23478)
创新(23073)
科技(22329)
(21924)
国家社会(21635)
期刊
(60100)
经济(60100)
研究(39152)
学报(37633)
(33700)
科学(31102)
大学(26549)
学学(25879)
中国(25625)
农业(22908)
(19771)
管理(18589)
(12670)
(11511)
金融(11511)
业大(11249)
财经(11054)
经济研究(10894)
(9843)
业经(9841)
教育(9803)
技术(9496)
(9475)
农业大学(9389)
科技(8620)
问题(8482)
林业(8057)
商业(7304)
(7244)
资源(7139)
共检索到210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开磊  郑益兴  吴疆翀  彭兴民  张燕平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辣木生长效应及产量构件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3因素3水平进行施肥试验。[结果]施肥处理对各时期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营养生长期N肥和K肥占主导作用。适合株高和地径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150P40K100,而适合冠幅和分枝数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85P85K100。生殖生长各指标较对照均有明显提高。低浓度的氮肥和高浓度的磷钾肥有助于辣木的开花和座果,同时提高果荚产量和种子产量,明显促进产量增加以及花序数、成熟果数、百粒质量和座果率的提高。[结论]合理的配比施肥显著促进辣木的生长效应以及提高产量,果荚产量和种子产量的最优组合为N_(40)P_(150)K...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益兴  彭兴民  张燕平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经3 a施肥试验表明,配方施肥对印楝林分的生长和结实产量均产生显著影响:(1)施肥当年对林分生长未显明显肥效,施肥效应主要表现在施肥后第1年,到施肥后第2年肥效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生长性状对施肥配方反应的敏感性排序为:冠幅>株高>地径>胸径;以株高和冠幅生长为评价依据,第14处理(300 g氨肥+300 g磷肥+200 g钾肥)为最优施肥组合方案。(2)不同施肥配方处理间以及不同年份之间,印楝的结实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肥与P、K肥的组合配方对印楝结实量产生明显增益,其中第1处理(8 kg有机肥+200 g磷肥+200 g钾肥)为增加印楝结实产量的最佳施肥方案;各年份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天芳  姜静  王雷  祝泽兵  穆怀志  杨传平  刘桂丰  
选择7个白桦半同胞家系种子分别播种育苗,在苗木生长过程中配制T1、T2、T33种配方的氮磷钾混合营养液定期进行叶面施肥,系统地研究配方施肥对白桦不同家系苗期生长的影响对每个家系内3种施肥处理与非施肥处理的苗木苗高、高径比、茎根比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确定各个家系的最佳施肥配方。结果为:家系1、家系3、家系4和家系5的最佳施肥配方均是T2,该施肥处理能够使白桦苗高提高13.43%~35.74%;家系6和家系7的最佳施肥配方均是T3,该施肥处理能够使白桦苗高提高24.93%和26.46%;家系2的最佳施肥配方是T1。3种施肥配方均能改善白桦苗期的生长,对7个家系总体而言,T2为最佳施肥配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裴桂英  刘健  马赛飞  王永锋  张跃进  
根据两年不同氮肥施用量、不同配方施肥对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氮、丰磷、缺钾;中氮、丰磷、丰钾两类不同的土壤肥力水平上,只有尿素75kg/hm2,三元复合肥225kg/hm2较对照增产,但不显著,且净增效益都为负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敏  杨浩瑜  包立  汪泰  张乃明  
[目的]为明确辣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及叶片养分吸收状况。[方法]研究采取田间小区实验,设置N_(80)、N_(80)P_(20)、N_(80)K_(40)、P_(20)K_(40)、N_(80)P_(20)K_(40)、N_(60)P_(20)K_(60)和不施肥对照7个处理,测定分析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辣木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下,辣木生长速度先快后缓慢,处理90 d后株高、冠幅和鲜叶生物量的最高值及地径的次高值均出现在N_(80)中,N_(60)P_(20)K_(60)的株高、地径及N_(80)K_(40)的鲜叶生物量仅次于N_(80)处理;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均促进了辣木叶片中全氮、全磷含量的累积,但降低了全钾含量;除N_(80)外,其它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低于CK,高氮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P_(20)K_(40)和N_(60)P_(20)K_(60),N_(80)P_(20)高于N_(80)K_(40)。[结论]各元素对辣木生长影响大小为N>K>P,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影响大小为N>P>K,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大小为N>K>P。综合试验结果中辣木主要生长指标的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情况,配比施肥最优处理为N_(80),且该施肥处理主要适用于辣木幼龄及速生生长阶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尔发  洪伟  郑郁善  陈卓梅  尤志达  
