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14)
2023(3199)
2022(2718)
2021(2480)
2020(2166)
2019(4935)
2018(4854)
2017(9349)
2016(5340)
2015(5675)
2014(5630)
2013(5571)
2012(5521)
2011(5026)
2010(5187)
2009(4698)
2008(4760)
2007(4148)
2006(3826)
2005(3460)
作者
(17246)
(14726)
(14590)
(14089)
(9552)
(7115)
(6443)
(5743)
(5570)
(5409)
(5364)
(5182)
(5045)
(4844)
(4770)
(4605)
(4448)
(4354)
(4248)
(4177)
(3948)
(3762)
(3669)
(3478)
(3379)
(3357)
(3279)
(3044)
(2998)
(2983)
学科
(24111)
经济(24092)
(12525)
管理(12429)
方法(10927)
(10015)
企业(10015)
数学(9608)
数学方法(9478)
(8233)
(6400)
地方(6122)
中国(5679)
(5604)
结构(5123)
业经(4748)
(4690)
产业(4547)
农业(4202)
环境(3894)
(3848)
金融(3847)
(3773)
(3510)
贸易(3509)
(3374)
(3350)
银行(3325)
(3289)
(3274)
机构
大学(82788)
学院(81002)
(32248)
研究(32088)
经济(31678)
管理(28100)
理学(24763)
理学院(24314)
管理学(23642)
管理学院(23497)
科学(22785)
中国(22632)
(17681)
(17651)
(17454)
研究所(16607)
(14382)
农业(14340)
业大(14318)
中心(13434)
(12632)
(12507)
师范(12322)
财经(11753)
(11665)
(10773)
经济学(10757)
北京(10599)
(10254)
师范大学(10207)
基金
项目(58344)
科学(46352)
基金(44061)
(40452)
国家(40202)
研究(37726)
科学基金(33632)
社会(24411)
基金项目(23763)
自然(23483)
社会科(23214)
社会科学(23204)
自然科(22916)
自然科学(22906)
(22886)
自然科学基金(22510)
(19605)
资助(18137)
教育(17486)
重点(14382)
编号(13170)
(13073)
(12681)
计划(12256)
(11718)
科研(11583)
创新(11162)
科技(10982)
成果(10728)
教育部(10592)
期刊
(33831)
经济(33831)
研究(22179)
学报(17948)
科学(16310)
(15072)
中国(13311)
大学(12919)
学学(12460)
农业(10526)
(10118)
管理(9497)
(6269)
金融(6269)
教育(6116)
财经(5939)
资源(5862)
(5517)
经济研究(5496)
技术(5413)
业大(5129)
(5099)
(5036)
业经(4741)
问题(4613)
统计(4605)
林业(4190)
农业大学(4167)
(4147)
科技(4070)
共检索到115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少荣  黎明政  朱其广  王美荣  刘焕章  
为系统阐明鄱阳湖鱼类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鄱阳湖的鱼类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2010年4~11月对鄱阳湖鱼类群落空间差异和季节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调查到鱼类72种,隶属于7目14科46属。在群落结构上,江湖洄游型鱼类占鱼类种数的25.00%,河流型鱼类占鱼类种数的19.44%,湖泊定居型鱼类占鱼类种数的55.56%。在空间结构上,沿岸带共采集到鱼类49种,其中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鲇(Silurus aso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等10个种类在数量上占优势;敞水区共采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东坡  凡迎春  周彦锋  陈永进  刘凯  
为了解太湖鳑鲏亚科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利用刺网和地笼对太湖8个样点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共采集到鱼类50种,隶属于8目23科,其中鳑鲏亚科、亚科、鳀科等小型鱼类数量较多,鱼类小型化趋势明显;与历史资料相比,有57种鱼类没有采集到,其种类、数量、优势种均发生较大变化。共调查到鳑鲏亚科鱼类2属7种,其中兴凯(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大鳍(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为主要种类、异速生长,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勇凤  李昊成  王旭歌  朱永久  杨德国  
