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9)
- 2023(9841)
- 2022(8356)
- 2021(7461)
- 2020(5897)
- 2019(13204)
- 2018(12924)
- 2017(24210)
- 2016(12778)
- 2015(14273)
- 2014(14557)
- 2013(14515)
- 2012(13827)
- 2011(13025)
- 2010(13534)
- 2009(12588)
- 2008(12219)
- 2007(10966)
- 2006(10374)
- 2005(9830)
- 学科
- 济(79010)
- 经济(78957)
- 管理(32046)
- 业(28742)
- 地方(26674)
- 农(22369)
- 中国(20727)
- 方法(20490)
- 企(18838)
- 企业(18838)
- 数学(16748)
- 数学方法(16627)
- 业经(16364)
- 地方经济(15912)
- 学(15704)
- 环境(14739)
- 农业(13981)
- 贸(13202)
- 贸易(13190)
- 易(12651)
- 发(12415)
- 融(11326)
- 金融(11325)
- 银(10580)
- 银行(10563)
- 行(10436)
- 制(10214)
- 和(9460)
- 理论(9168)
- 资源(9083)
- 机构
- 学院(197352)
- 大学(191038)
- 济(89054)
- 经济(87225)
- 研究(77874)
- 管理(68048)
- 中国(58927)
- 理学(56414)
- 理学院(55603)
- 管理学(54668)
- 管理学院(54293)
- 科学(47362)
- 京(42185)
- 所(40406)
- 财(37096)
- 研究所(36406)
- 农(34652)
- 中心(34165)
- 江(31428)
- 范(29301)
- 师范(28995)
- 财经(28483)
- 院(28143)
- 北京(27981)
- 业大(27768)
- 经济学(27560)
- 农业(26657)
- 州(25575)
- 经(25527)
- 科学院(24801)
- 基金
- 项目(122425)
- 科学(95197)
- 研究(90159)
- 基金(85806)
- 家(75255)
- 国家(74635)
- 科学基金(62500)
- 社会(57812)
- 社会科(54875)
- 社会科学(54862)
- 省(50081)
- 基金项目(45376)
- 划(40626)
- 教育(39073)
- 自然(38263)
- 自然科(37125)
- 自然科学(37115)
- 自然科学基金(36391)
- 资助(35699)
- 编号(35104)
- 发(34590)
- 重点(28551)
- 发展(28040)
- 成果(27685)
- 展(27590)
- 课题(26478)
- 部(25325)
- 创(24500)
- 国家社会(23943)
- 创新(23046)
- 期刊
- 济(117675)
- 经济(117675)
- 研究(63640)
- 中国(43559)
- 农(33341)
- 学报(28259)
- 科学(28076)
- 管理(27467)
- 财(25733)
- 农业(23553)
- 大学(21560)
- 学学(20587)
- 融(20239)
- 金融(20239)
- 业经(19825)
- 教育(19288)
- 经济研究(18922)
- 技术(18624)
- 问题(15115)
- 财经(14358)
- 经(12579)
- 资源(12417)
- 业(12361)
- 世界(11454)
- 贸(11275)
- 技术经济(10758)
- 国际(10319)
- 商业(10314)
- 经济问题(9854)
- 现代(9354)
共检索到323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冬英 王燕华
生态旅游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对于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的基础上,从享乐层次、观光层次、体验层次和认知层次上设计了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并通过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的设计研究了生态旅游产品网络体系。此外,还从开发原则、资金来源、社区参与、生态教育、环境保护、经营管理、基础设施、反馈途径等方面对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冬英 钟淑芳
生态旅游商品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开发优势条件,认为鄱阳湖生态旅游商品开发类型应包含纪念品系列、区域文化生态旅游商品系列、土特产品系列和深度开发生态旅游商品系列,提出了明确发展目标、实施品牌战略、加大生态旅游商品设计开发力度、营造良好旅游购物环境、搞好生态旅游商品的宣传促销工作以及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商品 商品开发 鄱阳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冬英 王燕 华梅芳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背景及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方面探讨了其生态旅游产业结构,构建了产业空间布局,并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区域生态旅游联动发展及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生态旅游资本运营是把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作为一种资本来进行运营,以实现生态旅游环境长期有效改善、生态旅游资本长期收益整体最大化和整个经济社会的生态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资本进行有效运营能促进该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实现区域生态旅游资本保值增值,破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当前,鄱阳湖生态旅游资本运营存在着旅游资源规划滞后、品牌意识不浓、负外部性现象严重、售后服务体系不全、投资渠道不够通畅等问题,应从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建设生态旅游产业园、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带、搭建生态旅游公共平台、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创新酒店运营模式、打造"智慧生态旅游"、...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旅游资本 运营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剑波 尹庆玲
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高度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形式,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展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近年来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成果,利用SWOT分析法,探讨其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对策,以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明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在高位推进,以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休闲旅游符合其产业遴选的方向和要求,因此,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旅游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培育旅游旗舰集团;构建无障碍旅游区;落实旅游"二次创业"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休闲旅游 思路与对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峰云 刘伟 吴宜进 蔡崇法
