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5)
2023(7429)
2022(6239)
2021(5565)
2020(4696)
2019(10301)
2018(9813)
2017(17959)
2016(10149)
2015(11024)
2014(10430)
2013(10289)
2012(9674)
2011(8649)
2010(8511)
2009(7694)
2008(7583)
2007(6870)
2006(6008)
2005(5307)
作者
(33973)
(28426)
(28400)
(26657)
(18025)
(13921)
(12598)
(11265)
(11011)
(9932)
(9931)
(9470)
(9466)
(9107)
(9020)
(8923)
(8869)
(8525)
(8319)
(8267)
(7553)
(7023)
(6854)
(6608)
(6528)
(6321)
(6295)
(6116)
(5922)
(5885)
学科
(36292)
经济(36243)
管理(27723)
(26908)
(20616)
企业(20616)
方法(16413)
数学(14635)
数学方法(14474)
(11648)
(10421)
(10322)
中国(10151)
(9260)
贸易(9259)
(9036)
业经(8831)
农业(8031)
(7288)
技术(6414)
地方(6375)
环境(6212)
(6208)
财务(6205)
财务管理(6191)
企业财务(5895)
(5873)
银行(5823)
(5522)
(5508)
机构
大学(145539)
学院(143795)
研究(56537)
(56491)
经济(55333)
管理(52049)
理学(45430)
理学院(44845)
管理学(43907)
管理学院(43686)
中国(40638)
(39630)
科学(39548)
农业(32070)
(31887)
(31589)
业大(30848)
研究所(29470)
中心(24928)
(23740)
(21899)
(21026)
农业大学(20849)
(20012)
北京(19939)
财经(19137)
科学院(17987)
(17696)
(17585)
(17561)
基金
项目(106123)
科学(81222)
基金(76899)
(73216)
国家(72599)
研究(67353)
科学基金(58948)
社会(42230)
自然(42001)
(41502)
自然科(41045)
自然科学(41026)
基金项目(40794)
自然科学基金(40348)
社会科(39980)
社会科学(39966)
(36962)
资助(31215)
教育(30053)
重点(24942)
编号(24343)
计划(24114)
(22869)
(22691)
(22379)
科技(21914)
科研(21778)
创新(21015)
(20871)
(18856)
期刊
(57913)
经济(57913)
研究(37634)
学报(36611)
(34500)
科学(29509)
中国(29319)
大学(25762)
学学(24843)
农业(23564)
管理(17989)
(17424)
(13237)
教育(12207)
(11565)
金融(11565)
业大(11085)
经济研究(10113)
技术(9795)
业经(9768)
农业大学(9248)
财经(9162)
(9006)
科技(8487)
林业(8377)
(7869)
问题(7865)
(6846)
中国农业(6765)
国际(6660)
共检索到209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益兴  彭兴民  张燕平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经3 a施肥试验表明,配方施肥对印楝林分的生长和结实产量均产生显著影响:(1)施肥当年对林分生长未显明显肥效,施肥效应主要表现在施肥后第1年,到施肥后第2年肥效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生长性状对施肥配方反应的敏感性排序为:冠幅>株高>地径>胸径;以株高和冠幅生长为评价依据,第14处理(300 g氨肥+300 g磷肥+200 g钾肥)为最优施肥组合方案。(2)不同施肥配方处理间以及不同年份之间,印楝的结实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肥与P、K肥的组合配方对印楝结实量产生明显增益,其中第1处理(8 kg有机肥+200 g磷肥+200 g钾肥)为增加印楝结实产量的最佳施肥方案;各年份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昌顺  李昆  马姜明  郑志新  
以3年生印楝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该林分所在的林地进行施肥试验,设置了9个施肥处理和一个不施肥对照,运用当年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土壤养分和生物指标讨论了施肥对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3年生印楝人工林树高和胸径生长对施肥的反应存在差异,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单施氮肥(处理1、处理2、处理3)和混合施肥(处理7、处理8、处理9)的当年胸径生长量均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而当年树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2)合理施肥不仅可改善土壤酸碱性和土壤微环境,增强土壤酶活性和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还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防治印楝人工林地力衰退;(3)不同施肥处理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同,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斌  胡万里  刘宏斌  段宗颜  