为系统阐明长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2014年3~11月对长湖鱼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动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长湖共调查到鱼类43种,隶属于7目14科37属,主要为湖泊定居型鱼类;大湖区和海子湖区鱼类优势种组成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鲫、鰐、鲤和达氏鲌为两个湖区的共同优势种;长湖鱼类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53~2.30、0.52~2.02和0.24~0.66,除丰富度指数外,均表现为5月或8月相对较高;聚类和MDS排序分析结果表明长湖鱼类群落分为两大类群,呈现显著的时空异质性;aBC曲线显示长湖优势鱼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艳敏  王银平  胡敏琦  程鑫  黄中家  刘凯  
为掌握鄱阳湖鱼类群落特征,课题组于2020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21年冬季(1月)4个季度,在鄱阳湖10个区域5种生境开展鱼类资源调查研究,同步采集水环境样品。研究共采集鉴定鱼类67种,隶属于8目14科47属,其中鲤科鱼类物种数最多(41种),占比为61.19%。基于不同分组,鱼类生态类型分别以定居性鱼类(67.16%)、杂食性鱼类(44.78%)、中下层鱼类(35.82%)占据优势。该群落以小型鱼类为优势类群,数量占比为68.70%;鱼类优势种共有6种,第一优势种为似鳊。鱼类群落结构在季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春季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冬季。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空间上鱼类可划分为2个类群,分别为湖口区类群和草型湖区-湖汊区-湖心区-沿岸带类群。冗余分析(RDA)显示,总磷、叶绿素a和透明度是影响鱼类物种时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分析表明,鱼类群落受到严重干扰(W=-0.091)。本研究成果可为鄱阳湖禁渔效果评估和鱼类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瑶  江辉  
总磷是湖泊水质参数中的主要指标,从遥感数据中获得其时空上的分布信息对于理解、管理和保护湖泊生态系统是必要的。通过2009年4月至12月对鄱阳湖湖区和五河入口的表层水体进行采样分析,利用直接遥感反演算法和间接遥感反演算法,结合MODIS遥感数据择优反演鄱阳湖表层水体的总磷含量,同时分析总磷含量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总磷TP与总悬浮物浓度相关性较好,间接反演算法能够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②TP是鄱阳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之一,TP含量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三个时期呈上升趋势;③鄱阳湖三个时期TP含量的空间变化明显,中心湖区TP含量相对整个湖区较低,主航区和五河入口T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军华  胡慧建  何木盈  彭平波  杨道德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现存仅有的两大通江湖泊之一,研究其鱼类资源对了解湖泊通江的生态作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在2002年9月~2004年6月每月定期定点在西洞庭湖区开展鱼类调查,结果如下:①实地调查到鱼类111种,隶属9目20科,包括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物种;②鱼类物种数年动态波动较大,最高月份达69种,最低为26种,月均50±13种;③物种多样性指数年动态与物种数年动态大体一致,最高达3.34,最低为1.89,月均2.84±0.38;④空间分布上,位于入湖口的调查点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高于内湖,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在数量上,湖泊定居型鱼类占50%以上,其中,鲫数量最多,占16%左右。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卞晓东   万瑞景   单秀娟   金显仕   王凯传  
