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6)
- 2023(17200)
- 2022(14848)
- 2021(13855)
- 2020(11545)
- 2019(26680)
- 2018(26749)
- 2017(50895)
- 2016(27896)
- 2015(31613)
- 2014(31829)
- 2013(31465)
- 2012(29053)
- 2011(26646)
- 2010(27307)
- 2009(25046)
- 2008(24393)
- 2007(21664)
- 2006(19512)
- 2005(17638)
- 学科
- 济(130297)
- 经济(130172)
- 管理(75935)
- 业(71080)
- 企(57526)
- 企业(57526)
- 方法(51562)
- 数学(44414)
- 数学方法(43687)
- 中国(34574)
- 地方(32606)
- 农(32408)
- 学(29499)
- 业经(27651)
- 财(24532)
- 农业(22040)
- 环境(20971)
- 贸(20521)
- 贸易(20502)
- 理论(20474)
- 制(20309)
- 易(19739)
- 和(19424)
- 融(18238)
- 金融(18235)
- 银(18130)
- 银行(18078)
- 地方经济(17895)
- 发(17505)
- 技术(17481)
- 机构
- 学院(404105)
- 大学(403837)
- 济(163856)
- 经济(160274)
- 管理(154495)
- 研究(144753)
- 理学(132453)
- 理学院(130818)
- 管理学(128118)
- 管理学院(127400)
- 中国(106972)
- 科学(91740)
- 京(88159)
- 所(75006)
- 财(72267)
- 农(69142)
- 研究所(68377)
- 中心(63635)
- 业大(61306)
- 江(61273)
- 财经(57109)
- 北京(56659)
- 范(56144)
- 师范(55600)
- 农业(53738)
- 院(52451)
- 经(51668)
- 州(49576)
- 经济学(49129)
- 师范大学(44848)
- 基金
- 项目(270541)
- 科学(211335)
- 研究(195617)
- 基金(193675)
- 家(170147)
- 国家(168734)
- 科学基金(143248)
- 社会(121536)
- 社会科(115014)
- 社会科学(114979)
- 省(107053)
- 基金项目(102141)
- 自然(93823)
- 自然科(91540)
- 自然科学(91513)
- 划(90222)
- 教育(89930)
- 自然科学基金(89793)
- 资助(81148)
- 编号(79511)
- 成果(65032)
- 重点(61594)
- 发(61353)
- 部(58405)
- 课题(56502)
- 创(55328)
- 创新(51643)
- 科研(51205)
- 教育部(49410)
- 国家社会(49367)
- 期刊
- 济(191485)
- 经济(191485)
- 研究(122336)
- 中国(82583)
- 学报(66128)
- 农(63438)
- 科学(61607)
- 管理(58916)
- 财(52351)
- 大学(49467)
- 教育(47989)
- 学学(46620)
- 农业(43976)
- 技术(37038)
- 融(35523)
- 金融(35523)
- 业经(30657)
- 经济研究(30489)
- 财经(27774)
- 问题(24497)
- 经(23852)
- 业(23045)
- 图书(21056)
- 技术经济(21055)
- 资源(20020)
- 统计(19809)
- 科技(19661)
- 版(18819)
- 理论(18482)
- 现代(18467)
共检索到613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达锦 胡振鹏
城镇辐射力研究对于城镇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现状,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中存在缺乏辐射力强的超大型城市、区域北片和东片辐射能力较弱与其区位明显不符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战略,即树立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理念,营造一个适宜的产业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体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原则重点打造生态城镇,制定生态导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达锦 胡振鹏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长江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新模式的探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生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探讨了生态产业运行的经济发展原则、生态友好原则和产业优化原则,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并根据区域经济开发"点—轴"理论,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即要做到区域内严...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产业 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雪 肖华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但其发展也经过了区域扩大、产业扩展和内涵丰富的发展过程。为了加强财政投入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支持,必须明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财政支出的领域以及选择合理的方式。经过定量分析,给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财力支撑规模,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测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设区市的投入产出效率,以此分析现行体制的合理性。研究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财政规模近年增长较大,财政支出使用效率有所提高。从全部投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出效率高于非湖区,然而其整体效率还是逐年递减,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环境产出效率。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财政支出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国华 陈东林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对于江西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采用了SWOT分析法,客观详细地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综合阐述了其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以此为据,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势和机会,规避风险,实现目标,帮助决策者作出最佳的策略,为中部崛起贡献力量。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发展规划 SWOT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冬英 王燕 华梅芳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背景及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方面探讨了其生态旅游产业结构,构建了产业空间布局,并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区域生态旅游联动发展及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侠 周叶 管超
