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3)
2023(6883)
2022(5700)
2021(5056)
2020(4187)
2019(9096)
2018(8513)
2017(15387)
2016(8781)
2015(9228)
2014(8764)
2013(8586)
2012(7796)
2011(6948)
2010(6763)
2009(6063)
2008(5800)
2007(5131)
2006(4366)
2005(3565)
作者
(29143)
(24768)
(24441)
(22778)
(15045)
(11891)
(10749)
(9681)
(9302)
(8521)
(8376)
(8028)
(7987)
(7862)
(7647)
(7451)
(7420)
(7366)
(7027)
(7025)
(6489)
(6027)
(5702)
(5591)
(5499)
(5408)
(5329)
(5269)
(5196)
(4957)
学科
(30960)
经济(30929)
管理(23292)
(23103)
(17266)
企业(17266)
方法(15053)
数学(13764)
数学方法(13637)
(10383)
(8423)
(8216)
贸易(8216)
(8200)
(8042)
中国(7732)
业经(7609)
农业(7485)
环境(5932)
技术(5693)
地方(5130)
(5087)
财务(5085)
财务管理(5079)
(5050)
产业(4836)
企业财务(4836)
(4771)
(4507)
(4484)
机构
大学(122866)
学院(122740)
(47411)
经济(46586)
研究(45437)
管理(44258)
理学(39530)
理学院(39030)
管理学(38107)
管理学院(37920)
(36130)
科学(33272)
中国(31590)
农业(29439)
业大(28726)
(25467)
(25140)
研究所(23808)
中心(20119)
农业大学(19872)
(19210)
(17611)
(16431)
(16386)
(15996)
财经(15982)
(15519)
北京(15149)
科学院(15132)
实验(15042)
基金
项目(95086)
科学(73132)
基金(69847)
(66514)
国家(65996)
研究(58113)
科学基金(54314)
自然(38936)
自然科(38093)
自然科学(38075)
(38026)
基金项目(37697)
社会(37610)
自然科学基金(37445)
社会科(35786)
社会科学(35774)
(33089)
资助(27365)
教育(26306)
重点(22236)
计划(22045)
(20289)
编号(20251)
(20099)
科技(20028)
(19827)
科研(19559)
创新(19099)
(18875)
(17108)
期刊
(44660)
经济(44660)
学报(33860)
(31894)
研究(28348)
科学(26680)
大学(23806)
学学(23269)
中国(22514)
农业(21739)
管理(14171)
(14045)
(12024)
业大(10906)
农业大学(9235)
(8646)
教育(8281)
经济研究(8164)
技术(7992)
(7959)
金融(7959)
业经(7838)
科技(7658)
财经(7509)
林业(7342)
中国农业(6689)
(6460)
问题(6200)
自然(6035)
(5919)
共检索到167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殷浩  王丽  佟万红  黄盖群  危玲  郑继川  刘刚  
为了提高春季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产量,采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调查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叶中DNJ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均对桑树不同部位叶有较显著的影响,随着单因素施肥量的增加,桑叶不同部位叶中DNJ也随之增加,在氮240.0 kg.hm-2,磷84.0 kg.hm-2,钾120.0 kg.hm-2时达到最大;进一步以桑叶DNJ产量为目标函数,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为调控因子,模拟其之间的回归关系。氮磷钾肥的施肥水平及其配比均能显著影响桑叶中DNJ质量分数。桑叶中总DNJ最佳经济产量为23.23 kg.hm-2,推荐施肥指标氮为286.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超  史正琴  向伟  黄先智  徐立  兰俊  
【目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是一种降血糖功效较好的天然活性产物,在桑树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对超声-微波联合辅助提取桑枝中DNJ的工艺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提取率;同时,分析桑枝水提物中DNJ含量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相关性,以获得其中DNJ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贡献程度。这可能为桑枝中DNJ的提取、分离及桑枝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极性分布等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利用9-芴甲氧羰酰氯对DNJ进行衍生化,弥补其本身不具有紫外吸收特性的缺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在254 nm波长下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单因素试验分别求得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时间和液料比的优化范围,以响应曲面法对超声-微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刚  殷浩  黄盖群  张建华  危玲  佟万红  林超文  郭涛  