渤海湾历史上为黄渤海多种主要经济鱼类重要产卵和育幼场。基于历史调查资料和补充调查,构建渤海湾鱼卵、仔鱼调查数据集,通过数理统计分析阐述1982年以来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浮性鱼卵、仔稚鱼)群聚特性和演替过程。结果显示,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结构、产卵和育幼场重心位置处在持续更替过程中,不同时期早期资源的种类组成、资源丰度、优势种类和物种多样性水平等呈明显季节更替,118o30?E以西湾中底部海域一直为产卵和育幼场集中分布区。相较1980s,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已发生结构性改变,且渤海湾作为传统经济鱼类的产卵和育幼场所的功能下降明显。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种数和资源丰度均在2010s前期跌至历史低值,近年来又显著回升。鱼类早期资源种数由1980s的39种,1990s前期的31种、后期的34种,2000s至2010s初期的22种,逐次下降至2010s前期的21种,2010s中后期始逐步回升,至2020s初期已达40种。最近,2020—2021年鱼卵种数约为1980s的80%左右,资源丰度约为彼时的88%;仔稚鱼种数与1980s大致相当,资源丰度则为彼时的1.33倍。鱼卵、仔稚鱼物种多样性水平呈年际和年代际剧烈波动,鱼类早期资源种类年际更替现象明显,且近年来呈明显加快趋势。产卵类型、栖息类型和适温类型亲体种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全年综合浮性卵种数比例下降,黏性卵和具卵膜丝卵种数比例升高;陆架浅水中上层鱼类种数所占比例升高,中底层和底层鱼类所占比例降低。斑■(Konosirus punctatus)、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等渤海湾传统经济鱼类早期资源密度显著降低;鳀(Engraulis japonicu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和少鳞■(Sillago japonica)等鱼类早期资源密度显著增高。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发生量主要取决于产卵场的环境条件、捕捞强度和对鱼类早期资源的损害程度,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是环境和捕捞双重扰动下鱼类群落内生态位错位交替和结构性渔业资源衰退的具体体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邓朝阳  朱仁  严云志  
为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保护措施与管理对策,2009年按季度共4次调查了长江芜湖江段鱼类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结果显示:该江段现有鱼类54种,其中以似鳊(Parabramis pekinensis)、油(Hemiculter bleekeri bleek-eri warpacho)、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 Kreyenberg et Pappenheim)、鲫(Carassius auratus)等中小型鱼类为常见种和优势种,表明了该江段的鱼类组成存在明显的小型化特点。长江干流沿岸浅水区的鱼类多样性最高,江心深水区最低,而青弋江支流、漳河支流和漳河河口的居中,青弋江的鱼类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昌新  阮禄章  胡振鹏  李述  
目前为止缺少对鄱阳湖全湖冬候鸟的种群动态和群落方面的研究分析,拟通过对鄱阳湖冬候鸟群落多样性和种群动态的分析,为该地区冬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提出建设性建议。2010~2012年冬季,通过采用直接计数法和样线法调查鄱阳湖湿地冬季碟形湖内的越冬鸟类群落结构。总共记录到越冬鸟类88种,另有29种属于文献报道但本次调查中未发现的种类。总共117种鸟类分别属于目、鹈形目、鹳形目、雁形目、鹤形目、鸻行目和佛法僧目。在鄱阳湖,种类和数量分布最多的是冬候鸟,达到78种。小天鹅、鸿雁、豆雁、白额雁、绿翅鸭和斑嘴鸭是鄱阳湖湿地越冬鸟类中的绝对优势种,鸟类个体数量最多的冬季蝶形湖泊主要包括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蚌湖、大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生  段辛斌  陈文静  章海鑫  傅培峰  贺刚  吴斌  
2014年5月-12月对鄱阳湖湖口县水域鱼类资源进行逐月调查,对该水域鱼类种类组成、渔获物结构、优势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鄱阳湖湖口水域共采集鱼类52种,隶属于7目12科40属;优势种分别为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CarassiUs aUratUs)、鳙(aristiCHys nobilis)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占样本个体总数的61.3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i)为2.59,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建丽  葛翔宇  王敬哲  