本试验设计了不施肥、常规施肥、优化施肥和增施氮肥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洱海周边露地蔬菜青笋的生长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对青笋各个时期的生长性状和产量都不利;常规施肥和增施氮肥处理的施氮量过剩,增施的氮肥并未显著提高青笋生长性状和产量,增施氮肥处理对青笋的苗期生长还有抑制作用;优化施肥处理因有机肥的施用量少,优化施肥的青笋采收期株高在4种处理中并未达到最优。洱海周边露地蔬菜青笋的建议施肥量为:在优化施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肥与氮肥比例,有利于氮肥在土壤中的保留,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开磊  郑益兴  吴疆翀  彭兴民  张燕平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辣木生长效应及产量构件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3因素3水平进行施肥试验。[结果]施肥处理对各时期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营养生长期N肥和K肥占主导作用。适合株高和地径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150P40K100,而适合冠幅和分枝数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85P85K100。生殖生长各指标较对照均有明显提高。低浓度的氮肥和高浓度的磷钾肥有助于辣木的开花和座果,同时提高果荚产量和种子产量,明显促进产量增加以及花序数、成熟果数、百粒质量和座果率的提高。[结论]合理的配比施肥显著促进辣木的生长效应以及提高产量,果荚产量和种子产量的最优组合为N_(40)P_(150)K...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辉  
应用 { 3,2 }单形重心设计法对锥栗人工林进行了配方施肥试验 ,得到了配方与产量之间关系的曲面响应方程。结果表明 ,在 7个试验处理中 ,当配方成分为尿素 (含N46 % ) 0 3,过磷酸钙 (含P2 O52 0 % ) 0 6 ,氯化钾 (含K2 O 6 0 % ) 0 1时 ,产量反应最好 ,8a生平均每株产果量达到 5 9146kg ,比对照增产了 78 35 %。为了寻求最佳理论配方 ,采用遗传算法对响应方程在约束条件下寻优 ,求出了 3种肥料最佳理论配方分别为 :尿素 ,0 30 ;过磷酸钙 ,0 5 999996 1;氯化钾 ,0 10 0 0 0 38;与实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裴桂英  刘健  马赛飞  王永锋  张跃进  
根据两年不同氮肥施用量、不同配方施肥对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氮、丰磷、缺钾;中氮、丰磷、丰钾两类不同的土壤肥力水平上,只有尿素75kg/hm2,三元复合肥225kg/hm2较对照增产,但不显著,且净增效益都为负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  何功秀  文仕知  及利  张盈  倪艳林  李智华  
【目的】生态化学计量法是探索耦合元素平衡和循环的有效工具(如氮、碳、和磷等),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湖南会同杉木人工幼林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414”配方施肥为基准,在湖南省会同县生态站林场2年生杉木人工林内设置14个不同配方施肥处理,分别在施肥前、施肥12个月后采集0~10 cm表层土壤样品及杉木根、枝、叶样品,采用电位法测定土壤pH值,重铬酸钾加热法测定土壤、植物的有机碳含量,凯氏消煮法测定土壤、植物的全氮含量,钼锑抗比色法(HClO_4—H_2SO_4)测定土壤、植物的全磷含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杉木人工林幼林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1)施肥明显改变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与CK相比,不同配方施肥处理土壤C含量无显著变化,土壤N、P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处理J(N_3P_2K_2)和处理E(N_2P_2K_2)分别观测到土壤N、P含量的最大值。2)配方施肥显著改变杉木幼龄林根、枝、叶化学计量特征。3)配方施肥后,土壤N∶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3),说明影响试验地土壤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是N;叶片、枝干N∶P变化区间分别为12.15~13.89、8.73~10.07,说明叶片、枝干生长也主要受N的影响。4)土壤C、N、P计量值对杉木人工林幼林的计量值具有一定影响,但对叶的影响相对较弱。5)处理J(N_3P_2K_2)施肥效果最为显著,表层土壤及叶片的N含量分别比CK提高28.36%和5.58%,枝的N、P含量分别比CK提高11.00%和28.13%,根的N、P含量分别比CK提高53.86%和4.92%。【结论】适宜的配方施肥能显著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林木对肥料的利用效率。基于“3414”试验,可知土壤,叶片,枝干和根系全氮均高于CK,氮是限制该试验地杉木人工林幼林林木生长及土壤生产力的因子之一。每株杉木幼树施用150 g氮肥、100 g磷肥、100 g钾肥的配方施肥模式(处理J)效果最为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勇  刘明月  蔡雁平  肖深根  谢永宏  邹凤莲  
为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品质 ,采用 2种基质 ,7种不同的施肥配方对生菜进行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混合基质栽培的生菜 ,其产量 ,V- C,干物质、蛋白质含量比对应的无机基质栽培的高 ,硝酸盐含量降低 ,但粗纤维含量升高 ;同一基质栽培的生菜以有机肥 +化肥的处理产量较高 ,品质较好 ,V- C、蛋白质含量增加 ,硝酸盐、粗纤维含量下降 ,单施有机肥的生菜品质虽好 ,但单株产量过低 ,施完全营养液的产量虽高 ,但品质差 ,尤其是硝酸盐累积严重 ;无机基质栽培生菜的有机肥 +化肥处理中硝酸盐含量与产量、蛋白质与硝酸盐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蔡雅桥  许德琼  陈松  张斌  王佩兰  周鑫伟  李志辉  吴毅  
以2 a生钩栗苗为试验材料,采用N、P、K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配方施肥对2 a生钩栗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旨为钩栗壮苗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苗高生长最优、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氮、磷、钾配方为N_1P_2K_2;地径生长最优、生物量最大、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氮、磷、钾配方为N_2P_2K_1。综合考虑苗木的生长,最优的配方组合是N_2P_2K_1,即钩栗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每株6 g、6 g和3 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烨  王学奎  周波  李沛  孙先忠  牟来明  