以四川丘陵蚕区夏伐式养成的春秋两季桑树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肥料二次回归"3414"设计方案,研究氮(N,X1)、磷(P,X2)、钾(K,X3)肥不同施用量对桑叶粗蛋白、可溶性糖、总黄酮、1-DNJ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桑树的生长发育,春秋两季桑叶品质及其活性成分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在秋季8月20日含量最高,总黄酮和1-DNJ在春季5月15日含量最高;N、P、K不同施肥处理对桑叶品质及其活性成分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其含量均随之显著增加,在2水平(X12X22X32)时达到最大。通过建立目标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分别获得了桑叶粗蛋白、可溶性糖、总黄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志林  秦和生  何梦秀  谢振奖  黄志琼  
【目的】研究蚯蚓粪与化肥配施对桑园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及桑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桑园配施有机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2018年连续两年对种植农桑14的桑园设置4个处理[T1处理为单施100%化肥;T2处理为单施100%蚯蚓粪;T3处理为50%蚯蚓粪+50%化肥配施;以不施肥为对照(CK)],对比分析各处理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数量、理化性质及桑叶产量和品质。【结果】各施肥处理根际土壤的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均显著高于CK(P0.05,下同),其中,T3处理的细菌数量(823.78×10~(4 )CFU/g)、微生物总量(1040.95×10~(4 )CFU/g)和真菌数量(8.74×10~(4 )CFU/g)均最多,细菌数量分别比T1、T2处理和CK显著提高51.71%、14.41%和121.24%,微生物总量分别比T1、T2处理和CK显著提高37.73%、10.49%和77.49%,但真菌数量与T2处理差异不显著。各施肥处理根际土壤的pH均显著低于CK,尤其以T3处理最低,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CK,尤其以T3处理最高,分别较CK提高47.05%、62.58%和49.42%;各施肥处理桑叶全年产量均显著高于CK,尤其以T3处理的产量(41 616.01 kg/hm~2)最高,分别比T1、T2处理和CK显著提高18.11%、9.49%和41.24%;各施肥处理桑叶的可溶性糖、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T3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13.64%)、粗蛋白含量(24.49%)、粗脂肪含量(6.07%)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T1、T2处理和CK显著提高5.74%、2.33%和24.23%,粗蛋白含量分别比T1、T2处理和CK显著提高15.68%、5.15%和26.89%,但粗脂肪含量与T2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50%蚯蚓粪与50%化肥配施可显著改善桑树根际土壤环境,大幅提高桑叶产量和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裴桂英  刘健  马赛飞  王永锋  张跃进  
根据两年不同氮肥施用量、不同配方施肥对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氮、丰磷、缺钾;中氮、丰磷、丰钾两类不同的土壤肥力水平上,只有尿素75kg/hm2,三元复合肥225kg/hm2较对照增产,但不显著,且净增效益都为负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勇  刘明月  蔡雁平  肖深根  谢永宏  邹凤莲  
为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品质 ,采用 2种基质 ,7种不同的施肥配方对生菜进行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混合基质栽培的生菜 ,其产量 ,V- C,干物质、蛋白质含量比对应的无机基质栽培的高 ,硝酸盐含量降低 ,但粗纤维含量升高 ;同一基质栽培的生菜以有机肥 +化肥的处理产量较高 ,品质较好 ,V- C、蛋白质含量增加 ,硝酸盐、粗纤维含量下降 ,单施有机肥的生菜品质虽好 ,但单株产量过低 ,施完全营养液的产量虽高 ,但品质差 ,尤其是硝酸盐累积严重 ;无机基质栽培生菜的有机肥 +化肥处理中硝酸盐含量与产量、蛋白质与硝酸盐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益兴  彭兴民  张燕平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经3 a施肥试验表明,配方施肥对印楝林分的生长和结实产量均产生显著影响:(1)施肥当年对林分生长未显明显肥效,施肥效应主要表现在施肥后第1年,到施肥后第2年肥效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生长性状对施肥配方反应的敏感性排序为:冠幅>株高>地径>胸径;以株高和冠幅生长为评价依据,第14处理(300 g氨肥+300 g磷肥+200 g钾肥)为最优施肥组合方案。