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物流发展的三种内生路径和两种外生路径,低碳物流发展的内生和外生路径是共存且密切联系的,在低碳物流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时需要外生动力来予以推动,为此应用演化博弈论来分析外力(政府)推动下物流企业低碳物流发展的演化过程,并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物流发展的不同路径及其对策。研究结论对于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志刚 王凯荣 谢小立 关欣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其农业发展与格局建设也必将适应生态型转变。利用区位商法,对研究区域各区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生态经济区内各区县的优势产业,并对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根据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发展态势,对农业格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四大产业区的农业发展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云廷 张永芳
通过引入经济重心模型、引力模型及断裂点模型,结合因子分析法及GIS软件分析图,研究吉林省2002—2016年经济重心迁移位置及经济重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度。结果表明:2002—2016年期间,吉林省经济重心一直徘徊在长春境内,较为稳定,可确定长春市作为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经济增长极的重要地位。长春市对吉林市的引力值和断裂点距离影响均较大,吉林市可作为吉林省副增长极城市。随后是四平市和辽源市,其他城市受经济辐射力影响一般,松原市经济后发优势显著,经济辐射距离大于城市间距离。因此,积极发挥长春市经济增长极作用、促进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协调快速和共同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王霞 翁贞林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评价模型,利用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对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市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呈现较低趋势。大部分县市发展比较均衡,综合水平最高的为南昌,其次为鄱阳;少数几个县市如永修、都昌、东乡、新干和樟树综合发展水平较差。并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志萌 李志茹
随着人口增加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面对越来越大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把开发和保护两大任务结合起来,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试先行,转变发展方式,探索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路径,发展环保产业无疑是重要的选择。环保产业是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极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证明,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生态化的水平也就越高。本文重点分析了发展环保产业的重大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保产业发展的布局和重点,并提出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筠 方萌 黄鑫
人口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0-2008年人口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时间数列和计量分析方法,搜集人口结构和人均GDP的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区内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合现实情况和模型分析的结果,对相关情况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即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采取积极的城市化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产业结构,促进区内经济的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洁 周明
近五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光伏产业迅速发展,规模最大的分别是新余、上饶、九江、南昌、景德镇,以新余市最为显著,其光伏产业一直领先。鄱阳湖区实现了光伏产业链从无到有、中游崛起、产业链上、中、下游较为完整的发展态势,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然而,随着鄱阳湖区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产品大部分出口国外的单一市场格局、不协调的产业链结构、设备及原材料进口成本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明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在高位推进,以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休闲旅游符合其产业遴选的方向和要求,因此,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旅游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培育旅游旗舰集团;构建无障碍旅游区;落实旅游"二次创业"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休闲旅游 思路与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寒冰 胡煜晖 王恕立
区域经济的核心是主导产业,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则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本文针对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生态农业为主的主导产业现状,重点从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方面阐述了主导产业成长的政策体系,分别提出了实行活力型、动力型、竞争力型、潜力型和压力型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推进技术标准化建设和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的技术政策,实施基础类产业、技术与创新类产业和生态农业与低碳产业等的财税政策,以及做大做强南昌区域金融中心、加大金融机构和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培养和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金融政策,力图为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主导产业 政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晓玲
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本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发展现状、国内外发展低碳产业的经验和启示的基础上,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体系构建的最优路径,以期为制定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 低碳产业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