采用"3414"不完全试验设计施肥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黄连的养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氮、磷、钾施肥量及其配比能显著提高黄连的养分和品质。施肥区黄连的质量均比缺素区有显著的提高,其中氮、磷、钾肥的配施N2P2K2处理,黄连的质量相对最好。本试验条件下,为达到优质黄连的生产,推荐施肥为:N150 kg/(hm2·a),P2O5150 kg/(hm2·a),K2O120 kg/(hm2·a)。本研究可为湖北利川黄连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梦雅  杨艳  汤玉喜  李志辉  叶传财  秦平书  吴兴华  
【目的】研究配方施肥对栀子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优化栀子幼苗施肥配比方案,为黄栀子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黄栀子实生苗进行土壤盆栽试验,采用N、P、K三因素三水平配比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黄栀子幼苗生长(株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和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CK比较,各施肥处理的株高、地径均有显著提高,其中T7(N3P1K3)较大,较对照提高了65.73%、18.24%;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T7最大,总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03.27%。除丙二醛外,各处理的生理指标也均有所增加,其中T7最为显著,叶绿素含量较CK提高了99.00%;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比CK分别提高了32.59%、44.0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CK分别高出了26.45%、35.02%;丙二醛(MDA)含量则有不同程度下降,T7含量最小,较对照降低了15.14%,与其他指标呈负相关关系。根据隶属函数综合排序来看,各处理均比对照组CK大,其中最大值是T7。【结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施肥可以提高幼苗的光合能力、营养代谢物质的吸收和抗氧化能力,促进黄栀子幼苗的生长。综合来看,本试验中T7的处理效果最好,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每株3.0、0.8、1.2 g。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捷   朱宁华   杨海洋   谢功良  
【目的】旨在寻找最适合铁心杉幼苗生长的肥料配比。【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设置14组肥料配比,以每组50盆的1年生铁心杉实生苗为材料,探究不同肥料配比对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相比,合理施肥的铁心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提高了42.01%,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提高了11.64%,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提高了13.81%,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提高了211.25%;在N_2P_2K_1的肥料配方下,铁心杉幼苗的苗高、根直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数达到最大值,地径、根表面积和总根长也处于中上水平。【结论】N_2P_2K_1(每盆施1.0 g N、1.0 g P、0.5 g K)是铁心杉幼苗最佳的施肥配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尔发  洪伟  郑郁善  陈卓梅  尤志达  
对福建南靖国有林场山地麻竹笋用林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进行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有机肥对竹笋产量影响的回归方程显著,氮、磷对麻竹出笋数量回归方程的影响显著,氮、磷(P2O5)、钾、花生饼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0·2195、0·8258、0·1906、2·3055t·hm-2;竹笋最高产量的氮、磷(P2O5)、钾、花生饼施肥量分别为0·2186、0·8262、0·1899、2·3064t·hm-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本坤  陈金湘  周美兰  
1996~ 1998年研究了施肥量和施肥次数对烤烟生长、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施肥量的增加 ,烤烟上、中、下部的叶面积和植株干物重显著增加 ,但与施肥次数关系不明显 .烤烟优质、高效施肥技术为每公顷施用 N ,P,K复合肥 15 0 0 kg,分 4次施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欣昕  韩晓日  黄玉茜  杨劲峰  王月  蒋增  
通过花生连作风沙土微区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化肥、有机肥以及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连作花生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增加连作花生主茎高度和第一侧枝长度,提高花生籽仁的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但对单株分枝数影响不大。增施P、K肥均能提高单株荚果数和出仁率,增施P肥对提高粗脂肪含量也有积极作用。而单施N肥易造成植株徒长,出仁率降低。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增产15.36%和13.83%;有机肥和氮磷或氮磷钾配合粗蛋白含量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提高4.94%和4.47%,粗脂肪平均也分别提高了7.62%和5.6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