(2)不同施肥配方处理间以及不同年份之间,印楝的结实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肥与P、K肥的组合配方对印楝结实量产生明显增益,其中第1处理(8 kg有机肥+200 g磷肥+200 g钾肥)为增加印楝结实产量的最佳施肥方案;各年份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开磊  郑益兴  吴疆翀  彭兴民  张燕平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辣木生长效应及产量构件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3因素3水平进行施肥试验。[结果]施肥处理对各时期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营养生长期N肥和K肥占主导作用。适合株高和地径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150P40K100,而适合冠幅和分枝数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85P85K100。生殖生长各指标较对照均有明显提高。低浓度的氮肥和高浓度的磷钾肥有助于辣木的开花和座果,同时提高果荚产量和种子产量,明显促进产量增加以及花序数、成熟果数、百粒质量和座果率的提高。[结论]合理的配比施肥显著促进辣木的生长效应以及提高产量,果荚产量和种子产量的最优组合为N_(40)P_(150)K...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昌芳  李鹏  郜红建  常江  章力干  丁玉宇  汪军  
为研究配方施肥及氮肥后移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施肥与配方施肥及氮肥后移条件下水稻产量、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使水稻成熟期叶片氮素总累积量和净累积量分别提高了9.43%~29.25%和8.45%~35.21%;水稻产量增加了1.16%~2.86%、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0.12%~18.61%、产出与投入比增加了0.09%~3.8%。2)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PF1(基∶蘖∶穗=60%∶30%∶10%)处理相比,氮肥后移的PF2(基∶蘖∶穗=40%∶30%∶30%)处理使水稻成熟期叶片氮素总累积量和净累积量提高了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阳  李锐  杨千叶  赵琦  
【目的】MEP途径是合成生物碱、萜类物质前体的重要途径之一,1-deoxy-D-xylulose-5-phosphate synthase (DXS)是MEP途径中的第1个限速酶。为了解卷叶贝母DXS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贝母生物碱合成途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克隆卷叶贝母FcDXS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序列分析,预测其潜在的功能。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FcDXS基因在野生状态(根、茎、叶、鳞茎)和组培诱导物(愈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了2151 bp FcDXS基因ORF片段,编码716个氨基酸,并与NCBI公布的砂仁等植物DXS蛋白相似性达80%以上;在Fc DXS蛋白的二级、三级结构预测中,得出Fc DXS蛋白主要由α螺旋构成; qRTPCR检测结果表明FcDXS基因在野生状态下鳞茎表达量最高,激素诱导状态的愈伤组织表达量则是野生鳞茎的5倍。【结论】Fc DXS蛋白质特征区及同源性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的结构域较保守,结合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证明,Fc DXS是一个有生物学功能且受激素诱导表达的蛋白质。本研究为后续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卷叶贝母生物碱含量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颜珣  文仕知  郭文平  颜家雄  焦帅  杨佳伟  
以3年生闽楠幼林为实验材料,采用利用德国min-pam植物荧光测量仪,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Yie(Yield),研究不同施肥量在高温季节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闽楠幼林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显著影响。5个施肥处理中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中,初始荧光Fo在264.67~639.33之间;最大荧光Fm在1 320.33~2 495之间;最大荧光比率Fv/Fm在0.69~0.82之间;光化学量子产额Yie在0.516~0.597之间;Fo、Fm、Fv/Fm可做为不同施肥处理闽楠幼林荧光特性参数的实力因子;5个处理间样地3光化学能力最高,样地1最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英冠  吴庆珂  何关顺  汪阳东  杨素素  陈益存  高暝  