在资料稀缺的背景下,遥感数据是提供湿地系统长时间序列的理想方案。然而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复杂下垫面,国家级湿地缺乏系统的长时序梳理。利用Landsat系列数据,基于随机森林分类模型,研究近30年中国典型尾闾湖湿地的时空分布模式、空间转换规律和景观连通性。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在艾比湖湿地分类应用中取得较高精度(Kappa系数大于0.9)。1991—2017年艾比湖湿地总面积增加425.06 km~2,河流增加47.97 km~2,湖泊增加233.95 km~2,人工湿地增加48.74 km~2,盐沼增加109.41 km~2,沼泽减少15.01 km~2。艾比湖湿地年内时空变化显著,年内季节间盐沼转化率最大,湖泊年内逐渐缩小,主要转化为沼泽。此外,艾比湖湿地空间连通性理想度排序为:春季>夏季>秋季,湿地景观连通性取决于较大面积的湿地斑块,连通效率东移。相关结果可弥补稀缺资料区基础湿地资料,为"一带一路"地区生态补水长效机制提供典型示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福成  雷小勇  曾健辉  邵明勤  植毅进  
【目的】探索了解东方白鹳在鄱阳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取食对策、在鄱阳湖2个区域的种群数量分布规律,为东方白鹳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3月,采用焦点动物法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五星白鹤保护小区的东方白鹳取食行为进行观察。2015—2021年和2012—2022年,借助单筒望远镜(SWAROVSKI,20~60×)每年1月分别对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PLNWP)和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NWNNR)的东方白鹳种群数量进行1次调查。【结果】鄱阳湖越冬期东方白鹳的栖息水深为(17.22±6.28)cm (n=754),Ⅲ级水深和Ⅱ级水深为东方白鹳最常见的栖息水深,分别占51.33%和35.94%。东方白鹳取食水深为14.64 cm±6.26 cm (n=669),以H3级和H2级水深为主,分别占43.20%和37.52%。东方白鹳取食频次为(6.58±3.13) times·min~(-1) (n=334),取食成功频次为(0.2±0.53) times·min~(-1) (n=334),取食成功率为(3.36±9.55)%(n=334),步频为(20.15±11.49) steep·min~(-1) (n=334)。Ⅰ级水深下步频极显著高于Ⅱ级(P<0.001)、Ⅲ级(P<0.001)和下午(P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涂小松  龙花楼  
鄱阳湖地区是中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和世界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本文基于土地覆被遥感解译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运用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及相关分维、空间统计等分析方法,分析鄱阳湖地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演化。结果表明:1鄱阳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较高,但价值净损失趋于加速,2000-2005年价值净损失1.10亿元,2005-2010年净损失2.47亿元;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格局的等级差异明显,中等价值单元分布均匀,高值单元分布集中,低值和较高值单元随机分布;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演化的空间自相关与高低值聚集现象明显,但其相关性与聚集程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艳宏  
根据鄱阳湖口梅家洲东南缘钻孔 (ZK2 )沉积物环境指标特征 ,结合历史资料对梅家洲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历史时期对鄱阳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古长江不断南迁 ,在长江与古赣江的共同作用下 ,2 .3kaBP前后 ,在长江南岸湖口地区形成天然堤 ,即梅家洲。它的出现对古赣江来水产生阻水 ,导致了鄱阳湖形成并向南扩张。对比 1970年和 1980年湖口地区水下地形图 ,发现梅家洲仍在不断加积 ,其对鄱阳湖的阻水作用更加明显 ,将引起鄱阳湖湖区沉积环境的改变 ,给鄱阳湖带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兰  葛刚  龚世杰  万金保  
通过提取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水体细菌总DNA,构建细菌16SrRNA基因文库和序列测定等手段,以期揭示鄱阳湖老爷庙水域的细菌群落组成并探讨细菌多样性与湖泊水体理化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来自老爷庙水域的2006年10月(PN06-10)和2007年5月(PN07-5)的细菌文库中的180个阳性克隆产生了66个细菌分类操作单位(OTUs),这些细菌主要分属于:变形菌Alpha-纲,Beta-纲,Gamma-纲,Epsilon-纲,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浮霉菌门,酸杆菌门和OP10等9大类型。2006年10月老爷庙水域的优势菌群为Beta-变形菌;2007年5月优势菌群为Gamma-变形菌和拟杆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