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9)
- 2023(6331)
- 2022(5142)
- 2021(4571)
- 2020(3667)
- 2019(8226)
- 2018(8198)
- 2017(15128)
- 2016(8093)
- 2015(8776)
- 2014(8948)
- 2013(8836)
- 2012(8400)
- 2011(8164)
- 2010(8454)
- 2009(7954)
- 2008(7647)
- 2007(6660)
- 2006(6563)
- 2005(6139)
- 学科
- 济(60836)
- 经济(60792)
- 地方(19844)
- 管理(18878)
- 方法(14195)
- 地方经济(13798)
- 中国(13297)
- 业(12832)
- 数学(12788)
- 数学方法(12728)
- 业经(10818)
- 农(10676)
- 制(10619)
- 学(10262)
- 企(9503)
- 企业(9503)
- 体(8861)
- 融(8154)
- 金融(8152)
- 环境(7839)
- 财(7687)
- 农业(7410)
- 经济学(7310)
- 发(7149)
- 银(7093)
- 银行(7089)
- 行(6976)
- 体制(6368)
- 和(6118)
- 产业(5713)
- 机构
- 学院(119936)
- 大学(119776)
- 济(63259)
- 经济(62112)
- 研究(51830)
- 管理(40128)
- 中国(39071)
- 理学(33143)
- 理学院(32659)
- 管理学(32193)
- 管理学院(31930)
- 科学(28878)
- 财(28292)
- 所(26663)
- 京(25596)
- 研究所(23809)
- 中心(21906)
- 经济学(21261)
- 财经(20758)
- 江(20151)
- 经(18699)
- 经济学院(18610)
- 院(18590)
- 农(18185)
- 范(17594)
- 师范(17464)
- 北京(16847)
- 省(16548)
- 科学院(16075)
- 财经大学(15036)
- 基金
- 项目(72883)
- 科学(57813)
- 研究(55466)
- 基金(52417)
- 家(45569)
- 国家(45203)
- 科学基金(38025)
- 社会(37668)
- 社会科(35670)
- 社会科学(35662)
- 省(28460)
- 基金项目(26848)
- 教育(24452)
- 划(23591)
- 自然(21391)
- 编号(21320)
- 自然科(20786)
- 自然科学(20782)
- 资助(20619)
- 自然科学基金(20373)
- 发(18801)
- 成果(18164)
- 重点(17358)
- 国家社会(16513)
- 课题(16217)
- 发展(16066)
- 部(16041)
- 展(15855)
- 济(14833)
- 经济(14708)
共检索到208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晋高,刘向东
配套推进:当前县域经济改革的紧迫课题孙晋高,刘向东全国改革已进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的综合配套、整体推进新阶段,而县域经济改革又是全国改革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阶段能否做到配套推进,已成为县域经济改革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一、县域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江永
人们普遍认为,近年来中日关系的主要特点是“政冷经热”。如果2005年中日贸易增长速度仍能保持上年同期水平,双边贸易总额有可能突破2000亿美元,但中日政治关系却不容乐观。2004年,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称美中关系是30多年来最好的时期,而中日政治关系则堪称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最糟的一年。2004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侯宗宾
河南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县域人口和县域国土面积都占全省总数的90%左右。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历来是关系全局的“重头戏”。没有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和县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就没有今天全省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同样,到本世末,河南经济再上新台阶的难点、关键、潜力和希望都较多的反映在县域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上。据匡算,我们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半的目标,其增长速度就必须达10%。而要达到这个速度,完全依靠预算内工业和中心城市的发展回旋余地较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县域经济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我省实现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都集中在人均水平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任重
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中的紧迫课题西南财经大学丁任重从现实来看,我认为经济发展应特别注意结构调整问题,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产业结构来看。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顽症:(1)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从1992年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形势分析课题组
引言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迈入第16年,此前的改革可大致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1年),改革按从农村到城市、由分配到生产、由企业经营权到所有权、价格先调后放以及先消费品市场后资本市场的序列展开,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符合改革初期的体制和发展背景,取得了成功,推动整个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迈出了重要一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沃尔夫 张维
在工程的教学计划中引入一组“新基础课”,并鼓励教师实践其才能是将工程教育带入21世纪必须采取的措施。我想谈一些应当但尚未成为工程教育的分水岭的变化。我感到有必要提出这些变革的紧迫性和这些变革的本质,这里所谈的是这些变革的大部分但不是全部。我将要谈的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贤杰
一、地质-自然灾害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地质灾害是由地质作用或人的社会经济活动所诱发、迭加的地质作用所造成的对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按其成因,地质灾害可划分为内动力形成的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地裂、海面升降等;外动力形成的灾害如沙漠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塌陷、盐碱化等;人为因素诱发的灾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春丽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域中小企业在经营机制和经济技术实力方面的缺陷日益突出、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较大、县域内资金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和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文章认为,解决县域经济问题的关键在于促进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和谐发展,加大对县域经济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县域金融投资立法,支持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在金融立法配套层面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金融 和谐 立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炜
纵观199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改革,突破性的进展甚微,且出现了一些前进中的问题。究其实质,主要还是两方面因素所致:一是体制性因素,二是市场性因素。如从改革的区域差异与区域推进的角度考察,则显示出如下特点和前景。 1.由于中央政府缺少实施宏观调控的经济基础,因此对各省区的政策干预,大部分演变为对利益平衡与重组的“软协调”。包括:地处中心开发区的大上海与全国其它经济开发区的利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开先
一中国的改革已进入九个年头,虽然遇上了不少困难,但仍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可是当改革需要向深化阶段推进时,却遇上了成堆的棘手问题。城市经济改革为什么这样难于驾驭?这样艰难险阻、进退维谷?关键是所有制。当前的改革,大体象南斯拉夫和匈牙利一样,打算在公有制体制不变的原则下,为国营企业转换一条通向市场的经济运行机制;并以此为契机,改善经营管理,理顺价格体系,协调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等。两年多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启先
2005年,是我们确定的“改革年”,也可以说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与职能转换。到现在为止,一年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改革的进展似乎并不很理想。这是为什么?对当前实际的分析,我认为有以下两个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文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省农村已有几十个县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综合性的改革,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到工、商、财、文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四川这项工作比全国抓得早,而邛崃县又是全省最早的,是赵紫阳同志在川工作期间亲自抓的三个改革试点县之一,为中共四川省委提出的“富民”、“升位”树立了榜样。四川是全国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蔡昉
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同样遵循经济学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依此认识框架可以判断,中国的经济改革没有倒退,也不是处于停滞状态,而是在发展阶段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面临着"高处摘果子"的攻坚困难。在分析下一步改革特点的情况下,本文提出要在更高的层次上设计,以法律为依据推进改革。改革的关键领域和突破口是结束城乡分割体制,创造人力资本积累和涌流的制度环境,重塑作为公共品供给者的政府。
关键词:
全面配套改革 政府职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恩同
“电荒”本质是供求关系失衡。电力短缺可以通过数量机制和价格机制进行调整。然而,在由于复杂原因导致短期供给约束条件下,数量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时,本可调节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却也因长期扭曲而失灵。这使得“电荒”的出现和持续成为必然。因此,改革现有电价体系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从长远来看,形成科学、合理的电力定价机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碚
从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英国、美国、日本在其工业化过程中使人均产出增长一倍分别用了58年,47年和34年的时间;土耳其,巴西、南朝鲜分别用了20年,18年和11年的时间;而中国只用了10年时间。我们可以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但决不能因此而盲目陶醉,丧失紧迫感。中国在发展,世界其他国家也在发展。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慢,但至今还没有有办证据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相对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