在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基础上,以山鸡椒c DNA为模板,克隆得到山鸡椒1-脱氧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基因c DNA全长,以山鸡椒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拼接后获得山鸡椒DXR基因全长,命名为Lc DXR。序列分析表明,Lc DXR c DNA全长为1 501 bp,5’非编码区长34 bp,3’非编码区长53 bp,开放阅读框长1 413 bp,预测编码含有47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等电点为6.62,分子量为51.12 k D。Lc DXR基因全长为12 601bp,其中外显子12个,内含子11个。对来自10个种源的Lc DXR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变异位点进行分析表明:在c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毅  周旭  毕玮  杨宇明  李江  王娟  
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是甲基–D–赤藓醇–4–磷酸(MEP)途径中的第一个酶,也是限速酶。本文根据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树皮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获得思茅松DXS基因片段,然后根据获得的基因片段设计特异引物,运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思茅松树皮中克隆得到完整的DXS基因(Pk DXS1)。Pk DXS1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2 888 bP,含有1个2 22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740个氨基酸,该基因推断的蛋白与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OlD&Zu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强  姜丽娜  潘建清  李建强  马军伟  叶静  邹平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缓释氮肥一次性施肥的单季稻氮肥减施和稳产效应,筛选适宜于单季稻一次性施肥的缓释氮肥类型。【方法】2013—2016年在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太湖新城和金华市蒋堂镇分别布置11个缓释氮肥一次性施肥田间小区试验,比较树脂包膜尿素(RCU)、聚氨酯包膜尿素(PCU)和稳定性肥料(NIU)等缓释氮肥一次性施肥处理(氮肥用量225 kg·hm~(-2))与常规分次施肥处理(尿素Urea,种植大户常规施肥,270 kg·hm~(-2))在单季稻产量、土壤氮素供应特征和水稻氮素吸收特征、氮肥利用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多点试验汇总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N0)的水稻产量为Urea处理的83.9%,3个试验点Urea处理的平均氮肥利用率为19.2%—20.1%。3种缓释氮肥一次性施肥处理单季稻平均产量与Urea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2)RCU和PCU处理在林城和太湖新城试验中地上部氮含量、氮素吸收量与Urea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NIU处理在太湖新城试验中地上部氮含量著低于Urea处理。金华试验点籼粳杂交稻品种试验中3种缓释氮肥处理稻谷中氮含量都明显下降。(3)RCU处理单季稻平均产量显著高于PCU和NIU处理,多点试验中产量变异系数较小,水稻生长后期土壤铵态氮含量和植株氮素吸收强度都高于Urea处理,氮肥利用率比Urea处理提高了2.8—9.0个百分点。【结论】基于现阶段土壤基础肥力和常规施肥量,采用RCU、PCU或NIU一次性基施,氮肥用量比现阶段常规施肥量减少16.7%时,可以满足单季稻一次性施肥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海明  肖小平  李超  汤文光  郭立君  汪柯  程凯凯  潘孝晨  孙耿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双季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本研究依托设置在湖南宁乡的长期大田定位试验,自1986年—至今,共设化肥(MF)、秸秆还田+化肥(RF)、30%有机肥(LOM)、60%有机肥(HOM)和无肥对照(CK)5种施肥处理,于2015—2016年取样,系统分析不同处理双季水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肥条件下,早、晚稻各生育时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大小顺序分别表现为LOM>HOM>RF>MF>CK和RF>LOM>HOM>MF>CK;叶片气孔导度(Gs)均表现为HOM>LOM>RF> MF>CK。2个年份的早稻产量均以LOM和HOM处理为最高,分别比CK处理增加3 582.5~3 650.0kg/hm~2和2 569.5~2 641.5kg/hm~2;晚稻产量均以RF和LOM处理为最高,分别比CK处理增加2 480.0~2 757.5kg/hm~2和2 827.5~3 118.5kg/hm~2。总的来说,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双季水稻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光合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