对福建南靖国有林场山地麻竹笋用林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进行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有机肥对竹笋产量影响的回归方程显著,氮、磷对麻竹出笋数量回归方程的影响显著,氮、磷(P2O5)、钾、花生饼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0·2195、0·8258、0·1906、2·3055t·hm-2;竹笋最高产量的氮、磷(P2O5)、钾、花生饼施肥量分别为0·2186、0·8262、0·1899、2·3064t·hm-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巫流民  李贻铨  胡炳堂  纪建书  陈道东  张瑛  
1991~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分宜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施N、P、K及配合处理,使树高、胸径、蓄积总生长量指标分别达到5.67~6.59m、8.35~9.28cm、67.922~96.417m3/hm2,较对照增长5.6%~20.2%、7.4%~17.5%、21.6%~56.2%。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50kg/hm2P2O5的效果最佳,其连年生长量效应显著持续到第5年;将同等剂量的N分两次各半施用,其连年生长效应在第5年时才有显著表现;K的连年生长效应仅表现在低剂量分两次隔年施用上;试验未看出N、P、K各种配合的交互效应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任开磊  
本试验通过设置N、P、K肥3因子、3水平涉及9个处理辣木幼苗配方施肥试验,研究其不同施肥配方处理下的苗木的生长效应和产量构建的变化,确定适合辣木有效生长和高产的肥料配方。通过研究4种源辣木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长、生物量和生理生化响应,观测苗木的生长状况,测定生长性状、各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PS)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等指标,探讨不同种源辣木幼苗的耐旱性差异,筛选出耐旱的优良种源。主要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欣慰  杨念婉  李艾莲  
为解析适宜华北种植的薏苡优良品种的产量构成,以薏苡早熟高产新品种‘太空Ⅰ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蘖数、穗着粒数等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及‘太空Ⅰ号’最佳施肥配方,解析薏苡高产构成。结果表明:1)相关分析显示,株高、总节数、单株穗数和分蘖数与薏苡高产最相关;2)通径分析显示,单株穗数、分蘖数和穗着粒数对薏苡高产的贡献最高;3)主成分分析显示,‘太空Ⅰ号’的高产构成主要由单株穗数多、分蘖数多、穗着粒数和百粒重适中组成;4)最适于‘太空Ⅰ号’的施肥配方为氮肥15kg/667 m2、磷肥50kg/667m2和钾肥20kg/667m2,在北京地区的单产可达280kg/667m2以上。综上所述,‘太空Ⅰ号’单株穗数多、分蘖数多、穗着粒数和百粒重适中、早熟高产,是适合中国华北种植的优良薏苡品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文娟  同延安  高义民  张树兰  孔莹  
【目的】探讨平衡施肥对线辣椒产量、果实品质及养分累积的影响,为线辣椒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宝鸡凤翔连续2年(2007~2008年)进行大田试验,共设NPK、PK、NK、NP及不施肥(对照)5个处理,研究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对线辣椒产量、品质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平衡施肥(NPK处理)可使线辣椒产量最高达22 001 kg/hm2,纯收益18 830元/hm2;每施入1 kg N、1 kg P2O5和1 kg K2O,线辣椒产量分别增加11,10和17kg。与NPK处理相比,PK处理使辣椒果实硝态氮与维生素C含量分别降低2.3和223 mg/kg,差异显著;NK处理使辣椒果实维生素C...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勇  刘明月  蔡雁平  肖深根  谢永宏  邹凤莲  