鄱阳湖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典型的湖泊湿地,具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种群和灿烂闻名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资源加之宏观上的区位、交通、客源市场等优势,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单一的农业、渔业生产结构,掠夺式开发湿地资源,加之主观上认识的不足,造成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退化、污染严重等诸多因素制约了鄱阳湖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据生态学和旅游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笔者提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对策与措施,以期实现湿地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湿地资源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鄱阳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卫武 陈晶 付忠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按现行行政区划分属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旅游项目规划、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都是各自为战,区域协调整合不够,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和形象定位,市场占有率较低。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市场营销必须着眼大区域、营造大环境、发展大旅游、树立新形象,加强区域整合力度,开展整合营销,实现区域旅游的大发展。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区域旅游 营销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培培 熊国保
旅游产业是一个分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其受到来自经济、自然、社会及产业自身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自鄱阳湖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已成为热点之一,然而对其定量评价的研究方法尚为少见。本文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科学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所涉及的城市进行客观评价,为找出竞争优劣势提供了一个具有现实操作性的框架,同时也将为各区域城市旅游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决策,提供较为客观和科学的依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智 刘文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区域旅游竞合发展也成为了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借鉴共生理论,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竞合的有利条件,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竞合的策略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共生理论 旅游竞合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左剑 熊铭贵
为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需要加强城市旅游区域合作,突显整体优势,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客源互送,共同发展,同时,联合打造鄱阳湖城市旅游强势品牌,从而更好地实现共赢。本文论述了城市旅游发展对城市经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旅游在地理、基础设施、交通条件、地方文化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和在行业壁垒、政府引导、经济差异、推进主体、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鄱阳湖城市旅游区域合作应建立共同市场规则、形成发展机制和模式、创新营销观念、产品开发、多种旅游形态相结合等主要发展战略举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阮秀梅 左剑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和旅游客源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女性成为了旅游业新的开发热点,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发女性旅游市场的优势条件。示范区内的旅游企业应该针对女性消费者需求,设计出更多适合女性消费者的旅游产品,并进行有效营销,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赢得竞争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左振华
旅游业是一个具有很强综合性与聚集性的产业,基于地域性、文化性、服务性的行业特点,它与本地区诸多产业均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产业关联度高。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可持续性促进作用。本文以江西省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出江西旅游产业只有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品牌创新、形象创新和服务创新,从而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成为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
江西旅游产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协调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锐 杨丽琼 曹国新
随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江西经济发展新鄱阳湖时代的来临,江西旅游业的发展也在继"庐山牌"、"红色牌"之后,迎来了"鄱湖牌"新时代。它激活了江西旅游品牌资源的新发现,展示了江西旅游品牌资源的新聚集和核心亮点旅游资源的新定位。就江西旅游业的主题形象口号而论,"鄱湖山水,人杰地灵"八字,比之目前使用的"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更能体现其对江西旅游品牌核心文化的准确凝炼和对江西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文化品位之广泛的概括力,更能呈显它对江西旅游主题形象极强的本土性、独占性与市场穿透力,应是江西旅游主题形象口号的新突围。适应新时代与旅游资源、主题形象的新视野,江西旅游业的开发则应在区位向心、品牌...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江西 主题形象 旅游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细嘉 周青
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构建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同理论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程度均较高,但其协调程度较低,主要集中在失调衰退型、过渡类型和基本协调型;各年份所隶属的耦合协调类型也不尽相同。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2001-2011年这11年间鄱阳湖区域前期集中于经济滞后型,中后期集中于环境滞后型。基于生态旅游建设视角提出的环境调控对策建议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经济;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