为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品质 ,采用 2种基质 ,7种不同的施肥配方对生菜进行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混合基质栽培的生菜 ,其产量 ,V- C,干物质、蛋白质含量比对应的无机基质栽培的高 ,硝酸盐含量降低 ,但粗纤维含量升高 ;同一基质栽培的生菜以有机肥 +化肥的处理产量较高 ,品质较好 ,V- C、蛋白质含量增加 ,硝酸盐、粗纤维含量下降 ,单施有机肥的生菜品质虽好 ,但单株产量过低 ,施完全营养液的产量虽高 ,但品质差 ,尤其是硝酸盐累积严重 ;无机基质栽培生菜的有机肥 +化肥处理中硝酸盐含量与产量、蛋白质与硝酸盐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文俊  张富仓  李志军  李万春  薛冯定  索岩松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营养条件下返青期水分胁迫后复水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水分胁迫条件下作物的水肥高效利用和最优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小偃22作为试验材料,设置返青期轻度胁迫(占田间持水量的55%~70%)、重度胁迫(占田间持水量的40%~55%),其它生育期不胁迫和全生育期不胁迫(占田间持水量的70%~85%)3个水分处理,以及N1P1(纯氮0.1g/kg,P2O50.05g/kg)、N2P2(纯氮0.2g/kg,P2O50.1g/kg)和N3P3(纯氮0.3g/kg,P2O50.15g/kg)3个氮磷肥水平,研究返青期水分胁迫后复水以及不同氮磷水平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艳菲   杨模华   刘卫东   夏洋   曾思棋   何睿玉   王伟   颜丙虎  
【目的】研究施肥对福建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适宜福建青冈苗木生长的施肥配方,为福建青冈优质壮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年生福建青冈幼苗为研究对象,基于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设置3(N、P、K)因子5(-1.682、-1、0、1、1.682)水平,21(包括对照)组处理进行配方施肥试验,测定各处理福建青冈幼苗生长(苗高、地径、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总生物量)及生理(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指标,比较其生长和生理特性差异,构建N、P、K三因子与各参数指标的回归方程,并进行效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合理施肥可促进福建青冈幼苗生长、提高叶片生理活性。主效应分析表明3种肥料因子对苗高、地径、总生物量、可溶性蛋白、总叶绿素的影响主次为N> K> P,对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影响则是N> P> K,对可溶性糖的影响为K> N> P;单因子效应分析发现,适量施用N、K对苗高、地径、总生物量生长及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积累均具有明显的促进和调控作用,而P的效应不明显。N、P对总根长、根尖数的影响显著,而根平均直径仅N肥响应显著;在NPK的耦合效应中,NK互作对苗高、根尖数、可溶性蛋白的影响显著,NP互作对地径和总根长的影响显著。PK互作对总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影响显著;各项生长及生理特性指标在单、双因子显著效应下,均随着N、P、K施肥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符合“报酬递减”规律。【结论】福建青冈优质壮苗培育需辅以合理的NPK配施,合理施肥促进了福建青冈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指标积累,使得生长、生理抗性增强。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频率分析法,以总生物量≥27.66 g为目标,确定福建青冈最优施肥区间为N肥(尿素)2.12~3.71 g·株~(-1)、P肥(过磷酸钙)5.16~7.34 g·株~(-1)、K肥(氯化钾)1.56~2.75 g·株~(-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蔡雅桥  许德琼  陈松  张斌  王佩兰  周鑫伟  李志辉  吴毅  
以2 a生钩栗苗为试验材料,采用N、P、K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配方施肥对2 a生钩栗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旨为钩栗壮苗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苗高生长最优、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氮、磷、钾配方为N_1P_2K_2;地径生长最优、生物量最大、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氮、磷、钾配方为N_2P_2K_1。综合考虑苗木的生长,最优的配方组合是N_2P_2K_1,即钩栗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每株6 g、6 g和3 g。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嫦妮  徐德禄  李志辉  
通过对赤皮青冈容器苗进行N、P、K配比施肥试验,研究其不同施肥配方处理下的苗木苗高、地径、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和总干质量等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赤皮青冈容器苗木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处理2(尿素5 g+过磷酸钙3 g+氯化钾5 g)对其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为最优施肥处理;经过2次施肥后处理2的苗木苗高、地径、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总干质量和净光合速率分别是对照组的126.59%、124.55%、191.57%、248.57%、202.19%、222.8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